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译文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白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五)

  【9.2.3无遮大施】

  奘师在散会后,陪同戒日王将会期中所铸造的金佛像和衣钱等交给寺主妥善珍藏,作为纪念,同时瞻礼佛牙。

  由于奘师在赴会之前已经向戒贤论师及那烂陀寺的大德们辞行,故行装等物均随身携带,准备从这里直接回国。但因戒日王欲在钵罗耶伽国两河间立大会场,每五年一次,作无遮大施,请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及贫穷孤独者受施,每期七十五天,过去已施五次,今欲作第六次会,请奘师暂留随喜参观。奘师欢喜接受。

  奘师随戒日王向大施场出发。大施场周围十五里内平坦如镜子,自古人人都希望能赶到这里来布施,称为“无遮大施会”(露天没有遮盖的意思)。

  戒日王在会场四周,各约千步,以芦苇为篱,中搭草堂几十间,作为库房,存放各种珍贵物品。旁建长舍数百间,堆积衣服、金钱等日用物品。又于篱外建一大厨房,宝库前造长屋数百行,好像现在的街市一样,每行均可容纳一千多人休息,曲女城大会许多还没回去的道俗人等,都来参观,已到场的受施者就有五十多万人,场面之大可以约略想见。

  【9.3终赋归曲还大唐(643年,42岁)】

  【9.3.1慇懃送别】

  奘师参观完无遮大施会后,就向戒日王辞行,戒日王说:“弟子正想助您弘扬教法,怎么就要回国呢?”因此又留了十多天。

  鸠摩罗王一听说他要回国,也连忙挽留劝请:“奘师如愿长住我国,弟子必当尽心供养,为您造一百座寺院,帮助您弘扬佛法。”他们的诚恳慰留,使得奘师又滞留了半个多月。但他心里很是着急,就找机会委婉的对他们说:“中国离这里很远,且有山川险阻,闻法较晚。虽知梗概,但因经论不齐,义难周全,所以我冒险来此取经求法。所幸现在已经如愿以偿,况且我已四十四岁,恐怕来日不多,不能完成译经的心愿,故日夜不敢稍忘回国的事,以宽慰国内贤哲们的殷殷盼望。经上说:‘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如果强留玄奘,将使我国很多修行人失掉听法的利益,这无眼的苦报,你们不怕吗?”

  戒日王听完,就打消留他的念头说:“弟子仰慕奘师的德养,所以希望能常常瞻仰侍奉,但是既然会损害到很多人的法益,也不敢坚持,但不知道奘师想要从哪条路回国?如果由水路走南海,弟子当派使臣护送。”奘师对戒日王的盛情表示感激,但他之前因与高昌王约定回国途中,要再前往拜访,所以仍然选择由北方的陆路回去。

  于是戒日王命人准备金钱资粮,鸠摩罗王也准备了许多珍宝,但全被奘师婉谢,只接受了鸠摩罗王的一条粗毛披肩,作防雨用。贞观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五月,奘师正式告别大众,戒日王和各国王大臣都设饯送别,直至数十里才回头,临别分手的时候,大家都难过得哭了。奘师将经像等物,交北印度王乌地多,以军马运载先行,缓缓前进。随后戒日王又托乌地多王巨像一头,金钱三千,银钱一万,供作奘师旅途所需。经过三天,戒日王因思念殷切,忍不住又与鸠摩罗王、跋吒王等,率领数百轻骑追上奘师,再次的送别。这次还加派了四位通译官,戒日王以素毡作书,红泥封印,派通译官先送达奘师所要经过各个国家的国王,交代他们好好的护持,直到奘师回到自己的国境为止。这样的慇勤礼重,真是令人感动啊!

  【9.4渡河鼓浪失经木(钵罗耶伽国~毗罗那拏国)(644年,43岁)】

  奘师等人,从钵罗耶伽国出发向西南行,在大林野中走了七天,到憍萨弥国。旧地重游,又去参礼具史罗长者施佛园等圣迹。此时,乌地多王已在此等候多时,与奘师会合后继续向西北前进,一个多月中,经过好几个国家。在毗罗那孥国时,巧遇狮子光、师子月两位同学在此讲俱舍论、摄大乘论及唯识论,都出城来迎接他,奘师因此也在此开讲瑜伽抉择及对法论,两个月才讲完。

  继续往西北走一个多月到达北印度王都,又停留一个月,接受乌地多王竭诚的供养后,乌地多王才依依不舍的派人护送了二十多天。当奘师经过信度河时,河宽五、六里,经像及同行者坐船前进,师则乘象涉渡,但不料船到中间时,忽然风猛浪急,船身摇晃得很厉害,结果在此遗失五十夹的经本。此时迦毕试王听到奘师来到,亲自到河岸迎接奘师至寺中安置,然后派人到乌长那国抄写失落的经卷。这一耽误又是两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迦湿弥罗王得到消息,也远道亲来参礼,流连好几天才回去。

  【9.5寒风凄凛过雪山】

  【9.5.1度越雪山(滥波国~迦毕试国)】

  奘师和迦毕试王相随往西北走了一个多月,到滥波国境。

  迦毕试王派太子先进城通知僧俗两众准备幢幡宝盖出城迎接,自己则陪着奘师随后慢慢前进。到了城郊,已经有数千人盛大的在迎接,只见大众欢喜礼拜,围绕赞叹,簇拥奘师进城,驻锡在一座大乘佛寺,此时迦毕试王正在这里举办七十五天的无遮大施会。又从这里向南到伐剌孥国朝礼圣迹,往西北再经阿薄健城、漕矩吒国,直到迦毕试国内,迦毕试王又为奘师举行了七天的布施大会饯别。然后亲自送他到瞿卢萨谤城才分手,并派大臣率领一百多人护送奘师越过雪山。

  走了七天才爬上一座山顶,山顶下有一个小村庄,约有一百多户,所养的羊大得像驴子一样。当晚就在村中歇宿,隔天凌晨,由一位村民骑着骆驼在前面作引导,奘师一行人跟在后面慢慢前进,到处是冰溪雪涧,如果不是熟悉路况的人带路,就有掉落溪涧而死的可能。

  他们战战兢兢的走了一天才渡过这个险阻,此时在奘师身边同行的,只有僧徒七人,脚夫二十余人,像一头,骡十只,马四匹。

  【9.5.2云结雪飞(安呾罗缚婆国=旧睹货罗国)】

  奘师一行人于次日又登一岭,此岭远远望去像一个雪堆;但走近一看,才知道全是白色的岩石所构成,上面草木不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山顶寒风凄厉,没有人能站得住脚,就是鸟也不敢直接飞越。奘师从西北下山走了数里路,在一个小平地搭帐篷过夜。第二天继续前进,经过六天才到安呾罗缚婆国,也就是以前的睹货罗国,这里只有三座寺院,佛法不兴盛。奘师在这里停留五天,再向西北下山走去。

  【9.5.3妇女戴角(呬摩怛罗国=旧睹货罗国)】

  下山后,来到睹货罗境的各国。上次来活国的时候,恰好遇到国丧,曾在此停留不少时日;但此次叶护可汗的孙子睹货罗王自称叶护,崇敬奘师,挽留了一个多月,而派人护送,与商旅结队同行。奘师经过的国家,大多是睹货罗国的故地,风土民情大都和活国相同。但这里(呬摩怛罗国)的妇女头上戴着木角,高约三尺多,木角上有两个小歧角,上面的象征父亲,下面的象征母亲,随着其中一人去世就除去所代表的歧角。

  奘师离开这里后,继续向东走,遇到寒风冷雪就停止前进。例如在葱岭中,两雪山之间,连春夏也风雪不停,花木稀少,农作不生,一片萧条,连个人影都很难看到。

  总之,这一路上不是高山峻岭,就是川泽湖泊。有时雪行数百余里,好不容易来至一国,略事休息,便又继续向东南前进。

  【9.6登山遇盗失宝象(羯盘陀国)】

  到了羯盘陀国,从此以后,险阻就比较少了。王城东南有一片大石崖,石崖下面有两间石室,各有一位罗汉在此入灭尽定。其端坐不动,久不倾倒,亦不朽腐,据说已经有七百多年了。奘师在此国停留二十余日后,复从大石崖东北出发。

  此行仍经历了一番艰危,除气候和路况都很恶劣之外,更于第五天遇到一群盗贼,商侣惊慌,四处奔逃,连奘师乘坐的巨象也因受到惊吓,掉到河里给溺死了。幸好奘师没有受到伤害,等盗贼走了以后,和商人们集合起来再向西出发,冒着寒冷和危险走了八百多里,出葱岭到乌煞国。这可说是最后一段险路了,此时虽然离中土还很遥远,但是仿佛已经可以闻到乡土的气息了。

  【9.6.1入定罗汉】

  在这个国家的王城西面二百多里,有一座大山,上面有一座塔。传说在几百年前这里曾发生山崩,结果在山崩后的山洞里发现一位正在静坐的比丘。这位比丘身材高大,却形容枯藁,整个脸都被下垂的须发给遮住了,樵夫发现后,赶紧跑去报告国王。国王亲自前去观看,听到消息的人也都争先恐后的前来瞻供养。

  一位有修行的比丘告诉国王说:“这是一位入灭尽定的阿罗汉,如要请他出定,必须先用酥乳灌注他的全身作滋润,然后再击犍椎。”

  国王依法行事,此罗汉果然张开眼睛,看了看四周说:“你们是谁?可知我的师父迦叶佛现在在哪里?”

  国王告诉他:“迦叶佛早已涅盘很久了,就连现在的释迦如来也都已经成就入灭。”

  罗汉听完,低头闭眼,一阵沉默后,忽然撩起长发,跃升空中,示现大神变,化火焚身。

  遗骨掉落地上后,国王与大众乃捡骨建了此塔。

  【9.7鼠壤桑蚕止和阗(佉沙=疏勒国~地乳国=和阗、于阗)】

  【9.7.1至地乳国】

  从罗汉塔向北走到佉沙(疏勒)国,奘师本来应该从这里转天山北路,由高昌国回国的,因为当初经过这里的时候,曾与高昌王约好学成回国时,必到高昌留住三年。但世事无常,此时奘师听到了高昌王的凶讯,知道高昌已被唐太宗所灭,曲文泰也早已不在人世。奘师听到这个消息不免黯然神伤,因此改变行程从天山南路回国。

  奘师经佉沙国到斫句迦国,再继续往东走八百多里到瞿萨旦那国。此国境内多是沙漠,出产手工很细的毛毡和白玉;百姓尚礼义,重佛法,有一百多座寺院,约五千多名僧伽,都奉学大乘法。当时的国王智勇兼备,自称是毗沙门天王的后裔。据说国王的先祖原是阿育王的太子,因无子,于是到毗沙门天神庙去求子。结果从神像的额头上裂开出现了一个婴孩,同时间,庙前的地上亦生出甘甜香醇得像牛乳一样的特殊美味,供他食用,所以便取“地乳”为国号,音译为于阗。

  奘师入境后到勃伽夷城,城里有一尊佛陀的坐像,相好庄严,头上戴着宝冠,常常放出光明。据说这尊佛像来自迦湿弥罗国,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从前有一位罗汉,眼看自己的弟子病重就快死了,忽然想吃酢米饼。罗汉用天眼观察,看到瞿萨旦那国有这种饼,就运用神通去乞讨来。沙弥吃了很高兴,发愿投胎转世要到这个国家。后来果然如愿以偿,并且托生在王家,贵为王子。继承王位后,竟有野心想要征伐前生的祖国。

  就在迦湿弥罗王准备出兵反抗的时候,罗汉告诉他不必劳师动众,他自有办法遣散敌军。罗汉前去见瞿萨旦那王,告诉他前世的因果,并拿出前世穿的沙弥服给他看。瞿王看了以后,立刻证得宿命智,生惭愧心,而与迦湿弥罗国和好,带兵回国,并请回他前生供奉的佛像。这就是这尊佛像的由来。

  【9.7.2修表入朝】

  奘师在这里停留七天,于阗王听到奘师到来,亲自带领臣民迎接。礼谒奘师之后,国王先回都城准备,留派太子侍候奘师;过两天后又派大官来迎接至离城四十里外的地方安歇,隔天再由国王率领文武百官及在家、出家二众带着鲜花,奏乐列队迎请奘师进城,驻锡在小乘萨婆多寺。

  奘师在这里修了一道表章,托高昌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入京,将十七年来周游西域求学的经过,向朝廷作一概略的报告。

  在等待唐太宗回信的同时,应当地人的请求,为他们开讲瑜伽师地、对法、俱舍、摄大乘等四部大论,每天都有王亲道俗等一千多人聆听。结果这一讲又是七、八个月,等讲完时,刚好唐太宗的回信也到了,信上说除了欢喜他的归来以外,并且还要派遣使节来迎接他。奘师接到诏书后,立刻向于阗王辞行。于阗王收到诏书后,也敕令各国护送。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