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33课丨《楞严经》五十种阴魔浅释

第33课丨《楞严经》五十种阴魔浅释

  好各位,那我们继续《楞严经》这是第五十三讲的下半场。因为上半场几乎就是没有走在这个文句中,给大家作了一个朝山汇报。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还是再接着上一学期讲到的五十种阴魔这个内容版块。

  那么一直给大家说到,这五十种阴魔的这个版块其实它是非常规整的。如果我们大家有机会去看一下历代祖师,特别是哪怕是最权威的这些注释,对《楞严经》的注释,那么在讲这五十阴魔的时候,都是中规中矩照着佛说的往下贯,在上面是没有东拉西扯的这种发挥的。

  我想有两点。一个就是佛讲法呢,一定已经是面面俱到了,就是分门别类各个色受想行识中的这五十种境界,假如我们认为障碍的话,没有利用好,让它产生障碍的话,那么佛已经把所有这些最可能发生的,都已经给我们周全地摄在里边了。这是对于佛的圣言教言来讲,是我们的一个全面的信心。再另外一个方面的话,因为这确实是修证上的风光,那么也未尝说这些祖师们他们没有达到。

  可是大家知道,就算达到了,如果在途中,那么就肯定不会比这个到顶的人来得圆满。所以既然佛用这样的五个大版块,每种版块里面十个境界来进行这样的一个(总结),已经说得很周全了。

  所以我想我们这里强调一遍,就是我们听这五十种阴魔境呀,我们的着手点在哪里呢?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我们的修行途中会出现这样的偏颇。当然大家也不必说,这是已经开始破了色受想,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讲到破了受阴,到了第七境了,这已经是修行功夫非常之高了,我们根本摸边都没摸着。的确如此。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是个总体路线,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路线。就比如说你自己在修的时候,尽管你没到这个地步,可是你的相似状态在这个层面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比如我们的懈怠心生起来了,又觉得要了生死,不能这样懈怠,着急,又勇猛精进的心提不起来,依然在滞后。这个时候就觉得进退两难,非常的麻烦。这里边就有相似的境界,属于这里面相似的境。

  或者有时候我们觉得心比较相对清净,那么看待一切事物,世间的这些人情世故也罢,甚至家庭事业等等这一切,就觉得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又不知道该做什么,然后就陷入到一个无端的这样一个窠臼中一样,整天就似乎不知道是不是个行尸走肉,那么又彻底死不下心来,当然如果能彻底死下心来,那可能也是一种进步,又觉得该干点什么,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就这些其实都在这里面给我们预设,比如说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我慢。

  这个我慢并不是说证到这一地步,是我们随时随地都有的,随时随地需要对治,需要克制和去除的。所以说这是第一个,就是从我们防范于未然听。第二个上面来讲,就是要正确地领解教法次第,千万不要错乱地以为自己就到了哪哪哪了,这也是很麻烦的事情。那好,我们今天还是循着上一学期,我们讲到了受阴魔相的中间十境里边,我们讲到了第七境。应该是第七境了吧,叫做见性成慢。那么大本在六百二十二页的第一行,小本我们翻到一百六十五页的第三段,小本大家翻到一百六十五页。那么这一段呢,我们先大家一起来端身正念,把它读诵一遍。找到了没有?好一起来。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氎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

  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好,就到这里。这一段我们标题上就是说见胜成慢,就是由于我慢,我们常有一句话叫我慢大魔种,我慢大魔种。一旦你这个我慢克服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呢,你想嘛,人人这种我执,我执随着修行它会转化。那为什么有我执和法执呢?其实通归都是我执的表现。一旦修行你转化到自己入到一些甚深、所谓的殊胜境界的时候,他就觉得己灵,就是非常尊重己灵,觉得自己是个法器,觉得自己的这种法非常殊胜。

  虽然他理上也有这种,不由自主地就觉得说,忘了一切法性平等,人人皆有佛性。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说听法,或者解悟法义的时候。听法的时候你可能听得一句话相应,像我本人在听法师们讲法,曾经佛学院就常会有这种情形,就会打妄想说,哎呀今天这堂法听得非常法喜充满,对吧。这是好事。

  可是下一步我就会想,可能别人根本听不懂,或者说他们肯定听不到这地儿,哎呀我领悟的这个,这真的我过去善根深厚呀,哎呀看来确实是,这真是福报这叫,他们肯定领略不到这个地步,这个风光独独被我给瞧见了,其他人不晓得。这其实已经就无意中悄然生起了我慢。大家想这一次又一次的起心动念,如果到了这个境界中,将来一旦它出来要跟你算账的时候,就是这个关头。

  所以大家来看,你看,还是老调: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那就等于说我们色受想行识五阴里边,色阴的这个十境已经过去了,销损了,现在受阴也慢慢明白显露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照这个中间十境这第七个类别是怎么样呢?大家看: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就是说这样的话,自己觉得我已经具足了一切的殊胜之法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以为具足一切殊胜之法,可是你没有证到底呀,没有彻底破我执呢,法我。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无端地生起我们曾经过去点点滴滴积累的那些琐碎的慢心,这个时候就来勘验了,它就化现成一个魔境了。

  下面你看: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大家知道一时俱发是什么?就是合伙来收拾你。那你看我们,下面这些名词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就知道一个凡夫这种心绪多端呀。为什么说临死的时候是重处偏堕,心绪多端?你看这点点滴滴,光一个我慢心有这么多的种类。

  大家看啊,在这佛法里面其实慢有七种,这里列出来的有六种。六种第一个就是我慢。忽有无端大我慢起。还有一个叫做慢。我慢。第二个叫做慢。第三个叫做过慢。第四个叫做慢过慢。第五个叫做增上慢。第六个叫做卑劣慢,有时候叫卑慢,俗称简称卑慢。还有一个叫做邪慢,为什么这里没有提出来?就是一时俱发,就是这六种同步出来的时候,其实就是邪慢了。所以整个这个都叫做七种慢。

  那我们来一个一个解释一下。我慢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以我为主嘛,这是七种慢的根本源头。大家想嘛,我们整个这个五蕴假合的身,那么你执著我,就是我的当下存在,我的本能意识。然后执著我所,就是我所具有的一切外在了知和拥有。这就是我与我所,就是我慢的两大主要体现形式。那大家想想,如果说体现我、我所,是怎么具体的一个层面呢?

  就内而言,内执有我,这个色身里面真的有一个我,就会下意识觉得,那肯定一切人都不如我。大家想想说,一切人不如我,就觉得说,我也没有这么想呀,我觉得人家挺好的,比我强。我告诉你,这里的本质上说,一切人皆不如我,言外之意是什么?一切人都不如我重要,永远我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为什么要先为众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因为有我慢,根本的障道。

  那么这是内执有我,外执有我所的这个功能就是说什么呢?我的一切皆比别人高档。说白了就是我的一切事情、我的一切人事都比别人重要,先得紧我,我差不多了,才能够别人。这已经算人中的善人了,可是真正有几个说先要把别人什么,把我舍在后面?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叫做我慢。

  那有时候,这里就说忽有无端大我慢,什么叫做大我慢呢?就是这个时候的典型表现是什么呢?妄言自己成佛了,得了大菩提了,入了大涅槃了,等等这一类的就叫做大我慢,最可怜至极。这是我慢。如是乃至慢。那大家考一下你们认为慢是个什么概念?已经有我慢了,慢是个什么概念?慢是什么意思啊?比如说对于人家不如你,比自己稍微劣一些、差一些的人,你就认为那当然了,我当然比他强了。这就叫慢。那么比如说人家跟你水平差不多,日子过的都是中产阶级,这个时候你就觉得说,哎呀,你居然跟我能一样,你现在已经跟我是一个水平了,你能跟我打上交道了。

  所以这个就叫做慢,觉得别人跟自己同等而生起的慢心。这不好理解,这个思绪是非常微细的。你看前几天就有一个居士同修吧,曾经的。那会儿多么虔诚,这几年不知道哪儿去了。最近我突然发现他档次提高了,不是说修证的档次提高了,是人脉圈子提高了。他现在主要搞这个,一会儿说啊呀,佛教圈里我知道,我认得哪个大和尚,哪个有名的法师,怎么怎么样,你要开光吗?或者要去见一下加持吗?结果又说道教里面也认得,公司老板里面也有人等等,就说我现在拥有好多人脉资源,你想赚钱吗?就弄这个事去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脉资源,人脉资源里面最容易滋生的就是这个慢。其实可能空洞得很,说实在的,真正有钱的人都不是他那个样,真正当官的人也不是他那个样,但是他就觉得自己要向那儿进发,然后就开始搞这些交际。可是你不要忘了,你的福德不够,你没那福呀。你看着说名高位显,家资万贯,那是需要福的。而且福大了烦恼也多,有啥意思?这最近遇到了好多,福报确实是大,可是烦恼也越多呀。

  最近我故乡来了几个,现在的佛法也慢慢地开始往那儿传了,佛法断灭之地居然也有了法音了,那么就开始盖庙了。那么盖庙了,这些有钱的人就过去种了一些善根,他也发心盖庙。

  盖庙完了以后,可是他把这个庙要当作我做的功德,得给我事业上更好。结果也确实赚了些钱,多少亿的钱存在银行,又天天害怕别人算计走,害怕贬值。无边无际的烦恼呀,为此而去朝五台山了,被我碰见了,这就是因缘。

  在文殊洞的时候,我往下走,我在上面洞里边修了一会儿,念了一会儿佛。大家知道五台山的文殊洞吗?文殊洞是不在那个主线,在这边一个,原来有大成就者,非常灵气的一个洞。在那儿确实,很多法师都在那儿每天修法,持文殊菩萨心咒等等。

原标题:世间有座山,很少有人爬过去,爬过去的早就……丨《楞严经·卷九》33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