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经首页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在家律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第2184部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目录部 | 作者:高丽 义天录 [投稿]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第一卷

  新编教藏总录流衍序

  夫明月之珠。焰光之璧。纳柜而弗庸。则有那益乎哉。宓惟。义天姓王氏。高丽国。文宗仁孝王第四之子也。出家封佑世僧统。元佑初。入中华而上表。请传贤首教。乃敕而见许。肇往四明。事智师慈辨。而受天台教观。趋至灵芝。拜大智元照。而学律藏。从晋水净源。而闻贤首宗乘。亦遭圆照宗本禅师。而问宗义大旨。曲如僧传等。厥雷声震于支那。动三韩矣。五千四十八卷。歠一口而不足。亦复搜索章疏教迹。历二十年。而随所获编次。以作三卷。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也。斯录渐于本朝。垂于六百载。虚藏丛林。而使为虫蠹之宅。顷日井上氏直屈起镂梓。以欲流衍天下。余于兹甜其志。而俱出腕头之力。的策此之懈。云讵不急务诸。时

  元禄岁次癸酉蒲月既望

  毗卢正宗西湖比丘白玄天龙书于三学山草堂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序

  汉明梦感之后。叶书继至。翻译流通者。无代无之。而及贞观。经论大备。繇是。西圣之教。霈然莫御也。自聂道真道安。至于明佺宣律师。各着目录。谓之晋录魏录等。然于同本异出旧目新名。多惑异途。真伪相乱。或一经为两本。或支品为别翻。四十余家。纷然久矣开元中。始有大法师。厥号智升。刊落讹谬删简重复。总成一书。曰开元释教录。凡二十卷。最为精要。议者以为。经法之谱。无出升之右矣。住持遗教莫大焉。予尝窃谓。经论虽备。而章疏或废。则流衍无由矣。辄效升公护法之志。搜访教迹以为己任。孜孜不舍。仅二十载于兹矣。今以所得新旧制撰诸宗义章。不敢私秘。叙而出之。后有所获。亦欲随而录之。脱或将来编次函帙。与三藏正文。垂之无穷。则吾愿毕矣。时后高丽十三叶。在宥之八年岁次庚午八月初八日。海东传华严大教沙门义天叙

  高丽沙门义天录(此是草本俟后重广如有漏略观者恕之)

  海东有本见行录上 大华严经 疏十卷 又略疏四卷已上慧光(世称光缘)述 疏八卷(或四卷)(慧远述辩相续修) 疏二十二卷智正述 搜玄记五卷智俨述 探玄记二十卷 略疏十二卷已上法藏述 刊定记二十卷慧苑述 刊定记纂释二十一卷(或十三卷)(法诜创造正觉再修) 疏二十卷(本十九卷今开第二)宗一述 疏三十一卷法铣述 疏三十卷神秀述 疏二十卷(或开为四十卷) 科七卷已上澄观述 科二十卷大科一卷善来排定 随疏演义钞四十卷(或开为六十卷径山写本八十卷)澄观述 演义集玄记六卷 演义逐难科一卷已上道弼述 玄谈钞逐难科一卷思孝述 贞元疏十卷澄观述 科三卷大科一卷智昭述 纶贯十五卷宗密述 疏十卷(本是八卷今开第五卷并宗要均作十卷也)元晓述 古迹记十卷(或五卷)太贤述 略注经一百卷(贤昱略清凉大疏注于经下) 大疏注经一百二十卷(净源移清凉大疏注于经下) 科二十卷净源刊定 论一百卷灵辨述 论四十卷李通玄述 合论一百二十卷(志宁将通玄论注于经下) 合论音义十二卷恒遂集 大不思议论一百卷(前分四十卷流通讫余未见)德素述 法界观一卷(旋澓颂附)法顺(俗姓杜氏世称杜顺)述 法界玄镜一卷澄观述 玄镜议记二卷科一卷德素述 注法界观门一卷宗密注 钞四卷科一卷守真述 集要钞三卷从朗述 集解五卷有朋述 钞四卷科一卷洪鉴述 助修记二卷科一卷净源述 符真钞四卷元智述 摭要钞四卷遵式述 释旋澓颂一卷椎劲述 略法界观手记一卷 三观宗记一卷已上有诚述 新注法界观一卷吕氏注 疏通教观十门论一卷 法界十大观论一卷 释起入法界观四法明门一卷 一相观门三根判位章一卷 普观诸法相即在入不思议门论一卷 心佛道交论一卷已上昙雅述 十门实相观一卷杜顺述 还源观一卷法藏述 疏钞补解一卷科一卷净源述 义纲一卷可归述 三昧观一卷 普贤观一卷 色空观一卷 华藏世界海观一卷已上法藏述 华藏世界海主伴图叙一卷回济述 华藏世界海图一卷处恒述 法界义海二卷(或一卷)法藏述 科一卷净源述 十门看法观一卷义想述 刊定别章二卷慧苑述 妙理圆成观三卷神秀述 三圣圆融观一卷 五蕴观一卷 十二因缘观一卷 了义一卷(食肉有罪无罪附) 心要一卷已上澄观述 注一卷通义述 自防遗忘集十卷 开脉一卷已上文超述 法界图一卷义想述 指归两卷佛陀三藏述 广释义章一卷光缘述 章门杂孔目四卷 要义问答二卷(世云五十要问答是) 十玄章一卷(又有一本题云十玄无碍义者疑后人所述) 六相章一卷(三性章附)已上智俨述 教义分齐三卷法藏述 科一卷净源述 纲目章一卷 指归一卷 策林一卷 华严杂章门一卷(三宝章流转章法界缘起章圆音章法身章十世章玄义章) 三宝别行记一卷 金师子章一卷已上法藏述 明鉴钞二卷佑田述 注一卷承迁述 注一卷昭昱述 云间类解一卷科一卷净源述 一道章一卷 大乘观行一卷已上元晓述 九会章一卷慧苑述 略策一卷澄观述 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 会释两卷 略释一卷 十门玄义一卷 十二缘生解述显智成悲论一卷 眼目论一卷已上李通玄述 十门玄义一卷亡名 明难品疏一卷 记一卷已上昙迁述 入法界品钞一卷智俨述 入法界品钞记一卷义想述 纲要三卷澄观述 锦冠钞四卷(或二卷)传奥述 经序别行崇福记一卷绍诜述 三品别行疏二卷(问明净行贤首是也) 三品随疏演义钞五卷科一卷 行愿品别行疏一卷已上澄观述 随疏义记六卷科一卷 又随疏记义三卷科一卷 又记义二卷科一卷已上宗密述 行愿品别行疏二卷(仲希移本疏注于经下) 释义钞四卷科一卷(宗密述仲希治定) 钞六卷从朗述 发菩提心戒本一卷澄观述 净行品别行疏一卷 钞一卷科一卷已上从朗述 随好光明品解一卷王氏述 修慈分疏二卷 略钞一卷科一卷已上思孝述 要义问答二卷(僧传云锥穴问答是)智通述 一乘问答二卷(僧传云道身章是)道身述

  按大宋僧史义湘传。云。或执笔书绅。怀铅札叶。抄如结集。录似载言。如是义门。随弟子为目。如云道身章是也。或以处为名。如云锥穴问答等云云。但以当时集者。未善文体。遂致章句鄙野。杂以方言或是大教滥觞。务在随机耳。将来君子。宜加润色 释名章一卷义融述 开定决疑三十卷 要决十二卷(或六卷) 真流还源乐图一卷已上缘起述 海印三昧论一卷明晶述 要决六卷(或三卷)梵如述 佛名二卷 梵语一卷 音义一卷 传记五卷已上法藏述 纂灵记五卷慧苑述 感应传一卷胡幽贞刊纂 十地门答一卷亡名 四十二字章法门一卷处恒述 身土说一卷 贤首宗百门决疑解一卷 辨三义折宾问一卷 答顶山十二问一卷已上善聪述 注十玄门一卷 身土寿量指要一卷已上仲希述 答顶山十二问一卷道璘述 发菩提心戒本二卷御制 随品赞十卷御制 随品赞科一卷志实述 入法界品赞一卷杨氏述 礼文一卷亡名 礼文一卷法灯述 十会赞一卷道英述 九会礼一卷有诚述 礼赞文一卷永安述 礼赞文一卷处恒述 礼赞文一卷鉴仁述 圆教修证仪一卷处恒述 入法界品礼赞一卷善聪述 普贤行愿忏仪一卷 贤首国师礼赞文一卷已上净源述 清凉国师礼赞文一卷昙慧述 浮石尊者礼赞文一卷亡名 杜顺尊者碑一卷许康佐述 俨尊者行状一卷回济述 贤首碑一卷阎朝隐述 贤首传一卷 浮石尊者传一卷已上崔致远述 清凉行状一卷清沔述 清凉碑文一卷(与行状亦有不同待勘)裴休述 寄海东华严大德书一卷贤首 修门人书一卷圭峰上清凉 大涅盘经 义记二十卷慧远述 科四卷亡名 圆旨钞十四卷科五卷辩空述 后分疏一卷良愿述 随疏心镜三十卷继延述 后分节要一卷思孝述 钞四卷(或二卷)(但云润述不见上字) 疏十四卷吉藏述 疏十八卷(灌顶述湛然再治) 科二十卷 三德指归二十卷已上智圆述 疏十四卷(或七卷)憬兴述 疏二卷(或一卷)法宝述 古迹记八卷(或四卷)太贤述 义集七卷极太述 游意二卷(或一卷)吉藏述 玄义二卷灌顶述 科二卷 发源机要二卷已上智圆述 金刚錍一卷湛然述 科一卷 显性录四卷已上智圆述 宗要二卷(或一卷)元晓述 纲目二卷(或一卷)义寂述 钞二卷玄范述 料简一卷玄一述 大意一卷亡名 义章一卷亡名 礼赞文一卷仁岳述 大隋故慧远法师行录一卷猛法师述 毗卢神变经 义释十四卷一行述 科五卷大科一卷 演密十卷已上觉苑述 胎藏教三卷文一详定 法华经 注七卷(本文题下不见人名目录云僧睿述待勘) 文句十卷智者说 文句科四卷 文句记十卷已上湛然述 判七卷(或十卷)亡名 疏十二卷吉藏述 赞述十卷慧净述 玄赞十卷窥基述 会古通今钞十卷 科四卷大科一卷已上诠明述 义决一卷慧沼述 摭要四卷契明述 纲要略释一卷智因述 疏七卷玄范述 疏八卷玄一述 疏十六卷(或八卷)憬兴述 古迹记四卷大宝述 疏三卷道伦述 玄论十卷吉藏述 玄义十卷智者说 科六卷 释签十卷 本迹十妙不二门一卷已上湛然述 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科一卷智礼述 十不二门文心解一卷科一卷仁岳述 十不二门总别指归一卷梵臻述 注法华本迹不二门一卷宗昱述 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处谦述 读十不二门新注一卷慈梵述 论三千书一卷仁岳述 答三千书一卷尚贤述 议方便品题一卷从谏述 扶宗权实辨正章一卷 答海月大师绛惟十问一卷已上彦钦述 三昧仪一卷智者述 释一卷昙延述 游意一卷吉藏述 要旨记三卷(或一卷)(但云开公述不见上字) 大意一卷明旷述 宗要一卷元晓述 纲目一卷义寂述 料简一卷顺憬述 料简一卷惠云述 方便品料简一卷元晓述 观音品义疏二卷 观音品玄义二卷已上智者说 义疏纪二卷科一卷智礼述 普门品别行疏一卷窥基述 三玄圆赞二卷 圆赞科一卷已上思孝述 圆赞演义钞四卷志实述 注七卷科一卷吕民述 疏三卷延秀述 传十卷慧详述 礼赞一卷亡名 智者大师传一卷颜真卿述 别传一卷灌顶述 智者碑文一卷 荆溪碑文一卷已上梁肃述 大乘基法师碑文一卷李义(亦他人述) 无量义经疏二卷智圆述 楞伽经 注七卷智俨述 疏六卷昙迁述 疏七卷 宗要一卷已上元晓述 再删补疏六卷思恭述 文外记二卷智昭述 钞二卷法安述 疏四卷明禅师述 略记三卷慧镜述 义记五卷(有云菩提留支讲释亡名记待勘) 疏三卷(有云唐三藏述或云陟法师解应是安国寺利陟所述待勘) 首楞严经 玄赞二十卷(全写经文随科赞释与六卷本大同) 玄赞六卷(标举科节者略经文或三卷)已上惟悫述 玄赞科三卷非浊述 显赞钞记十四卷智圆述 钞十卷亡名 集要钞三卷亡名 资中疏证真钞六卷洪敏述 义疏注经二十卷 科二卷单科一卷已上子璇述 手鉴五卷道观述 搜玄钞十二卷(或云搜微)元约述 释要钞六卷怀远述 进退合明章一卷道璘述 疏十卷 谷响钞五卷 科六卷已上智圆述 单科一卷昙永述 注十卷法朗述 集解十卷 文句二卷 熏闻记五卷 说题一卷 说题科一卷已上仁岳述 说题通要二卷慈梵述 礼诵仪一卷仁岳述 道场修证仪一卷净源述 新解十卷王氏述 圆觉经 大疏六卷(或三卷) 大疏科二卷(或一卷) 大钞二十六卷(或十三卷) 略疏四卷(或二卷) 略疏科二卷 略钞十二卷(或六卷) 道场修证仪十八卷 礼忏略本四卷 道场六时礼一卷已上宗密述 略本修证仪一卷净源述 疏二卷贤志述 觉性乐二卷大舸 玄议八卷德素述 解二卷法圆述 裴序助洪记一卷善聪述 裴序钞一卷(科附)仲希述 地位章一卷 三观扶宗息非一卷已上道璘述 维摩经 注十卷什肇生三注 关中集解四卷道液述 关中疏集义钞六卷令安述 疏二十八卷 玄义六卷 玄论七卷已上智顗述 广疏记六卷 略疏十卷已上湛然述 垂裕记十卷科六卷智圆述 疏十二卷(或六卷)吉藏述 资圣疏法相图一卷道幽(或作道由述待勘) 疏七卷神楷述 随崇福疏搜微钞十卷科二卷慧涉述 义记四卷慧远述 疏二卷昙衍述 疏三卷亡名 宗要一卷元晓述 料简一卷遁伦述 注五卷赵氏注 金光明经 疏六卷真谛述 疏四卷惊韶述 文句三卷天台说 科二卷亡名 文句科二卷 文句记六卷已上知礼述 疏八卷元晓述 疏十卷有则述 科文三卷大科一卷 辨正钞七卷已上智昭述 疏三卷玄畅述 述赞七卷憬兴述 述记四卷太贤述 述记三卷灵顺述 玄义一卷天台说 玄义科一卷 玄义拾遗记三卷 释难扶宗记一卷 十义书五卷已上智礼述 科一卷继忠述 经王解一卷灵鉴述 忏法补助仪一卷遵式述 略记一卷遁伦述 略意一卷憬兴述 料简一卷太贤述 仁王经 疏一卷(近从日本国流通云是天台所说待勘) 疏三卷吉藏述 疏三卷圆测述 疏四卷玄范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疏六卷良贲述 科三卷大科一卷道初述 瑞膺钞六卷神晓述 法衡钞六卷科二卷遇荣述 疏二卷道液述 注四卷科一卷礼元述 注四卷科一卷净源述 金刚般若经 文记二卷(或一卷)真谛述 疏一卷智俨述 疏三卷元晓述 宣演六卷道氤述 宣演科二卷 宣演会古通今钞六卷已上诠明述 消经钞二卷科一卷诠明述 纂要一卷宗密述 纂要疏贯义意钞六卷传奥述 纂要二卷(宗密述子璇治定) 纂要科一卷子璇述 纂要刊定记六卷同上 纂要刊定记四卷(子璇述道观重修) 纂要扶记篇一卷永隆 义记二卷知恩(或作玄待勘)述 开玄钞六卷科一卷(公哲述志蕴删补) 注一卷(僧肇等四注)应之集 夹颂一卷傅大士颂 古迹记一卷 又古迹记一卷(解唐三藏新译)已上太贤述 义疏一卷(岳师云后人伪撰待勘)天台说 疏二卷 发轮钞三卷科一卷已上仁岳述 注二卷韦宗卿述 疏三卷(疑是后人伪撰待勘)志公述 集解一卷法圆述 解一卷贾昌朝述 秘要决一卷宝赟述 诀一卷保衡述 般若理趣分经 述赞三卷窥基述 疏一卷道证述 幽赞一卷义寂述 注二卷太贤注 记一卷憬育述 疏一卷神雄述 科一卷思孝述 大品般若经科三卷(或一卷)亡名 般若心经 幽赞二卷窥基述 集解四卷科一卷智朗述 疏一卷元晓述 疏一卷圆测述 疏一卷法藏述 显宗记二卷澄惑述 义钞一卷(净澄述澄或作隆令安删定) 科一卷志延述 义光钞二卷惠涉述 略钞一卷科一卷道欢述 显正记一卷科一卷仲希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疏一卷智诜述 注一卷正觉述 疏一卷 诒谋钞一卷已上智圆述 疏一卷 环中钞二卷科一卷已上灵鉴述 注一卷智昭述 六波罗蜜经 疏十卷 随疏义苑十卷已上道弘述 金刚三昧经 论六卷(或三卷僧传云造疏五卷后有翻经三藏改之为论云云)元晓述 注四卷僧遁述 胜鬘经 义记三卷慧远述 疏二卷元晓述 疏二卷遁伦述 不增不减经疏一卷元晓述 诸法无行经疏五卷昙雅述 般舟三昧经疏一卷元晓述 注思益经十卷贤明述 解深密经 疏三卷元晓述 疏七卷圆测述 无上依经疏四卷亡名 大宝积经 普入不思议法门经疏一卷(大经第十会)智圆述 妙慧童女会疏三卷(大经第三十会) 科一卷已上思孝述 本生心地观经 疏八卷士安述 科三卷大科一卷云普述 文殊说般若经疏二卷智圆述 观无量寿经 义记一卷慧远述 疏一卷天台说 刊正记二卷科一卷智圆述 妙宗钞三卷科一卷智礼述 十谏书一卷仁岳述 解谤书三卷继忠述 十疑论一卷天台说 十疑论科一卷元照述 注十疑论一卷澄惑注 纲要卷义寂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疏三卷(或二卷)龙兴述 直释一卷思孝述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法门一卷遵式述 释西方定散二善一卷灵鉴述 大无量寿经 疏一卷慧远述 疏一卷元晓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小阿弥陀经 义记一卷天台说 通赞疏二卷窥基述 钞五卷科一卷元传述 疏二卷窥基述 科一卷智昭述 钞二卷智首述 疏一卷元晓述 义记一卷义想述 疏一卷遁伦述 疏一卷玄一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疏一卷元舍述 义记一卷亡名 疏一卷 西资钞一卷科一卷已上智圆述 新疏二卷 新疏指归二卷科一卷已上仁岳述 往生净土忏愿仪一卷遵式述 求生净土礼忏行法一卷元照述 称赞净土经 古迹记一卷(净土总料简附)太贤述 疏二卷省躬述 科二卷(但云震述不见上字) 弥勒上生经 瑞应疏二窥基述 科一卷大科一卷 会古通今钞四卷已上诠明述 述记四卷文净述 义源甲钞四卷绍諲述 摩尼诀四卷守灯述 宗要一卷元晓述 料简一卷义寂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弥勒下生经 义疏一卷窥基述 科一卷大科一卷惠云述 科一卷惠深述 钞二卷齐彦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弥勒成佛经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弥勒经述赞三卷(虽释三经总为一部) 逐义述文四卷已上憬兴述 药师经 疏一卷靖迈述 疏一卷遁伦述 疏一卷憬兴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集异钞一卷神雄述 疏二卷智开述 义玄钞四卷科一卷圆镜述 灌顶经疏一卷神昙述 方广经疏一卷元晓述 四十二章经 注一卷御注 注一卷 正义一卷已上智圆述 通源记二卷科一卷仁岳述 温室经义记一卷慧远述 盂兰盆经 疏一卷宗密述 钞二卷传奥述 科一卷智朗述 钞二卷科一卷遇荣述 摭华钞二卷科一卷 礼赞文一卷已上智圆述 疏一卷(净源移本疏注于经下) 摭华钞二卷科一卷 礼赞文一卷已上净源重刊 余义一卷日新录 疏一卷 补阙钞二卷科一卷 方法一卷 礼赞文一卷已上灵鉴述 记一卷科一卷元照述 报恩奉盆经直释一卷思孝述 无常经 疏一卷法藏述 新钞六卷科一卷省辩述 直释义记一卷科一卷遇荣述 天请问经 疏一卷文轨述 广胜钞二卷科一卷省辩述 请观音经 疏一卷天台说 释消伏三用一卷智礼述 忏仪一卷遵式述 消灾经 疏一卷 钞二卷科一卷已上福客述 疏一卷 记二卷科一卷已上灵鉴述 八大菩萨曼陀罗经 疏二卷科一卷思孝述 崇圣抄三卷志实述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 义天传(释门正统第三统纪第十四通载第十九稽古略第四)

  义天姓王氏。高丽国文宗仁孝王第四子。出家封佑世僧统。元佑初入中国问道。上表乞传贤首教。敕两街可授者。以东京觉严诚禅师。对诚举钱塘。因净源以自代诸剎迎。饯如行人礼。初至四明郡。师事明智。又事慈辨。从谏受天台教观。次住灵芝。拜大智元照。禀律藏。从晋水净源。问贤首宗乘。圆照宗本禅师示以宗旨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第二卷

  高丽沙门义天录

  海东有本见行录中 梵网经 义记二卷天台说 记二卷端目述 疏三卷法藏述 疏二卷 略疏一卷 持犯一卷(十重戒序附)已上元晓述 记二卷(下云略说者题目不同耳)传奥述 科一卷 律灯抄四卷已上遇荣述 略疏三卷(传奥述仲希录疏注于经文之下) 科一卷传奥述 律灯钞五卷(遇荣集应及删补) 科三卷 会违通理钞四卷已上志实述 述记三卷胜庄述 直释二卷 科一卷已上守灯述 疏二卷义寂述 古迹记二卷 宗要一卷已上太贤述 疏一卷智诜述 自分持犯略记二卷(慧云述或云浮云居土述待勘) 记一卷圆胜述 义疏一卷(但云岳法师述不见上字) 注一卷处行述 璎珞本业经疏三卷元晓述 地持经义记十卷慧远述 佛遗教经 疏二卷 疏科一卷已上智圆述 助宣记二卷仁岳述 注一卷 科一卷 统要钞二卷已上允堪述 论疏节要一卷 节要科一卷 广宣钞一卷已上净源述 四分律 疏二十卷智首述 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道宣述 钞记六卷义威述 删补钞决四卷(或二卷)灵[山/口/咢]述 行事钞记五卷(或三卷)玄本述 律钞科约四卷 律钞义纪五卷已上崇福述 辅篇记六卷玄俨述 行事钞集要录十二卷慧则述 行事钞增晖纪二十卷希觉述 律钞义苑记七卷择悟述 律钞会正说十二卷科六卷允堪述 律钞评集记十四卷科三卷澄渊述 律钞资持记十四卷科三卷元照述 开宗记二十卷 拾遗钞一卷已上怀素述 开宗记科八卷澄素述 开宗记义镜钞二十卷行满述 疏五卷灵裕述 疏四卷法砺述 钞一卷慧光述 拾毗尼要三卷(资持记主以为南山所撰近勘此方古本云憬兴述兴是唐初海东之人广有著述) 删补随机羯磨二卷(入大藏) 随机羯磨疏八卷(或四卷)已上道宣述 随机羯磨记二卷光胜述 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八卷允堪述 羯磨疏一卷法砺述 羯磨私记一卷慈藏述 羯磨记二卷圆胜述 羯磨记一卷一相述 羯磨记一卷智明述 羯磨记一卷憬兴述 羯磨疏一卷法源述 见行要钞一卷 毗尼见行钞一卷 行事略钞一卷 删定僧戒本一卷 含注戒本三卷(或一卷或二卷) 含注戒本疏八卷(或四卷)已上道宣述 含注戒本疏发辉记八卷 注删补僧戒本三卷已上允堪述 注删补僧戒本科一卷 注删补僧戒本阐宗记三卷已上智肱述 比丘尼含注戒本一卷 比丘尼钞六卷已上道宣述 比丘尼钞科二卷允堪述 比丘尼钞五卷玄惮述 比丘尼戒本略释六卷思弘述 尼戒略释科一卷志延述 木叉记一卷圆胜述 木叉疏一卷 木叉缘起一卷 教迹一卷已上一相述 戒本私记一卷教行述 问答义题二卷应评述 律钞音义指归三卷赞宁述 南山读日礼赞文一卷仁岳述 南山读日礼赞文一卷允堪述 十诵律 戒本私记二卷道成述 木叉纪一卷慈藏述 木叉纪一卷一相述 五分律纪一卷一相述 律二十二明了论义记五卷真谛述 出要律仪纲目章一卷智首述 僧尼要事二卷(僧璩或云僧述待勘) 毗尼对要二卷玄恽述 毗尼藏中释名出体一卷应评述 戒坛图经一卷道宣述 科一卷 阐幽钞已上法明述 科一卷 道宗钞一卷已上允堪述 净心诫观一卷道宣述 科一卷 发真钞三卷已上允堪述 释门章服仪一卷道宣述 科一卷 翼圣纪一卷已上法明述 量处轻重仪一卷道宣述 轻重采英记二卷 释门归敬仪一卷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一卷已上道宣述 教诫仪通衍钞二卷允堪述 南山灵感传二卷道宣述 灵感传通幽钞二卷允堪述 释门集僧轨度图经一卷道宣述 律部宗要一卷 三学论衡五卷 衣钵名义章一卷 六念五观章一卷已上允堪述 施食须知一卷仁岳述 律宗行事仪二卷择其述 佛制比丘六物图一卷元照述 五戒观相文一卷亡名 释门自镜录三卷怀信述 四时礼文一卷道安述 慈悲忏法十卷梁武帝述 发菩提心戒本三卷 大乘忏悔仪四卷 近住五戒仪一卷 近住八戒仪一卷 自誓受戒仪一卷 诸杂礼佛文三卷 自恣缘一卷 释门应用三卷 持课仪一卷已上思孝述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第三卷

  高丽沙门义天录

  海东有本见行录下 大乘起信论 释摩诃衍论十卷龙树述 疏一卷智恺述 疏二卷慧远述 疏三卷昙迁述 义记一卷 疏一卷已上智俨述 疏二卷元晓述 随疏补行记二卷(题下云随青山集义记释海东疏采大原章教江州福愿曹溪等文记)亡名 科一卷(题下云起信论依海东疏科文)亡名 钞三卷应真述 记三卷慧镜述 疏三卷法藏述 集释钞六卷元朗述 疏四卷(或三卷或二卷宗密将藏疏注于论文之下) 随疏记六卷传奥述 演奥钞十卷科二卷延后述 笔削记六卷科文一卷子璇述 科文一卷净源重刊 疏一卷智荣述 疏一卷(慧遍述或云旷师述待勘)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注二卷智恺述 注二卷法乐述 宗要一卷 别记一卷 大记一卷 料简一卷已上元晓述 别记一卷法藏述 问答一卷憬兴述 珠网三卷(或四卷) 舍繁取妙一卷已上缘起述 宗要一卷(与晓公宗要不同)亡名 会记一卷亡名 一心修证始末图一卷宗密述 释摩诃衍论 通玄钞四卷 通玄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志福述 通赞疏十卷 通赞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守臻述 赞玄疏五卷 赞玄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法悟述 成唯识论 述记二十卷(或十卷)窥基述 了义灯七卷惠沼述 演秘钞七卷智周述 义镜钞十二卷(或六卷)清素述 义景钞二十卷(或十四卷)澹凝述 科五卷(从式集淡凝删补) 疏序钞一卷从式述 详镜幽微新钞十七卷 应新钞科文四卷大科一卷已上诠明述 辩玄钞二十卷 科七卷已上义幽述 义缊章十卷(或五卷)空相述 疏二十卷(或十卷)圆测述 纲要十三卷道证述 要集决明章四卷 要集略述十卷已上神雄述 疏二十卷玄范述 贬量二十五卷憬兴述 古迹记十卷太贤述 开发章四卷(或二卷) 掌中枢要四卷(或三卷或二卷)已上窥基述 义津钞六卷藏用述 集解三卷惠素述 义苑钞三卷悟真述 广述六卷神雄述 宗要一卷元晓述 别章三卷圆测述 要决二卷遁伦述 决择一卷太贤述 百法论 决颂一卷 述记二卷已上窥基述 显要钞五卷 科二卷已上义幽述 疏二卷义忠述 聚拾钞十六卷崇琏述 钞十六卷(景猷述慧涉删补) 金台义府十五卷 科二卷大科一卷已上诠明述 纲要略释一卷智因述 疏一卷圆测述 总述三卷 注一卷已上义寂述 记一卷亡名 因明论 疏三卷窥基述 纂要一卷惠沼续 义断一卷 二量章一卷已上慧沼述 记二卷智周述 演密钞七卷继伦述 钞八卷云俨述 义枢钞十二卷(或七卷) 补阙钞一卷已上敬田述 义雄钞七卷(或有九卷之本与此亦有不同)澄净述 义曦钞六卷科二卷惠智述 古今钞补正衡二卷福善述 集玄手钞三卷怀雅述 演密手记三卷义深述 手镜二卷惠深述 备阙手镜三卷(但云上国沙门达述不见上字或云达瑜伽是) 略钞二卷从隐述 要略记二卷惠素述 逐难略释一卷本真述 备阙略钞二卷悟真述 洞秘研精钞七卷科三卷元盛述 精正钞八卷科三卷义幽述 疏一卷 判比量论一卷已上元晓述 疏二卷文轨述 疏一卷靖迈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正理门论 过类疏一卷窥基述 古迹卷一卷太贤述 瑜伽论 略纂十六卷 劫章颂一卷已上窥基述 疏四十卷智周述 义演四十卷清素述 科十四卷中科一卷大科一卷澄净述 心镜记四卷惠潭述 戒地品义记三卷 科一卷大科一卷 钞三卷已上志隐述 疏二十卷惠景述 疏二十四卷遁伦述 疏十卷 劫彼罗义章一卷已上神泰述 疏十七卷玄一述 疏十卷憬兴述 钞十卷本立述 羽足钞五卷极太述 古迹记四卷太贤述 文迹一卷惠景述 五蕴论古迹记一卷 显扬论古迹记二卷(或一卷)已上太贤述 摄大乘论 世亲释论疏十六卷(或八卷)(法常述或云道证述待勘) 世亲释论略记四卷元晓述 世亲释论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无性释论疏四卷智俨述 无性释论疏十四卷神廓述 无性释论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义章十卷道基述 略章四卷法常述 名教一卷亡名 杂集论 疏十六卷玄范述 古迹记四卷太贤述 中边论 疏四卷元晓述 料简一卷玄一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唯识二十论古迹记一卷 成业论古迹记一卷 观所缘论古迹记一卷已上太贤述 掌珍论 宗要一卷元晓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法藏述 中观论 疏一卷昙影述 义镜二卷玄济述 三十六门势钞一卷传灯述 义疏十一卷亡名 私记一卷宝门述 百论 义疏二卷亡名 私记二卷亡名 广百论 宗要一卷元晓述 古迹记一卷太贤述 十二门论疏一卷法藏述 三论宗要一卷(中百门是)元晓述 大智度论疏五卷(但云衍法师述不见上字应是昙衍待勘) 十地经论义记十四卷慧远述 法华论 疏二卷吉藏述 注三卷亡名 集解钞二卷神雄述 遗教经论 住法记一卷 科一卷已上元照述 阿毗昙论 义章十卷(或五卷) 钞一卷已上道基述 大毗婆沙论 钞九卷玄则述 钞十卷极太述 钞六卷本立述 钞十一卷本义述 别用钞 决疑一卷已上本立述 释名章一卷亡名 科文一卷亡名 俱舍论 记二十卷普光述 疏十二卷法宝述 颂疏六卷(或十卷)圆晖述 颂疏义府钞二十卷(或十卷)(干广述或云崇广待勘) 序钞一卷(亡名或云行满述待勘) 颂疏钞八卷常真述 颂疏科一卷亡名 章门四卷承真述 五位折玄记二卷敬云述 法源章一卷普光述 私记二卷 别用钞二卷 揽要二卷已上本立述 钞三卷憬兴述 钞二卷云因述 地位章三卷(亡名或云立许述待勘) 料简一卷智琳述 四果章一卷永龙述 义策一卷本义述 顺正理论 述记五卷元裕述 钞二卷极太述 藏阿毗昙心论疏一卷智藏述 异部宗轮论疏一卷窥基述 肇论一卷僧肇述 注一卷(亡名或云睿法师注待勘) 夹科二卷元康科 疏三卷元康述 注三卷光瑶注 注三卷瑶等三注 注三卷好直注 中吴集解三卷 中吴集解科一卷 令摸钞二卷已上净源述 宝藏论一卷僧肇述 注三卷法滋注 十四科一卷道生述 注一卷亡名 九识章三卷真谛述 法界次第三卷天台述 大乘义记二十八卷(或十四卷)慧远述 法苑义林六卷(或七卷或十卷)窥基述 决择钞三卷智周述 集玄钞三卷悟真述 释名章二卷(或一卷) 大乘心路章二卷 广释本母颂三卷 大乘一味章一卷已上太贤述 记三卷科见述 二谛章一卷亡名 大乘取义章十卷(或五卷)景育述 十门和诤论二卷 二谛章一卷已上元晓述 诸法无诤门二卷慧思述 摩诃止观十卷天台述 科六卷 弘决十五卷(或十一卷或三十卷开合而已) 搜要记十卷已上湛然述 删定止观六卷梁肃述 止观义例一卷 止观大意一卷已上湛然述 诸宗止观三卷 科一卷已上道弼述 小止观一卷 观心论一卷已上天台说 疏三卷灌顶述 禅波罗蜜十卷 禅门口决一卷 六妙门禅法一卷 方等行法一卷 觉义三昧一卷 四念处四卷 般若玄论一卷 四教义四卷(或有十二卷本开合而已) 略明开蒙初学坐禅止观要门三卷(或一卷) 圆教六即一卷已上天台述 八教大意一卷 国清百录五卷已上灌顶述 四教仪一卷谛观述 科一卷仁岳述 科一卷 集解三卷已上从义述 讲义三卷从陈述 问答一卷亡名 地位集解一卷亡名 别理随缘二十问一卷(融会章附)智礼述 指滥一卷继齐述 义学杂编六卷仁岳述 经体章一卷尚贤述 圆事理该一卷科一卷元净述 圆教解行集要一卷惠才述 天台法数十卷智亲编 天台文类十卷如吉编 类集口义十三卷继忠录 原人论一卷宗密述 发微录一卷科一卷净源述 明因救止遗身论一卷 救止遗身后论一卷已上晁迥述 调伏我心论一卷 安身事心论一卷 求道譬喻论一卷 初章一卷已上元晓述 杂记九卷遁伦述 法门名相集一卷李师正述 入道禅门秘要一卷智俨述 入道出世要法二卷(或一卷) 三阶集录四卷已上信行述 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飞锡述 明了真佛论一卷敬田述 疏一卷亡名 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王古集 往生净土传三卷戒珠集 随愿往生集二十卷非浊集 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三卷彦琮述 续开元释教录三卷诠晓集(旧名诠明) 法苑珠林一百卷道世集 一切经音义一百卷惠琳述 续一切经音义十卷希麟述 大宋高僧传三十卷 僧史略三卷已上赞宁撰 北山录十卷神清述 辅教篇三卷契嵩述 释氏会要四十卷仁赞述 右绕行道正仪章一卷允堪述 浮图右绕书四卷陈舜喻述 复右旋行道仪一卷仁岳述 右绕行道破邪现正仪一卷灵鉴述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三

  安元二年丙申六月四日以仁和寺华严院法桥景雅御本书写了明空

  宽永二十有一年七月日。以栂尾法鼓台之本。写于禅堂院。陈简蠹编多失文画。或推而补苴焉。或疑而阙如焉。且又此录本未为尽矣。本朝见行之章疏。遗余者惟多。冀俟明眼博览之考订。广行于世。是余护法之微志也

  安乐寿院沙门运敞

  元禄六年岁次癸酉鹑月阳精

  洛下书林井上忠兵卫寿梓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