经集部四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卷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 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处三夜而圆果。十力在己。八解俱照。智兼一切。慈洽万方。既而法吼傍震。甘露降洒。鹫山祗树之下。鹿苑连河之地。众出恒沙。徒繁林竹。反穷迷于升极。启重昏于镫炬。虽鹄林兴慕。檀薪已然。教义不忘。风声逾被。寿陵仰丹素之工。清台写金玉之质。水骨流晖。园闾加等。遗契余旨。薄传前载。幽宗绝唱。方备兹辰。使持节大将军领中书监摄吏部尚书京畿大都督渤海王世子高公。道风虚迈。神衿峻远。负日月于中衢。击雷霆于上路。德表生民。作舟梁于夷夏。器含群物。制天渊于庙堂。殊流共委。酌而不竭。异轸同骛。仰以知归。黄扉南辟。铃合东启。则有高士通才。幽人伟器。懱其汉爵之重。鄙其南岳之游。曳裾高步自得门下。俱申前趣之礼。并应却行之眷。盖以书奏多方。术呈异等。或披卷而止。或一贯独得。每留神释典。洞叩玄门。以夫照壁泻瓶。遗文必举。非徒九部。宁止十二。逷矣西方。路超百宿。精力苦心。不惮重茧。故能法藏流行。异闻俱凑。爰有舍城妙说。时将感通。法螺良药。响授斯在。从善业之本。极身念之际。标品有七。明义者五。至如违俗绝世。托想菩提。眷彼天人。深嗟鬼畜。鉴兹因果。冥心是缘。笃诚修行。又悟前旨。载怀依仰。形殊理一。大觉下临。昭然独晓。四摄六通。网罗群智。赞扬妙德。事属斯文。直以风殊俗舛。词翰乖绝。倾耳注目。隔若山河。将恐灵教有亏。玄旨多坠。有婆罗门人瞿昙流支。比丘昙林僧昉等。并钩深索隐。言通理接。延居第馆。四事无违。乃译明兹典。名正法念处。起自兴和。岁阳玄默。终于武定渊献之季。条流积广。合七十卷。微言不昧。弘之在我。大崇觉典。克宣灵迹。此乃济四部于法桥。刷六尘于定水。心殷业重。无德而言。虽龙树不追。马鸣日远。申法尊道。夫岂异昔。所以缁素击节。雅俗倾首。义有存焉。永法三界云尔

正法念处经 第一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十善业道品第一

  归命一切诸佛菩萨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游那罗陀婆罗门村。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晨朝时。共众多比丘。入王舍城各各行乞。尔时众多比丘。离慧命舍利弗。而行乞食。遂尔往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已。共相问讯。彼此欢喜说法语论。迭互相问。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问诸比丘言。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如是法。欲为不善。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我亦如是说。彼身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为有何异。何意何胜。若汝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与我何异。而汝释迦沙门瞿昙。自说我是一切智人。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如是问已。彼诸比丘新出家故。于比丘法。未能善解。心不随喜。是故不答。尔时众多比丘。既乞食已。离慧命舍利弗。各各皆到那罗陀村。食讫已住。尔时慧命舍利弗。亦乞食已。同共往到那罗陀村。尔时众多比丘。往到慧命舍利弗所。具说如上

  尔时慧命舍利弗。语众多比丘言。若我慧命。共汝相随王舍城内。同四出巷。同三角巷。即共汝等。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者。我则能以正法破之。然我在于异四出巷。异三角巷。而行乞食。故我如是不闻彼难。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前所问难。世尊普眼。诸业果报一切现知。今在此处。最为尊胜。一切外道见则降伏。为诸声闻诸优婆塞诸天人等。善说一切业果报法。去此不远。汝可往问。彼当为汝善说一切业果报法。若天魔梵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说。唯有如来能为汝说。我于彼法未善通达。唯有世尊第一善解业果报法。能为汝说。尔时众多比丘向世尊所

  尔时世尊。依昼时法。如须弥山。自光网焰。如昼日明。如夜中月。如月清凉。如陂池清。甚深如海。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心无所畏如师子王。一切众生之所归依。犹如父母。大悲熏心。一切众生。唯一上亲。慈悲喜舍。为依止处。以三十七大菩提分胜妙之法。庄严其身。一切众生清净眼观无有厌足。胜日月光释迦王子偈言

  世尊广普眼无三垢净眼

  能巧说二谛善知三种苦

  如是佛世尊已修二种修

  现证于道果灭谛智具足

  远离三界眼而说异三界

  知十八界谛观知解脱

  十八功德众自功德相应

  解脱九系缚具足十种力

  成就四无畏亦成就大悲

  大悲心深润成就三念处

  尔时众多比丘。既见世尊。整服一肩。如法叉跪。右膝着地。礼世尊足。退在一面。正威仪住。低头敛容。尔时众多比丘。推一比丘往近世尊。复更顶礼世尊足已白言。世尊。我于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行乞食。如上所说。次第乃至共彼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问难语说。彼问身业口业意业。皆如上说

  尔时世尊先观察已。然后为说。尔时世尊。为彼比丘那罗陀村诸婆罗门而说法言。汝诸比丘。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法应具足。清净鲜白。梵行开显。所谓正法念处法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彼诸比丘。于世尊所。至心谛听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如是说言。诸比丘。何者正法念处法门。所谓法见法。非法见非法。常念彼处。心不生疑。憙乐闻法。供养长宿。彼知身业口业意业。业果生灭不颠倒见。不行异法。诸比丘。身业三种。所谓杀生偷盗邪淫。云何杀生。于他众生。生众生想。起杀害心。断其命根。得成杀生。彼有三种。谓上中下。所言上者。杀罗汉等。堕阿鼻狱。所言中者。杀住道人。所言下者。杀不善人。及杀畜生。又复三种。所谓过去。未来现在。又复三种。所谓贪作嗔作痴作。彼贪作者。所谓猎等。彼嗔作者。所谓下性。彼痴作者。外道斋等。又复三种。所谓自作。他教二作。有五因缘。虽是杀生。无杀罪业。所谓道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若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药命断。医无恶心。父母慈心。为治故打。因打命终。燃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如是五种。虽断生命。不得杀罪。又复更有三种杀生。所谓教他自作二作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偷盗成就满足。云何偷盗得果报少。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他物他摄。自意盗取。如是偷盗。成就满足若是王法。为饶益尊父母病人。缘觉罗汉。阿那含人。斯陀含人。须陀洹等。若为病急若为饥急。彼为饶益。如是偷盗。得果报少。盗业不具。又复偷盗得果报少。谓偷盗已。专心忏悔。既忏悔已。后更不作。遮他偷盗。教不盗戒。示其善道。令住善法。远离偷盗。如是盗业不具足满。何业具足。若人偷盗。彼偷盗人。若诳惑他。屏处思量。作欺诳事。斗秤治物。作恶业行。如是种种此业具足。云何成业。若他摄物。知已盗取。如是成业。何业具足。作已随喜。乐行多作。向他赞说。又复教他善戒者盗。此业具足。如是三业。具足不减。余偷盗业。得果报少。而不决定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邪淫。此邪淫人。若于自妻。非道而行。或于他妻。道非道行。若于他作。心生随喜。若设方便。强教他作。是名邪淫。云何邪淫得果报少。若邪淫已专心忏悔不随喜他。遮他邪淫。示其善道。彼邪淫业不具足满。离邪淫意。修行善戒。如是邪淫。得果报少。不决定受。如是三种身不善业。得果报少。果报轻软。如是外道遮罗迦波离波阇迦所不能知。非其境界。并天世间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诸天人等所不能知。除我声闻。从我闻故。知业果报。更无教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