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宝积经

宝积经讲记:大宝积经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开始来讲《宝积经》。《大宝积经》总共有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所翻译的。一百多卷《大宝积经》并不是全部都是菩提流志所翻译,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翻译的,加上他所翻译的二十七会,编撰在一起,总共有四十九会。所以我们讲《大宝积经》就是指四十九部的经集在一起。

  虽然讲有四十九会,但是它跟一般所说的不同,是由不同的经典编在一起。譬如说《大般若经》有十六会,它是一部经分十六个地方在讲;譬如《华严经》有九会说法,就是有九个不同地方讲华严经;但是讲到《大宝积经》有四十九会,它并不是说一部经里面分四十九个地方去讲,而是四十九部不同的经、不同属性的经积集在一起,所以叫做《大宝积经》。

  我们讲的这部《宝积经》是属于第四十三会第一百十二卷,叫做普明菩萨会。讲到最原始的《宝积经》,其实就是这个普明菩萨会,我们称为《古大宝积经》,最先这个《宝积经》由来是这样子的。后来菩提流志把过去古德所翻译的,加上他所翻译的二十七会,加起来总共有四十九会编在一起,所以它是编在一起的一个宝藏——大宝积经,而原来的《古宝积经》,也就是普明菩萨会,就编入第四十三会第一百一十二卷里面。

  我们来解释为什么用「宝积」这两个字。「宝」是指法宝。世间的人以金银珠宝做为宝,以佛法来讲,能够开展我们智慧的法宝才是真正的宝。能够使我们了生脱死,能够使我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转凡成圣的,才称为宝。那么为什么用「积」?「积」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得到这个法宝,必须积功累德,修六度万行,多生多劫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么累积以后,才能够真正得到法宝的利益。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大致的说,可以分两方面的学分:一个是广度的学分,一个是属于深度的、智慧的学分。所谓广度的学分,就是属于福德方面的。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先修这个福来舍罪;但是如果我们修福而去执着福德的话,也是一个障道。广积了许许多多的福德以后,然后才能做深观,深度地观察身心的无我,才能得到明心见性。

  这跟我们一般人修行佛法的方式有一点点不同。一般人一接触到宗教,就希望能够打坐入定,从定产生神通。这个重定的根性,在佛法来讲,是不太正常的。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从《阿含经》来讲的话,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当先净其戒。《杂阿含经》第二十四卷:「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这是阿含经里面谈到信佛学佛的一个次第。

  第一个「先净其戒」,就是严持戒德,由戒的功德来保住人身,因为持戒得人身。由持戒的功德得人身,还必须得到正见,深深相信因果、业报、轮回,这是世间正见。然后再去修出世间的正见,就是缘起空、无常、无我,这样子「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了,再去修定的话,才不会出毛病。

  一般人如果是不重戒跟慧,而注重定的话,很容易落入邪定,或者是叫做「昧定」,就是被定执着了。即使是正定的话,也会倾向于隐遁独善。重定的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往往很着重于内在神秘的这种定境,一旦在定的方面下功夫,很容易要不然就远离世间,要不然就是在神秘的定境当中,沉迷于定境,而对世间的一切忽略了。所以这部经是着重在戒跟慧,在戒慧当中才能得到正定。这是我们讲这部经一个重要的思想。

  这部经所说的,虽然是着重在大乘菩萨戒慧的探讨,但是也附带的说明了解脱道,比丘、声闻所修的这种戒定。所以这部经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了声闻的解脱道,以及菩萨的菩提道,这两种思想在这部经都包含了,所以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部经。

  接着讲到,《宝积经》还有其他的名词翻译,古代翻译的时候还有称为「宝顶」或者是「宝严」,「顶」就是很殊胜的意思。如果用「宝积」,「积」是累积众多的意思,就是我们必须广修福德、积功累德,有了这个广度以后,再进入修习甚深的空观,不是像一般人一开始就入定,不是这样子的。

  因为这部经所说的法门,也就是我们必须达到空、无我,这个就是让我们转凡成圣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称为「宝顶」。另外还有翻译成「宝严」,就是福德智慧圆满了,才是真正庄严的菩萨道的圆满。

  菩提流志是唐朝的时候来翻译这部经的。

  为什么要选这部经?因为这个时代里面,有许多的修行者太注重神秘内在的定境,导致修行修到最后的话,是远离人间,隐弃人间的一切。着重于神秘的一种定境的时候,就有所偏了。这是我们讲这部经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也让各位同学了解到,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必修的学分有那些,正确的修行方法应该先从广度的福德面去深入。有了广度的基础,戒慧的基础,再去修学甚深的中观,观无常、无我、空,才能去体悟。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不是说一开始就是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空成圣,不是这样子的,必须有一个次第。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这部经,道理在这里。

  接着我们来讲到这部经的序分。通常讲到经的话,有序分,然后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说这部经的讲经时间、地点、听众有哪些。我们根据的这个《宝积经讲记》,是印顺长老在妙云集上编里面,我们按着他所给我们的讲记,来做为这次讲《宝积经》的根据。

  顺便一提的是,印顺长老是今年六月四日离开我们人间,一百零一岁。老法师对这部经有深入的注解,所以我们根据他所写的讲记,我这边只是一个转述而已。

  通常我们研究一部经,或者是律、或是论,所谓要了解一部经的话,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要了解它的次第,叫做什么呢?「修多罗」次第所显,就是这部经的纲要、次第。我们要了解这部经的次第,才能掌握整部经的内容。如果是要了解论的话,「阿毗达摩」性相所显,有些地方讲体性或者是法相,「阿毗达摩」这个论点,是谈到性相,诸法的这种性或者是诸法的相。如果是讲究律的话,那就强调「毗奈耶」,是因缘所显。佛制定戒律是随着一种因缘,某一个时空当中,某一个比丘违反了什么戒律,这个时候佛才制戒。所以戒是随着一种因缘时节而去制定,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戒就制好。

  所以,毗奈耶是因缘所显,阿毗达摩这个论点是性相所显,那我们这部经是属于次第所显。

  我们要研究这部经,大致来说,首先要讲的是广度的问题,广修菩萨行。六度万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先广修菩萨道。广修菩萨道以后,中间再讲到修学甚深的中观。第三个部份,就讲到做教化众生的事业,信佛学佛的人自己得到利益了,心性上升华净化了,不是说这样子就大事已毕,还必须做教化众生的事业。

  这是讲到正常的菩萨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广修福德,广修菩萨行;然后再修学甚深的中观,是讲到空、缘起、无我的道理;证悟到空以后,必须从空出,回到现实的人生当中去广度众生,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这是这部经正宗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另外一个部分是兼说解脱道。一般讲声闻道,也就是说怎么样去修戒、怎么样去修定、怎么去修慧,所以这部经可以说是关于声闻的解脱道也讲。然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研究经,最起码要有这个认识。

  这部经的次第是什么?首先讲到的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悉皆一生当成无上正真大道。】

  大致来说,一部经就分三大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部分就是序分,也讲这部经的由来、时间、地点、说法的人,还有听众有哪些。

  首先我们讲到「如是我闻」。佛教的经典一开始都是写「如是我闻」,为什么会用「如是我闻」呢?因为阿难尊者他是做佛的随从侍者,那么佛陀灭度以后,迦叶尊者第二年就召集了第一次的结集经典,所以这经典部分是由阿难尊者诵出来的。据说阿难尊者记忆非常好,佛陀所说的经他都能够记得一清二楚,所以阿难尊者坐在台上诵这个经典的时候,大家以为这个经就好象是阿难尊者说的,而事实上不是。

  所以,阿难尊者说:「如是」这个经典是「我」听「闻」而来的,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我只是如佛所说原来的这个经典,我这么诵出来,我听闻过这部经,我这样子复述让各位了解。这是阿难结集经典的时候,阿难说这是我听闻来的,不是我说的,也不是我杜撰的。

  那为什么会用「一时」?这是讲到时间了。我们知道印度的历法很复杂,甚至他们也不太注重历法,不像我们中国有时代、朝代,唐、禹、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一时」,也就是说这个机缘成熟的时候,说法的人愿意说法,听经闻法的人也愿意来听经闻法。「一时」就是表示机缘成熟了,有说法的人、有听法的人。

  那么说法的人是谁呢?是佛。当然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佛,通常翻成觉者、觉悟的人。觉悟了生死的如实相,觉悟了宇宙万相的如实相,觉悟了人生的一切真相,不再迷糊的人,我们就称为「觉者」。我们凡夫迷惑了,对自己的身心、对这个世界迷惑了,处处留情,见景就生情就留情。所以我们这个以迷情为本的众生,老是在迷迷糊糊的过日子,就不觉了。

  佛陀是真正觉悟了生死的真相,不再迷糊过日子了,我们称为觉者。当然觉者有分好多层次,譬如说对凡夫来讲,对生死轮回完全迷迷糊糊,那么解脱道像阿罗汉的话,我们就叫做正觉,真正觉悟了生死的真相。

  正觉是对邪觉来说的。有些人觉得生死轮回很痛苦,就想生天堂,离开这个世界,舍一取一,舍掉一个又去执着一个什么,这个叫做邪觉。佛法认为生死不是说你逃避它就没事,而是真正的面对它、觉悟它,不再对它所迷惑,这个叫做正觉,那就是阿罗汉。

  进一步的话,阿罗汉你个人的生死了断了,生死的问题没有了,这个不圆满,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叫做菩萨,这个时候叫做正等正觉。正等正觉,叫做三藐三菩提,这是菩萨的觉。就是说,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不是专为个人的生死而努力,是为了跟一切众生一起来走向觉悟的道路上。

  但是菩萨的智慧还不够圆满,福德还不够圆满,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福德智慧这个学分整个圆满的时候,我们就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梵文就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单单「三菩提」正觉的话是指阿罗汉,「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是指菩萨,那「阿耨多罗」就无上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指佛三觉圆满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称为佛。

  外国人常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佛像这么多?菩萨这么多?所以我常常讲,就像我们学校的这些教授、博士,你如果博士论文通过了,口试也通过了,都叫做博士,因为学分修满了。以佛教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众生都有觉行,觉行圆满了,自觉、觉他的学分圆满了,福德智慧圆满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为什么佛像会这么多,就表示一种平等的意义,所有的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不是只有一个人专利,独有的一个专利,任何人他的觉行、智慧、福德圆满了,都可以称为佛,也就是人人可以成佛。所以为什么佛像会这么多,菩萨为什么这么多,道理在此。

  接着经文说:「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是佛说法的一个地点。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这个首都是国王所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王舍城。王舍城当时在印度来讲,是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而且佛也是经常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王舍城有五座山围绕它,其中有一个就叫做耆阇崛山。「耆阇崛山」我们翻成灵鹫山,就是山的形状像鹫鸟的样子。许多大乘经都是在这个地方说,像《法华经》这些重要的大乘经典,大部分都是在灵鹫山所说的。

  经文:「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这是听法的人,有那些大比丘众。「大比丘」就是已经觉悟生死、断了我执的。就像阿罗汉他生死已了,生死已经自在了,生死不成为一个问题,他的内心中没有生死的阴影,我们称为大比丘。

  「比丘」,我们翻成「乞士」,乞士的意思就是「外乞食以资身,内乞法以资心」,就是往外去向众生乞求食物来养色身,但是最重要他是内在的要乞求佛法来养他的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乞士。也就是说他过着简单的乞化生活,但是专为修学佛法的出家众,我们就叫他「比丘」。

  比丘大约有多少呢?有八千人俱。这是讲到听众一部分是属于出家的比丘。另外还有菩萨摩诃萨六万人俱。

  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着个人身心的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有人跟人之间的爱别离与求不得种种的痛苦折磨,以及我们人跟大自然之间,太热太冷、刮风下雨这种种天灾地变的痛苦折磨,很容易造成我们觉得出现生命实在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如果是这种心态来信佛学佛的话,那叫做发厌离心,急着想此生断了我执我见,证到无我以后不再参加轮回的行列;以这种心态来修学佛的话,我们就叫做声闻道,或者是解脱道。

  解脱生死了,没有这些生死的麻烦问题,没有人际之间关系的冲突矛盾,更没有什么人我跟身心的这种矛盾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叫做解脱道。

  但是,如果我们个人解决了身心的、人事的、社会的这些问题,单单为这样去修行的话,说不过去。依菩萨道来讲的话,所有众生都是我们多生多劫以来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甚至我们的子女,这些众生对我都是有恩惠,如果我们就这么一走了之的话呢,说不过去。

  所以为一切众生来信佛学佛,然后跟众生一起走向-觉悟圆满的境界,那么以这种心态来信佛学佛的话,就叫做修菩萨乘,或者是菩萨道、或者是菩提道,另外一个名词是「正常道」。如果是专为个人的修行、个人的身心、个人的生死,我们就称为「方便道」。

  佛陀来到这个世间,所要宣扬的福音、所要宣扬的真理,事实上就是要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跟我们的家人、跟我们的亲朋好友、甚至我们的冤亲眷属,所有一切众生从迷迷糊糊的人生走向觉悟的人生,这个叫做「正常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是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来到世间最重要的思想。

  但是因为当时结集经典的领导人物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是着重在修苦行、修解脱道,个人生死已了就圆满了,所以当时他还甚至不喜欢阿难尊者来参加结集经典。既然由这个修苦行的、隐遁的、厌世思想浓厚的迦叶尊者来领导的话,所以这种大乘经典一直到后来才慢慢的出现,原始结集的时候就忽略了。

  这个地方讲到「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一万六千人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我们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听经。当时释迦牟尼佛也没有麦克风,单单比丘就有八千人,然后菩萨摩诃萨有一万六千人,总共有二万四千人,还有在家信徒呢。各位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二万多人,释迦牟尼佛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事实上,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有些众生的存在不是像我们所认为那种有形体的存在。我们这个是肉报身,还有法身、化身,有些菩萨说不定是用法身或者是化身来听经闻法的,有些是他方世界来闻法,他方世界的菩萨也不见得像我们现这种人身来听经闻法。所以佛的眼光来看,世界是无量的,众生也是无量的。

  不要以为说这个世界只有地球有人有生物。以佛的眼光来看,世界是无量无边,其他世界、其他的佛菩萨、其他的世界也有生物,他的形状、形态跟我们完全不同。不要以为说这个世界只有我们这个地球有人类、有历史、有文明。依佛的眼光来看,其他的世界有比我们更进步、更文明的世界,还有比我们更高层次的众生多的很。所以从这个地方让我们了解到说,我们心量要打开,不要以为世界就是只有我们人类有这个生物,有高度的文明,另外还有其他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佛菩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