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白居易,名声在外的唐代诗人

  【白居易其人】

  从整体上来读中国的文学史,我们会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但是从细微之处来看文学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一篇篇生动传神的佳作名文。今天我们的镜头,将定格在唐代的一位文人身上。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海外名气最大的诗人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的香山,号“香山居士”。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概括了他在诗坛上的杰出成就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很多感叹时世的诗篇,比如《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难得的反映生活的长诗。

  和很多文人一样,白居易也曾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的诗歌讽喻朝政,同时也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唐朝是一个喜欢诗歌的朝代,那时候白居易的诗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他的文章还远渡日本,成为日本文人争相引用的作品。比如《源氏物语》中,就有很多引用他的诗句,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这些都是学生必背的经典文章。

  时间会教会人很多东西,白居易也是一个在时间中变化成长的人。他早年热心济世,所作《新乐府》、《秦中吟》,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中年他在官场中受挫,说自己是“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比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这就是有名的“白堤”。晚年的时候,他寄情山水,写下一些小词。

  【白居易佳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故事】

  嗜酒

  酒似乎能给人更多的灵感,古今很多文坛大师都是嗜酒如命的人。晋代陶渊明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

  白居易家境优越,有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都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同醉的也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他曾在67岁的时候,给自己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在文章中,有个叫醉吟先生的人,无名无姓,也没有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风景优美,他爱好喝酒吟诗,与酒徒诗友一起游乐。这就是他对自己生活的回忆,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每当良辰美景之时,他都会热情地邀客来家,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直到大家酩酊大醉,才会尽兴而散。相传白居易有时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还要带上两只酒壶。

  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记载,说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就命人在船旁吊很多零食袋子,里面装有美酒佳肴,等到宴请宾客的时候,就在船上随意吃喝,很会享受。

  白居易死后。很多人知道他喜欢喝酒,就拿着酒去他的墓上祭奠,而他墓前的土地上常是湿漉漉的,少有干燥的时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