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六章 忍恶无瞋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上章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自新。本章说忍辱负重,不要瞋责恶人,因善必能胜恶,恶终不能敌善。

  经文“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假使有些恶人、心量狭窄的小人,自不行善,当听闻有人做善事时,就生起妒嫉心,冷语嘲笑,白眼歧视,故意来捣乱找麻烦,这时候便要冷静地面对,逆来顺受。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自当反省思维,也许是过去自己的业力。努力控制自己身口意,不要被此等现像所动摇。莲池大师说:“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外境五花八门,遇上这么大的刺激或引诱,这么多的顺逆境界,好像十级台风在吹,会否被外境所转,则视乎个人平日的修持了。如果没有定力,被人一拖后腿,马上下水或同流合污,与他用同一个鼻孔出气,那就麻烦了。小小事情,也受不住考验,起瞋恚心,发脾气,你不是给他度去了吗?吾人平日诵经、拜佛念佛所修习的功德,所行之善事,虽不断积累善法种子,可惜境界一来,不能忍辱,无明火,把所有菩提种子烧尽!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以怨报怨,循环不息,这样的修行,与六度中的忍辱波罗密,相去何止千万里,离所修之佛道,就更加遥远了,修道者一定要慎加防范。

  所以说“彼来恶者,而自恶之。”若有恶人来伤害你、破坏你,不管是有意或无心,当下既不能潜移默化作恶者,心勿存计较,忍耐一下,不用起瞋恚心,反正这是他自己在造业,与我无关。好比在镜中看见丑恶的人,是他自己的容貌丑恶,镜依然是明镜。倘生起一瞋恚心,等同把他人之恶事,变成自己之恶行一样。

  古德永嘉大师证道歌有谓:“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随便他怎样毁谤,怎样说我是非,他是手执火把,想要烧天,这怎么可能呢!反而火把拿久了,令人疲倦,掉过头烧到自己身上来。再举一例,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研究佛法义理。有一次两人在打坐,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得怎么样??佛印禅师答道:“像一尊佛。?禅师又问苏东坡:“我坐得如何??他答:“像一堆牛粪。?牛粪是这样的,下方大大,上方尖尖,多难看!佛印禅师没有作声,苏东坡很开心,认为自己于一问一答中,今天终于赢了这个和尚。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说:“哥哥,禅师默然没作声,其实是你输了!禅师说你像一尊佛,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禅师像牛粪,皆因你心不清净啊。”历史上有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应如何处置?”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用退一步的方法来对治他,令对方感动而放弃他的恶行,所以各位要逆来顺受,要在反面找好处,不好记仇,仇恨心只会树立敌人,明白这个道理,才是真正明白佛法。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对批评、恶骂、挫折或逆境,便气沮意丧,只喜欢他人顺从己意,眼睛喜欢看好东西,耳朵要听美言美语,这类人没有智慧,是很难有所成就。若经得起考验,视恶骂、逆境为成就自己用功办道的增上缘,安然忍受,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恶人都是来成就我容忍力的善知识,作为佛弟子,焉能不忍!

  我们要学习古德大智若愚的精神,广阔的心量,有个“拙”字,是修行之秘诀妙方,若能照着去做,一定能成功。

  叮咛语: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两句话,不是老生常谈,而实在对人有裨益。试想一想,大部分动武血案,不是纷争一开始时,就要置对方于死地,往往是不能忍一时之气而铸成大错,所以忍的力量和作用很大,值得大家细细思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