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确指 第十讲(01)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四十二页,请看第五十四段:求子之法。

  【王定佑求子。菩萨曰:“汝自今莫杀生命,勿食异物,勿多欲逞忿。何以故?杀生,伤天地之慈,乖长养之道。食异物,必境淫秽,或致恶疾。多欲逞忿,则戕损寿命,暴折元和,又多犯阴阳之忌。汝当永戒此三,一意奉养老母,推惠行慈,济贫拔苦,广行阴德,积累不废,天必锡汝佳胤也。”】

  求子之法,就是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家亲眷属、功名利禄都会从般若的层次作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之观。然而佛法也不离世间法,诸佛菩萨在教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善巧方便,众生有什么需要,佛教也仍然不排斥。那么求子女,这是众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尤其在我们中国社会儒家讲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子女后代就失去了传宗接代、祭祀祖先、接续香火的这种可能、延续性,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总是把多子、多福摆在一起。一个家庭,也确实如果没有子女就显得家庭都不完整了,现在即便不能生育的夫妇,如果没有子女也得要领养一个来完成一个家庭的完整、家庭的气氛。

  这里,面对的是王定佑居士求子;求子,这是世间众生的需要。觉明妙行菩萨也慈悲地开示,教给王定佑能够满足求子需求的方法。这方法,你看都是很切合实际的,对现在那些想求子的人,按这个做也一定会有效果。首先,从这个戒律的角度来看:第一,从现在开始不要杀害生命、不杀生。第二,不要去吃那些异物,异物就是五谷杂粮之外的那些动物、禽兽的肉——肉类。第三,不要有过多的贪欲和忿怒的情绪。那为什么在行为层面要戒这三种呢?这直接跟有不有子女相关系的,如果杀生就会伤害天地之慈。

  那我们要理解天地是以什么为本怀?天地以好生为德:好生——保护生命,为它德行;天赋予一切,地运载长育一切,都是这个慈悲的表现方式。如果你杀害了生命,就跟天地之道相违背,也违背了天地长养万物之道。你生子女这本身就是跟天地生万物道理是一致的,你伤害了其他众生的生命,也必然与自己的子女能不能有,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第一,要戒杀。

  第二呢,为什么不要吃其他飞禽走兽的肉——食异物?为什么不能这样?就由于那些飞禽走兽它在畜生道里面,本身就是由于贪欲,淫欲心很重,很污秽才投到那一道去。如果你吃这些猪肉、狗肉什么的,就必定会增长自己的淫欲之心,就是说:吃什么像什么。一般这个可以做个试验,素食的人跟吃肉的人在淫欲心方面:食肉的人就会强很多。食肉多了,肉类里面有种种毒素还会导致身体很大的疾病,这是避免食异物的原因。

  好,第三,就是为什么不要多欲逞忿?多欲逞忿就会戕害损伤自己的生命本源。一般要求子的人,要保身节欲,来培养自己先天之精气。如果你身体很薄弱,就像现在南方那些人都已经说:未来的时候都生不出小孩了,因为现在的男性是越来越紧张,身体越来越弱,精子的质量越来越差,所以他都很难去生育小孩。所以一个要求子的人一定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来自于:他的淫欲要节欲,来培养先天的元气。如果你这个淫欲心很重,常常泄漏自己的精、气、神,这就是损害生命,以及寿命都要受到折损,就是折损自己本有的元气、和气;而且你多欲呢,又常常犯阴阳之忌。这“阴阳之忌”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男女的这种行为也属于阴阳的范围,外部自然界的阴阳在一种和谐的状态当中,她容易受孕,容易得子女。如果你阴阳正好相悖,那就一方面很难得子女,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导致很大负面的地方。

  印光在师曾经有一篇疏文,就是《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也谈到这个问题。《求子疏》谈求子有三要:第一要就是“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要就是“敦伦积德,以立福基”建立福报的基础;第三要主是“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要注意胎教,培养那种正人君子的气概;所以这三件事一定要实现。再以这样的基础上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求观世音菩萨赐给自己一个福德、智慧的子女来光宗耀祖、来利益国家。如果能做到前三要,又能至诚礼请观世音菩萨,那你求子的愿望一定能够成就。为什么呢?由于观世音菩萨就有这样的愿:众生有这种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要满众生的愿,他有这样一个慈悲恩德的加被在这里。

  那么犯阴阳之忌呢?你要注意培养先天,节欲培先天之后,等双方身体都很健康,选择一个吉日良夜、天气清明的时候,女方生理正好干净的时候,这时候就容易受孕。如果大自然是大风大雨、雷电震闪,这个时候就切记不能同房。这一点在中国的《礼记》里面有一篇叫《月令》,就是在春天打雷的前三天,都有一个官员——宣令之官,就叫遒人——遒人就是传达指令的官,以木铎——震那个木舌大铜铃巡于居民的道路上,就一边震木铎一边说: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沿路就讲这几句话。就是这个春天来了,即将要冬眠醒来,到了春天就要震雷的时候,这时候不要犯阴阳。“有不戒容止者”,就是如果有不戒备自己容止,容止就是房事,你在这里不注意自己房事,这时候如果受孕的话,生子不备。“生子不备”,就是会生残疾人,或者会生一个怪物出来。“必有凶灾”,就是你在这个阴阳不好的时候夫妇之间同房,或者得大病,或者以至于死亡。所以你看古代的这些圣王,对这个老百姓真的像父母关念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怜自己的老百姓,特别派宣令来宣布这个指令。并且又把这个事情放在经书里面,这真是天地、父母之心!所以就不能犯这个阴阳之忌。

  好,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就说:你应该要永远地戒上面的三点,不要杀害生命——如果求子的人,不仅不杀生,而且要放生,培植一颗仁爱的精神。那么下面就指出三点正面的,培养福基的方法。福德的基础:首先你在家里要一心一意地孝养老母,因为你的孝道能够培养你最大的福德。第二是“推惠行慈”,要布施给他人,要行仁慈之心,要帮助那些贫穷的人,常常发要救大家苦的心。再就是要常常地积阴德——“行阴德”,你这样去做能够坚持不懈地去积累福德,那么上天就必定会恩赐你好的后代。

  那么这一点古往今来都很多了,这方面的例子。就是祖先、父母积德会感召很好的子女过来投生。一般父母跟子女的关系:要么来还债的,要么来讨债的,要么来报恩的,要么来报怨的。那么父母感召什么子女,实际上福报也差不多:如果父母的福德大,子女——想投胎的人,福德小,他也投不过来。如果父母的福德小,这个子女的福德大,也很难投生过来。一定是父母跟子女的福德差不多,受孕、投胎的可能性会大。你要把一个福德智慧的子女感召过来,当然你自己也得要有福德、智慧呀!就好像你开一个商店,你这个店的档次、品位是什么,来的顾客就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子女,跟父母积德有绝对的关系。

  你看有一个公案叫贵子复来,看这公案你就知道,里面还真的是具有一种很好的教育作用,这是宋代的事,这个故事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有。这个“贵子复来”,宋代虔州有一个叫王汝弼的,是个读书人,行为非常严谨。他住的地方,东面的村庄有个叫刘良的,西村有个叫何士贤,这两个家族,祖父都积累了很厚的德,积德很厚。所以这两个家族当时各生了一个儿子,生下来非常聪颖、优秀;这两家就共同请王汝弼来做这两个小孩的老师。原来传统社会都是私塾嘛!私塾老师——西宾。

  有一天王汝弼正站在门口的时候,哎,看见一个情景,就是有很多人马过来,好像是官府里面的一个派头。一过来以后,就向何士贤家里好像划一个什么标志;划完标志以后,紧接着又到了刘良的家里,也划了一个标志;他看得很清楚。但是他问刘良家和何士贤家,说:你们家出了什么事啊?是不是来过人啦?这两家一听,都说:“没有啊!不知道这回事。”这就很蹊跷了。过了不久有瘟疫产生——流行瘟疫,这两家的子女——就是这两家的儿子都在这个瘟疫里面得病死了。这个事情,当然这两家就非常悲痛了。

  就在当年的秋天,这个王汝弼被摄魂到了冥间。到了阴间见到了有一个可能是阎罗王了,穿得像帝王一样的在南面,就对他说:“你是不是陕西乾州的王汝弼呀?”王汝弼这个时候就被摄错了,“王汝弼”名字是一样,“但是我是江西虔州的王汝弼!”那个陕西的乾是乾坤的乾,他这个虔原来是虔诚的虔,地名不一样。这一回答,阎罗王就叫查查档案,说:“江西虔州的王汝弼怎么回来?”他的命运怎么回来?这一查,哎,命还没有到,俸禄寿命还远呢。哦,这时候就知摄错了,同名但不是一个地方。摄错了,就要把他放回去,放回阳间。

  这个时候王汝弼就利用这个机会,赶紧向阎罗王磕头,就问他内心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情,说:是什么原因?刘良家和何士贤家的儿子,怎么就死了呢?阎罗王说:这两个儿子本来可以做朝廷高官,相当于宰相之类的官,因为他们的祖先积阴德很厚,以他祖先的阴德要使他的后代发达。但是想不到呢,刘良和何士贤,这两个人和他祖先的行为截然相反:行为处事非常刻薄,没有道德;由这个原因就夺其贵子,把他富贵子女给他夺回来,并且马上要把他家族的财产全部掠夺一空,是这么一个报应。听到之后,这个王汝弼就回阳了,一苏醒过来,已经死亡两天了。幸好家里看到他胸口还是热的,没有把他装到坟墓里面去,这样他就复活了。

  复活之后,他赶紧把刘良和何士贤找过来,就详细诚恳地把他在阴间的这个事情告诉了一番。刘良和何士贤听了就非常的痛苦,泪流满面,就惭愧,忏悔,觉得自己真的是辜负了祖先的阴德。他一忏悔呢,于是就改变了原来那种自私的刻薄心性,就广积阴德,尽量做利益他人的事情,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善事。这一改变,后来这两家又各生了一个子女,也是很优秀,就又请王汝弼来做私塾老师来教训。这两个小孩子长大之后,都同年考上了进士,做了高官,这就是“贵子复来”。

  想求一个好的儿子,从哪里求?所以你看看,觉明妙行菩萨虽然短短的这段开示,就把我们能得到子女,而且是福德、智慧的子女的方法,在这里作了一个很透辟的开示。但是现在人,却正好跟这些行为相反;跟这些行为相反,一方面很难得子女,另一方面即便命中有了子女,由于他行为不端、心行的浇漓阴险,他也感召那些不好的子女过来。那些不好的子女过来,对于一个父母来说也是非常痛苦了:一天到晚在家里,父母和子女之间见面就像冤家对头似的。由于他感召不到一个温良的、有福德的、有智慧的子女。一过来之后,他是一个败家子,就处处跟父母作对。你虽然是给子女费了多大的心,但是他不认帐啊!他还常常地怨恨父母哇!现在的子女怨恨父母的心,实在是比例不少哇!

  我去年就碰到一个北京的女居士带着她的女儿过来,还特意从北京过来。一看她的女儿——还刚刚在念高中,充满着对她母亲的怨恨!还在我这里哭哭啼啼:她的母亲怎么不爱她、她的母亲怎么刻薄她、她的母亲怎么不带她去玩、怎么怎么回事……她的母亲就在旁边掉眼泪。实际上她的母亲很关爱她的女儿,这个女儿就是真的有点懵懵懂懂,一点都不能体察母亲的心理,所以她的母亲就希望她来学佛。哎,她也看点佛书,她也在学佛,她说:我也在学佛。我一学佛,很快就懂得很多,我这个老妈学了很多年,一下子都不如我,动不动就是这样的一个口气跟她母亲讲话。生一个这样的女儿,这个母亲都为她操透了心,她一天到晚就是怨言、怨气、埋怨,这不是挺难受的吗?那一般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那份心都是无私的奉献,都恨不得把命交出来给子女的心,但是她不理解呀!

  现在很多中年人他可以放下一切,就是子女放不下;甚至很多贪官贪很多钱,说到底还是为子女来贪。这不是冤枉吗?难怪《庄子》里面写,有一次尧到地方去视察,去巡视。当时华封人,就向他献祝词,首先是希望尧能够长寿,尧说:“辞”——不要,就推辞;其次就希望尧能够富裕,尧也推辞;第三就祝尧多子,尧也推辞;尧说多子就多惧——多恐惧,长寿就多辱——多被人侮辱,这些都是不好的事情。你看世间这些富贵、长寿、多子,实际上从终极意义上来看,都是不值得去追求的,都是我们轮回三界的根本。但一般的人他没有这种智慧看穿,他当然对子女就非常地执著;既然对子女非常执著,佛教也顺应众生的需要,恒顺众生,满他的愿。但你要求一个有福德、智慧的子女,怎么去求?你就要培植慈心不杀,放生,不要吃动物的肉;不要多淫,不要逞忿恨——憎恨;不要违背自然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忌讳。同时要培植自己的福德之基,从孝养父母开始,从关爱众生开始,广行积德;然后再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向菩萨去祈请。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在民间有这么大的知名度,大家这么感恩他,其中有一点就是他能够给众生福德,其中包括送子。为什么自古以来观音画像:送子观音,那么受欢迎?你向观世音菩萨去求,还真的他就可以给送子。不仅送子,你看《观世音菩萨感应录》里面很多事,比如一个家庭,一个年老的,他只生了一个女儿。由于他一生很行孝,很有道德,但年老体衰,在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呀?为了使他有后代,就让他的女儿变成了一个男人。先给他托梦,然后他女儿就感觉菩萨给了她个丸子,红色的丸子,她就吞下去了。吞下去,生理上有一个急剧的变化,再醒过来一看,女人变成男人了。观世音菩萨就有这样的一个威神之力,以及大的慈悲,来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求;在这个求子女方面,尤其让众生能够得到满足。大家要知道怎么去求子,多看一下印光大师的《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以及按照觉明妙行菩萨这段开示去做,那你一定能够有求必应。好,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