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文章
  • (太虚大师)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讲述 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坛 周少如、黄适园、王尚菩、骆馨吾合记,罗庸编 悬论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甲三 统结分 悬论 一、明胜义 四十二章经者,是中土翻译佛典之笫一部。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 甲、辞最简

  • (网络)四十二章经遗教经

    汉明帝夜梦金人,遗使天竺,得佛经四十二章,此圣教东流入震旦之始也。今以其言近,僧不诵持,法师不升座为人讲演。夫此经言不专近,有远者,有言近而旨远者,人自不察也。又遗教经,乃如来入灭最后之要语,喻人世所谓遗嘱也。子孙昧宗祖创始之来源,是忘本也;子孙背父

  • 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出现在什么时代? ()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出现在什么时代?

    一、殊胜地位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9年),汉明帝梦到全身散发金光的神仙落于皇宫大殿,太史傅毅解梦认为是天竺佛陀飞临。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去西域取经。天竺高僧迦叶摩腾

  • 佛陀祖国遭屠杀,以神通之力也无法阻挡的业报 (网络)佛陀祖国遭屠杀,以神通之力也无法阻挡的业报

    目犍连(也称目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神通的运用,确是便于接引众生,可是神通不能违背因果法则,不能胜过业报,不能解脱生死烦恼,却是事实。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城,遭到侨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见此情形,也很着急,建议用神通保护他们,佛陀心理虽感到悲痛,但却深知业力不可违,因果不可改,说:“今日宿缘已熟,正可受报。”也就是说业缘成熟了,受报的事是无法用什么来替代的。

  • (妙心法师)《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原文] 佛言:“吾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兴化。如四时木。” [消文] 什么是“化宝聚”?什么是“梦金帛”?什么是“眼前华”?什么是“昼夕寤”?什么是“四时木”?

  • (印光大师)为什么四十二章经被先翻译出来?

    为什么四十二章经被先翻译出来? 印光法师答:然佛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示生印度。历一千年至汉明帝永平十年,方请梵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尊者,赍佛经像至洛阳。二尊者以华人初闻佛法,若即以圆顿深经见示,则机教不契,难以得益。四十二章经文义明显,人易领会,故先译之

  • (印光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新疏序

    真如佛性,生佛了无二致。逆顺修持,圣凡天渊悬殊。盖众生虽具性德,绝无修德。纵有修为,皆与性德相悖,故谓之为逆修。以故性德莫由显现而得受用。佛则本性德之理体,起修德之事功。三惑由兹净尽,二严由兹圆满。修德功极,性德全彰。常住寂光,享受法乐。但以悲心无

  • (释智旭)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人法双彰。‘经 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罗藏,同名经故。‘佛经题七字,通别合举,说四十二章 六字是别名,异众经故。就别名中,‘佛 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 为所说之法。‘佛 者,梵语具云佛陀,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不同凡夫,觉他不同二乘,觉满不同菩萨。即是释迦牟尼如来,万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道源) (道源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道源)

      今天发给你们的本子,是《佛遗教三经》合订本,为什么要把这三部经合订起来,先跟诸位讲一讲。世界上其他宗教,我们都称为外道,各种外道都苦于经典太少,我们佛教反而苦于经典太多。佛教传入中国,到了宋朝第一次刻藏经版,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之多,一直增加,到现在已有二万多卷,所以初学的人不知道要从哪一部经看起。古时候诸大祖师觉察到

  • (宽旭)讲《四十二章经》体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这次讲《四十二章经》,令我感到成办一件事真的不易啊!让我对任教的老师们更加崇敬,他们不容易啊!自从法师布置“讲课”任务后,我便开始在紧张中度过,或许有人会说有必要吗?不就一人一章的内容吗?随便找资料读读即可。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甚至还埋怨法师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讲课就好了,还制作什么ppt

  • (阿莲)解读《四十二章经》

      解读《四十二章经》  阿莲  《四十二章经》是佛陀对其弟子的言语行止做出规范的经典之作,经中指出出家人应如何立身行持及如何战胜修持过程中的障道因缘,最终走上菩提之路。但是做为一个现代的在家人,

  • (迦叶摩腾/竺法兰)四十二章经白话注解

      四十二章经 题解  《四十二章经》,由篇幅较短的四十二篇经文构成,一般公认作是中国最早的佛经译典。但本经的译者译出年代及诸版本文字出入等问题,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以下拟就这些问题逐

  • (梦参法师)《四十二章经》念佛先除障碍

      《四十二章经》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他怎能来念佛念到一心呢?再说富贵的人,他光享受去了,富贵修道难,这也是难啊。你先得把这

  • 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网络)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世尊释迦牟尼修成道后,便这样想道:排除欲念,清净无为,这是最美妙的境界;进入专一静虑的觉悟境界,就能降伏各种妖魔外道。于是,便在鹿野苑树林中,开始讲示四谛圣道,传授佛法,度脱 陈如等五个人,使他们出家开悟,修成正果。

  • (杜保瑞)《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知识意义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知识意义  一、《四十二章经》的版本及义理  《四十二章经》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译经,然此说在学界讨论中已有较明确的史实轮廓,根据《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一书中多位

  • 四十二章经是怎样一本佛书?怎么来的? (网络)四十二章经是怎样一本佛书?怎么来的?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四十二章经》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经,其实关乎大清龙脉,满人入关时曾在关外藏了很多宝藏,而在这部经书中,就藏有宝藏地图。那么,真实史实上的的《四十二章经》是什么样的呢?《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为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

  • 《四十二章经》的介绍及各章大意 (网络)《四十二章经》的介绍及各章大意

      《四十二章经》,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解大小乘经。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于是迎请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二人居于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译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经典

  • 四十二章经全文翻译 (网络)四十二章经全文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辞亲出家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的虚幻性,能够悟解佛理佛法,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沙门。沙门如果能坚持奉行二百五十戒,无论干什么事,或不干什么事,都能做到清心寡欲,勤修四谛圣道,这样他就可以修成阿罗汉。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人,能够在天上飞行,随意变化,他的生命无限量之长;他住的地方,

  • (太虚大师)四十二章经讲录

      一、明胜义。四十二章经者,是中土翻译佛典之笫一部。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甲、辞最简驯 此经于诸经中文辞最为约易。以佛教初入中土,译者希以简括之文字摄多量之义蕴,故每章字句力求简寡;拟于儒家之论语,道家之老子。文章气息因之雅驯,异于后世直译诸经。

  • 《四十二章经》讲记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讲记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即顿失依止。

  •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

  • (宗舜法师)漫画《四十二章经》导读

    漫画《四十二章经》导读 宗舜 《四十二章经》,一卷,全经约二千三百余字,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故称“四十二章”,一般认为是最早翻译成汉文的佛教经典。明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中称此经:“‘四十二章\\\\\’者,约数标名。盖从一代时教之中,摘其最切要、

  • (理净法师)《四十二章经》真伪述评

      佛教虽诞生于印度,但能够使佛教发扬光大广泛传播却在中国神州大地。自佛教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整整2000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民间艺术、道德修养、哲学思想、科

  • (方广锠)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方广锠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名叫《四十二章经》。 佛教传说,东汉时,有一次汉明帝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神人,浑身闪闪发光,在殿前飞行。第二天便把这个梦告诉大臣。有一个学识很渊博的大臣叫傅毅的回答说:“我听说印度有佛,能发光,能在空

  • (吕澄)「四十二章经」抄出的年代

    「四十二章经」抄出的年代 佛敎在汉明帝平8年(公元65年)以前就已传入我国内地,但其初曾否翻译经典,现在却很难稽考了。西晋以来,由汉明求法故事的发展而有了最初译出「四十二章经」的传说,流行至今,虽屡经学者考证它的虚构,而一般人仍然信以为眞。因此,这一有关中国佛敎历史的「四十二章经」年代的问题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在这里,且来简单地说一说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 预先要说淸楚的,是在梁代之前出现的「四十二章经」始终只有一本,卽是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着录的一本,也就是

  •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考证 (蔡惠明)关于“四十二章经”的考证

      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译出的一部佛经。东汉明帚遣蔡惜等十八人到大月氏国求佛法:水平千年(西元六十七年)请得迦叶摩腾、竺法兰两尊者用白马?经来到洛阳。第二年,明帚敕建白马寺,让摩腾、竺法兰在寺讲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网络)佛说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当时,世尊成就佛道,这般思惟:‘离开欲望,安于寂静,是最殊胜的。安住大禅定,能降伏一切魔道。爱欲生于贪心和愚痴。禅定是智慧的资料。所以世尊,刚开始就说,离欲是最殊胜的,然才劝导,安住禅定降伏魔道。

  • (网络)经典的故事—《四十二章经》的传译

      西来第一经—《四十二章经》的传译  门径萧萧长缘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唐太宗〈题

  • (惟觉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修行要想成道证果,必须从持戒着手。持戒清净就能成道、证果;相反地,持戒不清净,就不能成道、证果。小乘讲戒、定、慧,大乘六波罗蜜中亦有持戒波罗蜜,《楞严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所以,无论大、小乘,都是以戒为根本。

  • (网络)佛教典籍简介: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  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解大小乘经。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

  • 《佛说四十二章经》白话 (超然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白话

      经序:释迦牟尼世尊,最初成就觉悟之道的时候,曾经进行这样的思维观察:“只有远离欲望的束缚,安住于法界本来的寂静,才是最了不起的事情。安住在这个本来寂静的大禅定当中,就能够降服各种天魔外道的侵扰,成为圆满的佛陀。”然后,世尊来到鹿野苑当中,为五比丘讲说了四谛妙法。度化了憍陈如尊者等五人,使他们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 (杨克贤)中国早期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以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中国早期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以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杨克贤  摘要: 《四十二章经》是记述出家、在家精进修行,离欲布施等教义,相传是中国最早的经典。关于此经的真伪问题涉及最早译出的佛经和最初出现的

  • (妙心法师)《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妙心法师:《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原文]  佛言:吾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兴化。如四时木。  [消文]  什么是化宝聚?什么是梦金

  • 《四十二章经》里的宝藏 (网络)《四十二章经》里的宝藏

      读过金庸小说《鹿鼎记》的人都知道一件宝贝,就是《四十二章经》。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那么,《四十二章经》到底是何方宝物,令人如此疯狂呢?《鹿鼎记》第十五回写道,韦小宝认老宫女陶红英作“姑姑”,交谈间,韦小宝发了他人生当中的第N个毒誓,让陶红英说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 佛说人生在世会有二十大难 (网络)佛说人生在世会有二十大难

      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

  • 不花一分钱布施也能获得无尽福报 (网络)不花一分钱布施也能获得无尽福报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 佛说随喜布施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网络)佛说随喜布施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编者按: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著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

  • 佛陀亲口告诉你宿命通如何修得? (网络)佛陀亲口告诉你宿命通如何修得?

    沙门出家人问佛,是因为什么因缘,人可以得知自己的前世,能够达到见证真理呢?佛回答:清净自己的心,坚守意志,可以见到真理。犹如打磨镜子,污垢去掉了。光明就出现。断除淫欲,内心无求,就可以知道宿命了。

  • 佛说做恶人到头来就是害自己 (网络)佛说做恶人到头来就是害自己

    人在世上难免会有磕磕绊绊,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矛盾升级就是斗争,或为名,或逐利,或为了一口气,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你死我活!注意,有了这种念头,你的一只脚已经踏入恶人圈了。

  • 《四十二章经》有哪些内容? (星云大师)《四十二章经》有哪些内容?

      《四十二章经》的内容是各自独立、简短扼要,并没有连贯。早期编译者的用意,是要让人生起信心,重点在阐述出家人的证果、善恶诸业,要知足,不要多欲;要远离情爱,因为爱是苦海;还有守持口业、要有因果观念,以及人命无常等教义,说明了出家学道的要点。

  • 四十二章经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国的,讲了什么? (耀矩法师)四十二章经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国的,讲了什么?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印度传入我国的第一部佛经。据《后汉记》卷十中记载: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曾派遣蔡愔等十八人为使臣,到大月氏国乞求佛法。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请得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二位高僧,用白马载着佛像和佛经来到了洛阳。

  • 四十二章经是谁翻译的?译者迦叶摩腾、竺法兰简介 (觉醒法师)四十二章经是谁翻译的?译者迦叶摩腾、竺法兰简介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 《四十二章经》是怎样一部经? (星汉)《四十二章经》是怎样一部经?

      《四十二章经》非一部独立的典籍。根据《四十二章经序》记载,后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遣张骞、秦景、王遵等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其内容着重阐发早期佛教宣说的人生变幻、欲望和贪爱之弊,等等,劝导人们放弃世俗,追求出家修道的超世生活。《

  • 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文 (摩腾/竺法兰)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 佛说四十二章经译文 (网络)佛说四十二章经译文

      当时,世尊成就佛道,这般思惟:‘离开欲望,安于寂静,是最殊胜的。安住大禅定,能降伏一切魔道。爱欲生于贪心和愚痴。禅定是智慧的资料。所以世尊,刚开始就说,离欲是最殊胜的,然才劝导,安住禅定降伏魔道。佛言:“辞别亲人,出家修道。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明白无为佛法。便称之为沙门。 ”

  • 四十二章经注音 (网络)四十二章经注音

      世(shì)尊(zūn)成(chéng)道(dào)已(yǐ)。作(zuò)是(shì)思(sī)惟(wéi)。离(lí)欲(yù)寂(jì)静(jìng)。是(shì)最(zuì)为(wéi)胜(shèng)。住(zhù)大(dà)禅(chán)定(dìng)。降(jiàng)诸(zhū)魔(mó)道(dào)。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