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抱朴子:不死的唯有精神

  【《抱朴子》其书】

  《抱朴子》是东晋道学家葛洪写的一本书。分为《内篇》和《外篇》。《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这些都是道家的思想,直到后世,还有很多人根据这本书炼丹,希望长生不老。

  《抱朴子·外篇》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包括人间的得失,讥刺世俗等,这些都属于儒家的思想。《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融为一体之中,在这个基础上,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后世的一些画符驱鬼的道士,就是从中神仙思想中产生的。

  《抱朴子》中继承魏伯阳炼丹的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葛洪既是晋时学者和文学家,也曾从家乡江苏远赴广州,在罗浮山炼丹,他本人就是一个道士。

  【《抱朴子》名言】

  立言者贵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誉为高。

  解读:写文章表达观点,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帮助社会,而不是用文采来博得一个好名声而已。一个真正的学者,不应该待在书斋里面埋头写文章的人,而应该是一个关心天下大事的人。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藉众术之共成长生也。

  解读:读书的时候要选择众多的门类,从中选出好的观点,提炼和吸取精华部分,来帮助自己的思想成长不老。多多学习,从不同的领域中找生活灵感的人,人生会比只钻研一个领域的人更加丰富和立体。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解读:白色的石头看起来像玉石,奸诈的小人看起来像贤臣。比喻人们很容易被表面迷惑,难辨真假。

  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樯不可废。

  解读:有时播下种却没有收获,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再耕种。一时的失败,不能阻挡一个人继续前行。

  弹鸟,则千金不如丸泥之用。

  解读:要打鸟的话,用金子还不如用泥丸好使。做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对的,而不是选择看起来最好的。

  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

  解读:狐狸的身上不可能有老虎的尾巴,老鼠的口中不会长出象牙来,什么样的人作出什么样的事情,这是有根据的。

  【抱朴子故事】

  蛇衔草

  《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农耕地的时候,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地上。另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蛇的伤口上。过了一天时间,蛇伤好了就溜走了。

  老农拾起那棵草剩下的叶子,带回村子里给受伤的人、长疮的人治病,结果竟然全都好了。由于村民们不知道这种灵草的名字,想到它的来历独特,就命名为“蛇衔草”。据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而且长好之后还能活动。

  水上飞

  《抱朴子》中有一个方子说:丹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皆浮水,赤光如火。取其血涂足,可步行水上不溺。

  意思是丹水里面有一种丹鱼,等到夏至的晚上会浮出水面,它们的红色如同火焰一样。将它们的血涂在脚上,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不会掉入水中。

  早期的化学家

  葛洪喜欢炼丹,在当时,贵族们都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所以有炼丹的风气。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化合物。

  葛洪当时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都是现在的外用药物的原料。

  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葛洪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在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和雄黄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