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之五十九宙集古方八阵

  固阵

  《局方》牡蛎散:治诸虚不足,及大病后体虚,津液不固,常常自汗。

  黄 (蜜炙) 麻黄根 牡蛎( 淬醋中,各二钱半)水一钟半,加小麦百粒,煎八分,食远温服。

  牡蛎白术散:治漏风证,以饮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而不治,必成消渴。

  牡蛎( ,一钱) 白术(炒) 防风(各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宣明》白术散:治虚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弱,不治必为消渴证。

  白术(二两) 防风(五两) 牡蛎( ,六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如恶风,倍白术;如多汗而肿,倍牡蛎。按∶此方虽与前同,而用法不同,故并存之。

  神效麦面汤:治心虚盗汗。

  麦面(炒黄色,一钱) 防风 白术 牡蛎( ,醋淬) 黄 (蜜炙,一钱半)水一钟半,枣二枚,煎八分,调服辰砂妙香散极效。在后十五。

  黄 汤 方在补阵。治自汗盗汗。

  《圣惠》宁肺散:治新久咳嗽,肺气不通,咯唾脓血,自汗咳嗽,常年不愈者,服之立止,并坐卧不安,语言不出等证。

  乌梅肉(七分) 罂粟壳(二钱,去筋,蜜炙)

  上为细末。不拘时,乌梅汤调下。

  《选要》安眠散: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止。

  款冬花 麦门冬 乌梅肉 佛耳草(各四分) 橘红(五分) 炙甘草(三分) 粟壳(蜜炙,一钱)

  上为末。水一钟,煎八分,入黄蜡如枣核许煎化,临睡温服。

  (丹溪)百药煎:劫嗽立止。

  百药煎 诃子 荆芥穗(等分)

  上为极细末,蜜丸噙化。

  《集成》三妙汤:治久嗽。

  乌梅肉(二个) 北枣(三枚) 粟壳(蜜炙,四个)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后服。

  九仙散:治一切咳嗽不已。

  人参 款冬花 桔梗 桑白皮 五味子 阿胶 贝母 乌梅(各五分) 御粟壳(二钱,蜜炙)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劫嗽丸:治久嗽失气失声者,宜此敛之。新咳者不宜用也。

  诃子肉 百药煎 荆芥穗(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噙化。

  五味子丸:劫咳嗽如神。

  五味子(五钱) 甘草(二钱半) 文蛤 风化硝(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噙化。

  罂粟丸:治一切久嗽劳嗽,一服即愈。

  罂粟壳(新者一半,去蒂,切,焙干;陈者一半,泡去筋膜,炒,各一两)

  上共为末,蜜丸,弹子大。临睡嚼服一丸。一方用罂粟子半斤,淘净焙干,炒黄为末,沙糖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绵包含化。

  《统旨》润肺丸:治咳嗽。

  诃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甘草(等分)

  上为末,蜜丸噙化。久嗽者,加罂粟壳。

  《良方》辰砂妙香散:治心气不足,惊痫,或精神恍惚,虚烦少气少睡,夜多盗汗,心虚遗精白浊,服之安神镇心。

  黄 山药(姜汁炒) 茯苓 茯神 远志(甘草汤制,各一两) 人参 炙甘草 桔梗(各五钱) 木香(二钱) 麝香(一钱,另研) 朱砂(三钱,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下,或用麦面汤调下。

  《局方》王荆公妙香散:安神秘精,定心气。

  人参 龙骨(五色者) 益智(各一两) 白茯神 白茯苓 远志(制) 甘草(炙,各五钱) 朱砂(飞,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本事》金锁丹:治梦泄遗精,关锁不固。

  舶茴香 葫芦巴 破故(炒) 白龙骨(各一两) 木香(两半) 胡桃肉(三十个,研膏) 羊肾(三对,切开,用盐半两擦,炙熟,捣膏)

  上为末,和二膏加酒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和剂》金锁正元丹:治真气不足,遗精盗汗,目暗耳鸣,吸吸短气,四肢酸倦,一切虚损等证。

  补骨脂(一两,酒浸,炒) 肉苁蓉(酒洗,焙) 紫巴戟(去心) 葫芦巴(炒,各一斤) 文蛤(八两) 茯苓(去皮,六两) 龙骨(二两) 朱砂(三两,另研)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万氏)金锁思仙丹:治男子嗜欲太过,精血不固,此涩以去脱之剂。

  莲蕊 芡实 石莲子(各十两) 金樱膏(三斤)

  上以金樱煎膏如饧,入前三味药末和丸,桐子大。空心盐酒下三十丸。服久精神完固,大能延年。平时服食,忌葵菜、车前子

  《医林》金锁匙丹:治男妇精滑,遗泄不禁,梦与鬼交。

  茯苓 茯神(各二钱) 远志(制) 龙骨( ,各三钱) 左股 牡蛎( ,四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

  玉锁丹:治玉门不闭,遗精日久,如水之漏,不能关束者。

  文蛤(八两) 白茯苓(二两) 白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临睡更进一服,极效。

  《御药》玉锁丹:治精气虚滑,遗泄不禁。

  龙骨 莲花蕊 鸡头子 乌梅肉(等分)

  上为末,用熟山药去皮为膏和丸,小豆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经验水陆二仙丹:治精脱肾虚,梦遗白浊等证,与补阴药同用,甚有奇效。

  金樱膏(一斤)用金樱子不拘多少,入粗麻布袋内擦去毛刺,捣烂入缸,以水没头,浸一、二宿,滤去,取汁以棉滤二、三次,却入铜锅,用桑柴文火熬成膏,取起,以瓷瓶收贮听用。

  芡实粉(一斤)

  上二味和匀,丸桐子大。每服二、三百丸,空心淡盐汤下。

  经验金樱丸:治梦遗精滑,小便后遗溺。

  金樱子 芡实(各一两) 龙骨( ) 白莲蕊(各五钱)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酒下。

  《正传》经验秘真丹:治肾虚遗精,梦泄白浊等证。

  菟丝子(制) 韭子 破故(炒) 杜仲(姜汤炒) 干姜(炒,各一两) 龙骨 牡蛎( ) 山茱萸 赤石脂(各五钱) 远志 覆盆子 巴戟肉 枸杞 山药(各七钱半) 鹿角胶(一两半) 柏子仁(一两) 金樱子(取黄者,去刺核,焙,净肉,二两) 黄柏(盐酒炒,七钱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局方》锁精丸:治白浊白带,小便频数。

  破故纸 青盐 白茯苓 五味子(炒,等分)一方用五倍子。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东垣)固真丸:治精滑久不愈。

  牡蛎(不拘多少,用砂锅内 ,醋淬七遍为末)

  上以醋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良方》固真散:治才睡着即泄精。此二味大能涩精固真气,暖下元。

  韭子(一合) 白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酒调服。

  《济生》固精丸:治下元虚损,白浊如脂,或胞气虚寒,腰重少力,小便无度并效。

  牡蛎( ) 菟丝子(酒浸蒸炒) 韭子(炒) 龙骨( ) 北五味(炒) 白茯苓 桑螵蛸(酒炙) 白石脂( ,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直指》固精丸:治肾虚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两) 牡蛎( ) 龙骨( ) 莲蕊 芡实 山茱萸 远志(甘草制) 茯苓(各三钱)

  上为末,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百一》固元丹:治元脏久虚,遗精白浊五淋,及小肠膀胱疝气,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等疾,以小便频利为效。

  好苍术(刮净,米泔浸咀片,一斤,择坚而小者佳,惟茅山者尤妙。分作四分制之。一分,用小茴香、食盐各一两同炒。一分用川椒、补骨脂各一两同炒。一分用川乌头、川楝子肉各一两同炒。一分用醇醋、老酒各半斤同煮干,焙燥)

  上连炒诸药同为末,用酒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男以温酒,女以醋汤空心下。此高司法方也。

  《御药》秘元丹:治内虚里寒,自汗时出,小便不禁。

  白龙骨(三两) 诃子肉 砂仁(各一两) 灵砂(二两)

  上为末,煮糯米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韭子丸:治虚劳寒脱漏精。

  韭子(炒) 车前子 天雄(制) 菟丝子(酒煮另捣) 龙骨(各一两) 鹿茸(酥炙) 干姜(炮) 桑螵蛸(炒,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黄 汤下。

  《三因》家韭子丸:治少长遗溺,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遗精。此药补养元气,进美饮食。按∶此方当除去石斛,倍用菟丝,庶乎尤效。

  家韭子(炒,六两) 鹿茸(酥炙,四两)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 当归(各二两)菟丝子(酒煮) 巴戟肉(各一两半) 杜仲(炒) 石斛 桂心 干姜(炮,各一两)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余丸,食前温酒、盐汤任下。凡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也,作小丸服之。

  小菟丝子丸:治肾气虚损,目眩耳鸣,四肢倦怠,夜梦遗精。

  菟丝子(制,五两) 石莲肉(二两) 白茯苓(二两) 山药(炒,二两,分一半作糊)用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一方有五味子一两,治小便多而不禁。

  《局方》大菟丝子丸: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痛,面色黎黑,目眩耳鸣,心忡气短,时有盗汗,小便滑数。

  菟丝子(酒制) 鹿茸(酥炙) 肉桂 石龙肉(去土) 附子(炮) 泽泻(各一两) 熟地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山茱萸 杜仲(炒) 茯苓 肉苁蓉(酒浸,切焙) 续断 石斛 防风补骨脂(酒炒) 荜茇 巴戟肉 茴香(炒) 沉香(各三两) 川芎 五味 桑螵蛸 覆盆子(各五钱)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济生》菟丝子丸:治小便多,致失禁。

  菟丝子(制) 肉苁蓉(酒浸,各二两) 牡蛎( ) 附子(炮) 五味子 鹿茸(酒炙,各一两)鸡 (炙干,五钱) 桑螵蛸(酒炙,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局方》茯菟丸: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尿有余沥,或小便白浊,梦寐遗精等证。

  菟丝子(制,五两) 白茯苓(三两) 石莲肉(二两)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或米汤下。一方有北五味子四两,兼治三消。

  猪肚丸:治小便频数。

  莲子(一斤,以猪肚一个,同煮一周日,取出去皮心焙干为末) 舶茴香 破故纸 川楝子母丁香(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经验猪肚丸 止梦遗泄精,进饮食,健肢体,此药神应。瘦者服之自肥,莫测其理。

  白术(面炒,五两) 苦参(白者,三两) 牡蛎(左扇者, 研,四两)

  上为末,用雄猪肚一具,洗净,以瓷罐煮极烂,木石臼捣如泥,和药再加肚汁捣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日进三服,米饮送下。久服自觉身肥而梦遗永止。

  《良方》三仙丸:治梦遗精滑。

  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同炒,去盐) 乌药(一两半,炒) 山药(一两,炒)

  上为末,山药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茯苓汤送下。

  (丹溪)九龙丸:治肾虚精滑。

  金樱子 枸杞 山茱萸 莲蕊 莲肉 当归 熟地 芡实 白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酒或盐汤下。

  小温金散:治心肾虚热,小便赤白淋沥,或不时自汗等证。

  人参 莲肉(去心) 巴戟肉 益智 黄 (蜜炙) 麦冬(去心) 赤茯苓 萆 (酒浸炒) 炙甘草(各一钱)灯心十茎,枣一枚,水煎服。

  (仁斋)莲子六一散:治心经虚热赤浊。

  石莲子(六两) 炙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灯心汤调下。

  《和剂》威喜丸:治元阳虚惫,精滑白浊遗尿,及妇人血海久冷,淫带梦泄等证。

  白茯苓(去皮,四两,切块,同猪苓二钱五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取出晒干,不用猪苓) 黄蜡(四两)

  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搜和为丸,如弹子大。每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利为效。忌米醋,惟糠醋可用,尤忌气怒动性。

  五子丸: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

  菟丝子(酒蒸) 家韭子(炒) 益智 茴香(炒) 蛇床子(去皮,炒)

  上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盐汤任下。

  远志丸:方在补阵。治神魂恍惚,梦泄遗精。

  《本事》猪苓丸:此方以行为止,治湿郁热滞,小水频数,梦遗精滑。

  半夏(一两) 将半夏破如豆粒。用猪苓为末二两,先将一两炒半夏色黄,勿令焦,出火毒,取半夏为末,糊丸桐子大,候干;用前猪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瓷瓶内养之。空心温酒、盐汤下三、四十丸,常又服,于未申间以温酒下。

  泄泻经验方:治泄泻饮食少进。

  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慢火炒令极熟,磨细,罗如飞面,加怀山药一两,炒研末,和米粉内。每日清晨用半盏,入白糖二匙,川椒末少许,将极滚汤调食,其味甚佳,且不厌人,大有资补。久服之,其有精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矣。

  固肠散:治脾胃虚弱,内寒注泄,水谷不分,下痢脓血,赤少白多,肠滑腹痛,心腹胀满,食减力乏。

  陈米(炒,二两) 木香(一钱) 肉豆蔻(生) 粟壳(蜜炙,各二钱) 干姜(炮) 炙甘草(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忌酒、猪肉、鱼腥、生冷。

  白术圣散子:方在热阵。治一切泻痢久不瘥。

  (陈氏)肉豆蔻丸:方在小儿。治泻痢肠滑不止。

  《医林》固肠丸:治泻痢日夜无度。

  人参 附子(制) 阿胶(炒) 龙骨(研) 肉豆蔻(面煨) 赤石脂(煨,醋淬) 干姜(炒)木香(各一两) 白术(炒) 诃子肉(各二两) 沉香(五钱)

  上为末,粳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饮下。

  《局方》大断下丸:治脏腑停寒,下痢不已。

  干姜(炮) 高良姜 细辛(各两半) 附子(制) 牡蛎( ) 龙骨(研) 赤石脂(煨) 肉豆蔻(面煨) 诃子肉 枯矾 酸石榴皮(醋浸一宿,炙黄用,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送下。

  (东垣)椿皮散:治血痢及肠风下血神效。

  椿根白皮 枯白矾(各二两) 槐角子(四两) 炙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桃花丸: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肠滑不禁,日夜无度。此即仲景桃花汤之法,方见热阵。

  赤石脂( ,醋淬) 干姜(炮,等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若痢久虚滑,去积不已,用苍术二两,防风五钱,水一碗,煎至半碗,下此丸,小便利则安。

  生地黄汤:治热痢便血,崩淋不止。

  生地黄(五钱) 地榆(七钱半) 炙甘草(二钱半)

  上 咀。用水二钟,煎一钟,分空心日、晚二服。

  香梅丸:治肠风下血,服之即止。

  乌梅肉 白芷 百药煎(烧存性,等分)

  上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汤下。

  胜金丸:一名百药散。治肠风下血,溺血不止,及脏毒便血。

  百药煎(三两) 生用(一两) 炒焦(一两) 烧存性(一两)

  上为末,软饭和丸,或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或人参汤下。

  《济生》乌梅丸:治大便下血如神。

  僵蚕(炒,一两) 乌梅肉(一两半)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醋汤下。

  缩泉丸:治脬气不足,小便频多。

  乌药 益智(等分,为末)酒煮山药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四味肉苁蓉丸:治禀赋虚弱,小便遗数不禁。此即《集要》四神丸。(补阵一五八)。

  熟地(六两) 五味子(四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八两) 菟丝子(制,二两)酒煮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盐汤下。

  固脬丸:治遗尿不觉,小便不禁。

  菟丝子(制,三两) 茴香(一两) 桑螵蛸(炙) 制附子(各五钱) 戎盐(一钱)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牡蛎丸:治小便不禁。

  牡蛎(三两,用瓷器盛,以盐末一两铺底盖面,用炭火约五斤烧半日,取出研) 赤石脂(三两,捣碎,醋拌匀湿,于铁锅内慢火炒干,研粉)。

  上用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心统》茴香益智丸:治老人阳虚失禁,及房劳伤肾遗溺。

  小茴香(盐炒) 益智仁(炒) 故纸(酒炒) 川乌(炮) 乌药(各一两)

  上为末,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盐汤下。

  溺血方:

  文蛤(炒为末)

  上以乌梅肉浸烂捣膏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六十丸。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