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长老初入山,除祖殿宝塔稍为完整外,其余大殿、经楼、方丈室、僧寮尽皆摧朽,没得法,只有先搭杉皮茅蓬二十余间,作大寮客堂,权当僧众与工人的食宿处。勉强解决食宿,当务之急乃着手先行培修祖殿。因寺庙荒废多年,兴建难度极大,一时无从下手。正为难之际,时为广东省著名将领李汉魂将军就兴建南华寺之事找到虚云长老。
李汉魂,字伯豪,广东省吴川市中山镇岭头村人。曾肄业广东高等学堂法科专业,保定第六期毕业,早期参加同盟会,后加入国民党。1933年任李济深部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参议,1934年调任独立第三师任师长兼粤北区绥靖委员,并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后驻汕头,负责地方“绥靖”及指挥粤东军政。
虚云长老来到南华寺的第二天,李汉魂即陪他登山察看南华寺风水。二人立在主峰,极目远跳,虚云长老道:“此事实费踌躇,贫衲力薄,恐不胜任矣!”
李汉魂将军不解,问:“长老何出此言?”
虚云长老道:“此为名胜祖庭,但因长年荒废,非重修不可,可谓工程巨大,所需少说要数十余万金,老衲无此能力。”
李汉魂将军道:“筹款之事,长老不必多虑,我当倾力。听说长老精通风水学,可否就这南华寺风水说来一听?”
虚云长老道:“精通谈不上,略知皮毛而已。此山主峰乃象岭,九龙泉出自象口,寺后横山是象牙,即本寺主靠山。可自从明代憨山大师以后,历次修缮者,不审山脉,竟削去靠山,使飞锡桥水直冲寺后,形成洗背水,此一忌也,龙潭右边的小山岗,形似象鼻,实属寺内之白虎山,挖断数处,包围不密,缺乏遮蔽,此二忌也;外往曹溪路之山坳,正当北风,残破不堪,又无树木掩护,此三忌也;寺之前后靠向不正,头进山门,西边大樟树林内,中有深坑,现今曹溪门前,墓地丘陵起伏,秽积乱葬,坎坷寓目,幽明不安,此四忌也;云海楼下之井,名罗汉井,在旧天王殿西边,井右有一高坡,逶达天王殿门口,成为‘白虎捶胸格’,此五忌也;寺后大山,虽号双峰,其实太弱,更因寺之坐靠不依正主,以凹洼为背,是以子孙日渐衰弱,此六忌也。”
李汉魂似有所悟道:“难怪此寺如此凋落,原来是犯了风水大忌!若非今日听长老一席话,还不知风水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呢!”
虚云长老道:“风水错位,家业必衰。想想看,现今这里,房不过五,人不过十,且有多人各携家眷住在村里,耕植牧畜,这与俗人何异?连祖殿香灯师,竟由村人派管。每逢二、八两月祖诞,所有收入,亦由村人管理,宰杀烹钦,吸烟赌博,人畜粪秽,触目惊心……这还像个祖师道场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忌虚语哉?贫衲之意在于先定山场,以图展布。寺产不归一,一切都枉然。”
李汉魂深以为然道:“言之有理,我当与当地政府商议,原寺所属基地,还有林场退还,另在寺外四周划出五百亩交于寺庙。”
虚云长老称谢不已。长老锡驻不久,是年冬(1934年),诸护法坚请传戒,虚云长老不便拒人于千里之外,道:“南华寺殿宇已倾,房屋破坏,大家来受戒,吃住方面就多有委屈了。”
众信徒见虚云长老应允,欢喜万分,在长老指挥下,齐动手盖搭茅蓬竹屋,广东韶关的官员绅士多来随喜。
十七日,虚云长老入夜说菩萨戒,江孔殷的儿子江叔颖在藏经楼上玩,骤然发现曹溪门外有两道电光,好奇,吩咐父亲的警卫人员一同去看,走近,却是老虎,尖叫一声,吓得当场晕死。警卫拔枪欲击毙老虎,虚云长老闻讯而至,老虎旋即趴在阶沿下。长老道:“人畜一般,不用惧怕。”遂为老虎授皈依,其偈云——
虎识皈依佛,正性无两相。
人心与畜心,同一光明藏。
长老偈罢嘱虎道:“畜牲,你欲种善根,就隐于深山老林中,不要出来吃人。”
老虎三叩首,起身离云,在隐入林中之前还回首张望长老。围观者见之,无不称奇。
1935年春,南华放春期戒坛,三坛大戒圆满结束将行解戒。虚云长老因劳累在大殿打坐稍息。俄尔一只白猴入殿跪拜在跟前。长老惊异。然而更令他惊异的是,这只白猴居然说话:“老法师还记得当初在戴云山山洞修行之事么?”
长老道:“记得,你是谁?”
白猴道:“我乃是你认得的那只小白猴,我已投胎转世多时,变为他物。因当时常听老法师念经,亦想皈依佛祖。”
长老道:“你变为他物,为何还是猴子的模样?”
长老还要多问,那猴子倏忽间不见了,长老惊醒,原是一梦,但所梦之事仍历历在目。
又数日,曹溪驻防军第十六团团长林国赓笼装一只白狐送来。林国赓告诉长老:“此物来历颇奇,在广州白云山被猎人所捕获,我一友人花四十元买下,打算烹了,正要宰它时,它两目灼灼闪光,且解人意。友人不忍杀之,囚于笼中。不日,友人惹上官司,其妻说,可能与白狐有关,应放了白狐。又数日,友人官司赢了,他知我驻兵曹溪,故将白狐托付交南华寺放生。”
虚云长老想起所梦之事,遂为白狐说三皈五戒,亲自抱着它,放于后山林中。以后每隔三、五日,白狐必回寺来,僧人吃饭,它在斋堂外乞求僧人赐食。更奇的是,这白狐自受三皈五戒后,竟不吃肉食。有修寺工匠用红薯拌肉喂之,白狐察觉有异,当即吐出,还伸出前爪,不停揩嘴,把工匠逗得大乐。白狐怒目而视,一去数日不返。长老放心不下,差一沙弥到树林中去寻,原来村人发现了它,正被村人围捕,它被迫窜于大树巅,抱枝长嗥……沙弥赶快回来告诉虚云长老。长老来到树下,白狐“唧!”地轻吟一声跃到下面的树枝上,虚云长老说服村人退去,白狐再一跃而下,扑长老怀里啼鸣不已,两眼满是泪花……虚云长老抱着白狐,想着“弱肉强食”,这世界太不慈悲了!他本是一番好心还它自由,不想反倒险些害了它性命。于是便给它在寺里搭棚当牲畜饲养。白狐时常窜入方丈厅,如见虚云长老坐禅,便乖驯地趴在禅榻上,如见虚云长老闭目坐得太久,它就伸出前爪,抚弄虚云长老的胡须,极有灵性。
丙子暮春,蒋介石来参访虚云长老,在曹溪门口见了白狐,吃惊不少,随行警卫欲射杀之,蒋介石一心向佛,不让警卫杀生,白狐摇首掉尾引蒋介石前行至大殿中,然后入方丈厅咬着虚云长老衣角下楼。蒋介石见了甚为惊异,虚云长老具说因缘,蒋介石及随从称奇不已。
蒋介石及其母亲王采玉早年曾皈依过奉化雪窦寺朗清和尚,正好虚云长老好多次去过那里。二人在一起自有话题可谈。蒋介石最信风水,问及长老对雪窦寺的看法,长老道:“北宋延寿禅师住持雪窦山寺,发表过与众不同的‘雪窦山水’的‘开场白’。他说,‘雪窦这个地方,瀑布飞流直下,其间,纤丝栗粒也无法停留;万丈峰岩高耸入云,连站脚的地方也难见,请问诸位:你们从什么地方前进呢?”
在旁的观本叹道:“起步高!”
蒋介石想想道:“要于纤丝栗粒无法停留的瀑布之端涉足,要于难寻立足之地的高耸入云的山巅立足,何等气魄!”
虚云长老道:“理当高风亮节。”
蒋介石道:“哪里,哪里,依我说,是‘高处寻知音’——长老,你说是也不是?”
虚云长老道:“是‘高处不胜寒’。”
蒋介石道:“可有解决之方?”
虚云长老道:“独木不成林,如能多一个伴同在高处就不孤独,还可彼此照应。”长老怕蒋介石不解,更直接补充,“您若与共产党合作,国民党可保江山永固,否则难以一统江山。”
蒋介石听后许久无语。长老心里明白他此行目的,无非是询问何时能把共产党消灭。长老怀悲天悯人之心,欲劝其与共产党合作,他当场没有在长老面前表明态度,可见是没有听进去。他回去后果然对共产党又发动了新的进攻,恰在此际,日军借口“芦沟桥”事件,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1939年夏虚云长老过一百岁生日,善男信女祝寿者不下万人,虚云长老捐出了善男信女送给他的二十万元供资,他道:“佛门中人,第一讲报国土恩,今外族侵略,国家有难,学佛之人,不能袖手旁观,抗日战争,兵民死伤无数,凡为佛子,应各发心,我建议设坛,每日礼忏两小时,超度抗日阵亡将士,如果大家愿意,我们停止晚餐,节约余粮,资助国家。”时有一女居士,她拜完菩萨后向当家师提出要见虚云长老。
因各方来人较多,虚云长老事务繁琐,不方便接见。当家师离去片刻又回来对上人道:“她说她是从云南过来的,是专程来见长老的。”虚云长老一听说她是远道而来,连忙抽空到客堂接见。一见面,长老就认出是他救过的朱含芳。当下吃惊道:“居士如何来到这里?”
朱含芳道:“为前线战士求菩萨。”
长老道:“云南多的是寺庙,何故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朱含芳见问,未语先落泪,很久才说出话来:“我是为父亲和哥哥特意来求老法师的。”
长老道:“你父亲如何了?”
“我父亲原本在蒋介石下面做事,自中日之战打响,他就失去信心,近日得知汪精卫与日本人接触,他也带着哥哥一起去投靠日本人了。”
长老惊道:“这可是叛国,如同我们出家人背叛菩萨是一样的,将来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狱!”
朱含芳道:“我和老公都劝他,他就是不听,求老法师帮忙想个办法。”
虚云长老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关键是他自已。我所能做无非写一封信,他愿意不愿意听都在与他。”
朱含芳道:“你是活菩萨,你的话一定能够开示他。”
虚云长老依言,遂从大义出发给朱绍政父子写了一封信给朱含芳带走。
送走朱含芳,又有“南洋僧众抗日救国团”来访。虚云长老迎出门,走在前面的一位老僧顶礼,虚云长老赶紧还礼,老僧道:“长老,我是定如,你还认得我吗?”
虚云长老定睛一看,果然是定如,上前紧握定如的手道:“阿弥陀佛,如何不记得?那是光绪三十一年……”
定如道:“好记性!三十四年过去了,你还记得!”
“那一年,我往南洋宏化,至南甸太平寺讲《阿弥陀经》,讲经完,我在越野人山时身染瘅毒,重病在路边棚厂,昼夜发烧,我扶病到观音寺,见到的就是你。”
定如道:“那时我人年轻,脾气大。”
虚云长老道:“不是脾气大,是人古怪!你每上完殿三拜时嘴里总要喊三声‘杀’‘杀’‘杀’,”
定如道:“我见你,亦是古怪。每日早午晚餐,我送你葱蒜牛奶杂食,你不吃亦不言,只饮水。”
虚云长老道:“葱蒜为荤菜,出家人当戒,你偏要送予我吃,是你古怪,还究竟是我古怪?”
二人大笑。
定如老和尚道:“我记得你那时说我尘缘未了,现在看来果被你言中,你看,我一个糟老头回来,就是要参加打日本的!”
虚云长老笑道:“阿弥陀佛。”
定如老和尚道:“长老啊,我这回回国,可不是来吃闲饭的,我带了点钱与药品,是要等到抗日战争胜利才会回南洋的!”
虚云长老问道:“你要参加抗战?”
定如老和尚肯定地点头:“可否荐一个地方?”
虚云长老想了想道:“今夏,南岳佛教徒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鼓动下,于祝圣寺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经‘南岳游干班’派员指导培训后,分赴前线担任宣传和救援伤病员工作。周恩来说‘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叶剑英也在成立大会上说,‘只有站在火焰面前,把自己先跳下去,才可显出伟大的灵魂的光辉!’为便于工作,救难协会会员的服装改原来的阔袖为窄袖,长衫为短装,但仍保留圆领,以显示僧人本色。你若有心,我修书一封。”
定如道:“我愿去!”
虚云长老道:“在前方与敌接近……定如师,你要保重啊!”
定如道:“长老,如果我在前方死了,你可要为我超度亡灵!”
为了让菩萨早日显灵保佑前线战士杀敌,送走定如,虚云长老即动手对曹溪风水进行更改。
首先是更改河水流向避凶煞。原曹溪河流,由东天王岭而出,绕过寺前,西达虹光桥,流入马霸。寺门距溪边约一百四十余丈,因年远失修,沙石壅塞,溪水改向北流,直冲寺前大路边,面寺门激射,这是“反弓格”,不吉,因此,要重兴南华寺必先更改此溪。虚云长老与当家观本法师粗略一算,全程八百四十余丈,如三千人上工,不低于三万个劳动日。
正拟动工,丙子年七月二十日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倒,七月二十一早上,大家出来,看见水涨堤平,已冲开新河,先前所勘定钱路,不可思议的是,旧河已为砂石淤塞,并且垒起数尺,在寺前被大水冲为大吉之“一字案”。
老天相助,河流方向改变后,接着是更正山向以成主体。
南华寺内有一棵很古老的樟树,高参天,围径丈,南华寺往日山门在樟树西边,越过深坑方可出入,不成门面;而现在山门外之大路坪场,更是野葬纵横。虚云长老请人把乱坟移走,挑平土石,又以土石筑成左右护卫山,高数丈,以其基地,改为曹溪正门,外辟广场,栽种树木花草,缘阴翳天,白云覆地,望之清静宽阔,豁然开朗。
最后是培主山以免坐空,筑高左右护卫山以成青龙、白虎格局。
寺所枕山,形像似象,后人将方丈后的靠山分段割去,使寺后落空无主,寺似坐象口。其左右称之为象之下颔,夷成平地,阴阳不分,其右为象鼻,应当高耸,分节起伏,又被人在毗卢井处切断,(井在今禅堂后西角),一路挖平,直到头山门,皆成大空缺,又无树木拥护,远望孤寺无依,近察鼻节已陷,虚云长老指挥人拆平旧殿堂及丹墀时,所有土石悉归四处:右高于左,形象鼻也;稍曲而东,形鼻之卷也;中凿莲池,乃象鼻吸水处也;培高后山,依倚固也。四处皆栽培树木,幽翠无限。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南华寺正大修之际,蒋介石委派屈映光、张子廉居士来曹溪南华寺请虚云长老赴重庆建抗战息灾法会。虚云长老安排好寺中事务即启程。到衡岳时,桂林行营李主任济深派许国柱居士来接,入贵州,寓黔明寺……数日后抵重庆,戴笠闻讯亲来迎接。戴笠提出让虚云长老住戴公馆,虚云长老称住寺心方安。戴笠不好勉强,遂陪长老在慈云、华严两寺看后道:“此二寺在何寺举行法会,请长老笃定。”
虚云长老道:“战争连年,百姓受苦,我认为不妨在慈云、华严两寺分建法会。”
戴笠道:“我是红尘中人,一切听从长老安排。”
虚云长道:“往日只道听途说,今有缘相识戴居士,果然做事果断。”
戴笠道:“长老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以亲近,三生有幸,生死大事,祈望长老赐教一、二,”
虚云长老不语。
戴笠示意左右退下,道:“戴某年轻气盛,不知生死,今亲近佛法,殊堪感佩,戴某一片诚心,还望长老慈悲,不吝开示。”
虚云长老一眼便看出眼前这个人平日定是杀人无数,自因深感业障深重,内心懦弱已然写在了脸上。上人良久才道:“纵使经百动,所作业不亡;因缘际遇时,果报还自受。看相算命,是江湖人士混饭吃的把戏,佛教从不提倡。佛教只讲因缘,报应在今生能看得到者,是为现报;看不到者为来生报……”
长老一提到报应,戴笠内心恐惧,说道:“算命也算是一种命理文化,如记载年月日的皇历,是由祖宗所发明,后人总该要信一点吧?”
虚云长老道:“戴居士所言不虚。”
戴笠道:“长老是菩萨转世,与戴某有缘相见,何不给戴某指点一二?”
虚云长老道:“相只七分真,既然戴居士与我是有缘人,那么你就报上八字来吧。”
戴笠报上八字,虚云长老掐指一算,戴笠下个五年是魔窟运。魔窟魔窟,路路不通!他在第五个年头有性命之忧,虚云长老每每不愿给别人算命,就是因为出家人不能说假话,而偏偏找你算命的是等待听好话的人(也就是要你说假话的人)。
虚云长老算完就不愿开囗,这下子戴笠急了,道:“长老,直说无碍。”
虚云长老见推脱不了,遂道:“俗话说,‘河里淹死会水人。’戴居士,你是使枪的人,枪对你虽无危险,可你不能忽略天上……坦白地说,一九四六年,于你是个不好的年头,尤其出门务必时时小心。”
戴笠似懂非懂,正待细问,又有蒋介石的士卫来请,只好作罢。
息灾法会自一九四三年正月开始,至二十六日圆满,结束后虚云长老正欲返曹溪,蒋介石来慈云寺拜见长老。蒋道:“曹溪一别,已过六载,长老不顾一百0四岁高龄远来重庆启建息灾法会,中正今特地挤出时间作陪,以表感激。”
虚云长老道:“家事、国事、天下事,蒋公日理万机,不及贫衲清闲,贫衲自是理解。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蒋介石道:“中正少时随母学佛,今亦不改,心中有诸多疑团,想请教长老。”
虚云长老道:“贫衲知其一,说其一,知其二,说其二,蒋公发心学佛,皆因前种善根。”
蒋介石问:“世间果真有神?”
虚云长老道:“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真心‘亦不过因有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亦非是。譬如大海,心是水,万法是波浪,平静者称为水,水汹涌时称为波浪,波浪平静时仍称水,水汹涌时又成波浪,又因有汹涌之波浪,故称不汹涌者为平静之水。假设根本没有汹涌之相,波浪这假名固不能立,平静之假名亦由何生?立亦不过吾人随意立之假名,相信鱼类或称水为空气呢。故知物即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一念迷惑时,心成物,无成有,空成色,真成妄,菩提成烦恼,诸佛众生,如水汹涌时即成波浪。若一念觉悟时,物不异心,有不异无,色不异空,妄不异真,烦恼不异菩提,众生不异诸佛;如波浪不汹涌时,仍是平静之水。”
蒋介石似懂非懂,又向虚云长老提出许多心中疑问,虚云长老一一作答。蒋介石想着自己向宋美龄求婚时宋美龄在向他提出要答应的条件中就有一条须随她信奉基督教,便问道:“基督教与佛教,二者可否有相似之处?”
虚云长老道:“贫衲兀自揣摸,基督教一如脱胎于净土宗《阿弥陀佛经》——试观耶苏身上搭衣,与佛相同,《阿弥陀佛经》说西方极乐世界,耶氏亦说天国极乐;净土往生分九品,耶教李林天神谱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弥陀佛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耶氏亦言你不在人间立功,上帝不许你到天国;净土宗二六时念佛名号,求佛接引,耶氏亦以早晚祈祷上帝哀佑;佛门有灌顶之法,耶氏亦有洗礼之仪……——观此耶氏教仪与净土宗大致相同,而耶苏诞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后千余年,当是曾受佛化,得《阿弥陀佛经》之授,归而据之,另行创教……”
蒋介石沉默片刻又问:“长老,我国民政府,某一日如定都南京,你以为如何?”
虚云长老道:“南京自三国孙权建都以来,能成业,不守业,实是短命之都,凡建都南京者,皆不长久也。”
正谈话间,有卫士长进来与蒋耳语,蒋介石遂道:“长老,中正设斋一席,宴请长老,中正知长老过午不食,请长老入席。”
长老盛情难却,只得前往。斋后回到慈云寺,因这些天忙于法会,十分疲倦,本欲好好休息,不料刚上禅床,就听到寺外一片嘈杂之声。长老细听之下,才知道是来找他的。欲知一伙人何事来找虚云长老,下回有分晓。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两性关系: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解释】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欲的心,想要与她私通。【分析】色,这件事情,是人最容易犯的罪业啊!它比起贪财杀生等等的恶业,还要百倍的难以控制;所以它的败德取祸,也比其他的恶业,要百倍的严酷惨烈。然而太上对于贪财杀生等的事情,不断再三的说明禁戒;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邪淫”,一般是指佛教上所认为不适当的性行为,属於佛教在家居士所要奉行的五戒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不良性行为。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