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六祖坛经讲记 第66集

  六祖坛经讲记 第66集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六祖大师很清楚地教我们方法,在谈方法之前先告诉我们它的定义,什么叫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因,就是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在你还不是真正了解之前,你很少是正确的。难道你对别人好是正确的吗?不见得。有时候你对别人好是害了他,有时候是一种干扰、是啰嗦、是借口。什么叫〔邪〕?什么叫正?为自己就叫邪,假设它是私心的,它必然是邪;假设你为别人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亦是邪。简单地讲,你的内在如果有所动机、有所目的、有所求,那都是邪。比如说,像我们出家人,到底是在利益众生还是巩固自己的道场,就要问那个出家人的心,很多话都不好讲开。你没有从内心下手,不明白真正的道理,事实上自己会很苦,无论你怎么包装是没有用的。像昨天有个学生跟我讲:「依师父的功力,您的格局不应该只有这个样子。」我说:「谢谢,你太看得起我了。」你的重点到底是摆在哪里?谈功力的话,现在的祖师大德跟古时候比起来就差得多了。达摩祖师的功力很高,他却只度一个慧可,慧可传给僧璨,僧璨传给道信,到道信的时候才有道场,之前都没有。达摩祖师也是去少林寺挂单。少林寺不是因为达摩祖师才有,而是本来就有,他在那里静坐九年。当你心中有正见,就不容易迷惑,不容易被别人影响。很多人的人生,常常走到最后跟他的原意都不一样。你想想,从小时候到长大,从中年到老年,事实上你人生的理想,好听地说不断地修正,但是理想定位之后不可以说修正,目标才可以不断地修正。如果你的理想不断地修正,那就要探讨你的内在,你根本是个没有理想的人。我们为什么改变自己的理想?因为走人生这条路你没有正见,而且你旁边有很多因缘,比如亲戚朋友同事,你本来要做建筑,结果做到最后去卖水;你本来要考公务人员,最后变生意人;本来是要做生意人,怎么去跑路!本来在市场卖鱼,到最后怎么去跑船?!因为你没有建立正见。有时候你会说这叫因缘,因为因缘不断地变化。但我告诉你,理想就是理想,只是达成理想当中它有不断的因缘变化。大部分的人不明白也不清楚,假设他自己没有很清楚的正见,他的人生好听叫做随缘生活,难听叫做随波逐流,这样的人生你自己过得也很苦,索然无味。有很多人,年轻时你遇到他,他说不结婚,几年后,他已经生了一打小孩了。

  佛法所讲的正见真的很困难,并不是佛经读一读就代表你有正见,拥有正见的人是风吹不进,雨打不湿。修行人总是要保留一分的清高,就叫骨气,这建立在正见,所以有的人饿死不化缘,清楚到这么样地清楚,他的正见就能够确立。确立之后,他再也不会走岔了,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你只要具备成功的条件,接下来你会不会成功,就是时间的问题。一样的道理,你只要具备开悟的条件,接下来,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你必然会开悟。

  佛法所讲的正见很清楚的就是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今天早上讲「无我」,你能够时时刻刻体悟这样的概念吗?「无我」就是你能够体悟自己的生命,我已经认识我自己了,就叫无我。「无常」就是我已经明白这个世界,明白我所处的环境,人事时地物我已经很清楚了,它就叫做无常。我已经懂了,就叫「涅槃寂静」,这就叫正见。这三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概念,「缘起性空」,这一个包括刚才所讲的那三个,「无常」就是缘起,「无我」就是性空,「涅槃寂静」就是缘起性空。

  更实际的说,正见就是要注意你自己的思想语言行为,就叫做身口意,请你照顾好这三个部分,这就是正见,亦是修行,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善护念,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我们看那个电视广告,孩子要去当兵,他妈妈叫他好好照顾身体。事实上这样讲是不圆满的,以后要会讲:「亲爱的孩子,你去当兵,除了好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之外,也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的心。」如果你讲:「跟长官、同事在一起,要好好地照顾你这张口。」有的人果然就从此不讲话。有的人照顾他的心,从此就关闭他的心。有的人照顾他的身体,结果酸甜苦辣都不太吃,照顾得太好反而没有抵抗力。现在很鼓励生机饮食,这当然很好,但是我害怕你吃到喷农药的,身体就受不了。就像有的人只要一出门就戴口罩,戴久了是好是坏你想想看。衣服穿越多的越容易感冒,冬天洗冷水澡的反而不太容易感冒。所以要恰到好处,不然不叫照顾。智慧这种东西不要只听一半,也不要只理解一半,而不知道它的全貌。要明白他想表达什么,而不是他讲什么,请各位要听得懂弦外之音,这样才可以以心印心。听不懂,你还误会我。我从昨天到现在,已经听到同学讲三次同样的话:「师父说散散好修行。」你们一定把这句话当成至理名言,当成禅心学苑的宗风,你们不要害死我。如果你们懂这句话,诠释得很好,也了解我,就叫正见。但是一般人不明白,他叫〔邪见〕,他的观念完全错误。

  他错误在希望天下的人都了解他、肯定他,他怕天下的人误会他、不了解他。再来,他希望能够遇到顺境,一切能够满他的愿,这都是〔邪见〕,这是不可能的。你为什么一辈子跳不开这样内在的陷阱?就像那一天我跟同学所讲的:「只要你真心对人家好,不需要别人了解,这样就好。」但是我们一般人对人家好,当别人不了解他或误会他,他会痛苦,那是因为你的观念懂一半,另外一半你不通达。对人家好是一种行为,但不需要别人了解我们,那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天下的父母只要懂这个概念,事实上你不会去怨恨你的子女,不管子女孝或是不孝,本来你就应该利益众生,你能够这么清楚,邪见不会生。但是你只要不清楚,你必然生邪见,不用骗人。因为〔邪见〕是因,所以才会产生第二个,烦恼是果。

  【烦恼】果。〔烦恼〕是从邪见来。本来没有烦恼,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你把它变成烦恼,你创造了它。比如说,最近这半年来,有没有因为一个人到底关不关产生烦恼?有人为了他被关烦恼,也有人为了不关他烦恼。烦恼是你创造出来的,你们为什么要创造烦恼?你会讲:「师父,事实上就有那一件事嘛!」那件事就叫做现象,二十四小时都有现象,你现在看到的都是现象,都是事,你如果要烦恼,什么事都可以烦恼。你要看不顺眼,你连我都可以看不顺眼。当别人看你不顺眼,你要先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得让别人不顺眼。如果自己观察过思惟过,并没有,那他看不顺眼他眼睛会累,累久了他就顺了。你自己去思惟,你的烦恼是真的存在吗?还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呢?还是你认为有一点事你就没有办法承受呢?一切都是事,为什么好事你可以承受?坏事你不可以承受?并不代表你不能够承受那件事,而是你内在在排斥那件事。好事为什么可以接受?是你内在能接受那件事,只是那样子而已。当你真正明白〔烦恼〕怎么产生,烦恼当下就消失了。但是如果你不能够认同,你也没有办法察觉到你自己的问题,天下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这样的人就叫做愚痴。

  【愚痴】要观察你是什么人。第一种人,遇到问题放任它;第二种人,遇到问题就去求别人;第三种人,去解决问题;第四种人,从此没有问题。绝大部分人再优秀,大不了是第三种人。有能力的人,就可以解决问题。问题是你解决这个问题后,别的问题又来,这个问题解决,下个事情又来。你能够撑多久?撑到最后烦了累了。你要做第四种人,遇到问题,终于察觉,本来就没有问题。【众生,将正见度。】心中的〔众生〕,就是因为心中有邪见的因,产生烦恼的果,所以才有愚痴,唯有〔正见〕才能解决问题。

  【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简单地讲,〔正见〕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必然有正见。智慧是拿来用。怎么用?〔打破〕!我们只会打破玻璃,不然就是打破水缸。我小时候很喜欢打棒球,总是在学校打棒球,打到什么时候才会走?打到教室的玻璃破掉。你现在可以用智慧来打破吗?你不要拿石头丢东西,你不可以用你的智慧来打击别人,或是用你的能力来击垮别人。当我们在谈般若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般若是空谈、不切实际。当你在散步,有一片落叶飘下来,落到你的肩膀,你都要察觉,都可以好好体悟,连那一叶落叶都有它的用,你这个人还没有什么作用,你不惭愧吗?你不要认为去公司上班很无奈,因为要赚钱,你不是出世来做牛做马的,不是出世来赚几万块的,人生不要这么过。为什么懂佛法才是真正世间富贵人?因为大家都没有看到生命中的宝,你所看到的都是无奈,都是劳力,只是每个月领那几万块,都是人性的丑陋和家庭的不和,难怪你会穷困潦倒。你现在可不可以用智慧来解决你的问题?你一定跟我讲:「师父,我没有开悟,所以没有什么智慧。」你现在所讲的智慧是属于真正的智慧,就是开悟见性后从自性产生的般若智慧,没有错,因为你没有开悟,所以你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人生小小的问题不需要开悟的智慧才能够解决,简单的智慧就能解决了。你可以用其他的智慧,反省就是一种智慧,稍安勿躁也是一种智慧,懂得取舍,懂得答应或拒绝,这就是智慧。有很多很简单的概念,第一不懂的不要做,第二外行的不要做,第三没有把握的不要做,第四没有利润的也不要做,这个利润是指世间的财和法界的功德财。你到底要做什么?举个例子,你到底是诵一本经比较有利润还是救一个人?救一个人。为什么我一辈子要教书?因为觉得利润比较高,办法会,我算算没有什么利润。我们讲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嘛,你读《金刚经》,纵使没有懂,你也诵过啊,为人家讲一句四句偈,功德胜过恒河沙,你的算盘也不打一下!智慧要从你现在可以做的去培养,最直接了当的是,你不要再伤害你自己了,这就是一种智慧。你只要懂我这句话,只要停止伤害自己就是智慧的表现。你的智慧越来越高了,就越来越明白真理,就越来越了解自己,而不是说你读很多佛经,万一不了解自己那也没有用。所以用这个智慧去打破我们这个愚痴的众生。〔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个人吃饭个人饱,所以各各自度。

  【邪来正度,】接下来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要用〔正〕见来度你的〔邪〕见。如何度呢?用最直接的方法,请你深入经藏。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必然是正见,祖师大德、开悟见性的人必然有正见。你要养成习惯,每天看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经典,好好地看,我们已经承认自己没有正见了,你为什么又不看呢?你有用心去研读,一定会看出东西,看出你的障碍、看出你的陷阱。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什么叫「行深」?就是拿把锄头锄下去,一直锄一直锄就深了,越挖就越深。从哪里挖?从心地挖。挖下去,心中的涌泉就流出来了。你读经典也是一样,不要说读不懂,只是你偷懒、懈怠。就是因为不懂,所以要看到懂。什么时候会懂?我也不知道。但是万一都不懂怎么办?那我也肯定你,因为你确定有这样做。一个人确实有这样做,到最后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问题是真的有这样做,就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最遗憾的是我们不懂,也不愿意去做,这不是叫做遗憾,这叫做糟蹋,你在糟蹋自己的生命。《六祖坛经》有空就带在包包里面,用经典来度你的〔邪〕见。

  【迷来悟度,】就是不〔悟〕真理,所以才叫〔迷〕。真理是什么?就是真相,真相就是宇宙人生,宇宙就是我们的环境,人生讲的就是你自己。自己就叫正报,环境就叫依报。你要明白真相啊,所有的东西你都要明白,不要再误会了。

  【愚来智度,】这叫做不明事相。什么叫〔愚〕痴?说事情他不明白,说道理他也听不懂,这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怎么办?人生要懂得各种角色扮演,当秀才遇到兵,赶快变成兵,等到兵又遇到秀才,赶快又恢复秀才。很简单,变来变去,本来就是要变,智慧就是这个样子。有的人道理听不懂,你要跟他讲事。连事都听不懂的人,道理一定听不懂。如果道理跟事都听不懂,就按照他的思惟模式,顺水推舟,至少你还可以帮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一定要讲到他懂,就代表你自己不懂。就好像我跟学生讲话,讲几句我就知道我到底该不该再讲。我已经不讲了,就是因为再讲你也没有办法懂,我再讲下去就是我不懂。

  【恶来善度,】〔恶〕的人不信因果。你信不信因果自己要知道。学佛首先要信因果,你真信因果,学佛就可以入门,你不信因果,其他高深的经典,都是多此一举。不相信因果才会有〔善〕〔恶〕的问题,如果你相信了,当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要度恶,就要用因果来度他。【如是度者,名为真度。】现在六祖讲〔邪〕、〔迷〕、〔愚〕、〔恶〕,这四项你们谁没有?一项没有就不错,正见可以度这四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