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欲海回狂

  居家门(共十科,一百条,多属齐家之事。)

  按:须眉丈夫,一家之主。主身不正,万事都错。天恶淫人,如弃涕唾。邪淫报应,数不胜数。说之伤心,闻之凄楚。陈述管见,不辞口苦。遵此居家,芳流千古。

  绝邪第一

  妓女不许入门;梨园不许入门;赌博携妓者不许入门;师巫不许入门;药婆不许入门;卖淫具者不许入门。(六条。初绝能淫之辈,次断导淫之缘。)

  避嫌第二

  同胞兄弟,不入寝室;嫂叔相见,笑不露齿;男女五岁不同卧,十岁不同食;不互穿小衣;出嫁姊妹,不至其卧房;从堂姊妹嫂叔,不单独见;服①外姊妹不相见;抱幼妹侄女,不裸体,不吻嘴。女子无故不见姑夫;妻之姊妹不相见;婿至外家,不进内室;妾之兄弟,不见主母。养媳虽幼,勿使共食;非至戚,内外不通问;非大礼,内外不通问。(十五条。初同姓,次异姓,末同异姓。)

  注:①即五服。旧时丧服制度,以亲疏为差等,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名称,统称五服。《礼?学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肃闺第三

  家中听不到恶妇的声音;妇女不浓妆艳服,不佩带香袋,洒香水;不观灯看戏;不偷看人家;少饮酒;无污言秽语;相敬如宾;笑不露齿;热不露体;男女暑月下体穿长裤,女人三衣。衣服不晒在外边,不薰香。名帖书信,妻女不代笔;妾不亲近僮仆。奴仆不露体;婢女不上街。(十五条。初妻妾,次仆婢。)

  家教第四

  不与下辈耍笑,夫妇之间互相尊重;男子十岁以后,不再亲近婢女;到亲友家,教他不要入内房;走路目不斜视;不许多饮酒;不许观灯、看戏、游春;不许打牌赌博、接近恶人;不许随从毁谤三宝的老师;早修不净等观;经常讲解福善祸淫的道理;幼女勿使僮仆抱;六岁以上,不出家门;不许饮酒;不许唱山歌、看小说;莫学诗、画、琴、棋;常教育持经念佛;教以四德三从①。(十八条。初端其本,次训子,末训女。)

  注:①即三从四德。三从指女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见《仪礼?丧服?子夏传》),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

  成婚第五

  未成年不早婚;入赘②女婿及童养媳,未婚各不相见;洞房无嬉戏吵闹声。子成年,父节欲;子已婚,父绝欲。(五条。初夫道,次父道。)

  注:①赘(zhuì坠),男子就婚于女家,俗称倒插门。

  丧祭第六

  三年丧期,不娶妻妾;丧期夫妇不同寝;丧期后三年,夫妇仅同寝而无欲。父母忌日,不同寝;忌日后三天,仅同寝而无欲。(五条。初丧略。次祭略。)

  宴会第七

  不要沉迷声色歌舞;不酣歌狂饮;妾婢不要劝酒敬杯。寡妇非至戚,不邀请饮酒,不留宿;女亲戚在家,主人卧室宜远;亲戚随身婢媵,睡床不离主母;少年女仆被邀到远地作客,一定要让她的丈夫同往。(七条。初男,次女。)

  远虑第八

  家主常早起晚睡,门户严谨;不参与迎神赛会;子女谨朴者,婚嫁宜迟,流动者,婚嫁宜早;太幼勿联姻,不要过过分相信媒人的话;不要轻易以女为童养媳;有二子者丧偶勿娶,一子者宜娶妾,恐凌虐原配子女故;少年寡妇有志者守,无力者嫁。不养美貌奶妈;不宣扬艳妾名;奴婢不使同处食,同室卧;不养艳婢;不养俊僮。不收藏戏文小说、美女图像、乐器。(十五条。初防意外事。次婚嫁等事。次妾媵等事。末器玩等事。)

  世忌第九

  父子同居防聚麀①;兄弟同居防乱宗。亲戚同居防乱姓;室女通外防闺丑。(四条。初防伦纪之坏。次防德名之损。)

  注:①聚麀(yōu优),《礼?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麀,牝(雌性)鹿。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故有父子共一牝之事。后指两代人间的乱伦行为。

  待下第十

  宽待奴仆,常作子想;对各媵婢,常作女想。妻不在家,婢媵不卧寝室;脱靴帽、换衣服,勿用婢;洗男子溺器,不用婢;奴仆及时婚配;新婚者不派遣出远门;婢媵父母备价来赎,速还卖契;家中生女,听从仆女出嫁;奴婢通奸宜远逐,不要严刑毒打;骂奴婢,不要牵连他的父母妻室;奴仆若骂他人,也要严禁。(二条。初总言称心之厚,次备到政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