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附录二 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二.从惜福结缘来谈禅宗的教学守道

  禅者,山中卧衲衣当被,和头裹瓠瓢作枕。离世隐居,物欲淡泊,不只生活简单,而且爱物惜缘。一草一叶、一瓦一土、一字一珠,在禅者的手中都能活用起来,不随意浪费大地的一点资产。像天台左溪尊者,泉水可以洗昏蒙,云松可以遗身世,块然独居一室,自有法界之宽。他一生行谊尤其令人称道:他「非因寻讨经论,不虚燃一灯;非因瞻礼圣容,不虚行一步;未尝因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毫财」,这样的操守,可说是惜福结缘的最佳典范。有一位义山禅师要沐浴,弟子替他准备了洗澡水。禅师来到澡池边,探手一试说:「太热!加一点冷水。」

  弟子盛水来,加了一半,剩下一半水就把它倒掉了。义山禅师看了很生气,骂道:「你这个业障鬼!水啊!滴水如金,水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浇在花上,花会欢喜;洒在树上,树会生长。这么宝贵的生命资源,你怎么可以轻易糟蹋掉呢?」

  这个徒弟经过这次严厉的教训后,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滴水」,自我警惕「一滴水也是甘露泉」,就是有名的滴水禅师。

  禅门的生活如此简朴,并不贪求尘世的一切物质。渴饮山泉,凉而甘美;饥食菜根,淡而飘香。对于一草一木、一坐一盘都非常爱惜。你们各位听到这个禅,不妨学习滴水和尚惜福结缘的精神,会使生活别有洞天。

  现在民生富裕,物质充斥,惜物惜福的风气低落了,一支原子笔不值多少钱,却可以为你写个几年,甚至一生,你可以是一支笔居士。话,多了招祸,你可以爱惜唇舌,一句话都不随便乱说,你就是一句话先生。钱,不随便浪费,一块钱有一块钱的功德,你就是一块钱先生。佛光山在美国建了一个西来寺,我常去探望,每次去,身边总有一些钱,到了美国通通留下结缘,回来时,身上只有一大迭卫生纸。因为,在美国无论是吃饭、乘船、搭机都有卫生纸,到什么地方都是一张卫生纸,用完舍不得丢,一张张迭收着,我到美国半个月,回来时四个口袋里存了七十几张卫生纸。卫生纸不值钱,但是很有用,要多少木材、纸浆,多少工夫才做出来薄薄的一张,这个工夫很大呀!怎么能不珍惜呢?

  任何东西不只有物质上的价值,内心的认定更重要。虽是卑微的东西,一滴水、一朵花、一支笔、一张纸,都非常宝贵,你把这许多东西都珍视了,都能惜福结缘了,世间何物不宝贵呢?

  有一位七里禅师,在佛殿里打坐参禅,半夜闪进一个强盗,低声叫:

  「钱拿来!没有钱要你的命!」

  七里禅师不动声色,回答道:

  「不要打扰!我在参禅。要钱,钱在佛祖下面的抽屉,自己去拿。」

  强盗拉开抽屉,取了钱,正要走,七里禅师说:

  「喂!不要通通拿走,留一点,我明天还要买香花供果啦!」

  强盗真的依言照办,瞪着眼往外走,正要踏出门,七里禅师又叫住他:

  「站住!」

  强盗吓了一跳,回过头来,只听七里禅师说道:

  「你拿的钱是佛祖的,不向佛祖说声谢谢就要走吗?」

  强盗被说动了,就向佛祖点头称谢,一溜烟的逃了。

  不久,这个强盗给警察抓了,供认曾经偷了七里禅师的钱。警察带他来让七里禅师指认。七里禅师说:

  「没有呀!他没有偷啊!他有向佛祖道谢啊!」

  七里禅师爱惜钱,以慈悲心来结缘,这种教学守道的方式感动了那个强盗,从此悔过向善,做了七里禅师的弟子。

  禅宗的惜福和结缘常常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有一个公案就说出了福报的因缘:一天,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行脚,外出教化。他们顺着河流往上走,正商谈如何弘法时,雪峰禅师肚子饿了:

  「喂!喂!喂!今天住哪里啊?」

  忽然看到河流里有一根青菜叶子,顺着水流下来,钦山指着说:

  「你们看:有菜叶飘流下来,可见上游一定有人住,到那边就有饭吃,可以歇脚了。」

  岩头凝目注视水里那根菜叶,摇头叹息:

  「唉!这上游的人家,连这么一根翠绿的菜叶都不爱惜,竟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也说道:

  「这么不珍惜的人家,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其它村庄歇脚吧!」

  三个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时,上游有一个人「砰砰砰」沿河跑下来,气喘吁吁的一路寻觅什么。禅师问:

  「找什么?」

  那个人满头大汗停下来:

  「我刚才洗菜,不小心一片叶子被水冲下来了,我在找那根菜叶子。」

  雪峰禅师三人一听,高兴得哈哈大笑,点头称许:

  「这人这么惜福,值得度化,好!我们就到他家弘法挂单吧。」

  惜福之人才会多福,佛性福田。我们的痴福、罪福,不是真福;真福是要像种树、种谷一样,才能福至心灵。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里种松树,黄檗看到了,奇怪的问:

  「山上已有这么多树了,你栽松做什么呢?」

  「一与山门做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

  禅师们这种不求自利,荫庇天下的胸襟,是济世精神的显露。禅的教学守道,就是从生活中惜福,从结缘来体验,以慈悲为本怀,用智慧来引导,提昇修持的境界。

  惜福、结缘就是禅者学道的生活。

  三.从慈悲感化来谈禅宗的教学守道

  威名显赫的阿育王是佛教的大护法,也是很虔诚的三宝弟子。有一天,阿育王准备了丰盛的斋饭来供僧。为了礼敬僧宝,阿育王虽然是一国之君,对法师一定要跪拜顶礼如仪。当应供的队伍远远走来时,阿育王看见一个小沙弥也在里面,就有些犹豫了:嗐!这么小的孩子,我堂堂国王向他礼拜,成何体统呀?不拜呢,心头又不安,恐怕不合乎佛弟子的规矩。阿育王想了又想,把那个小沙弥请到偏僻的地方顶礼,悄悄跟沙弥说:

  「小沙弥!我向你礼拜的事,你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喔!」

  小沙弥手里捧着钵就跟阿育王讲:

  「你看!」

  他朝钵上一跳,身形一缩,就跑进钵里去,一会儿又跳出来恢复原状,如此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的,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小沙弥也学着阿育王的口吻说道:

  「大王!刚才你看到的也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喔!」

  这个沙弥,小小年纪志气高,他以神通教示阿育王,跟国王玩了一场慈悲游戏。禅的教示,不分年纪大小,禅者的教化也不因贵贱而有高低分别。

  有一天,云水禅师到一个大富翁家里化缘,被大富翁推拒门外。云水禅师在山上无粮米,大富翁又不肯布施,正不知如何济众办道?走着,走着,看见富翁家的水沟流出许多饭粒,云水禅师觉得很可惜,就每天来捡,捡回去除了自己吃外,吃不完的便晒乾,储存起来。

  十年后,大富翁家忽然起火,一场熊熊烈焰使大富翁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不得不四处行乞,狼狈不堪,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只得投奔云水禅师的寺庙,哀求禅师收留他:

  「恳请和尚慈悲!慈悲!救救我吧!」

  云水禅师收留了他,又做饭给他吃,大富翁这一顿饭吃的津津有味,满怀感激:

  「师父,好感谢你!」

  「你不必感谢我。这些饭本来就不是我的,是你的,我只是花一点劳力把它捡起,晒乾储存起来。正好今天你用得到。」

  大富翁深感惭愧,立誓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所以禅师用慈悲教化来感人,是他们的特长,也是禅师教学守道的特色。

  还有一位挑水禅师,教大家禅法一段时间,忽然失踪了,众弟子不知禅师的下落,就四处寻访。有一名弟子寻寻复寻寻,寻到荒郊野外,在一个废桥下发现一些小洞穴,里面有很多乞丐,那个挑水禅师就在乞丐群里。这个弟子又惊又喜的请求:

  「师父啊!请您慈悲回去,再开示我们禅法。」

  挑水禅师意兴阑珊道:

  「唉!光用口讲,讲几千几百次也没有用,你们做不到!」

  弟子急忙恳求:

  「师父您再教我做什么,我一定做到。」

  挑水禅师眼一瞪说:

  「好!你在这跟我同住三天,我就传授你禅法。」

  弟子一听:三天有什么了不起?为了学禅,就是三年也没关系,于是依约住下来了。

  第一天,洞里除了肮脏的满地垃圾,还是肮脏的垃圾,连漱口水都没有,更别说洗澡了。连小便都不知道怎么办。这一天虽然难挨,却也忍耐下来了。第二天,乞丐寮里,一个老乞丐死了,挑水禅师唤徒弟:『帮我把老乞丐搬出去埋葬』。这个老乞丐卧病太久,浑身发臭,令人退避三舍,好不容易埋葬完哪,回来,挑水禅师倒下就睡觉了,徒弟无法忘记腌臢臭味,怎样也睡不着,一夜翻覆不成眠。

  第三天早上起来,挑水禅师说:

  「我们今天不用乞食啦!老乞丐讨回来的饭菜还没有吃完,就把它当做今天的饮食吧!」

  这个徒弟一听,不要说是吃,一想到那种脓疮秽垢的饭菜就想呕吐,腌臢恶臭的气味一直盘旋不去,当下鼓起勇气向挑水禅师说:

  「我再也没有办法住下去啦!」

  挑水禅师眉一横,眼一瞪:

  「所以,你们学不到我的禅法。」

  没有很大的慈悲心和忍耐力,怎能经得起磨难,通过重重考验,越过层层关卡,见到另外一个光天化日的世界呢?禅宗的学道,注重的不是表面风光,而是精神内涵,是在烂泥坑里植净莲。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船正要开航时,有位佩刀将军匆匆赶来,扬鞭大喊:

  「等一下!船夫,载我过去!」

  船上的人都说:

  「船已开行,不可回头。」

  船夫也大声回答道:

  「请搭下一班吧!」

  只有梦窗国师独排众议,向船夫求情:

  「船家!船离岸不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是一位法师讲话,勉强同意,把船驶回头。想不到将军上船,拿起鞭子就抽,正打在梦窗国师身上,还高声谩骂:

  「混蛋!走开点!把座位让给我!」

  这一鞭打得梦窗国师鲜血汨汨的流下来,国师一言不发,默默把位子让出。大家看了,不敢声张,都窃窃私语,惋惜禅师好心要船夫载他,反而落到如此下场。将军听到了,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认错。船到对岸,梦窗国师跟着大家下船,默默走到水边,静静地把脸上的血洗掉,微笑抬头,一脸的坦然。蛮横的将军终于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上前跪在水边,对国师忏悔道:

  「禅师!对不起!」

  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说:

  「不要紧!出外的人心情总是不太好。」

  参禅求道,除了开拓福德智慧外,更要长养慈悲心。由于禅师的慈悲才能感化顽强,抛弃贪欲瞋恨,化暴力为祥和。以禅心、悲心、佛心来洗净尘世的罪业,这就是禅者教化的力量。

  四.从方便灵巧来谈禅宗的教学守道

  禅师教人参禅,是无限的方便,无限的灵巧。一默一语,含藏生机;一棒一喝,敲破昏迷。无论你是士、农、工、商或凡俗、老幼,禅师都能契机化导,山林水边或衣、食、住、行,禅师都能运用禅法点化你,使你转贪瞋为慈悲,转迷妄为智慧,禅师方便灵巧的教化便深深蕴含其中了。现在我介绍几个禅师教化的公案给各位参考:

  有一天,昭引和尚云游各地,应机教化,有信徒来请示:

  「发脾气如何改呢?」

  和尚笑说:

  「脾气由瞋心来,这样好了,我来跟你化缘,把你的瞋心和脾气给我好了。」

  信徒一惊,想到自己脾气移植昭引和尚身上的情形,如同毒水流入清泉,立刻看到了恶脾气的真相,于是幡然悔改。

  信徒的儿子非常贪睡,父母不知如何辅导他,就请示昭引和尚。昭引和尚到他家,把犹在梦中的小儿摇醒道:

  「我来化缘你的贪睡,你把睡虫给我吧!」

  听到信徒吵架,他就去化缘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缘喝酒。昭引和尚毕生以化缘度众,凡遇他人的陋习,都化来化去,令其照见本来面目,感化了很多信众,显示出禅师们方便教化的气度。

  有一个琉球和尚来到中国,跟遂翁禅师参禅求道。参学三年,一点禅的消息都没有,这个和尚一直没有开悟,就准备打消参学,向禅师说:

  「算了,我回家去吧!」

  遂翁禅师见他犹如浮萍定不住,就激励他:

  「再忍耐一下,再参七天就好。」

  七天以后,依旧没有开悟。忍耐又忍耐,七天又七天,唉!七个七天都过了,这和尚不免垂头丧气。遂翁禅师慈悲开示他:

  「再过五天吧!」

  这和尚又参了五天禅,遂翁禅师冷眼静观,只是一再挽留:再三天吧……再一天吧!这个和尚非常恐慌,问:

  「禅师!最后一天,不开悟怎么办?」

  遂翁禅师庄严地道:

  「再一天不开悟,只有死,不能再活了!」

  这个和尚面对死亡,真正「置之死地而后生」,精神统一,意志集中,非比寻常。功夫尽处,胸中不挂一尘;火候到时,心上不依一法。旋乾转坤,只是一念用力,生死禅便豁然洞现,和尚就在这一天开悟了。

  禅师教人,不是给你添加什么,而是要你把俗情妄智通通扔掉,自服一帖清凉心散,照见人生的迷情与真机。

  有名的赵州禅师,消泯了贪恚愚痴苦恼后,常教化世人。一次,有个女人向赵州禅师诉苦:

  「唉呀!禅师,像我们女人实在业障啊!小女孩时,要听父母严苛管教;长大结婚后,要被丈夫管;老年又轮到儿女来管。你看这些儿女,我一讲话,他们就叫:『妈妈,不要讲啦!』真是业障啊!」

  赵州禅师呵呵大笑,一摆手:

  「你不要这样想。女人很有福气啊!你看:小女孩时,爸爸妈妈多么爱护照顾;长大以后,多少男人倾心追求喔!老来儿女也特别孝顺。很多儿女不喜欢探望父亲,反而喜欢看妈妈,做女人实在比做男人多受眷顾哟!」

  通达人情事理的赵州禅师,不要女人自怨自嗟。他换一个角度,把不好的都看成美好,成就另一种风光。一样的世间,不一样的情怀,端看我们一心如何转换,这就是禅教的灵巧法门。

  有一个人絮絮不休向赵州禅师叩问:

  「怎样学道?怎样参禅?如何开悟?如何成佛?」

  赵州禅师点点头,起身说:

  「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啦!」

  说完,不理那人的惊愕,禅师开步走、走、走,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

  「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吗?」

  那个信徒一想,就懂了。禅,是不能外求的,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别人都不能代替,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去参学。千钧重担都背过的人,自然生出力气,自然有肩膀,这是禅的方便法门。

  大安禅师到百丈处参学,与百丈问答的公案,可以帮我们更深入禅宗的特色:

  「如何识佛?」

  「大似骑牛觅牛。」

  「识得以后呢?」

  「如人骑牛回家。」

  「如何保住?」

  「如牧童执杖看牛,不令践踏作物。」

  我们的自心被无明颠倒,攀缘五欲六尘,心中不净,向何处问佛?问了佛又有何用?向外追寻总无益,不如骑牛归家,好好安心长养。

  禅,要靠自己去体验,去实践。我有禅是我的,不是你的,希望各位把禅转化到自己身心里面,带回去好好生活;更希望各位借着禅海法水滋润生命,体悟清明意境,清凉六根,活得更清明自在。我祝福大家福慧增长,谢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