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吉祥经》浅说:第五讲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共同学习到《吉祥经》通序中的处成就——“舍卫国祇陀园给孤独精舍。”关于舍卫国,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今天接着来看“祇陀园给孤独精舍”。

  祇陀园给孤独精舍是由祇陀太子布施树,给孤独长者用黄金铺地,合建而成专门用来供养佛的精舍。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建精舍的人。

  “祇陀”是人名,是波斯匿王的太子,华言的意思战胜。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波斯匿王打了胜仗回来,所以就给他起名叫战胜。

  “给孤独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的名字叫须达多,华言的意思是善施,就是善恶的善,布施的施,意思是善于布施。由于他善于布施鳏寡孤独的人,所以大家就给这位长者一个美称,叫“给孤独长者”。

  实际上,祇树给孤独园的建成,是一个偶然的因缘。话要从须达多长者见佛说起。有一天,须达多长者来到王舍城住在朋友家里,他的朋友也是位富有的长者。半夜里,这位长者起身营办大量斋供,把屋里屋外装饰一新,灯火通明。须达多长者目睹此状,十分奇怪,就问道:“老朋友,你如此隆重地装饰室内室外,营办斋供,是否要请国王来做客,还是为儿子娶媳妇呢?”他的朋友说:“我不是请国王,也不是为儿子娶媳妇,我是要请佛陀来应供。”

  须达多长者一听到“佛”这个名字,感觉浑身汗毛皆竖,通身发热,于是问道:“佛是什么人呀?”他的朋友便向须达多长者讲述了佛的功德。须达多长者听后非常地兴奋,立即询问佛住在什么地方,打听到起身就去寻找佛陀。

  出了朋友家门,四面一片漆黑。突然,他见前面发出一片红光。长者以为天色已经亮了,便朝红光的方向走去。顺着红光他来到城外的竹林精舍,这是佛常住的另一所寺庙,看见佛正在精舍内的树林中散步。

  须达多长者见到佛欢喜万分,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恭敬和喜悦。此时帝释天见到此情形,便化作四个人来到佛前顶礼,右绕三匝,合掌问讯,站立一旁。须达多长者见到这一幕,便学着他们的样子来礼佛。礼佛后,佛便给须达多长者开示说法

  长者闻法后内心无比地喜悦,于是决心请佛到他的国家去弘法。为了供养佛住的地方,长者发心建一所大寺院。他找了很多地方,最后看中了祇陀太子的花园,所以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祇陀太子。可是祇陀太子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花园献出来,但又不好推辞,便对他说:“好啊,如果你能用黄金铺满园地,我就卖给你!”

  听到这话,给孤独长者信以为真,立刻回家打开仓库,用大象往外驮金砖铺地。铺到只差树底下没铺的时候,祇陀太子来到园中见到此情景惊呆了。他想:佛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否则给孤独长者怎么会拿出家里所有的金砖来铺地呢?因此他对佛陀也生起了信心,便对给孤独长者说:“铺了的地,算你的!树下没铺的,算我供养的!”于是便决定把花园用来给佛建精舍,这就是祇陀园给孤独精舍的由来。

  精舍是寺院的别名。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称寺为精舍,如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等等,到了中国以后才叫做寺的。说起“寺”这个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汉永平年间,摄摩腾与竺法兰二位尊者白马驮经来到洛阳,当时招待他们的地方叫鸿胪寺,是国家接待贵宾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国家级宾馆。因为住得久了,皇帝就在城外为他们建了一所住处,名为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寺庙。这是寺的来历。

  那么,祇陀园给孤独精舍为什么又叫做“众园”呢?众是大众的众,园,园林的园。梵语的音译是僧伽蓝。僧伽是众的意思,蓝是指的园。园是培养植物的地方,众园指出家人培植道芽、修行办道的地方,因此祇陀园给孤独精舍又叫做众园。

  这是我们讲的处成就。

  第六种成就,众成就。

  这部经里看似没有众成就,但佛说法是契机契理的,不会没有当机众的。这部经的当机众就是“众天神与人”,这就是众成就。

  思考题

  1.祇陀园给孤独精舍是谁建来供养佛的?

  2.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寺院的名称是什么?

  3.代表《吉祥经》众成就的是哪句经文?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法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