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

  【《营造法式》其书】

  今天要建一处房子,需要设计师设计出图纸和各种数据,古代也要如此,但是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报表,有的可能算得多,有的可能算得少,也有人写得很多,其实需要得很少,只是为了中饱私囊而已。于是,宋朝政府就专门刊印了一本讲建筑规模和用材的书,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刊行于北宋崇宁二年,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朝廷的官员李诫在《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等于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标准。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说到《营造法式》这本书的由来,还要归功于宋朝的“反腐行动”。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建造宫殿庙宇,而且造型豪华精美,耗资巨大,负责建造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都想从建设项目里面捞一点油水。结果,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加上北宋的国防贫弱,每年的军费开支也在节节上升,政府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这时候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政,而他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要从财政上缩减开支。将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所需的材料、工作日等各项指标都规定死,这样一来,官员们想谎报费用就不行了。《营造法式》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也确实起到了反腐的作用。

  《营造法式》是在元祐年间写的,因此又叫做《元祐法式》。开始这本书中对材料的规定还很松,朝廷于是命李诫继续修订。李诫有10年的修建工程经验,同时又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前朝历代的制度,终于编成《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部分,即解释名称、建筑规范、用工限制、材料和图样。大到宫殿的整体规划,小到横梁与立柱交接处的角度,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营造法式》无不详细记载。

  《营造法式》介绍了北宋的宫殿、寺庙、府第等建筑所使用的方法,添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清雅别致的宋朝。

  【《营造法式》名言】

  渊静而百姓定,纲举而众目张。

  解读:只有社会安定百姓的生活才会安定,只有制度分明众人才有行事的规则。

  这是李诫在写《营造法式》序中的话,意思是说,制定一个建筑通用标准是很有作用的。没有规章制度很难维持社会的有序发展,没有用书计划和预计也很难办成一件事情。不管是做事情,还是做人,都要有一个标准,只有随时盯着自己的原则,我们才不会迷失,也才越能接近目标了。

  【《营造法式》故事】

  宋代建筑

  《营造法式》记载了宋代的建筑,时隔一千年,宋代的建筑究竟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从整体来讲,宋代的建筑不同于唐代雄浑的特点,而变得纤巧秀丽、注重装饰。这与宋朝文人雅士居多,注重艺术美感有关。宋代有三大官窑,烧造的瓷器享誉中外,同样,宋代的城市也别具特色。一般是临街设店、按行成街。有洋人记载宋代的集市,只要看一条街的头一家,就知道这条街是卖什么的了。那时候已讲究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这些都要求建筑要既实用又美观。

  北宋时候,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了,这是响应王安石新政节用的号召。人们在已经建好的宅子上下工夫,加强内部的空间层次,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就是典型的宋代建筑。

  宋代主要的建筑还是用木材,佛塔和桥梁主要用砖。浙江杭州灵隐寺塔、河南开封繁塔及河北赵县的永通桥等,是宋代砖石建筑的代表。

  还有一点,就是宋代人注重生活的艺术性,在厅堂之中挂上书画,在庭院里创造园林的意境之美。假山、流水、岩壑、花木,都是古典园林的必然素材,司马光的独乐园,就是这一时期的园林代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