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元曲的畅达

  【元曲略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创建。这一时期,民族间的融合加强,文学中也沾染了蒙古人的习惯和口语。元朝最有名的莫过于戏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元曲。

  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到那时元曲主要是元杂剧,因此“元曲”也单指杂剧。元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随着宋朝的灭亡,蒙古人政权建立,元曲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开始流传。

  元曲有严格的形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比较灵活,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元曲将传统的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

  元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当时“八娼九儒十丐”的文人地位相关。读书人不再像宋代那样得到重视,因此他们流落到民间,加上政治专权,元曲便带上了战斗的光彩。“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相比于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更加接近老百姓,也成为普通人喜欢看的一种表演方式。

  【元曲名家】

  关汉卿

  被称为“曲圣”的关汉卿,是元曲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是河北人,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且位于“四大家”之首。贾仲明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关汉卿不是一个酸腐的文人,他曾写下《南吕一枝花》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说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这些都被后人编成不同的剧本和不同的剧种来表演。

  关汉卿的剧本有强烈的战斗精神,他很少写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简单故事,而是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剧本中既有皇亲国戚、又有童养媳,反映了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是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关汉卿笔下有众多普通女子,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有性格。她们大多出身微贱,但是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懂得反抗。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的作品。

  马致远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北京人。年长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之后,曾在江浙、北京当官。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不满时政,隐居于田园之中,衔杯击缶自娱。

  马致远早年参加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都有来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有“曲状元”之誉。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马致远的《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这几部作品。其中以《汉宫秋》最著名,讲的是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的故事。但是中间加入很多他自己的创作。《青衫泪》写的是诗人白居易与妓女之间的故事,从“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首《琵琶行》中找到的灵感。

  神仙道化剧是马致远的强项,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的故事。这些道教神仙故事,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晚年马致远隐居,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马致远在散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