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

观无量寿经 | 作者:黄智海 [投稿]

一、序分:

  凡是佛经,都是把全部经文,分做三分。【三分的分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份’字音,就是一份一份的意思。】第一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三是流通分。序分的‘序’字,是次序同起教因缘的意思。序分又有通序别序两种的分别。通序:像各部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同了那些大众人在一处,因为各种经都有这样几句的,所以叫通序。别序:是佛所说的各种经,都有各种不同的原因的;像说‘楞严经’,是因为阿难碰到摩登伽的引诱才说的,所以叫别序。但是虽然有通序别序的分别,总名还是都叫序分。从如是我闻一句起,一直到教我观于清净业处,都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解】如是:是这个样子的意思。‘我’字:是编集这部‘观无量寿佛经’的阿难,称他自己。【编字:是整理的意思;集字:是聚集的意思。佛说各种经的时候,阿难都在旁边一面听,一面记的。整理,就是整理他所记佛说的话;聚集,就是把他所记佛说的话,聚集拢来,成功了一部佛经。】

  闻字:是听到的意思,就是亲自听到佛说的。一时:是有一个时候的意思。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下边说到释迦牟尼佛,就单称一个佛字了。】王舍城,在印度的摩伽陀国;王舍城的四周围,有五座大山围住著的;五座大山里头,第一座山,就是耆阇崛山。耆阇崛,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灵鹫山。因为山顶的形状,像鹫鸟的头,所以也叫鹫头山。

  【释】凡是佛所说的经,都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弟子,名叫阿难的编集起来的。这如是我闻四个字,是阿难在编经的前,先问佛将来编起经来,开头用几个什么字。佛说开头要加如是我闻四个字,可以显明白是你阿难亲自听到我说的所以要加这四个字。意思是要使得后来的人,知道的确是编这部经的阿难自己亲听到的,不是旁人听了告诉阿难的。并且的确是听到佛自己的金口说的,也不是听到旁人说的。这样证明白了,后来诵经听经的人,就自然会生出信心来了。所以不论什么经,凡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四个字的。这四个字,把他倒转来解释,更加容易明白,就是说我阿难亲听到佛这样说的。是字: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指下边经文里头,从尔时王舍大城起,一直到末后名第十六观一句,都是佛说的,都包括在如是两个字里头的,都是阿难亲听到的。

  佛说法的时候,因为各国的时候,同了各国记时候的方法,都不相同的。所以只能够说有这么一个时候,不能够说定某年某月某日了。佛说法的地方。是在中印度摩伽陀国的王舍城。【印度地方很大,所以分做五印度:就是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中印度。王舍城,是摩伽陀国一座城的名目。】在王舍城的东北一座最高最大的耆阇崛山里头。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解】与字:是同了的意思;就是佛同了比丘众。比丘: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乞士两个字。乞:就是向人要、向人讨的意思;还有上向佛乞佛法,下向世俗人乞食品的意思在里头,所以叫乞士。出家人要受了二百五十条具足戒,【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才可以称比丘。众字:是许多的意思。因为和合在一处的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多,所以称众。比丘上加一个大字是年岁大、道德高的比丘。

  俱字:是聚在一处的意思。菩萨,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菩提萨埵:菩提两个字,是觉悟不迷的意思;又有使得旁人觉悟的意思。萨埵,是众生的意思;就是能够把佛法来劝化众生,使得众生都能够明白真实的道理。文殊师利,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文殊:是妙的意思,【妙,就是好;还有些稀奇的意思在里头。】师利:是德同吉祥两种的意思。文殊菩萨,同了普贤菩萨,常常在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边的。这一尊菩萨的智慧最高。手持利剑,【持字,是拿的意思;利字,是锋利的意思。】所以表显他有驱邪的智慧。身乘狮子,【乘字,是骑的意思。】所以表显他有降魔的威猛。【猛字,是厉害的意思。】

  法王子三个字,是因为佛称法王,菩萨是佛教化成功的,又是帮助佛教化众生的,差不多像佛的儿子一样,所以菩萨都可以称法王子的。但是佛经里头,称菩萨做法王子的,独有文殊师利菩萨。别尊菩萨,都不称法王子,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一切菩萨里头,智慧和德行最高;又是侍立在佛左边的第一位上。那是在佛面前位子最高的一尊菩萨,所以称他法王子。上首,是在众菩萨里头,推出来的一位领袖。

  【释】佛同了年岁大、道德高的许多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都在一处,还有菩萨三万二千人。凡是佛在法会里头说法的时候,从菩萨起,一直到天龙八部。【一天众,是各层天上的人。二龙众,龙是水族里头各种畜生的王。三夜叉,能够在虚空里头飞行的鬼神。四乾闼婆,是帝释部下作世俗上那种乐的神。五阿修罗,是六道众生里头的一种,也是各种鬼神里头的一种,他们在世界上的时候,也晓得修福的;但是他们的妒忌同了发火的心,都是很厉害的,所以落在阿修罗道里头去了,他们还能够同了帝释战斗哩!六迦楼罗,就是金翅鸟,两翅膀张开来,相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路的长哩!他们专门喜欢吃龙的。七紧那罗,他们的形相,难然像人,但是头上有角的,也是帝释的乐神;这种乐神,是作法乐的,因为他们所作乐的声音里头,都有佛法的意义在里头的,所以叫法乐。八摩侯罗迦,就是大蟒神,也叫地龙。这八部的众生,人的眼都看不到的,所以又叫冥众八部。○冥字,是鬼的世界。】

  凡是来听法的众生,多得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的。每一类听法的人,各有一位做上首的。这一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法会,来听法的菩萨,格外的多;一定要推一位智慧最高,威神力最大的菩萨做领袖,才算合法。文殊师利菩萨,最合这个资格。所以大众的菩萨,就推文殊师利菩萨,做了三万二千菩萨的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

  【解】‘尔’时:是在那个时候。‘随’字:是跟随的意思。‘顺’字:是依顺的意思。‘执’字:是拿住的意思。

  【释】佛同了许多大比丘,许多菩萨,都在耆阇崛山里头的时候。在王舍大城里头,有一位太子,名字叫阿阇世。【阿阇世,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未生怨三个字;因为他没有生下地的时候,有一个相面的人,说他出世后,要害死他父亲的。所以题他的名字,叫未生怨,就是说他没有生下地以前,已经同他的父亲,结了怨的意思。】他有一个恶心的朋友,名字叫调达,也叫提婆达多。【他的弟,就是阿难。他也是佛的堂弟。】阿阇世依顺了恶友调达教他的恶主意,把他的父王频婆娑罗收起来捉住了。【频婆娑罗,是摩竭陀国的王,又是阿阇世的父,所以称父王。】

  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解】‘幽’字:是暗的意思。‘闭’字:是关的意思。‘置’字:是放在那里的意思。‘重’字:要在左角下边加一圈,读做从字音;是一重一重、一层一层的意思。‘制’字:是制住禁止的意思。‘群’字:是许多的意思。群臣,是不论官职大的,官职小的,都在里头了。

  【释】阿阇世把他的父王频婆裟罗王,关住在很黑暗的七重深的房屋里头。禁止许多大大小小的臣子,一个都不许到关禁频婆娑罗王的房屋里头去。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麸,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葡浆,密以上王。

  【解】国太夫人,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后,名字叫韦提希。‘澡’字:读做照字音,是洗的意思。酥:读做苏字音;是用牛或是羊的乳,【乳,就是奶。】做成功的乳酪。‘和’字:是拿两种东西,搀在一起的意思。‘麸’字:读做超字音;是把蒸熟的麦,磨成粉屑。璎珞:是用珠同了玉,穿成了像炼条那样的装饰品,挂在颈项上的。‘盛’字:是装在里头的意思。蒲萄,就是葡萄。浆,同了汁一样的。‘密’字:是秘密的意思。‘上’字:是献上去的意思。

  【释】韦提希,是国王的王后,所以称国太夫人,也就是阿阇世的母亲。这位夫人,很贤的,很恭敬频婆娑罗国王的。因为要把吃的东西,涂在身上,所以先洗浴她的身体。使得身体清净,才可以把吃的东西涂上去。他又把酥同了蜜,调和在麸里头,做成一种很好的食品。但是这个太子阿阇世的心,是极狠毒的,他把他的父王收禁起来,又不许手下的臣子去看国王,那是他一定要饿死他父王的意思,那里肯让国太夫人拿食物去给他的父王呢?国太夫人没有办法,只好把做成的食品涂在身上,才可以带到关禁的国王那里去。又在他颈项上所挂的许多璎珞的宝珠里头,都装了葡萄的汁,偷偷地献上去,给国王吃。

  尔时大王,食麸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

  【解】吃干的东西,叫食。吃湿的东西,叫饮。‘漱’字:读做瘦字音;俗话叫荡口,就是用水来洗口。合掌,是把十个手指伸直了,左右两手合拢来。‘遥’字:就是远。‘礼’字:就是礼拜。世尊:是世界上大家尊重的意思;是佛十种德号里头的一种,【十种德号,在暮时课诵白话解释里头,有详细注解的。】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作字:是说的意思。是言,是指下边的四句话。

  【释】韦提希拿乳蜜和麦粉,同了葡萄的浆汁,送给国王。国王吃完了,要一些清水来漱口。漱口完毕后,国王就把左右两手掌合拢了,很恭敬的向耆阇崛山,远远的礼拜释迦牟尼佛。口里头还说下边的四句话。

  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解】大目犍连,就是目连。‘兴’字:就是发的意思。教旁人学习一种法门,叫授。八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与取。第三、非梵行。第四、虚诳语。第五、饮诸酒。第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第八、食非时食。【这八种戒,在下边释里头,就会解释清楚的。】

  【释】目犍连神通最大,在释迦牟尼佛许多弟子里头,推他神通第一。并且他出家的年数,也很长久了,所以称他大目犍连。目犍连同了国王,照俗家讲,是亲戚,可以称亲。但是目犍连已经证了大阿罗汉的,【大阿罗汉,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皆是大阿罗汉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国王还是俗家人。照佛法讲,是师父同了弟子,只能够称友。所以国王说大目犍连是我亲友。国王很愿意大目犍连大发慈悲心,【把乐来给他人,叫慈。拔旁人的苦,叫悲。】教我八种戒法。

  这八种戒:第一、戒杀生,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一戒杀。

  第二、戒不与取,【‘与’字:是给的意思。】是没有给他的东西,他就拿了,就是犯五戒里头的第二戒盗。【盗:不一定是抢,就是偷,也叫做盗;没有给他,他就自己拿了,那就同了偷差不多了,所以也可以算是盗的。】

  第三、戒非梵行,【非,就是不是;‘梵’字:本来是清净的意思。梵行,是清净的行动;非梵行,就是不照佛法里头清净的行动。那恐怕是很严的戒了,只要有一些不清净,就要算是淫,犯淫戒了。】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三戒淫。【五戒里头的淫,有正淫邪淫的分别。正淫,是指自己夫妇的淫;邪淫,是指夫妇以外的淫。这八戒里头的淫,不论是夫妇、不是夫妇,都是淫,没有正淫邪淫的分别。】

  第四、戒虚诳语。‘虚’字:是不实在的意思;‘诳’字:是说假话骗人的意思,就是五戒里头的第四戒妄语。【‘妄’字:就是虚假的意思。】

  第五、戒饮诸酒;诸酒,是随便什么酒,都不可以喝,喝了就算犯戒的,这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五戒酒。

  第六、戒涂饰香鬘,歌舞观听。涂字:是把香的东西,涂在面上,或是身上;不论涂的是水是粉,或是穿著用香来薰过的衣服,都是犯戒的。饰:是种种的装饰。鬘:是一种装饰品,用很贵重的华;编结成功像帽子那样的东西,装饰在头发上的。歌,是唱歌。舞,是跳舞,或是看舞,或是听歌,都是犯第六戒的。【从这个六戒,连同下边的第七第八两戒,都是五戒里头没有的,加出了这三戒来,所以成了八戒。】

  第七、戒眠坐高广严丽床座;眠,就是睡。广,就是大。严,是庄严。虽然装饰得很好看,但是没有一些些轻佻的样子。丽:是美丽,就是好看的意思。座,是坐的大椅。凡是睡了这种高广严丽的状,或是坐了这种高广严丽的大椅,就是犯了这第七戒了。

  第八、戒食非时食;佛法里头有过了午时不吃东西的一种戒,叫过午不食。非时食,是不应该食的时候食,就是过午食,过午食,是犯第八戒的。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解】时:就是在那个时候。鹰隼:是一种最凶猛,最会飞的鸟,两张翅膀张开来,有二尺五寸长;嘴是完全曲的,背上的羽毛,是灰黑色的,肚下是白的。隼【音笋】是鹰一类里头最小的一种鸟。‘疾’字:是又急又快的意思。‘所’字:是地方的意思。

  【释】在国王向耆阇崛山,求佛派目犍连去授他八戒的时候。目犍连听到了,赶紧像鹰同了隼那样快的飞,立刻赶到国王所住的地方。鹰隼飞起来的快,是各种鸟都赶不上的,所以用鹰隼的飞,来比目犍连的快。目犍连是有神足通的。【有一句话,叫五通仙人,六通罗汉。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要明白怎么样叫六通,在阿弥陀佛经白话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神足通,是只消一动念头的时候,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就可以一齐都赶到。并且一些不吃力不烦难高山大海,也不能够阻隔他的。目犍连就得到这种圆满的神足通。所以佛常常说:我的许多弟子里头,得到神足通,能够飞到十方国土的,要算目犍连是第一个了,没有能够胜过他的了。目犍连天天这个样子,从耆阇崛山,飞到阿阇世把国王关禁的地方,把八种戒法,教授国王。每天教完了就飞回耆阇崛山,到明日再飞去教。

  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

  【解】‘亦’字:是也字的意思。‘遣’字:是差他去的意思;读做欠字音。尊者:是年岁大、道德高、大家尊重他的名称。富楼那,是佛的弟子,出家没有多少时候,就证了阿罗汉果的。【他的名字,完全说起来,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三个字,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满字;弥多罗尼,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慈字。是他母亲的姓。】‘为’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意思是为了王说的法,也就是说给王听的意思。

  【释】目犍连因为同了国王有亲友的关系,所以一听到王请他教授八戒的话,就像鹰隼那样快的飞去了。这是目犍连自己去的,不是佛差他去的。佛是专门把佛法来教化人的,听到了有人要修学戒法,一定要派弟子去教他的。并且还一定要差一位说法说得最好的弟子去教的。所以在十个大弟子里头,派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去,教国王八种戒法。在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里头说,富楼那过了无量阿僧祗劫,【劫字,在下边劫初以来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就要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成佛的。【娑婆世界,在下边不乐阎浮提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佛号法明如来,可见得佛差他去,是看得很重很重的了。富楼那像这样的教授八戒,经过的时间,是三个七日共二十一日。

  王食麸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间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邪。

  【解】‘故’字:是原因的意思。‘悦’字:是快乐的意思。‘犹’字:是尚还的意思。存在,是没有死的意思。‘邪’字:读做耶字音,意思同耶字一样的;用一个耶字,是有疑惑的意思在里头。

  【释】王吃到了麸蜜做的食品,又听到了富楼那的说戒法。肚里头有食品吃下去,就可以不饿了;耳里头又有法味听通去,【法味,是佛法的味。】所以面上就显出和顺快乐的颜色来了。正在那个时候,阿阇世忽然走到关禁国王的地方来,问那个守门的人说:父王现在还活著在那里么?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麸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

  【解】‘白’字:是说的意思。【这个白字,是在下的人,向在上的人说话,才用的。】‘持’字:是拿的意思。

  【释】那个守门的人,听到了阿阇世问他的话,先称了阿阇世一声大王,就接下去说道:国太夫人身上涂了麸蜜,璎珞里头装了葡萄浆,拿来献上去请王吃的。

  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解】沙门:就是出家人。‘及’字:是同了的意思。‘制’字:是管住压住的意思。

  【释】沙门: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息字;有停止同了安静两种的意思,就是停止恶念,安静烦恼。目犍连同了富楼那,都是出家人,所以称他们沙门。他们两位,都是已经证到大阿罗汉果的,都有神足通的,所以都是从空中来的。他们来了,就为王讲说佛法。国太夫人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怎么能够禁止他,不许他来见国王呢?目犍连同了富楼那,又都是从空中飞来的,我们没有方法,能够禁止他们、制住他们。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

  【解】此语,是这种话的意思;就是上边守门人所说的八句话。‘已’字:是完毕了的意思。怒:是发火。伴:是同伴。‘幻’字:是像变戏法那样的一种法术。惑:是迷惑人心的意思。念了咒,就会生出种种变化的法术来的,所以叫咒术。令字:是让他放他的意思。

  【释】阿阇世听完了守门人所说的,从大王起一直到不可禁制的八句话,就大发起火来,骂他的母亲国太夫人道:【下边的六句,就是阿阇世骂国太夫人的话。】我的母亲是贼,【贼字:是骂人的话,并不一定是说偷东西的人。】同了贼做伴侣。【伴侣,就是同伴的意思。】还有出家的恶人,用那种变戏法的方法,迷惑人的咒术,使得这个恶王,关禁许多日子,还是没有死。阿阇世把国王关禁在七重深的房屋里头,一个人都不许进去,原是为了要断绝国王的食品,使得国王饿死了,使他可以把国王的位子夺到了,自己做国王。现在听到守门人说,国太夫人拿食品供给国王,使得国王还没有饿死,他就夺不到王位了。所以就大发起火来,竟然开口骂他生身的母亲是贼。

  即执利剑,欲害其母。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

  【解】‘执’字:是捏的意思。‘利’字:是锋利的意思。耆婆,也是国王的儿子,是阿阇世的弟。他的母亲,名叫奈女,耆婆是在王舍城做医生的。作礼:就是行礼。这里所说的王,就是阿阇世。

  【释】阿阇世听到守门人说,他的母亲送进食品来救王的话,他就拿了很锋利的剑,要想害死他的母亲。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臣子,名字叫月光的,这个人很聪明,【是世俗上所说的聪明。】又很有智慧的。【是出世法所说的智慧。】他同了阿阇世的弟,名叫耆婆的,向阿阇世行礼,并且说许多劝阿阇世的话。就是下边从大王起,一直到我等不宜复住于此的十句话。

  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

  【解】‘臣’字,是月光自己称自己。毗陀是婆罗门一种经书的名称。【婆罗门: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净行两个字。婆罗门人是印度四大族里头的一族,这一族的人都是又清高、又华贵的,他们专门修清净的,所以称他们净行。】毗陀: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明智两个字;明:是明白事理,智:是发生智慧。毗陀论经是一部讲修净行的书。劫初:是这个世界刚刚成功的时候。‘曾’字:要在左角下边加一圈,读做成字音;未曾:是没有过的意思。

  【释】月光先叫阿阇世一声大王,就接下去说道:我听到过毗陀论经上说,从这个世界起初成立,一直到现在,有许多恶性的国王,因为贪图夺到王位的缘故,杀害他们的父王,竟然有一万八千人的多。从来没有听到过不讲道理的国王,竟然会杀害母亲的。

  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

  【解】‘为’字:是做的意思。‘逆’字:有叛逆忤逆两种意思。‘污’字:是被不洁净的东西染龌龊的意思。刹利,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王种,也可以说是田主。是印度四大姓里头的第二姓。【大姓:就是贵族的姓。】不忍:是心肠硬不起的意思。旃陀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严帜两个字。【‘帜’是小旗。旃陀罗是贱种,四大姓的人,都不肯同他们往来的。他们出门到街上去,一定要拿一面小旗在手里头,或是插在衣领上,做他们是贱种的记号。他们在路上碰到了大姓的人来,就要让到路旁边去的,因为用小旗做他们特别的记号,所以叫严帜。】‘复’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负字音,就是再字的意思。

  【释】王现在做了杀害母亲的忤逆事情,是把清白高贵的刹利王种,都染污秽了。大家都要骂王是旃陀罗,不是刹利王种了。我们没有那样的狠辣心肠,来听旁人的骂。王如果不听我们的劝谏,【下级的人,劝请上级,都叫做谏。】我们只好离去本国,不相宜再住这里了。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解】‘竟’字:是完了的意思。‘按’字:是把手压在上边的意思。‘却’字:是倒退的意思。

  【释】二大臣,就是月光同了耆婆两人。他们向阿阇世说的话说完了,就用手来压在阿阇世所拿的剑上边,倒走下来,就退去了。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邪?

  【解】惊怖:是吓的意思。惶惧:是怕的意思。这个‘为’字,也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为我:就是帮助我的意思?‘邪’字:同了耶字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意思。

  【释】阿阇世看见月光,同了耆婆那样的举动,就露出惊吓惧怕的形状来。告诉耆婆说:‘你怎么不帮助我呢?’因为耆婆是阿阇世的弟,阿阇世这一句话,有要耆婆帮助他的意思在里头。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官,不令复出。

  【解】‘慎’字:是谨慎小心的意思。‘莫’字:有不可同了不要两种意思。‘舍’字:是放掉的意思。国王对臣子发布的命令,叫敕。【凡是上对下吩咐的话,都可以称敕的。】敕语的‘语’字,是同他说的意思。内宫,是王宫里头侍候国王国太的宫。‘闭’字:是关禁的意思。‘置’字:是安放的意思。‘宫’字:凡是国王国太所住的房屋,都称宫的。深宫,是在极里边的宫,不是近外间的宫。复字,同了前边不宜复住的复一样的。

  【释】耆婆听到了阿阇世的话,就知道阿阇世要他帮助,所以就向阿阇世说道:大王须要谨慎,不可以杀害母亲。阿阇世听到耆婆这一句话,就忏悔自己的罪过。【忏字,是梵语。忏悔两个字,同了中国文的悔字,差不多的;不过忏,是忏已经造的罪。悔,是悔以后不再造罪。忏悔两个字,合并起来,是梵语华语双用的意思。○华语,就是中国话。】并且求耆婆救他。他自己就把所拿的剑放掉了,停止用这把剑来做杀害母亲的恶逆事情了;一面用命令去知照宫里头的侍奉官,把他的母亲关禁在深宫里头,不让他再出来了。在阿阇世的意思里头,是只要国王死,并不一定要杀死母亲。他所以要杀母亲,就是母亲死了,就没有人拿食品去供给国王,国王就可以饿死了。所以他看见月光同了耆婆不帮助他,就不敢杀害母亲了。但是不杀害母亲,恐怕母亲又要把食品去供给国王,国王还是不会饿死。所以又把国太夫人关禁起来,那就国王终有一天会饿死了。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

  【解】被幽的‘被’字:是给旁人把他幽闭的意思。‘幽’字:是暗的意思;‘闭’字:是关的意思。凡是关禁人的地方,大半都不很明亮的,所以称幽闭。‘愁’字:是不快活、不放心的意思,同了忧字差不多的。憔悴:是面貌干枯不滋润的意思。

  【释】阿阇世发了把他母亲关禁的命令后,他的母亲韦提希,就被关禁在深宫里头了。没有吃、没有喝,心里头又很忧愁,所以面上就非常的干枯。他想到国王那里,没有人可以送食品去,国王终不免要饿死。他又不能够亲自去见佛,实在没有方法好想,所以只好远远的,向耆阇崛山,对了佛行礼,说下边的几句话,求佛救他。

  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

  【解】如来,是佛十种德号里头的一种。‘如’字:是不变的意思;‘来’字:是随缘的意思。【随缘:是说机缘怎样,就跟随了机缘,也是怎样;没有一些固执不圆通的见解。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里头,有详细注解的。】‘昔’字:是从前的意思。‘恒’字:是常常的意思。‘慰’字:是安慰的意思。

  【释】韦提希先向佛称一声如来世尊,就接下去说道:从前时候,佛常常差阿难来向我安慰,向我问好。我现在很愁闷,很忧急,要想见见佛,又因为佛威严很重,没有缘由能够见到。【缘由:同了原因一样的意思。】我愿意世尊差目连尊者,同了阿难【阿难,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弟子。】都到我这里来,同了我见见面。国太夫人不敢请佛亲自到他那里去,所以请佛派目连同了阿难去。佛的弟子很多,国太夫人所以指定这二人,也有缘故的。因为目连是教国王八戒的师父,所以请他;阿难又是佛的堂弟,可以请他代向佛前,求佛慈悲,亲自把佛法来布施给他。【就是三种布施里头的法布施。下边佛教他修三福,修十六观,都是的。○三福十六观,下边就会讲明白的。】

  作是语已,悲泣两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

  【解】但有眼泪,没有哭的声音,叫泣。雨泪:是泪水多到像雨那样的意思。‘举’字:是抬起来的意思。‘顷’字:是时间很短的意思。

  【释】韦提希说完了上边的几句话,悲惨得很的哭泣,泪水像雨那样的多,这是韦提希希望佛哀怜他的表示。韦提希一边哭泣,一边远远的向佛行礼,这是显明白至诚恳切的意思。在韦提希还没有来得及抬起头来的短时间,佛在耆阇崛山,已经知道韦提希心里头所想念的事情了,这是佛的他心通。【他心通,是六通里头的一通;就是不论什么人,心里头转的念头没有不晓得的意思。若是要晓得详细的解释,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句底下,讲得很清楚的。】

  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解】目犍连名字上边,加一个大字,是因为目犍连年纪大、道德高的缘故。目连尊者一样的意思。‘以’字:本来是拿的意思;这里只好说是带的意思。‘没’字:是隐下去的意思。

  【释】佛知道韦提希盼望佛派大目犍连,同了阿难,到他那里去的念头。所以立刻就派大目犍连,还带了阿难,从空中飞到韦提希王宫里头去。【大目犍连有神足通的,可以飞行的,所以能够带了阿难,一同飞到韦提薪宫里头去。】佛自己从耆阇崛山,隐没下去后,就在王舍城的王宫里头,显现出来了。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

  【解】金有四种,一青金。二黄金。三赤全。四紫金。也叫紫磨金,是金里头最好的一种金。

  【释】在韦提希向佛行礼已经完毕的时候,抬起头来,见到佛的全身,都是紫金色的,坐在百宝莲华里头。这种莲华,都是百种宝贝合成的。【百宝,并不是恰巧一百种,不过形容宝贝的多罢了。】莲华:是各种华里头最清净的,并且是很大很软的。所以佛往往喜欢坐在莲华里头。虽然是百种宝贝合成的,但是这种宝贝也是很软的。

  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解】‘侍’字:是伺候的意思。释,是忉利天上天帝的名;完全说起来,是释提桓因四个字,就是俗人所说的玉皇大帝。梵是梵天,就是从我们头顶上这一层天,再上去的第九层的大梵天。护世:是保护世界的天王。‘普’字:是周遍的意思。‘雨’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裕字音;像雨那样从天上落下来的,所以称雨。天华是天上的华。‘持’字:是拿的意思。

  【释】佛坐在莲华里头,目连伺侯在左边,阿难伺侯在右边。我们头顶上的天是第二层天,叫仞利天。在须弥山的顶上,是帝释所管的天。在须弥山腰的四周围,东南西北各有一层天,叫四天王天;有四位天王分管的,实在是第一层天。从四天王天上去六层天的人,都还有男女情欲的,所以叫欲界。再上去的三层天,已经只有男人,没有女人了,很清净的,所以叫梵天。【‘梵’字:就是清净的意思。】这里的一个梵字,就是指梵天说的。护世,就是四天王天的天王;因为那些恶鬼恶神,都要吃四天王天上的众生的,护世四天王,各各保护他们自己天上的众生,不让许多的恶鬼恶神来害众生,所以叫护世。

  像这样许多的天帝天王,【要详细知道各天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底下,讲得很详细的。】都在虚空里头,【虚空里头:就是天空里头。】普遍的散天上各种宝贵的华下来,【说到释梵护世诸天,又说普雨,那是所有虚空里头,都有华散下来,没有一处不散下来的了。】拿来用做供养佛的物品。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

  【解】‘自绝’两个字:即自己把穿璎珞的线扭断的意思。‘号’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豪字音;是大声叫喊的意思。号泣:是一边叫喊,一边哭的意思。

  【释】在许多天帝天王散天华的时候,韦提希见到佛坐在莲华里头。就把自己装饰的璎珞,扭断了穿的线,把自己的身体伏在地上,向佛礼拜。这是韦提希被阿阇世关禁的日期长久了,受到种种的苦恼。一见到佛,就不知不觉的又悲伤、又快乐,所以发出这样的情景来。并且还向佛一边叫喊、一边放声大哭,说出许多向佛请求的话。

  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解】宿:是宿世,就是前世。复字,同了前边不令复出的复字一样的。眷属:是本家;或是亲戚;或是一同修学的人,都可以称的。

  【释】韦提希问佛道:我在前世造了什么罪叶,【说到一个‘宿’字,那就不但是说前一世,就是前十世百世,都可以包括在里头了。】今世会生出这样的恶儿子来;佛同了提婆达多,又有什么因、什么缘,【‘因’字:是原因的意思。‘缘’字:是帮助成功的意思;一个人在这一世上,做成了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都是前生种过因,结过缘的;种了好因,结了好缘,到了这一世,就大家很和好的;种了恶因,结了恶缘,到了这一世,就大家像冤家一样的,你要害我,我要害你了。】会同了这样的恶人,做成了眷属呢?【因为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所以称做眷属。】

  惟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解】‘为’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广说:是详详细细的说。阎浮,是一种树的名目。提: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洲字。因为阎浮树,是树林里头最大的树,所以就把这个树的名,做了洲的名。浊恶世的‘浊’字:就是污秽不清净的意思。浊有五种: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有十种:就是杀、盗、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五浊十恶,下边释里头,就要解释清楚的。】

  【释】我现在只有愿意,佛为我详详细细说,没有忧愁烦恼的地方。我要生到那里去,我不喜欢住在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南胆洲。要晓得详细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因为这个阎浮提,是五浊十恶的世界。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苦恼,没有安乐的。

  五浊的第一浊,是劫浊。劫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劫波两个字;翻译中国文,是灾难的意思。劫本来没有什么叫做浊,因为有了下边的四种浊,才造成了劫浊的。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种。在一个大劫里头,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这四个中劫,要算坏劫是最苦的了。若是要详细知道劫,同了各种灾难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于今十劫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就是人的寿命,从最短只有十岁的时候算起,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就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了,仍旧减到十岁。像这样的加一回,减一回,已经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了,就叫一个小劫。一个中劫,有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一个大劫,有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因为到了每个劫的末后,不论大劫、中劫、小劫,都要发生各种灾难的,这就是劫也称做浊的缘故。

  见浊有五种。第一、是我见:因为人都认定了有一个我,有我的一个身体。有了这种我的见解,就要分别出我同了旁人来了。有了这种分别心,就要生出不论什么事情,我都要占到便宜;吃亏的事情,都让旁人去受。一个人所以有种种的恶业,都是从我同了人的分别心上造出来的。第二、是边见:边见就是偏见,就是不正的见解,偏在一边的见解。或是认定了一个人死了,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好报应苦报应的,造恶也不要紧的,修善也没有用的。或是认定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众生,做人的终是做人,做畜生的终是做畜生;不会做了恶事受苦报应,也不会做了善事受好报应的。这种人的见解,都是这样偏的。第三、是戒取:有一种外道,同了邪道差不多的。他们也有种种的法,种种的戒,不过都是不合正道的,或是同了佛道相反背的;专门引诱愚夫愚妇,进他们的教,说是有种种的好处;不明白道理的人,就会上他们的当,不走正路,走邪路了。第四、是见取:执定了自己的见解,黑的硬要算他是白的,非的硬要算他是是的,自己总不肯认错,就生出争斗的念头,争斗的事情来了。第五、是邪见:凡是种种不合正当道理的见解,都是邪见。因为这五种见解,都可以束缚住一个人,在生生死死里头转,永远跳不出三界去,所以都叫做浊。

  烦恼浊也有五种。第一、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舍不得。不但是永远不能够脱离这个世界,并且有了贪心,就要造出种种的恶业来了。第二、是嗔:碰到一些些不称心的事情,就要发火,不能够忍耐一些。因为发了这种嗔心,就要造出无穷无尽的恶业来了。第三、是痴:一些些不明白道理,是的不晓得是,非的不晓得非;正路也可以走走,邪路也可以走走,自己都不能够分辨出邪正来。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修道呢?第四、是慢:对了随便什么人,一味的骄傲,一味的自大,没有一些些谦虚心,恭敬心。这样的人,随便学什么事情,都不能够有进步的,怎么能够学佛法呢?第五、是疑:不论做什么事情最不好是有疑惑心,有了疑惑心,就有些信,又有些不信;今天信了,明天又不信了,要想修了,又想不修了。心里头七上八下,没有一些主意,这是修行最不相宜的。这五种也都是扰乱心思,使得一个人多生出烦恼来,不能够有一些些清净所以叫做浊。

  众生浊是因为众生永远在六道里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转。就是做了人,也仍旧免不了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恼。若是到了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里头去,那就更加说不尽的苦,不容易有脱离的日期了,所以叫做浊。

  命浊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年四季冷暖没有一定的,时时刻刻催人老、催人死。一口气呼出来了,就不晓得还能不能够吸回去。人的寿命,像朝晨的露水一样,一眨眼就可以没有了,真是危险得很,所以叫做浊。【五浊,在佛经里头,不是常常有的,所以特地讲得详细些,使得看这本白话解释的居士,大家都可以明白了。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末后五浊恶世一句经文底下,也有详细注解的,可以一同看看。】

  十恶:第一是杀。第二是盗。第三是淫。第四是妄。【以上四恶,同了五戒八戒的前四戒,都是一样的。】第五是两舌。【两舌,是搬是非。就是在姓张的面前,说姓李的怎么样说你的坏话;在姓李的面前,又说姓张的怎样说你的坏话。】第六是恶口。【恶口:是用凶恶的话来骂人,使得人发火。】第七是绮语。【绮语:是不正当的话,轻薄的话。】第八是贪欲。【贪欲:就是贪心;看见了不论什么,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第九是嗔恚。【嗔恚:是发火生气的意思。】第十是邪见。【邪见:是不合正当道理的见解。】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解】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里头,地狱是第一等苦;饿鬼是第二等苦;畜生是第三等苦。‘盈’字:同了满字一样的意思。

  【释】这种五浊十恶的世界,各处都是地狱、饿鬼、畜生,可以说得遍世界都布满了的。这三种恶道,要算地狱的种类最多,受苦也最厉害,最长久。最苦的是八种大地狱里头,末一种阿鼻地狱了。【阿鼻,是梵语。翻译中国文,‘阿’字:是无字;‘鼻’字:是间字,就是受苦没有间断停歇的意思。】

  凡是在做人的时候,犯了极恶的罪业,都要堕落到这种无间地狱里头去的。所说的无间地狱,有五种:第一、叫趣果无间。就是这一世上所造的恶业,就要在这一世上受报,一定不能够隔一世再受报的。第二、叫时无间。就是日日夜夜受种种的苦,没有间断的时候。第三、叫身形无间。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在地狱里头,就可以遍满各处;无穷无尽人的身体,也一样的遍满各处,人多人少,没有分别的。第四、叫受苦无间。就是受苦的刑具,各种都有;受了这种刑,又受那种刑,受刑没有间断的时候。第五、叫寿命无间。就是身命的生死,没有间断;受到极重的刑,就死去了,死了又把他吹活转来,再受各种刑;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永远没有间断。地狱里头的苦,那里说得完呢?【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夜课里头,八十八佛后边一段,有详细解释。】说了阿鼻地狱的苦,别的种种地狱,也就可以想得到了,不必多讲了。

  饿鬼,是肚里头常常饿的,口里头常常渴的。【渴,就是口干。】但是他们的喉咙,是像针眼那样细的,就是有人给他们吃喝,他们也不能够多咽下去的。并且吃的、或是喝的东西,到了他们的口里头,就会变成了火,不能够咽下去的。这种饿鬼,大半是活在世界上的时候,多犯了恶口两舌的罪,所以受到这种报应的。

  畜生,是两足的鸟,四足的兽,同了多足或是没有足的活东西,不论在地面上的、或是在水里头的、还有种种虫蚁,都包括在里头的。这是人活在世界的时候,犯杀戒、淫戒、多嗔恚心、多愚痴心、多悭贪心、【悭,是气量小。】多骄慢心,【慢,是自大看不起旁人。】所以就投做种种的畜生。

  这种地狱、饿鬼、畜生的前生,或是前前生,都是破戒法、犯恶业的报应。犯这种恶业的人,无穷无尽,都聚集在一处,所以地狱、饿鬼、畜生遍地都是了。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解】未来:是还没有来的一生,就是下一世。恶声:就是恶口。五体,是左足、右足、左手、右手、同了头。投地:是五体都伏在地上的意思。忏:是忏除从前已经造的恶业。悔:是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日,是比喻佛的;因为佛能够破除众生的痴闇,【闇字:是心里头不明白的意思。】同了日光能够照破世界的黑暗一样,所以拿日来比喻佛。

  【释】我愿意下一世,永远不听到恶的声音,永远不见到恶心的人。我现在用最恭敬的礼节,把五体完全伏到地上,向佛顶礼。求佛哀怜我,许我把从前所造的种种恶业,完全忏除。从现在起,一直到后来,所有种种的恶业,永远断绝,决不再犯。但愿世尊,像日光那样的照我,教我观照到清净善业的世界。【清净:是没有一些污浊。善业:是没有一些恶业。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