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部四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七十卷 正法念处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身念处品之七

  复次修行者。观诸众生业之果报。如此众生。应当啼哭。如何乃作歌舞戏笑。而不观于放逸。众生地狱受苦啼哭悲哀。不知众生爱网所缚。以身口意。作恶业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受大苦报。忧悲啼哭。受种种苦。如其业行。堕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焦热地狱。五种爱故。爱于色声香味触故。为之所缚。流转在于生死大海。如是修行者。观行岸住人已。如实知外身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观郁单越。复有何等可爱山林。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郁单越。有一大山。名曰心顺。纵广一千由旬。于此山中。常有紧那罗女。于山峰中。歌众妙音。河岸园林。平处山谷。多有华池。有诸林园。所谓吱多吱林。次名龙林。次名那梨吱罗林。次名婆那娑林。次名佉罗林。次名庵婆林。次名无遮林。次名金毗罗林。次名迦卑他林。次名孔雀林。次名俱翅罗林。次名鹦鹉林。次名河池林。次名莲华林。次名优钵罗林。次名辛头波利多林。次名鸠罗婆迦林。次名命命鸟林。次名多罗林。如是林中。一切珍宝。美妙之音。一切人间。欢喜受乐。痴爱所覆。转增爱火。若有闻此紧那罗女歌颂之音。百倍增长。若有饥鹿。食草在口。闻此歌音。不觉遗堕。飞鸟在树。双鸟游戏。啄食美果。闻此音声。皆悉止住。众蜂闻声。不饮美味若有仙人在虚空中。闻其歌音。即住不行。如是心顺山中紧那罗女歌颂之音。甚可爱乐。其山皆是毗琉璃宝金银为石。珊瑚为树。真珠为沙。钵婆罗池。以颇梨宝为忧钵罗。多有白鹅。其色如贝。复有诸鹿。七宝庄严。于园林中。有俱翅罗孔雀命命。其音可爱。复有池水。众蜂庄严。如是心顺山中一切众人。若见若闻。心生爱乐。遍于山上一切男女。欢喜戏笑。心生悦乐。此心顺林。复有第二可爱之事。如须弥山所出光明。上照二百由旬。心顺山中光明。上照二千由旬。其光白净。金树光明。以毗琉璃山光力故。皆作白色。如须弥山王金色光明。草来近之。皆作金色。如是心顺山光。令一切禽兽河池华树皆作白色以心顺山光明力故。山有人住。名曰白人光明亦白。住在此山。大力端严。心常欢喜。第一清净。妙香涂身。华鬘庄严。歌舞戏笑。爱乐音声。不生嫉姤。无我所心。亦无我慢。一切光明。皆作白色。种种末香。以散其身。种种歌音。闻之悦乐。如意之树。出香美酒。饮之无患。随其所念。衣从树出。衣无线缕经纬之别。种种饮食。种种庄严。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令人睡息。复有妙音种种众鸟。令其觉寤。种种花池。生种种华。如是白光明人受业果相。如其所作上中下善业。受乐成就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观此众生。云何现见他善业尽而就死苦。云何不觉。初不生苦。于受生时。父母精血。于尿道中。识生受胎。业风所集。和合动之七日一变。名阿浮陀。阿浮陀中。以于先世不杀生故。识心不灭不烂。第二七日。名伽那身。烦恼痴识。不坏不灭。如是七七日。名曰肉团。住在胎中屎尿之间。若母动身。若母饮食。被压辛苦。如压蒲桃。复以业风。吹动肉团。肉团增长。生于五疱。所谓两手两足及头。复以业风所动增长。生于膜衣。从膜衣中。有脉如筒。上冲生藏。若其母食冷食热食。或美不美。从筒孔中。入其脐中。为胎中命。令其不死。如是胎中。受大苦恼。若于胎中不死不坏。为尿月水之所秽污。十月住胎。如在牢狱。苦恼逼迫。一切身分。犹如山压。从胎中出。既生之后。风日所触。受大苦恼。弃之于地。随意舍行。自嗽其指。指中生乳。以自增长。而得寿命。增长婴儿。转成盛年。渐至衰老。时风所灭。众生业故。业藏流转。如业所作。或善不善。诸业成就。如此众生。现见业法果报苦恼。而犹放逸。于生死中苦受之本。所谓生也。寒热饥渴。疲极病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于生死中。生为大苦。破坏生具。生死流转。无常苦空。生灭无我。云何郁单越人而不觉知。如此山谷园林花果河池莲花。一切皆当无常破坏。归于虚空。如是众生。一切皆死。生于天上。天上命终。随其本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是修行者。如是观于业法果报。见生死过于白光明人。生悲愍心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郁单越国。复有何等可爱山林。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郁单越。有一大山。名俱赊耶舍。纵广千由旬。有莲花池。名曰清凉。纵广五百由旬。金色莲花。充满其中。无有泥浊。于此池中。多有众蜂。鹅鸭鸳鸯以为庄严。莲花池中。有天俱赊耶舍之花。曼陀罗华。林树华果。河谷园林清凉之池。如前所说。于俱赊耶舍山半山之中。五百由旬。有八万四千殿。奇特可爱。真金为殿。白银栏楯。白银为殿真金栏楯。颇梨为殿。毗琉璃宝以为栏楯。毗琉璃殿。颇梨栏楯。青宝玉殿。车【(王*巨)/木】栏楯。车【(王*巨)/木】宝殿。青因陀宝以为栏楯。如是诸宝栏楯。互相间错。铃网弥覆。歌舞戏笑。伎乐音声。心常欢喜。葡萄蔓覆。犹如天中善见大城。天善法堂。俱赊耶舍庄严大山。亦复如是。八万四千殿。园林河池。树林花果。一切具足。俱赊耶舍山中所住之人。名曰杂色。心常欢喜。歌舞戏笑。饮食乐故

  复次修行者。观业果报。如是众生。何故不见爱别离苦。一切众生恩爱别离。行于异处。不知一切皆当死灭。随业受报。若有善业生人天中。若不善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此杂色人。心怀放逸。不知厌足。爱着色声香味触乐。为爱所缚。爱河所漂。欲火所烧。而不觉知。无常死灭。入大黑闇。不见老苦。破坏少壮。不见死火。欲来烧人。能令永离。一切亲爱。死如大火。烧人命树。焚众生林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郁单越人。以何业故。生十山中。何等十山。一名僧迦赊山。二名平等峰山。三名勿力伽山。四名白云持山。五名高聚山。六名鬘庄严山。七名因陀罗乐山。八名欢喜持山。九名心顺山。十名俱赊耶舍庄严山。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此众生。前世善业。生此山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饮酒。行十善业。生此山中。复次修行者。观业果报。以何业故。彼诸众生。色力形相。胜余众生。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此众生。正见行施。心不谄曲。不恼众生。直心怜愍。顺法修行。亲近正法。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于彼命终。生于此间。此间命终。生于彼处

  复次修行者。观业果报。此诸众生。以何业故。而受胜报。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此众生。以前世时。于怖畏者施以无畏。见人就死出于右门。反缚而出将至冢间打恶声鼓。遣旃陀罗。欲断其命。赎之令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若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若夜摩天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此诸众生。以何业故。于胜天中胜于余天。色相可爱。众人供养。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此众生。于前世时。乐闻正法。听佛正法。圣法毗尼。读诵佛法。乃至一偈。读诵思惟以闻一句正法因缘。作转轮王。主四天下。从此命终。生于天上。一返二返。乃至七返。于六欲天。谓四天王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从天命终。来生此间。以善心故。受于色声香味触乐。还生天上。天上命终。先闻法故。于未来世。得初禅定。生梵身天。若梵众天。若大梵天。复以闻法种子因缘力故。于未来世。得第二禅。从此命终。生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复以闻法种子因缘力故。于未来世。得第三禅。生遍净天。福德生天。复以闻法修行因缘。问难思惟。于未来世。得第四禅。以离着智火。烧烦恼树。生无量善天。遍善天。广果天。复以闻法因缘。种子修行。读诵问难思惟。为邪见说。令住正见。尽一切有。度于险难。得缘觉道。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则成无上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闻正法因缘力故。闻正法者。谓闻布施持戒。以为根本。何以故。此闻法者。若在家出家。闻布施果。既了知已。而行布施。知布施果。闻持戒果。而持禁戒。闻智慧果。修集智慧。闻已即得生天。终得解脱。是闻法者。生天涅槃之种子也。于一切施。若资生施。若无畏施。若以戒施。闻正法施最为第一。若听正法第一持戒。若闻正法。为他人说。令舍不善。令法增长。是正法父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过郁单越。复有何等人住。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郁单越北。有国纵广二千由旬。一名迦赊毗利。纵广三百由旬。有河名迦赊毗梨。人所住处。亦名迦赊毗梨。河池莲花。花果园林枝叶相覆。如前所说。过此国已。有河名阿弥多。其边纵广七百由旬。园林华池。皆悉具足。亦如前说。阿弥多河边。有五国土。一名天冠池国。二名波罗赊池国。三名鬘衣国。四名孔雀音国。五名山【山*间】住国。天冠池国。纵广一百五十由旬。波罗赊池国。纵广一百五十由旬。其鬘衣国。纵广二百由旬。孔雀音国。纵广一百由旬。山【山*间】住国。纵广一百由旬。复有十国。一一国土。各百由旬。何等为十。一名拘登伽国。二名持香国。三名黑复国。四名转目国。五名山崄岸国。六名顺行国。七名四方国。八名圆国。九名发覆国。十名僧伽多国。复观此国。河池园林。花果具足。亦如前说。彼洲四方。人面亦然。如阎浮提。人面像大洲。上广下狭。郁单越人。面像大洲。亦复如是。观郁单越国。一切洲渚。山谷园林华果河池。禽兽具足。如是观已。如实知外身

  复次修行者。随顺观外身。过郁单越国瞿陀尼国。二国中间。复有何等山林海渚。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郁单越国瞿陀尼国。二国中间。有一大海。名曰普眼。广一万由旬。有一水眼。广一由旬。龙势力故。过此大海。有一大山。名游戏鬘。纵广十千由旬。色如聚墨。龙气烧故。过此山已。有一大海。名具思弥。纵广一千由旬。多有大鱼。堤弥鱼。堤弥鲵罗鱼。军毗罗鱼。那迦罗鱼。如是等鱼。充满海中。其海甚深。见者怖畏。于此海中。有乐住龙。离于嗔恚。过此大海。有一大海。名曰水云。纵广十千由旬。于此海中。大波涌出。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过此海已。有一大洲。名真珠蛤。多有真珠。若鱼若龙。于水中死。弃于此洲。其洲纵广一千由旬。过此洲已。有一大山。名曰宝山。纵广正等。五千由旬。七宝山峰。毗琉璃等。犹如第二须弥山王。过此山已。有甄叔迦林。纵广二千由旬。种种园林。花果具足。过此林已。有一大山。纵广五千由旬。金莲华池。鹅鸭众峰。出众音声。过此山已。有一大海。纵广十千由旬。金色之水。充满其中。出金色光。海有金山。名曰金水。高五百由旬。过此山已。有瞿陀尼。纵广九十由旬。有十亿聚落。一万二千城。第一大城。其数五百。如阎浮提。有三百余大城。所谓波吒梨弗多城。如是瞿陀尼大云聚等五百大城。其大云聚城。纵广十二由旬。四交街巷。屋宅楼阁。充满城中。住于中国。第一大城。名曰百门。次名栏楯。次名泥目罗。次名光明。次名山谷。有如是等第一大城。摄于中城。复有大国。名伽多支。次名僧差那多国。次名摩尼国。次名银国。次名幡国。有如是等第一大国。譬如阎浮提中第一大国。谓迦尸国。憍萨罗国。摩伽陀国。瞿陀尼国。第一国土。亦复如是。次有中国。谓尼弃罗国。次名单持国。次名遮都罗国。次名俱兰荼国。次名鞞多娑国。次名窟行国。瞿陀尼界。有如是等。第一中国。有二十五国。摄一切国。如阎浮提十八大国。瞿陀尼国。有五大河。一名广河。二名均周师波帝河。三名月力河。四名乐水河。五名僧吱那河。如阎浮提四大河。所谓恒伽河。辛头河。婆叉河。斯陀河。瞿陀尼国。有五大山。何等为五。一名龙飞山。二名三峰山。三名珠门山。四名百节山。五名坚山。如阎浮提中有四大山。何等为四。一名雪山。二名民陀山。三名摩罗耶山。四名鸡罗娑山。瞿陀尼国。有三大池。一名深岸池。二名无间池。三名放光池。如阎浮提阿那婆达多池。及瞻波池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