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名声鹊起

第六章:名声鹊起

  话说自鸠摩罗什离去后,耆婆心里就有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预感到他此去不会有好消息带回来。因此,她的心情很是矛盾——既期待鸠摩罗什快点回来,又害怕他带回来的消息是她最不愿意听到的……

  下午时分,鸠摩罗什过来了,耆婆鼓足了勇气才试探着问道:“那位萨多,是不是……”见鸠摩罗什点头,她的心一沉,不安地望着鸠摩罗什,“是不是家中出事了?”

  “是……娘……”鸠摩罗什一开腔,便哽咽了。

  “出了什么事?”耆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爹他……已经死了……”鸠摩罗什已经泪流满面。

  耆婆心酸地问道:“是不是因为我他才死得这样快?”

  “娘,人都死了,我们不说这些好吗?”

  耆婆忍住眼泪:“是……不说也罢……只是怎么想都为你父亲惋惜,真的他这一生太不值了,那样聪明的一个人,如果他一直坚持修行就不会是这样啊……当然,责任在我,如果我不出家,他也不会这样……”

  “娘,不是说好了不谈这个事吗?快做准备吧,我们得离开这里。”鸠摩罗什道。

  耆婆不解:“好好的为何就要走呢?”

  “孩儿答应了萨多。”鸠摩罗什于是把他与萨多见面的事说了一遍。

  耆婆听后也不多说,转身去房里收拾行李。母子二人默默地走出庙门,到了十字路囗,走在前面的耆婆停下来问鸠摩罗什:“想好了去哪吗?”

  鸠摩罗什摇头:“没想好……娘,你说去哪里好呢?”

  耆婆叹气道:“对我们来说地方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寺庙安身就行……现在你爹不在了,不知你弟弟过得怎样,我们还是回龟兹国去看看吧。”

  “母亲说的极是,我们要回龟兹国去看看才得安心。”鸠摩罗什同意母亲的安排。

  目标有了,接下来两人一路往南赶路,其时正值夏季,天气格外炎热,耆婆因为心急加上年岁已长,到第五天她就在路途病倒了……耆婆这一次病得不轻,已经不能再行走,鸠摩罗什只好扶着母亲到附近的寺庙挂单。

  这是一座名叫阿丽寺的尼寺,寺庙住持是一位名佛婆尼的老比丘尼。佛婆尼心地善良,还懂得一些治病的偏方。她见了耆婆的样子吃惊不小。她说:“我见过霸蛮的,没见过你这样霸蛮的,病成这样还在路上,没让你死在荒山野地,那是菩萨保佑你!”

  鸠摩罗什问道:“佛婆尼师父,我娘的病什么时候能好?”

  佛婆尼道:“你先安下心来,你娘什么时候该好自然就好了,你没见她危险期都没过去么?”

  “是……请你一定要治好她的病。”鸠摩罗什仍然很担心地说。

  在佛婆尼的精心治疗下,耆婆总算脱离危险,鸠摩罗什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于是他才有心思打听这是何处。佛婆尼告诉他,这里是温宿国京城,再向南就是龟兹国了。鸠摩罗什暗忖道:难怪这里人说话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是到“家门囗”了。

  耆婆一听说这里毗邻龟兹国,恨不能就见到她朝思暮想的儿子沸沙提婆——可惜她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日子一天天过去,耆婆在佛婆尼的热心照料下,病情开始慢慢地好转,并且能起床了。

  这天,鸠摩罗什扶着母亲在房里行走,突然外面传来很嘈杂的吵闹声。一会,佛婆尼进来,耆婆少不得要打听:“佛婆尼师,外面那样热闹,是发生什么事了吧?”

  佛婆尼道:“你们才来不久当然不知,早在两个月前,我们温宿国来了一个罗汉,他自称天下第一神辩家。他一来就手执王鼓,放出狠话——如果有人和我辩论而赢了我的,我就砍下我的脑袋向他道谢!”

  鸠摩罗什一听就忍不住插话道:“他这话也说得太大了!”

  “可不是!”佛婆尼道,“他话一出来很多人就不服气,要和他辩论——”

  “结果呢?”耆婆也很感兴趣。

  “唉——”佛婆尼叹气道,“牛皮还真该是他吹的,我们国内有多少大德高僧与他过招都败下阵来了……”

  鸠摩罗什吃惊地:“他真有这么厉害?”

  “可不是,今天从龟兹国来了个很有名的高僧与他公开辩议,没有几个回合,这高僧就惭愧地服输了。”

  鸠摩罗什道:“输了就输了,对这位罗汉来说也不是头一回,这寺庙里的人干嘛那样议论?好像是一桩很大的事一般。”

  佛婆尼道:“输了本不是什么大事,问题就出在龟兹国那位高僧太把名声看重了,他觉得无脸回去见人,一气之下投水自杀。”

  鸠摩罗什母子异口同声地:“他死了吗?”

  佛婆尼摇头:“还好,被人救了起来。”

  鸠摩罗什松了囗气道:“一个出家人应该是跳出三界外的,他怎么这样想不开呢?亏他还是什么高僧!佛说不杀生,殊不知自杀也犯了杀戒。”

  “就是嘛,所以大家才议论他,听说他没完没了寻死觅活的,还说他一世英名全毁了。”

  耆婆道:“这个和尚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佛婆尼师,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么?”

  佛婆尼不以为然地:“你问他名字干什么?说出来你也不会认识他。”

  耆婆道:“那倒不一定,实不相瞒,我出家之前一直在龟兹国,那里有点名气的高僧大多认识。”

  “是吗?”佛婆尼将信将疑地,“他叫达摩瞿沙,听说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认得吧?”

  耆婆道:“何尝不认得呢,我跟他熟得很——他原来一直住在苏巴什,现在住哪就不清楚了。”

  “对,正是他,他还在苏巴什!”

  “达摩瞿沙大师是个聪明人,这一下为何那样糊涂呢?”耆婆很是不解地说。

  “瞿沙大师是很少犯糊涂的,依我看是那个罗汉太过份了,他那样挑战,明明是目空一切不把西域的僧人放在眼里!换了我也要迎战——娘,孩儿也想会会他,看他底有多大的本事!”

  佛婆尼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吃惊不已地:“小沙弥你在说着玩儿罢?那么多的高僧都是他的败将,你凭啥跟他抗衡?”

  鸠摩罗什认真道:“我不是说着玩,就算是输了,那是我技不如人,更要继续修行。”

  佛婆尼转对耆婆:“你真的会同意你的儿子去会那位罗汉?”

  耆婆点头:“随他去吧,好歹他也读了几本经书。”

  “他太狂妄自大了,如果没有人敢迎战,接下来不知他还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佛婆尼不再怀疑,但仍有几分不放心:“小沙弥,你将用什么与他辩论?”

  “我以佛教宗义和他辩论。”

  佛婆尼点点头:“好,但愿你有好的运气。”

  鸠摩罗什要迎战罗汉的消息很快在温宿国传开,罗汉以为已经偃息旗鼓不会有人出来迎战了,当得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并通过阿丽寺的比丘尼给鸠摩罗什传话,说为了体现公平公正,他将在温宿国演武场与鸠摩罗什公开辩论。

  却说公开辩论的这一天,温宿城里万人空巷,都来到演武场看热闹。鸠摩罗什早早来到台上,等了一会,一位头戴宽沿帽的罗汉也上了场。他的半边脸被遮住了,鸠摩罗什没能看清他的脸,但还是礼节性施礼:“小沙弥见过前辈,请多赐教!”

  罗汉的态度甚是傲慢无理,他摇动着手中的王鼓说:“我没有多话可讲,还是老规矩,如果你和我辩论而赢了我的话,我将砍下我的头向你谢罪!”

  鸠摩罗什走上前很有礼貌的双手合十说:“我有两点义理请教?”

  罗汉哪里把鸠摩罗什放在眼里,他双手叉着腰,一副骄傲狂妄的态度:“你说吧!”

  “我想请前辈赐教,诸法皆空、无我,这个应该如何解说?”

  那罗汉一听这个问题便觉陌生,一时不知所措,为挽回面子,他说:“这个问题暂且放一边,先由你来解答我的几个提问可以吗?”

  鸠摩罗什道:“没问题,你说吧!”

  罗汉于是接连提问,那些问题在常人看来很是高深莫测,对鸠摩罗什来说只是很简单的常识,当着众人的面,他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到经义的幽深处,还频频反问罗汉……几个回合下来,罗汉先是收敛了脸上的傲色,继之便是神色不安,到最后他终于招架不住了,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跪在鸠摩罗什身前:“请教师父尊姓大名?”

  “小沙弥名鸠摩罗什。”鸠摩罗什道。

  罗汉面露惊色:“久闻大名,江湖上把你的英名吹得神乎其神,我只是不信,今日见识,原来事实与传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有一事相求——请你一定要答应我!”

  鸠摩罗什道:“请讲。”

  罗汉又叩了一个头,用哀求的语气说:“请师父收我做弟子!”

  鸠摩罗什道:“起来!起来吧!”

  “师父不收我做弟子,我永远跪在这里!”罗汉语气坚决地说。

  鸠摩罗什见众人都在台下看着,想想在这种场所如果不答应确是有点不近人情,遂道:“起来吧,我答应你了!”

  罗汉再叩一个响头:“谢师父!徒儿现在请师父赐教——你今天的话便是我今后学佛的方向和指南。”

  “赐教不敢当,但我确有几句心里话要和你说——你要虚心,不要狂妄骄傲;学无止境,你不要自满,要多读经文。我知道你学识渊博,但你要时常想到,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是,弟子一定谨记师父的训诲,终生不忘。”罗汉这才起来向鸠摩罗什致谢。

  台下围观的人群眼睁睁看着那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狂妄的罗汉如今竟然跪在一少年沙弥面前,他们对鸠摩罗什自然刮目相看。

  回到阿丽寺,寺庙里的比丘尼把鸠摩罗什母子奉为上宾,盛情地留他们在寺里长住。

  不出数日,鸠摩罗什的大名传播到温宿国的每一个角落,不少人四处打听鸠摩罗什的下落,诚心地欲拜他为师。耆婆此时病已痊愈,因不堪打搅准备离开,恰在此时,一队侍卫来到阿丽寺,为首的称他是国王的侍卫长,他奉国王之命来寺庙迎请鸠摩罗什。

  到了温宿国王宫,国王以最高的礼节接待鸠摩罗什,并把他们母子安排在王宫里居住,每天,国王除了上朝就是听鸠摩罗什讲法,不觉间时间已过去数月。

  某日,侍卫仍如平常一样来接鸠摩罗什去宫中与国王见面,所不同的是,等他到了大殿,母亲耆婆也过来了。这让鸠摩罗什感到意外,因为平时国王是从不接他母亲进宫的。因此,他忍不住问道:“娘,你怎么也来了?”

  “是阿,侍卫说是国王要我过来的。”

  “知道为什么吗?”

  耆婆摇头:“不知,娘正要问你呢。”

  “孩儿也不知。”鸠摩罗什如实说。

  母子俩正纳闷,国王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耆婆见了赶忙上前施礼。

  国王道:“免了免了,你是菩萨,教我如何消受得起。”

  鸠摩罗什等到国王落座就问:“陛下今天叫我们母子——”

  国王不等鸠摩罗什把话说完就打断道:“罗什师,今天不讲法,孤要给你母子俩一个意外的惊喜!”

  鸠摩罗什与耆婆面面相觑,不知国王葫芦里卖什么药,正在这时,一侍卫用温宿国话高喊一声,随之就有一位衣帽华丽的老年男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入大殿,国王也急忙起身迎接……

  这一下子鸠摩罗什知道国王说的“意外惊喜”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这位老年男子正是他的舅舅白纯!和他一起的还有王后多娜、前部王休密驮、鄯善王弥宾……

  耆婆一见到哥哥,两人对视了很久,她才扑过去抓紧哥哥的手说:“这不是梦吧,你真是我的哥哥白纯吗?”

  白纯道:“是的,我就是你的哥哥白纯……”

  “哥,你老了……”耆婆说了这句话就哽咽了。

  “是……我老了,可你还是原来的样子……”白纯打量着耆婆说。

  “你是凡胎俗身,人家是菩萨,是金刚不坏之体,你怎能跟她比?”傍边的多娜插话说。

  白纯感叹道:“妹妹,当初你执意出家我很难理解,哥今天总算明白——你的选择是对的。”

  “哥,别说了,我不在的这些年你们过得还好吗?”

  “好不好你都看到了,就算贵为一国之君又如何?烦恼和不幸一样的不会放过我。有件事我正要告诉你——罗炎他……”

  耆婆点头:“我知道了……如果不是在这里见,不多久我们娘俩会回来看你们……哦,哥,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白纯这才注意耆婆身边的鸠摩罗什:“你就是罗什吧?”

  “是,国王。”鸠摩罗什施礼。

  “不必多礼,”白纯把一只手放在鸠摩罗什肩膀上,“一晃十几年过去,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记得你几岁时的样子……如果没有你妈妈在身边,在外面遇见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你就是我的罗什……罗什,你的名气早就传遍了西域各国。舅舅我正是听到你在这才特地过来看你们。”

  “国王你太客气了,说什么也该我们先过来看你的。”鸠摩罗什说。

  白纯看着鸠摩罗什心里又动了隐情:“唉——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如果有来生,我也会选择出家修行……罗什,舅舅羡慕你,数百年后我白纯早就从别人的记忆中消失了,而你却在庙堂之上永被人瞻仰……还有你的父亲,想起来是我害了他,很聪明的一个人如果不是生下了你,他等于白来一趟人世了……”

  “国王,我们一家子好不容易在一起,这是一个高兴的日子,先别说这些。”鸠摩罗什装出笑脸道。

  温宿国国王插话道:“是啊,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为你们准备了喜宴!”

  在温宿国王的安排下,鸠摩罗什母子和白纯一行步入宫廷宴会厅,一边吃着丰盛的素宴,一边说些别后的事情。

  闲话少提,却说鸠摩罗什陪白纯在温宿国王宫过了一夜,次日大家就启程回龟兹国。

  国王白纯和妹妹、外甥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题,前部王休密陀则快马加鞭先行一步。到了龟兹国城外,欢迎的大队人马已经等候多时,他们在休密陀的指挥下,用最隆重的礼仪迎接鸠摩罗什回到故国。

  欢迎的队伍十分庞大,耆婆很兴奋,不停地向人打听弗沙提婆在哪里。休密陀告诉她,他已通知翠儿了,不知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见到他们过来。

  “夫人啊,弗沙提婆已经不是你熟悉的弗沙提婆了,你走后他的性格变化很大,看来是他不愿意来迎接你们。”

  耆婆道:“说起来是我对不起他,他不来我一点也不怪他,到了家里要主动向他道歉。”

  耆婆打听到,自他离开后,弗沙提婆一直住在国师府。到了王宫,她不顾旅途劳顿就和鸠摩罗什去看弗沙提婆。

  离开了十几年,母子二人再次回来,国师府的一切设置仍如从前,物是人非,最强烈的是那种沧海桑田、人生易老的感觉……

  翠儿一听说耆婆过来了,一边慌慌张张地出来迎接,一边大叫:“弗沙提婆,弗沙提婆你还不出来,你看谁来了!”

  翠儿千呼万唤,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极不情愿地走出来与耆婆、鸠摩罗什见面。耆婆一见到儿子,一种天然的母性油然而生,用含情的语气招呼道:“弗沙提婆,你长高了……”

  翠儿道:“弗沙提婆,你还不快叫娘,这位是你娘,这一位是你哥哥!”

  弗沙提婆视而不见地对翠儿道:“你就是我娘,哪里又出来一个娘了?”

  “你胡说什么?她才是你真正的娘,我不过是把你带大的佣人!”翠儿难为情地对耆婆,“对不起夫人,我没有带好他,你看他是多么的无理,休密陀通知我们去城外迎接你们,他就是不去!”

  “没关系,他是对的,是我对不起他……哦,翠儿,谢谢你把他养到这么大……我想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夫人,你这样说我就更难受了,我是你们的仆役,带他是我份内的事。”

  耆婆认真道:“我说的是内心话——真的,你很不容易!”

  鸠摩罗什见母亲在和翠儿说话,便走过去拉了弗沙提婆的手问:“还记得我吗?”

  弗沙提婆摇头:“不记得。”

  “我走的时候你才两岁,至今我还记得你那时的样子,想不到你长这么高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