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胎狱观(音贯,后同。此观修成时,了悟胞胎种种惨状,这是息淫入门的方便法门。)

  按:父母未生前,面目在何处?只因投胎时,见欲生贪爱。淫心才一起,忽被精血盖。从此十月中,依次还宿债。母吃热食时,如在汤锅内。母饮冷水时,若卧寒冰块。母腹吃得饱,头顶落铁袋。五脏若饥虚,空洞无依赖。当其临产育,母危父惊骇。眷属绕床前,叩首呼天拜。身在两山中,遥遥难出外。接生婆牵头,握之如引带。细皮一触手,刀剑无能赛。放声忽大哭,痛苦不可耐。旁人不识此,鼓掌皆称快。岂知称快人,当年亦此态。静夜一思量,咄咄真奇怪。此言非乱说,《五王经》所载。凡夫贪爱欲,生生常困惫。无量无边劫,曾见何人代。欲破烦恼军,智者擒其帅。主帅是淫魔,魔死余兵败。更将胎形惨,屈指述其概。珍重世间人,可一不可再。

  《修行道地经》云:胎成七日,没有变化。两周后如薄酪,三周后如生酪,四周后如熟酪,五周后如生酥,六周后如瘜肉;七周后如段肉,八周后其坚如坯,九周后变五泡、两肘、两髀及项,十周后续生五泡、两手腕、两足腕及头,十一周后再生二十六泡、十手指、十足指、及眼耳鼻口,十二周后泡相成就,十三周后现腹相,十四周后生五藏,十五周后生大肠,十六周后生小肠,十七周后有胃处,十八周后生二藏,十九周后生手掌足趺臂节,二十七周后生阴脐腮乳,二十一周后有三百柔软骨,如初生瓠,二十二周后如未熟瓠,二十三周后坚如胡桃,二十四周后生一百筋,二十五周后生七千脉,尚未具成,二十六周后成如藕丝,二十七周后有三百六十三筋,二十八周后始生肌肤,二十九周后肌肉稍厚,三十周后方有皮像,三十一周后皮转厚坚,三十二周后皮革转成,三十三七周后耳鼻肩指膝节成,三十四周后生九十九万毛发孔,犹尚未成,三十五周后毛孔具足,三十六周后爪甲成就,三十七周后母腹中有风起、通其七窍,三十八周后随其宿世善恶,分香臭二种风,以定容貌骨节贵贱。此时不满九月,仅余四日,过四日后,风吹儿体,使他倒悬,头向产门。有福的人,自以为我已投浴池,或堕香花之处。无福的人,自以为堕高岩,或悬剑树,愁忧不乐。出胎之时,如山合体,受苦无量。出生后,神识昏迷,不知来去。儿已经长大,得水谷之气,身体即生八十种虫。(详在后观)

  虫寓观(此观修成时,发现人身诸虫聚集,这是初开不净方便法门。)

  按:秽哉血肉躯,无量诸虫聚。潜伏四大中,其形很微细。凡夫不觉知,天眼方能睹。静心一返观,男女真儿戏。

  《正法念处经》说:髑髅内有二种虫,在骨内游行,常食此脑。还有放逸虫,住在头顶上,使人生疾病。还有发虫,住在骨外,常食发根。还有耳虫,食耳中肉。还有鼻虫,食鼻中肉。还有脂虫,住在脂肪中,一发脾气就使人头痛。还有食痰涎虫,住在舌根,一发脾气就使人口干舌燥。还有醉味虫,住在舌端,得美食就使人昏醉,粗食就使人萎弱。还有虫叫作六味,它嗜爱何味,我也嗜爱此何味。还有牙根虫,住在齿内,一发脾气就使人牙痛。还有四种虫,住在咽喉中,使人食时津唾杂乱,咽之入喉,与脑涎会合,生呕吐。还有虫叫作抒气,一发脾气就使人咽喉闭塞。还有二种续虫,生长在肢节间,使人脉痛。还有肿虫,住在身内,此虫饮血,自然使人肿起。还有嗜睡虫,住周身,疲极归心,人则睡眠。还有十种虫,行于肝肺,使人得病。还有二十种虫,行于骨髓,食人精液,使欲火常盛。还有二十种虫,行于阴处,使人消瘦多怒,下体常臭。还有十种虫,行于屎尿,形色恶臭,或使人腹泻,或使人便秘。(已上八十种虫,都有名字情状,详在经文,繁不尽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