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万善先资集

  劝祷祀神祗者

  世俗认造罪为烧香,以逆天为修福的事,莫如祷神还愿。祷神中,最可恨的,莫如代人保福。因为寿夭生死,都来自宿世之因,业果已定,不可再逃。譬如官吏奉旨抓人,难道因口腹之故,代犯人击鼓上闻,挽回圣旨吗?所以厅堂中祭神,室内人已气绝,到处都有。沿习成风,都是口腹小人引起的啊!小人见人有病,就收钱杀物,讨好邪神。主人愚痴,不知得病的人已经酿下祸患,反以为积下功德。这样的人不也太可怜了吗!普劝世人,凡遇到有病的人,应当劝他作善消灾,诵经礼忏。如病势危剧,一定要劝他专心念佛,发愿往生。这才有无边功德啊!千万不要听信巫卜妄言,使病人以苦入苦。

  补充:有了病,杀生祷神,是世俗迷信。如此,反不如打针吃药。若有善根,念佛忏悔,也是治病之法。但必须有信心。若无信心,只能泛泛种些善因,难以愈病。同时,有病之际,忏悔过去所做之恶,做些好事,于病必有补益。这些好办法不去做,反而浪费财力,祈神求福,不也是太愚蠢了吗?

  祭天遇佛(载《法句经》)

  佛世有一国王,名叫和墨,奉事外道,举国信邪,杀生祭祀。母亲患病,经久不愈。国王就召见婆罗门询问得病原故,回答说:“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所以患病。”国王说:“有什么办法,能使病痊愈呢?”回答说:“要准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祭天,然后就能痊愈。”国王就如数牵到祭坛。佛怀大慈悲心,怜悯国王愚迷,前往国王住所。国王遥见佛来,为佛作礼,对佛说:“我母亲患病很久了,今天想要祭天,为母请命。”佛说:“要得谷食,就要种田;要得大富,就要布施;要得长寿,就要大慈;要得智慧,就要勤学好问。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杀生求生,祭祀淫乱,以邪为正,离生道远。”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国王听法睹光,惭愧悔过,就不再祭天。母亲听法后,精神愉悦,病患消除。国王从此以后,敬信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生天宫的人,都有清净色身,光明耀目,没有脓痰涕唾、大便小便。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下看阎浮世界,荆榛遍地,腥膻恶臭,不想闻见。希望天人乘云来享人间肉食,怎么可能呢?鸡虽然爱吃蜈蚣,难道它可以衔起来塞进人口吗?如果说天人只吸气味,则普天之下,到处肉气薰蒸,时刻不断,天人也已经吸取很久了。如果说只有特意为天而杀的天人才能享用,那么和墨国王,祭祀仅有一天,过此以后,天人就天天饿肚子吗?“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东邻杀牛,不如禴祭。”《易》有明文。只可惜读书的人不善于体会罢了。

  注:①出自《尚书》“君陈”一章。周公死后,周成王发布策令,命令君陈继承周公职务,勉励君陈继续执行周公制订的治殷常法,施行德政。他说:“我曾听说:‘最好的政治,馨香远闻,能感动神明。黍稷的香气不是远闻的馨香,只有明德才是远闻的馨香。你要效法周公这一原则,每天孜孜不倦地努力,不要安逸享乐。”(“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②出自《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yuè,月)祭,实受其福。”意思是:“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神,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饭菜的薄礼来祭神,实在得到神的赐福。”

  祭树变羊(载《杂宝藏经》)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老人,家庭很富裕,忽然想吃肉食,就指着田头树对儿子们说:“我家薄有产业,都是由此树神赐福所致,可在羊群中,杀一头来祭祀他。”儿子们听从他的话,马上就杀了一头羊,在树下祈祷,又在树下,建立神祠。以后,父亲死了,就投生在自己家的羊群之中。遇到儿子们想要祭祀树神的日子,把他抓来准备要杀,羊忽然自吐人言:“此树无神,我过去因为想吃肉,才叫你们祭祀,没有想到我比你们先行偿债。”当时有一位罗汉化缘,用他的神通力量,使儿子们都看见了自己的父亲。儿子们即毁此树,悔过修福,不再杀生。(在七卷)

  《增一阿含经》说,有五种布施,不能得到福报。第一,以刀施人,第二,以毒施人,第三,以野牛施人,第四,以淫女施人,第五,建造淫祠(在二十八卷)。世上有那么一些无知之辈,遇上三宝福田,不肯布施,对于鬼神庙宇,反而就欣然建造,实在是因为慧眼未开罢了!一祠已经建成,就在栋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建。”此人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已经施财作福。可悲啊!他哪里会去想一想,从此以后,大则猪羊鹿兔,小则鸡鸭鱼虾,哀鸣于白刃之下,跳跃在沸汤之中,不知几千万万啊!造如此无量杀业,正是天堂未就,地狱先成了。孔子说,不应当祭祀却去祭祀①,名叫淫祀,淫祀无福。伟大啊!孔圣人的话,就像佛陀亲口所说啊!

  注:①《论语》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不是应当祭祀的却去祭祀,这是谄媚。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而不做,这是没有勇气。”

  东岳①受戒(出《传灯录》)

  唐元珪禅师,俗姓李,伊阙人。永淳二年,受具戒,后拜见安国师,得真宗心印。选择到泰山庞坞居住。一天,有异人来访,戴着高高的帽子,车马随从,不同凡响,问:“禅师认识我吗?”禅师说:“众生平等,我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神说:“我是岳帝,可以主宰人的生死,怎能与平常人看待呢?”禅师说:“我本不生,你怎能使我死呢?我身如虚空,你怎能坏空呢?”神即叩头说:“我的聪明正直,胜过其他神明,愿大师授我正戒,使我摆脱轮回。”禅师于是正襟危坐,神态庄严地说:“受你五戒,你能不淫吗?”神说:“我已经娶妻。”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没有邪淫罢了。”神叩首说:“能。”又问:“你能不盗吗?”神说:“我并无缺乏,怎么会偷盗?”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不因接受祭祀而使坏人得福,不因没有祀奉就使好人得祸。”神叩头说:“能。”又问:“你能不杀吗?”神说:“我操生死之权,怎能不杀?”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无滥杀误杀疑杀混杀罢了。”神叩头说:“能。”又问:“你能不妄语吗?”神说:“正直之神,怎能妄语?”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你的言语前后都能与天心相合罢了。”神叩头说:“能。”又问:“汝能不酗酒吗?”神叩头说:“能。”禅师说:“如上五戒,是佛戒之本。”禅师开示了很长时间,神说:“我受师教,当报师恩,敬请大师命我作世间事,现我小神通,使未信之人,都生信念。”禅师推辞,岳帝坚决请求。禅师就说:“东岩寺周围,空旷无树,你能把北山的树移到东岭吗?”神说:“知道了!只是晚上必有喧动,请大师不要惊骇。”就作礼辞去,禅师送出,向外一看,只见仪式威严如帝王,一路云霞瑞霭,环佩幢幡,向空中隐没。这一天晚上,果然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第二天早晨一看,北岩的松柏已经全部移到东岭,密密麻麻一大片,就好像种植的一样。开元四年丙辰,嘱咐门人说:“我生前住过东岭之寺,死后可在此建塔。”说完,安然化去。

  水陆神祗,宿世也曾修福,只因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又昏迷,不再记得前因。世上有些持戒的僧人,转世后地位显赫,大权在握,就饮酒食肉,毁谤三宝,都是因为他们前世修行时只修福却不修慧的原故。从前世尊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害怕他成道,带领八十亿部下想去害佛,对佛说:“悉达太子,你赶快起身离开,若不走的话,我就要抓起你的脚,把你抛到海外去。”佛告波旬:“我看世间一切众生,没有谁能把我抛到海外。你在前世,曾作一寺主,受一日八戒,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第六欲天,作大魔王。而我无量劫以来,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你怎能害我?”波旬对太子说:“你所说的话,有什么证据吗?”佛指着地说:“此地为我作证!”话一说完,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胡跪合掌,对佛说:“世尊!我为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详载《杂宝藏经》)因此,应当知道福和慧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以说不昧正因了!所以他有垂训说:不因祭祀而降福,不因不祀而降祸。这明明是岳帝受戒后说的话,世俗不察觉,滥杀物命,太使人悲痛啊!

  注:①泰山之神。

  关公护法(见《道书关帝经注》)

  关公讳羽,字云长,后汉人。死后奉玉帝之命,掌管文昌府,主管人间功名、禄位等事,以及人间善恶簿籍,历代都有封号。归依佛门,发度人愿。明初,曾降笔到一显宦家,劝人修善,说:“我已归依观音大士,与韦驮尊天,同护正法,祭祀我的人不要再用荤酒。”因此,远近流传,寺庙中都塑尊像,显应事迹很多。

  我阅读道家书籍,看见有《文昌忏》三卷,是帝君降笔。语言纯用佛书,虽不及《梁皇宝忏》①圆融广大,但他归信三宝,却不逊于关公。因而感叹,二帝现在掌管文昌府,一切人间功名、禄位都由二帝取舍定决。他们出天门,入地府,威权如此显赫,尚且倾心皈依,那么佛法的广大,不待分辩就可知道了!孟子认为伯夷太公是天下人的父亲,说天下人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他们的儿子还能跑到哪里去呢?②我认为关公、文昌二帝也是这样。

  注:①梁武帝为了亡后郗氏堕落蟒蛇身,乃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礼忏,以便超度,后世因名之为梁皇忏。

  ②《孟子》离娄:“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意思是“伯夷太公二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名望的老人,他们归依了文王,就代表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他们的儿子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