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以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四十二章经 | 作者:杨克贤 [投稿]

  中国早期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以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杨克贤

  摘要: 《四十二章经》是记述出家、在家精进修行,离欲布施等教义,相传是中国最早的经典。关于此经的真伪问题涉及最早译出的佛经和最初出现的佛教撰著,以及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而这是任何一部中国佛教史都要讲到的,所以近代学者争论最多。大多数学者承认其书不伪,但至今仍然不能定论。

  《四十二章经》,一卷,包括四十二篇短经文,最早记载于《丽藏》、《出三藏记集》、《弘明集》《牟子理惑论》。本经有多种异本,现存主要的有五种:(1)《丽藏》本,(2)宋真宗注本,(3)唐《宝林传》本,(4)宋六和塔本,(5)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各章的内容多见于阿含部经典。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真伪,主要问题出在《牟子理惑论》中有关佛经文句,与据《高僧传》、《出三藏记集》等所载后出汉译佛经有相关之处。或者真伪问题仍在争论中的《四十二章经》的《序》中。而《四十二章经》也有非汉代文体、道安《经录》所不记载、与晋代所译《法句经》大致相同、等疑点。下面我将引用资料对问题进行讨论。首先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真伪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四点:一、佛教传统的说法认为《四十二章经》时佛教传入中国翻译最早的一部佛经;二、史学家考证认为《四十二章经》是晋代以后中国人所伪造的;三、佛学理论家研究认为《四十二章经》有两种译本,汉译本早已失传,今所流通者为吴支谦所译;四、近代一些佛教史学家有新的说法,认为今所流通的《四十二章经》是后人在汉译本的基础上润色而成。

  首先周叔迦认为“有人认为此经文词华茂,不类汉代所译诸经的古拙,疑是晋人伪造,或后人所译。考印度经典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称为贝叶经,极易碎破,不耐翻检。所以师资授受都是口耳相传,全凭背诵记忆。这《四十二章经》是迦叶摩腾就所记忆的《阿含经》背诵出四十二章。译者笔受其意,写成此经以供汉明帝阅览的,未必是依文直译。”

  汤用彤先生也认为 《四十二章经》虽不含大乘教义,老庄玄理,虽其所陈,朴质平实,原出小乘经典。但取其所言,与汉代流行之道术比较,则均可相通。一方面本经诸章,互见于巴利文及汉译佛典者极多,可知其非出汉人伪造。一方面诸章如细研之,实在于汉代道术相合。认为是后人伪造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文体华茂、流畅,非汉代文体;二、道安《经录》所不记载;三、语体为仿“孝经”语体,非梵文翻译语体;四、从内容上看,与晋代所译《法句经》大致相同;五、本经最早记载于《理惑论》,此书亦疑为伪造。梁启超认为“《四十二章经》察其文体,案诸经录,皆可断为两晋间人作,绝非汉时所有,“此经”并非根据梵文原文比照翻译,实撮取群经精要,摹仿此土《孝经》、《老子》,别撰成篇。质之,则乃撰本而非译本也”。

  黄忏华先生认为此经是中国人伪造,道安所著《综经目录》是最早的经录而不载此经,所以此经必是后人所作。“此经非自梵本译出,故有谓佛教东渐,实以前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为最初。佛教自月氏方面,渐次流到民间。而如《四十二章经》实后人之伪作。而伪作之年代,在道安(东晋)以后,僧佑(齐梁)以前。以客观存在录缺此经,而《三藏记》则记载竺摩腾译写此经始末,且有古经现在,莫先于‘四十二章’说也。”吕澂认为“《四十二章经》不是最初传来的经,更不是直接的译本,而是一种抄经”, 《四十二章经》之为经抄,并非印度现成的结构,而是从一种汉译《法句经》随意抄出来的,所以显得凌乱、疏漏,毫无印度著述所常有的精严风格。

  同意有两种译本主要有近代学者汤用彤先生,也有一些史家认为今本是经由后人原本上润色而成。汤用彤先生认为“现存经本,文辞优美,不似汉译人所能。则疑旧日此经,固有二译。其一吴支谦译,行文优美,因得流传。则摩腾译经为一大事,因遂误以支谦所出即是汉译,流传至今,因袭未改。《四十二章经》汉晋之间有不同译本,甚可置信。译出既不只一次,则其源出西土,非中华所造。”

  印顺法师认为是经由后人润色“一般流通的《四十二章经》是宋守遂所传的,经过禅宗大德糅合了禅家的辞句,所以曾引起近代学者的误会,认为充满禅宗色彩的《四十二章经》是晚出的伪经。其实别有《四十二章经》古本,编在《宋藏》与《丽藏》。”陈垣先生也认为《四十二章经》现存本是经过后人修改的,非汉时译本。一、后汉至魏中叶,尚纯用浮屠;二、三国末至晋初,浮屠与佛参用;三、东晋至宋,则纯用佛,得出后汉有《四十二章经》译本,亦或可信。现存之《四十二章经》为汉译,则绝对不可信。《牟子理惑论》乃现存汉译诸经皆不能信为汉时 所译撰。

  《四十二章经》文本的问题引起当代学者的讨论,主要因为他们之间相互穿插,彼此证明,采用不同的证明体系就得出不同的证明结果,且由于史料的残缺,任何一种说法都不能给予明确的结论,所以汤用彤先生在被学术界认为时扛鼎之作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考证史料给予客观的推断。对《四十二章经》认为是佛教最初传译的经典的人,由此推断出佛教传入的时间是永平十年汉明帝求法,根据之谦的《法句经序》。对此经怀疑的人认为其文句修辞功夫不似汉代同时期翻译的经典,认为抄自《法句经》,而且王浮的《老子化胡经》中或佛教是假造诸经,但没有《四十二章经》的名字,由此可知当时尚无此经,所以它是东晋时的伪作。关于《四十二章经》是否初传的典籍又涉及《牟子理惑论》,因为论中第二十一讲到佛教通传缘起时,引《四十二章经序》关于汉明求法的说法,刘宋陆澄《法集》中又引证《理惑论》中的记载。陆澄的书已佚,其目录保存在《出三藏记集》中。齐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记载《四十二章经》并冠其为首,而僧佑原是在道安的《综经目录》的基础上加以扩大撰写的,道安《经录》并无此书,然道安治学严谨,不是亲眼所见绝不收入《经录》,所以有可能《四十二章经》当时不存在。

  总之,《四十二章经》真伪问题是如此纷繁复杂,以至于不论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都不能找到有力证据,期待今后有新的考古发现与文献使其得到更好解决。

  参考文献:

  [1]110——128宝林寺丛书佛教文化与佛教教育理净法师著《四十二章经》真伪评述

  [2]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关于四十二章经考477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1年

  [4]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5]《中国佛教第四集》中国佛教学会编 1979年

  [6]周叔伽《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

  [7]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

  [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88年

  出自: 《大观周刊 》2010年37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