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部四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三卷 正法念处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生死品第二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比丘次第舍漏。初舍不善法。次修行善法。正观思惟。修心正住。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初如是观。根尘相对。迭相因缘。一切世界。无始以来。生死轮转。彼如是观。此生因缘。境界大海。皆悉无我。唯有内心境界因缘。世间流转。如是最初修远离行。离愦闹处。乐空闲处。阿兰若处。山野林中。稻穰【廿/积】等。树下露地。冢间处住。则能系缚心之猨猴。以修习故。心则寂静。不乐聚落歌舞戏笑愦闹之处。亦不乐见长幼妇女。不乐多语。有二犍尼皆坏梵行。一是淫女。二多言说。皆悉舍离。既舍离已。心一寂静。彼人之心。能如是住。云何正观。初观何法。彼人初心。如是观察十八意行。能起善根。起不善根。起无记根。何等十八。所谓比丘正观察意。眼见色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又复如是。耳闻声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又复如是。鼻闻香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又复如是。舌知味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又复如是。身觉触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又复如是。意知法已。若喜意染。得不善报。若起忧意。离染欲意。则得善报。若起舍意。得无记报。以如是等十八意行三报因缘。世间生退。若彼比丘如是观察十八意行。得上初地。彼地夜叉见如是已。转复欢喜。次第传闻虚空夜叉。彼地夜叉虚空夜叉。彼二夜叉向四大王欢喜心说。彼四大王向四天王。欢喜说言。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既出家已离愦闹处。在寂静处。今复观察十八意行。已证彼法。彼四大王如是说已。四天王闻。转复增上欢喜心曰。魔分损减。正法朋长。彼四天王如是复向三十三天帝释天王欢喜说言。阎浮提中。次第乃至某善男子。某甲种姓。名字某甲。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离愦闹处。乃至冢间。如法观察十八意行。已证彼法。如法正住。彼四天王向帝释王如是说已。彼憍尸迦。三十三天帝释王闻心大欢喜。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如是比丘已如法观十八意行。得初地已。后复更证何者异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复次第观察四家。四者所谓慧家谛家舍家出家。云何比丘住于慧家。谓彼比丘如是观察自身正法。如是如实分分善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何者地界。地界二种。一内二外。何者为内。身中所有诸分名内。是内有觉。彼何者觉。与皮肉等和合则觉。所谓发毛爪齿等根。坚涩所摄。入内名觉。彼复何者。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脉骨髓。脾肾心肺。涕唾等处。生藏熟藏。小肠大肠肚胃头脑。如是身中。一切内分。坚涩有觉。名内地界。何者名为外地界耶。所有外地。坚涩不觉。名外地界。若内地界。若外地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观此地界。无有作者。无有受者。非无因缘。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比丘如是观察慧家则得解脱。一切非我。亦无我所。亦无所我。如是地界如实正知。如实见已。心得离欲。如是比丘。则于慧家而得解脱。何者水界。水界二种。一内二外。何者为内。所有水数。皆水界相。所谓烂相。体中津润。涕泪涎唾脑血脂汁。凝脂髓胆。小便汗等。如是身中。有内水数。觉分所摄。名内水界。何者名为外水界耶。诸外水数湿润所摄。所谓不觉。不觉所摄。以不觉故。名外水界。若外水界。若内水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观此水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水界。如实正知。如实见已。心得离欲。如是比丘住于慧家。何者火界。火界二种。一内二外。何者为内。身内所有种种分分。若火火摄。是内有觉。所谓身暖而不烧燃。所谓能消。何者能消。谓啖饮食。得味正乐。回转消化。如是身中。内及内分。若火火摄。是内有觉。名内火界。何者名为外火界耶。所有一切外火火数。若暖暖摄。不觉所摄。以不觉故。名外火界。若内火界。若外火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观此火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火界。如实正知。如实见已。心得离欲。如是火界。非有作者。非有受者。何者风界。风界二种。一内二外。何者为内。身中所有若内内分。风数所摄。若轻轻动。觉分所摄。彼复何者。谓上行风。若下行风。若傍行风。若产等风。若如针刺。如刀所斫。邪分别风。有旋转风。如是等风。有八十种。动如虫行。如是等风。如是八十。于八十处分分行风。如是身内。分分处处。风数所摄。轻动成熟。有觉所摄。名内风界。何者名为外风界耶。所有外风。轻动数摄。和合无觉。名外风界。若内风界。若外风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观此风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风界。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是如是。如实正知。如实见已。心得离欲。如是比丘证于慧家

  何者名为虚空界耶。虚空界者。亦有二种。一内二外。何者为内。谓此身中所有内分。内分虚空。虚空所摄。有觉知处。不普不遍。色动转处。饮食众味。转下消化。开张之处。又咽喉中。耳中眼中。鼻中虚空。舌处虚空。口内等空。口中舌动行处虚空。此等名为内虚空界。何者名为外虚空界。所有虚空。觉处不摄。不一切满。不一切遍。所谓树枝条叶间空。一切窟中诸所有空。山谷河涧。如是等中所有虚空。若外孔穴。如是名为外虚空界。若内色中摄虚空界。若外色中摄虚空界。彼一和合。此界唯界。观此空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如是如是。观虚空界。如实正知。如实见已。心得离欲。如是观已。则不放逸。此虚空界。一切非我。亦非我所。亦非所我。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是知已。心得离欲

  何者识界。谓十二入。内外和合。眼识见物。意识了别。如是耳鼻舌身意识。如是识界。意是根本。皆意识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行法意在前意有力速疾

  先意动转已则能说能行

  抖擞诸恶业则能知退生

  谛知业果报则得不死处

  能制一切根乐利益众生

  诸根调寂静是安隐比丘

  乘驾六根辇能杀欲心怨

  勇智行兰若能到寂静处

  阿兰若知足卧地心安隐

  能抖擞恶法如风散重云

  身业口业善喜乐行善行

  谛见行恭敬能破坏魔军

  欲等不能缚心善而不贪

  多有慈悲意出道住比丘

  境界是缚因若不爱色等

  彼至胜寂静到不苦恼处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如是思惟。比丘观察十八意行。成就初地。谛知六界。得第二地。复念何法得第三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如实谛知。五受根故得第三地。云何谛知乐受欲生。彼如实知。如是次第知苦受生。知喜受生。知忧受生。知舍受生。有乐皆知。知触因缘。而生乐受。知乐受已。彼如实知。我知乐受。若彼比丘知触因缘而生乐受。于乐受触。不生贪乐。知乐受触。生乐受已。则乐受灭。彼乐受灭。则如实知。我乐受灭。彼如是念。我苦受生。因缘而生。彼知苦受。如乐受生。彼如是知。如说乐受触缘生等。此苦受中。如是广说。云何比丘知于喜受。共触因缘。生于喜受。云何比丘知于忧受。共触因缘生于忧受。若随顺观彼喜受已。喜受则灭。见其灭已。离喜受欲。若我喜受初生则灭。见其灭已。如实知受。心得离欲。如是忧受。如是广说。舍亦如是。彼如是知。得第三地。彼地夜叉。知已欢喜。次第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彼四大王闻四天王。彼四天王向憍尸迦帝释王说。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得第三地。欲共魔战。减损魔分。长正法朋。彼既闻已。转复欢喜。彼憍尸迦帝释天王。即乘大象。其象名曰堙罗槃那。从大神通第一天众。到炎摩天。欢喜说言。阎浮提中。次第乃至某善男子。广说乃至得第三地。欲共魔战。损减魔分。长正法朋。彼炎摩天从帝释王如是闻已。转复欢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