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手机屏幕大小的不同,使用手机端阅读的佛友可能会出现注音错乱的情况,若给您带来不方便请见谅。
rú | shì | wǒ | wén, | yì | shí | fó | zhù | shě | wéi | guó |
如 | 是 | 我 | 闻, | 一 | 时, | 佛 | 住 | 舍 | 卫 | 国 |
qí | tuó | yuán, | jǐ | gū | dú | jīng | shè, |
祗 | 陀 | 园 | 给 | 孤 | 独 | 精 | 舍, |
shí | yǐ | yè | shēn, | yǒu | yī | tiān | shén, |
时 | 已 | 夜 | 深, | 有 | 一 | 天 | 神, |
shū | shèng | guāng | míng, | biàn | zhào | yuán | zhōng, |
殊 | 胜 | 光 | 明 | 遍 | 照 | 园 | 中, |
lái | zhì | fó | suǒ, | gōng | jìng | lǐ | bài, |
来 | 至 | 佛 | 所, | 恭 | 敬 | 礼 | 拜, |
zhàn | lì | yī | páng, | yǐ | jì | bái | fó | yán:“ |
站 | 立 | 一 | 旁, | 以 | 偈 | 白 | 佛 | 言:“ |
zhòng | tiān | shén | yǔ | rén, | kě | wàng | dé | lì | yì, |
众 | 天 | 神 | 与 | 人, | 渴 | 望 | 得 | 利 | 益, |
sī | lǜ | qiú | xìng | fú, | qǐng | qiú | zuì | jí | xiáng。” |
思 | 虑 | 求 | 幸 | 福, | 请 | 示 | 最 | 吉 | 祥。” |
shì | zūn | rú | shì | dā | yán:“ |
世 | 尊 | 如 | 是 | 答 | 言:“ |
wù | jìn | yú | chī | rén, | yìng | yǔ | zhì | zhě | jiāo, |
勿 | 近 | 愚 | 痴 | 人, | 应 | 与 | 智 | 者 | 交, |
zūn | jìng | yǒu | dé | zhě,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尊 | 敬 | 有 | 德 | 者,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jū | zhù | shì | yí | chù, | wǎng | xī | yǒu | dé | xíng, |
居 | 住 | 适 | 宜 | 处, | 往 | 昔 | 有 | 德 | 行, |
zhì | shēn | yú | zhèng | dào,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置 | 身 | 于 | 正 | 道,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duō | wén | gōng | yì | jīng, | yán | chí | zhū | jìn | jiè, |
多 | 闻 | 工 | 艺 | 精, | 严 | 持 | 诸 | 禁 | 戒, |
yán | tán | yuè | rén | xīn,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言 | 谈 | 悦 | 人 | 心,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fèng | yǎng | fù | mǔ | qīn, | ài | hù | qī | yǔ | zǐ, |
奉 | 养 | 父 | 母 | 亲, | 爱 | 护 | 妻 | 与 | 子, |
cóng | yè | yào | wú | hài,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从 | 业 | 要 | 无 | 害,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bù | shī | hǎo | pǐn | dé, | bāng | zhù | zhòng | qīn | juàn, |
布 | 施 | 好 | 品 | 德, | 帮 | 助 | 众 | 亲 | 眷, |
xíng | wéi | wú | xiá | cī,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行 | 为 | 无 | 瑕 | 疵,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xié | xíng | xū | jìn | zhǐ, | kè | jǐ | bù | yǐn | jiǔ, |
邪 | 行 | 须 | 禁 | 止, | 克 | 己 | 不 | 饮 | 酒, |
měi | dé | jiān | bù | yí,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美 | 德 | 坚 | 不 | 移,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gōng | jìng | yǔ | qiān | ràng, | zhī | zú | bìng | gǎn | ēn, |
恭 | 敬 | 与 | 谦 | 让, | 知 | 足 | 并 | 感 | 恩, |
jí | shí | wén | jiào | fǎ,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及 | 时 | 闻 | 教 | 法,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rěn | nài | yǔ | shùn | cóng, | dé | jiàn | zhòng | shā | mén, |
忍 | 耐 | 与 | 顺 | 从, | 得 | 见 | 众 | 沙 | 门, |
shì | shí | lùn | xìn | yǎng,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适 | 时 | 论 | 信 | 仰,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zì | zhì | jìng | shēng | huó, | lǐng | wù | bā | zhèng | dào, |
自 | 制 | 净 | 生 | 活, | 领 | 悟 | 八 | 正 | 道, |
shí | zhèng | niè | pán | fǎ, | shì | wè | zuì | jí | xiáng。 |
实 | 证 | 涅 | 槃 | 法,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bā | fēng | bù | dòng | xīn, | wú | yōu | wú | wū | rǎn, |
八 | 风 | 不 | 动 | 心, | 无 | 忧 | 无 | 污 | 染, |
níng | jìng | wú | fán | nǎo,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宁 | 静 | 无 | 烦 | 恼,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yī | cǐ | xíng | chí | zhě, | wú | wǎng | ér | bú | shèng, |
依 | 此 | 行 | 持 | 者, | 无 | 往 | 而 | 不 | 胜, |
yí | qiè | chù | dé | fú, | shì | wéi | zuì | jí | xiáng。 |
一 | 切 | 处 | 得 | 福, | 是 | 为 | 最 | 吉 | 祥!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求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
这是一次晚上法会的记录,当时佛在舍卫王国,住在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奉献的祗园精舍。在一天的晚上,有许多天人,身上都有光明,一齐来到精舍,他们身上的光辉,把精舍照耀得像白天一样,同时合掌礼拜,围绕着佛陀,其中一人,代表天人大众向佛请示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给孤独园。当时,在深夜,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照亮了整座揭德林,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今可现有诸佛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
多数朋友生活中可能都会用得到的一部佛经,请仔细听。这部经很美,很时尚,生活中很温馨,这部经的名称叫《吉祥经》,很好记,《佛说吉祥经》,很好记。很多初学佛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一部佛法入门说明书、幸福人生操作手册。说得很具体,一二三四五六七,环节、程序很科学。比如说最初学佛,我们追求幸福,这部经很好地说
《吉祥经》出自南传佛典中小部经典的小诵经部分,由序文及十二偈颂所组成,叙述贤者日常生活的方法乃至证得涅槃之最上吉祥。此经南传佛教极为重视,被奉为在家人修持遵循的宝典。
2018年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春伊始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吉祥经》,希望以此因缘能和大家共同踏上真正的吉祥幸福之道。
《吉祥经》有时候也称为「在家居士戒律」,它深受佛陀追随者的欢迎。其中有两段叙述背景的序偈,时常都有人引以诵读。此偈颂阐述了天神和世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吉祥。经文以「如是我闻」开始,接着便叙述经典的背景内容。这部经典出自《小部。经集,Ⅱ。4》。
1 勿亲近愚。恶者。2 应亲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无怖畏、灾难、横祸之事(除非是过去造恶之报)。他能善思惟、善说、善作,于过见过、有过悔改、向人悔过。3 尊敬值得尊敬者。4 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
本经经文很短,祇有几句经文和偈语组合而成,称得上是最短的佛经之一。经文的开端讲述了佛陀讲述《吉祥经》的因缘--佛陀在在舍卫祇陀园给孤独精舍,正值深夜时分,有一天神来到佛陀的住所,向佛陀请教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针对这一天神的请问,佛陀用偈语作了回答。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