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四十二章经 | 作者:网络 [投稿]

  世尊释迦牟尼修成道后,便这样想道:排除欲念,清净无为,这是最美妙的境界;进入专一静虑的觉悟境界,就能降伏各种妖魔外道。

  于是,便在鹿野苑树林中,开始讲示四谛圣道,传授佛法,度脱 陈如等五个人,使他们出家开悟,修成正果。

  以后又有其他的比丘(僧人),向释迦佛提出许多疑问,请求佛答复,并指示他是继续修行呢,还是停止修行呢?世尊释迦牟尼对他们予以教化引导,使他们一一开悟。于是,他们合掌、恭敬地随顺释迦世尊所教化的佛法去修行了。

第一章 出家证果

  释迦牟尼佛说:辞亲出家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的虚幻性,能够悟解佛理佛法,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沙门。沙门如果能坚持奉行二百五十戒,无论干什么事,或不干什么事,都能做到清心寡欲,勤修四谛圣道,这样他就可以修成阿罗汉

  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人,能够在天上飞行,随意变化,他的生命无限量之长;他住的地方,都有天地鬼神予以卫护。

  沙门修行次一等的是达到阿那含果位。达到阿那含果位的人,他寿命终了之后,灵魂便上升到十九天上,即到无烦天,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斯陀含果位。达到斯陀含果位的人,再经历往生一次天上,返回往生一次人间,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须陀洹果位,达到须陀洹果位的人,还要经历七生七死,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能把贪欲除了,才能成道。而要断绝贪欲,就不能忧虑,不能想断而不断,就像断除四肢之后,就永远不能再用了,下决心断绝贪欲,就不要再贪恋了。

第二章 断欲绝求

  释迦牟尼佛说:出家的沙门,只要断绝贪欲,认识自己的本性,领会最深的佛理,了悟无为无不为的佛法,内心不贪恋妄念,身外没有什么贪求,心境不执着在修道上,而实际却处处在奉行佛道,不要做恶事,造恶业,没有妄念,没有虚妄的行为,修到极点无可再修,已经得道,不需再证,不需要再经历成佛的各个阶位,而自己自然就达到最高的果位,这样的沙门就叫做成道了。

第三章 割爱去贪

  释迦牟尼佛说:一个人剃去了胡须、头发,而出家当沙门,他遵依佛教道法,抛弃世间的资产财富,拿上饭钵出门乞食,只要能吃饱就行了,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顿,一棵树下只睡一宿,很谨慎地不再求其他的享受了。

  人之所以会因愚痴而受蒙蔽、犯下过失,就是由于执着地贪求和欲望所造成的。

第四章 善恶并明

  释迦牟尼佛说:众人以十种事情行善,也以十种事情作恶。是哪十种事呢?

  属于行为方面的有三种,属于语言方面的有四种,属于意识方面的有三种。

  行为方面的三种是:杀生、偷盗、邪淫;

  语言方面的四种是:挑拨是非、恶语骂人、说谎骗人、秽言乱语;

  意识方面的三种是:嫉妒别人、怨恨他人、愚蠢糊涂。

  这十种事,不合乎佛家圣道,叫做十恶行。这十种事如果改正不再犯了,就叫做具备了十种善行。

第五章 转重令轻

  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人有许多过错,而他自己不觉悟,不悔过自新,这就顿然失去了改过之心,那么罪业就会向他奔来,就好像河水流向大海一样,越积越深越大。如果人有过错,能自己知道错了,从而自己改正解脱,能改恶行善,那么,他的罪业自然就消除了,就好像病人出了一身汗,渐渐地疾病就会痊愈或减轻了。

第六章 忍恶无瞋

  释迦牟尼佛说:当恶人听到有善人在做善事时,就故意来找麻烦,打扰破坏行善。这时,你要自己心平气和,做善事不动摇,也不要恼怒责骂打扰你的那个恶人,不理睬他。那么,那个恶人,就是自己给自己添恶业,暴露了他自己的做恶行径。

第七章 恶还本身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听说我在信守佛道,修持奉行大仁大慈,就故意来骂佛,佛听到骂声,也不回答。

  等到那人骂声停止了,佛就问他:“如果你用礼貌仁义对待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个礼貌仁义是否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来?”

  骂人的人回答说:“是的,是回到我自己身上来了。”

  佛又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不理睬,那么你自己就招祸了,恶业就回到你自己身上了。

  这就像发出声音就会有回声,影子是紧随着物体一样,永远也不会分离的,你骂我招祸造成恶业是永远也不会免除的。所以,要言行谨慎,不要做恶事。”

第八章 尘唾自污

  释迦牟尼佛说:无德的恶人要加害有道德的贤人,就好像面朝天唾口水一样,口水并不能唾到天上去,还会落到自己脸上;迎着风扬灰尘,灰尘并不能扬到别处去,还会反转来撒落自己的身上。

  贤人是不可以毁谤的,毁谤陷害贤人,自己必然招祸而遭毁灭。

第九章 返本会道

  释迦牟尼佛说:只是广博地闻听佛法,产生爱佛法之心,这并不能真正修得佛道;只有一心一意奉行佛法,你自然就会得修佛道的极大成就。

第十章 喜施获福

  释迦牟尼佛说:看见别人在布施,要跟着欢喜、支持,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有个沙门问道:“随喜的人都有了很大的福报,那么,布施的人应得到的福报是否会没有了呢?”佛回答说:如像有一支火炬,成百上千的人拿上火把来分取火种,也点燃火炬,用这火煮饭照明。但是原来的火还是存在的,并不因他人取火而消失,布施所得的福报也是这样的。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释迦牟尼佛说:施舍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饭给一个善人;

  施饭给一千个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持五戒的人;

  施饭给一万个修持五戒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须陀洹果位的人;

  施饭给一百万个修得须陀洹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斯陀含果位的人;

  施饭给一千万个修得斯陀含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阿那含果位的人;

  施饭给一亿个修得阿那含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阿罗汉果位的人;

  施饭给十亿个修得阿罗汉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辟支佛;

  施饭给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施饭给一个三世佛;

  施饭给一千亿个三世佛,不如施饭给一个达到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佛教最高境界的圣者。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释迦牟尼佛说:人有二十种难以做到的事:

  贫穷的人要想布施是很难的,

  自己尊贵而富有的人要想学佛修道是很难的,

  要下决心结束生命是很难的,

  要想看到佛经是很难的,

  想生在佛在世的世界里是很难的,

  要想忍得色和贪欲的诱惑是很难的,

  遇到好的东西不贪求是很难的,

  受到侮辱而不愤怒怨恨是很难的,

  有权势而不仗势欺人是很难的,

  遇到事情能泰然处之是很难的,

  要广泛地学习深刻地研究事理是很难的,

  要破除高傲自负是很难的,

  要不轻视尚未学得佛法的人很难的,

  要想具有平等慈悲之心是很难的,

  要能不说是非是很难的,

  要想遇到有真才实学的有知识的人是很难的,

  学佛的人要想明白真正的佛理、明心见性是很难的,

  随缘分来教化众生是很难的,

  遇到任何环境、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是很难的,

  要想明白世间各种行为方法的实质是很难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