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7课丨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

什么是空?怎么样才能看到空?

一、什么是空?

  1、世间没有不变的东西

  世间有不变的东西吗?人在变,用的东西也在变。我们看这桌子有没有变?“没有变!我们昨天读经,用的是这张桌子;今天来读经,用的也是这张桌子。”用肉眼看是看不到的,要用法眼用真理之眼来看,就会看到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谓“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从变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空。

  2、世间没有独自存在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没有独自存在的,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就是空。你说我可以独自存在,我不要朋友,我不要其他人,就关在一间房子里面。但是冬天到了,你不穿棉衣能度过吗?每日三餐,你没有东西吃怎么办?经年累月没有房子住,你住在哪里?

  世上战争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想想,战争的最后是什么?战争的结果,我打倒你,你打倒我,打到世界上的人统统都毁灭了,只剩下两个人;只剩两个人,还要不要打?还要打。我怕你威胁我,所以要把你打死;打到剩下我一个人,竖起了旗子,就代表我胜利了。

  胜利的结果是什么?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电影电视看,没有冷气机用——这样的世界好吗?

  人们不懂得佛法,所以才有争夺有战争,若是懂得佛法,认识空,就会想:我的存在,是因为有大家的存在,所以我要感谢你们,让我好过日子。例如,感谢农夫,让我有饭吃;感谢工人,让我有衣服穿;感谢司机,让我有车子坐;感谢空,让大家存在。空就是众缘和合存在的意思,我们对社会对人间因了解空,所以要带着无限的感恩

二、怎么样才能看到空?

  1、从相续假上看空

  我们现在从另一个角度,从相续假上来看空。世间一切都是相续的,祖父母生父母,父母生我们,我们又生儿女,儿女又生孙子,相续不断。一根木材烧完了,再添一根木材,相续不断。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世间一切不停地在变化,都是相续的,这就是空义。

  2、从循环假上看空

  什么叫循环假呢?所谓因果,因种下去收果,果之后又成因,因又成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循环不已。

  有一个出家人,人家家里办喜事,他走到门口一看,说:“世间好可怕!”人家结婚怎么会可怕呢?因为他证到神通,看到了这家人之间的三世因果,所以感受到因果的可怕。因果有什么可怕?原来今天是“孙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今天所宴请的客人都是过去宰杀的牛羊,今世成为亲朋好友;今天结婚的新人,是孙子娶他去世的祖母。当他用天眼用神通看到这一切时,感到可怕。所以说,空没有定义,空是变化、循环的。

  3、从和合假看空

  什么叫作和合假呢?人就是个和合假,把我们的皮肤摆在这边,把我们的骨头摆在那边,把我们的肉摆到另一个地方,那么人到哪里去了?人没有了。所以,人是一个和合的假体。

  我们兴建一间房子,把水泥摆在一边,把石子摆在一边,把钢筋摆在一边,那么房子在哪里?房子是一个和合的假体。从假里,也可以渐渐体会到空。

  4、从相对假来看空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是爸爸的儿子,但是几年后,他生了儿子,也做了爸爸。所以,爸爸或儿子之称是相对待的,是假的。

  有个祖父很欢喜自己的小孙子,但是有一次看到小孙子调皮,给了他一个耳光。在一旁的儿子看了却很生气,于是他也给自己赏了一个耳光。这个祖父看了就问:“你怎么打自己呢?”他的儿子就说:“你打我的儿子,我也要打你的儿子。”由于他不认识“相对假”,所以有这样的举动。

  又譬如,有一个人跟我说:“师父!你不要在户外讲经,你到室内来。”在他的认知里,这个地方是外面,那个地方才是里面。如果我现在对着门口那边的人说:“你们不要在外面听经,到里面来。”那么我这里就又变成里面了。其实,哪里有里面,哪里有外面呢?里外是对待的,是相对的分别。

  5、从相状假来看空

  什么是相状?例如灯的相状就是光明。我们坐着读书,或许嫌灯光不够亮,抄笔记好困难,但是如果有小偷来了,他就嫌这个灯光太亮了。清风明月,对于赏玩的人来说是美丽的景色,可是小偷看到月亮,却要讨厌它了。所以每个人对于相状的感受不一样,相状是假的,只是我们的分别心在造作罢了。

  6、从名词假来看空

  名词是假的。我们称呼别人都是“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也早就听得很自然;假如当初人不叫人,而叫狗,成了“各位狗先生”、“各位狗女士”,那么我们现在听来也会觉得很自然。但是流传至今,这个名词已经定型,我们现在若叫人“各位狗”、“各位牛”、“各位马”,双方可能就打起架来了。

  人从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来以后,若是女孩子,就叫女婴;渐渐地长大了,就叫作女童;再大些,叫作女学生;再大一点,就叫作小姐;更大些,就叫作太太、妈妈,甚至老太婆。那么哪一个才是我们呢?究竟女童是我们?小姐、女学生是我们?还是太太、妈妈、老太婆是我们?其实,哪一个是我们,都是随着时间流动,使得名词产生变化。假如是个年轻的小姐,你说她像老太婆,她会很生气;假如是一位老太婆,你说她像小姐,她会说你在讽刺她,她也不高兴;没有结婚的女人,你喊她欧巴桑,她当然心生不悦。

  其实名词假,我们不必在上面计较。认识空的人,不会去计较,不觉得那是一回事。空中无一物,空里面没有东西,那么空里面还会有婴儿、男人、女人的分别吗?空里面还有相对、相续吗?空里面是本来面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7、从认识假里看空

  有人看到外面下雨,心想:“讨厌!又在下雨。”为什么讨厌?因为没带伞,走路不方便。但是对种田的人来说,下雨很好。为什么好?花草不用浇水,禾苗也不需浇水了。

  你说好,他说不好,所以每个人的认知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个人好可爱,我好欢喜。”“莫名其妙!你怎会欢喜这个人?难看死了。”你说她难看,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还是把对方当成宝贝。所以美丑是没有标准的。

  美丑没有标准,好坏也没有标准。在空里面没有好坏,也没有善恶。所以,用无分别的心,把本来的样子显现出来,就是空。

  什么是空?缘起性空。《般若心经》里说“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照见我是空的,照见我是没有的,用简短的字来说就是“无我”。

  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问太虚大师:“请问太虚大师对世界和平有什么意见?怎么样才能获得和平?佛教对此有什么看法?”于是太虚大师拍了一个电报去,上面没有长篇累牍,只说:要和平,就要“无我”。

  为什么会有战争?因为有我,所以才有战争。我是自私的,我是执著的,我是无明的,我和人是有隔阂的,因此就会引起战争。只有无我,才能成就大我。

  无我并不是说我要自杀、我死了、我不要一切,那不叫无我,那还是执著有一个我。无我是心的自性般若空智。

  至于“六波罗蜜”,怎么样才能行六波罗蜜?要无我才能行六波罗蜜,有我就不能行六波罗蜜。我在数十年前提倡一个观念,这也是我自己的人生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什么叫出世的精神?就是空,就是无我。什么叫入世的事业?就是有,从空性上有,空中生妙有。比方说,佛光山原本是个荒地,什么都没有,是空的,但由于“空”,真空里面就能显现妙有,倘若没有“空”就不能现出“有”了。

  佛法的特色就是空中生妙有,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可是,我们往往把空和有斩成两段,空的不是有,有的不是空。我说:“这里没有桌子!”各位一定说:“你打妄语,怎么会没有桌子呢?明明是有桌子。”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这里没有桌子”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你讲的“有桌子”是假有,我讲的“没有桌子”是真空。怎么会没有桌子呢?因为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是个假相,它的真相应该是木材,木材的真相是树,是种子,是土壤、日光、空气。所以,它只是因缘,哪里是个桌子!你怎么能认假为真呢?假相是假有,真空是真有,是我们硬把空和有分开来,以至于空的不有,有的不空。

  空,是“空”中有“有”,“有”中有“空”,我们不要把空与有分开。举一个禅宗的公案,我们就会明白了。

  有一位居士问智藏禅师:“禅师,请问有没有天堂地狱?”“有。”

  “有没有佛菩萨?”“有。”

  “有没有因果报应?”“有。”

  不管他问什么问题,智藏禅师都说:“有啊!有啊!”

  于是,这位居士就说:“会不会是禅师你说错了?”

  “我怎么会说错呢?”

  “我从径山禅师那儿听的并不是这样的说法。”

  “径山禅师怎样说法?”

  “他都跟我讲无呀!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无;有没有佛菩萨,他说无;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无。他说的都和你不一样。”

  智藏禅师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来问你,你有老婆没有?”“有。”

  “你有房屋没有?”“有。”

  “有没有田地?”“有。”

  “所以喽,径山禅师跟我讲的不一样,因为径山禅师讲没有,是讲他的世界。径山禅师有老婆吗?没有。径山禅师有没有房屋田地?没有。所以他讲没有。你有老婆,你有儿女,你有田地,所以我要跟你讲有。”

  有和空,乃因个人证悟的世界不一样,在有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你讲有,若是在空的世界里面,禅师就跟他说空。其实空和有是分不开的,要能看到它们的不分开,就要“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是无我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苦?那是因为有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人有个“我”的身体,所以就要受苦。如果无我,就不苦了。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就不苦了。

  有一对夫妻,拥有钱财,却没有儿女,这让他们觉得很苦:“我一生拥有这么多钱财,但是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却没有个儿女陪伴,实在太苦了!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啊?为什么人间这么不美满呢?”最后他们看破了,信仰了佛教。他们一直想要找个法师来讲经,却没有人来。有一天不知道打哪里来了个游方和尚,夫妻俩把他当成宝看待,邀请他讲经。这个法师说:“我不会讲经!”他们却说:“法师您太客气了,我们一定要邀请你说法,请您留在家里接受我们的供养。”

  饭菜吃过了,讲台也搭起来,两夫妻请法师上座,他们则跪在下面聆听佛法。法师心想:“当初没有好好学佛法,现在怎么说法呢?”着急得大汗直流,忽然间冒出一句:“苦啊!”意思是他不会讲经,好苦。老夫妻一听,连忙磕头:“哎呀!不错,真的苦。像我们这么有钱却连个儿女都没有,法师讲的真是一点都不错,苦啊!苦啊!”

  法师看他们还跪在那个地方,想该怎么办呢?便说道:“唉!真难。”老夫妻又赶快磕头:“哎呀!一点不错,真难,要想有个儿女好困难。”

  法师再看看这两夫妻还是跪在那个地方,不知如何是好,心想:算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老夫妻跪了很久,抬起头来,看到法师已不在座上,惊呼:“今天佛祖下凡,点化我们人生真苦、真难,我们以后要好好修行啊!”

  苦,是我们学道的增上缘,知道苦才肯学道。佛教说苦不是目的,佛教说苦不是要我们受苦,佛教讲苦是要我们知道苦,要我们进入学道的世界。就像很多人饱经世故,受过很多的苦后,回头是岸,照见五蕴皆空,终于可以度一切苦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叫作优波先那,有一天在山洞里面打坐,被一条毒蛇咬伤。他想:“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叫同道们把长老舍利弗请来,“我要和他讲话。”长老舍利弗请来了,他说:“舍利弗尊者,我被毒蛇咬了,我快要死了,现在没有办法和佛陀告假,请你代我说一声吧!”舍利弗一看,说道:“你气色一点都没有变,人好好的,怎么说是被毒蛇咬了呢?”

  优波先那说:“舍利弗,你跟随佛陀这么久了,难道还不懂佛法吗?毒蛇能咬我的身体,但是它不能咬空。我现在在观空,所以身体虽然被咬了,但是我在空中的思想、空中的境界里,它是不能咬到的,因此我的气色也就没有改变了。”

  了解空的人,对于生死总是谈笑自如。为什么?认识空以后,就知道人是不死的。一般人不认识空,以为死了就空了。认识空的人就知道,空里面有死也有生,有生也有死。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死了就没有,死了还会再生,是不空的。

读后感

——国信师兄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都会看到一个“空”字,它空无一物、它空旷无边、它空空如也。

  其实我想这片天空才是真的“有”。在它的空间中有各种星球的存在,它还包罗着雨露天晴,所以才让人觉得它才是真的“有”。它神秘又有“无我”的精神。若鸟儿飞上了天空,那就是鸟儿的领地。若风筝飞上了天空,那便是人们玩耍的游乐场。

  它从未停止过成就别人,这也许就没有负了那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吧。

原标题:星云大师讲《心经》 | “空”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