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刚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是关于价值观、人生观、宇宙观以及方法论的根本大作,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自身,认识宇宙,改造宇宙的“金刚”般的武器!
二、阐释了宇宙永恒不灭的绝对真理。阐释了人类以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指出了宇宙与一切众生并非是“上帝”创造的绝对真理。
三、我们读《金刚经》,必须研读大量的原始佛经。研读原始佛经时,必须明白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其含义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含义,比如“出家”,是指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类不应该只把关爱的目光投向自身与家人,还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社会以及宇宙中的一切众生。至于去做大德高僧,那叫“舍家”。比如“我”有以下之义:佛性,佛如来,天生的(自性),永恒不变,自在,牢固不可破坏,完美的,圆满的,独立于普遍联系的世界之外的存在等等。比如“空”,有以下之义: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多,多到无边无际,无法计算,犹如虚空;永恒不存在;消灭;填满;圆满的境界,畅通无碍。比如“相”,有以下之义:感性的认识;唯心的认识;表面现象;特征;平面思维;表达方式,表达形式;不完美的状态等等。
我们研读原始佛经时,要仔细斟酌,随其语境,把现代词语代入进出。同时要懂得断句并增加必要的标点符号。
四、要特别把注意“心”这一概念,与其本质含义相违背。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有可能误认为佛法是唯心论甚至是有神论。佛说: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详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后卷《遗教品》之第一。
五、我们在解读大乘佛法义理时,必须对佛经与魔经加以区分,《乾隆大藏经》里,收录了很多的魔经,混淆了我们的视听,可能有人会疑问:佛不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吗?怎么还不能降伏妖魔,反而让魔经掺杂进来呢?佛说:“比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此人未必有力敌于千,但以种种伎艺所能能胜千敌,故称当千。如来亦尔……”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纯陀品第二》。魔王层出不穷,并且他们的力量也是强大的!所以需要无数的善男子善女人,各路菩萨与佛一道,共同战胜百魔,千魔乃至万亿魔![page]
如是我闻。一时①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住在一起。到吃午饭时,世尊郑重地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挨家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把脚洗干净,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座。
①:本章中的“一时”,并没有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所有的原始佛经都有这一用语习惯。佛告诉我们,时光永恒。在永恒无涯的时光里,人们不必挑选所谓的吉凶日,不搞占卜算命,更不能搞封建迷信。
时长老须菩提①。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②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③心。应④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⑤。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尊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长老须菩提,在众多人中,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掌虔诚地敬礼,尊敬地对佛说:“稀有世尊,如来善于爱护并挂念着各位菩萨,善于教导各位菩萨!世尊,如果善男善女人,发‘大乘佛道’的大愿,如何地感应加持他们,如何地帮助他们破除意识中的八魔?”
佛说:“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的,如来善于爱护并挂念着各位菩萨,善于教导各位菩萨!你现在仔细听,立刻为你解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乘佛道’的大愿,该这样地感应加持他们,并这样地帮助他们破除意识中的八魔!”
须菩提回答:“好的!世尊,很开心地听您教导。”
①:须菩提,“须”指“完美无漏”之意,“菩提”指“智慧”,须菩提善解“空义”。
②:如来,并不仅仅指释迦佛,指宇宙中的一切佛。
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无上微妙;多,指不惊不畏;罗,指安稳牢固的大乘之道;三藐,指拔除了三界生老病死忧悲毒箭之后清凉、高远的境界;三菩提,指拔除了“贪嗔痴”三毒箭之后的觉醒;整句话的含义可概括为无上微妙的不惊不畏安稳牢固的大乘佛道之法,简称为“大乘佛道”,还可以称为“佛乘”、“佛果”。
④:应,指感应并加持,宇宙中的一切佛及各路菩萨都会感应并加持发“大乘佛道”大愿的善男子善女人。
⑤:降伏其心:指帮助善男子善女人破除意识中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魔,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①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②。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③入无余涅盘④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⑤。即非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各位大菩萨,应该这样地降伏善男子善女人意念中的八魔,就是让善男子善女人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与人生观:所有一切不同类别的众生,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肉眼可见的、肉眼不可见的;无感性认识、有感性认识的;无唯心认识、有唯心认识的,我统统让他们入“功德业力,四无量心、神通,智商智慧圆满”的境界而“灭度”。这样“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无有任何一个众生得以“摩灭”,为什么?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不明白这样一个普遍的规律和本质:就是所有的众生在本质上都没有生老病死,所有的众生都会来人间成人,所有的人类都会行菩萨道,所有行菩萨道的人都会成佛,所有的佛都永恒持续不断地存在。如果不懂得这一规律和本质,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①:众生,指具有灵魂,能自主呼吸,能来去坐卧的一切活动体。一切的植物,一切的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真菌、细菌不在此列。
②:有想,就是感性认识。
③:令:指菩萨要如同王子爱护臣民一样爱护一切众生,同时,鼓励“臣民”对魔宣战。宇宙中的六道众生,以人类最可贵,每一个太阳系中,四大星球的人类又以地球人最可贵,地球人有五大优势是任何众生不可比拟的:1、具备探索真理的大无畏勇气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勇健);2、善于思考(正念);3、佛出世处;4、修业地;5、行大乘佛道之地。(详见《起世经》卷八<三十三天品第八>)
④:无余涅槃:无余,指完全的,绝对的;涅,指“不”,槃,指脆弱且不完美,其含义指“完全的牢固,绝对的完美!”无余涅槃也叫空“相”、灭“相”。
⑤:寿者相:指人类对众生“生老病死”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实质上,生老病死是个假象,所以佛说,生死如梦如幻!注意,佛可从未说过“人生如梦如幻”!佛也还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佛性”的五层含义:
⑴一切众生“身”可灭,但“灵魂”永恒不灭,这一特质叫“真”我!“真”指“坚固、完美”,与“脆弱、瑕疵”相对,并不与“虚假”相对,所谓“小我”不真实,是指小我不牢固,不完美,并非小我是假的。佛性也叫“了因”、“毕竟因”,是贯穿众生成佛之路上,永恒不灭的保障性因素!“身死识过,犹如种子弃在地中……弃迁过化亦复如是!”(详见《大乘显识经》卷上)。
“周遍五道,一身坏死,复受一身,生死无量,比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数其故身,不能穷尽……”(详见《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一卷)。
⑵精神意识大于肉体。一切众生因为有着永恒不灭的“灵魂”,所以精神意识与肉体同时而得,精神影响着肉体,肉体影响着精神,但归根结底是精神大于肉体。
佛说: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而有“烦恼”也!(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所谓的“烦恼”,指“灵魂”尚不能完全控制肉体的状态,我们可以称这不完美状态的“灵魂”称为“精神意识”。
以上两个特征,一切众生都俱备。
⑶俱备“佛如来”一切神通的潜力,这股潜力,三恶道众生不俱备。
⑷俱备“佛如来”智商与一切智慧的潜力。这两种潜力,只有人类才俱备。
⑸“佛”性。“佛”性与“佛性”是两个不同内容的概念,“佛”性大于“佛性”,“佛”性除以上所说内容之外,还包含了对一切众生“慈悲喜舍”的精神境界及“出世”的“三观”和方法论。六道众生,只有人类才俱备“佛”性的可能性,一阐提有“佛性”但无“佛”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说六道众生之中人类最可贵!所以佛说,人世间有六个难能可贵,即:佛世难遇;正法难闻;怖心难起;中国难生;人身难得;诸根难具。(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卷)。
本章讲述的是人类该建立怎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出世”的价值观是指引人类通往“佛国”这一自由王国的永恒灯塔!(第一义谛)[page]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①。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②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③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④。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⑤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接着对须菩提说:“其次,须菩提,菩萨对于众生,应该永恒持续不断地布施,并且不停留于任何固定的内容、对象与方式方法上。就是说不能固定于物质财富的布施。不能以感性认识和唯心认识选择布施对象和方式方法,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停留于‘平面思维’层面,为什么?如果菩萨不停留于平面思维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东方的三千大千世界其数量之多与边际之广,可以思量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接着问:“须菩提,南、西、北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上下共十方,其三千大世界之数量与边际,可以思量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接着说:“须菩提,菩萨不停留于平面思维布施,福德也是这样,不可思量!菩萨应牢固树立并掌握以上我所说的‘三观’与布施的方法论。”
①:法:叫“不觉”,这里指尚未觉醒的众生。
②:不住色:“色”的含义较广泛,这里指物质财富,除物质财富外,菩萨还应给于众生:健康长寿(命)、神通(力)、平安(安)、智慧(辩)。
③:声香味触法:指经耳鼻舌身意取认识即感性认识与唯心认识。
④:不住于“相”,指建立立体思维,也叫“多头”思维,,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如“伊”字三点,“伊”字就是立体的“立”字。
对布施建立立体思维,有两大方面含义:
⑴充分认识布施的重大意义
⒈布施是人类通往佛国唯一的通行证;
⒉布施可以让自身得到佛的加持。佛说:如来如同商主,谁对众生有爱,如来就会加持谁;
⒊布施也是让自身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因为要“给予”,必须自己有“货”。
⑵布施的一般方法论
⒈以人为本,兼顾其余五道众生。
⒉利他的同时,也要爱护好自己。“观色无常,而不厌离色,欲证于法也……”(详见《佛说大乘十法经》)
⒊抓主要矛盾,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与方法论为主。佛说:斫伐树木,应先斫伐园林。
⒋因世、因时、因己、因人、因地、因事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佛说:……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第二卷)
⒌坚持团结到底(毕竟软语),斗争到底(毕竟呵责),既团结又斗争(软语呵责)三种手段教化众生。
⒍坚持“常见”与“断见”的辩证统一。“常见”指:绝对的、普遍的、一般的、全局的、必然的、不变的、静态的、正向的、平等的……,“断见”指:相对的、特殊的、个别的、局部的、偶然的、变化的、动态的、逆向的、不平等的……
⒎常发大愿,比如:“愿我来世成佛之时,我所在的佛土……”(可参阅《药师经》)
⒏永恒地让自己留存在于人世间,不管是成佛以前还是成佛以后,不去做所谓的“天人”。(详见《佛说广义法门经》)
⑤:虚空,指宇宙中有无数无量无边的三千大世界。“此一一世界,各有十刹微尘数广大世界周匝围绕……”(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卷)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①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②。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③。即见如来。
佛接着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能以人的身体的特征见到‘佛性’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不能以人身体的特征见到‘佛性’!”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来所说人的身体特征并非是人身体的本质特征。”
佛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的感性认识与唯心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明白宇宙与众生乃至一切的‘事物’都如虚空般广大无边,即见‘佛性’。”
①:如来,指“佛性”。
②:身相非身相,指人类的身体是“须弥山王”的缩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缩影,是宇宙(世界海)的缩影。(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如果把人体比作“须弥山王”,那么人类的“大脑”相当于“利天”,“肝脏”称为“常醉”,脾胃称为“钵手”,“肾脏”称为“持蔓”。
如果把人类的大脑比作整个的“须弥山王”与其相连接的四大星球,则大脑神经垂体相当于“利天”,左前大脑相当于东部“弗婆提”,右前大脑相当于南部“阎浮提”,右后大脑相当于西部的“瞿陀尼”,左后大脑相当于北部“郁单越”,四大洲的各种河流相当于“血管”,各种果树相当于神经,果树上的香果相当于神经细胞。(详见《起世经》)
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的方位对应人类大脑的方位与上面说的相同。
③:诸相非相,指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并不是人类通常的只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和用“心”想象的样子。菩萨修“无相三昧”,修十个“无相”。
⑴无“色、声、香、味、触”相,指宇宙中,三千大千世界的数量之多,边际之广,众生之多,发展变化之快之广,时间之久远,有如“虚空”,不能被感知(一种抽象式的比喻)。无“色、声、相、味、触”相,指人类要牢固树立“宇宙、众生犹如虚空般广大不能被人类用眼耳鼻舌身感知”的理念。
⑵无“成、住、坏”相,就是要牢固树立“宇宙、众生、时光永恒不灭”的理念。
⑶无男女相,指无“自性”的理念,“男女”本指“性”,引申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无“自性”(众生的佛性,地的坚性,水的湿性,火的热性,风的动性不在此列),“自性”指与生俱来并且永恒不可改变不可磨灭的“本质”与“规律”。
“诸法无我”,“一切诸法性本自空”都是相同的含义。其含义有:一切自然物的生成、发展、衰退、消失的规律与外在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变化、消失的规律与外在表现形式;一切众生的生理现象、精神现象,所作所为;一切众生流转于生死命运的被动态状,一切众生潜力不得提高,与“佛”存在的巨大差距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造物主”所作,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业力”所作所化,一切“事物”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同一性)。“业力”指一个“事物”内部的因素(同内十二因缘)与外在的条件(外十二因缘)互相的影响力。
正是因为“事物”没有“自性”,所以存在被改变的可能性,众生的各种贪嗔痴慢,精神受肉体较大影响的状态,众生的流转于生死命运的被动局面,人类的智商、智慧、神通与佛存在的差距等等,都具备着被改变的可能性,并且在永恒的时空里,这些可能性必然成为现实性!佛说: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后“有”!“生”指取着“色受想行识”而带来的错知错见和错误言行(住色法);“有”就是对“生”进一步的加剧。
同理,宇宙也存在着被人类改变改造的可能性,只不过宇宙被人类可改造程度与人类可自我改造程度不同而已。
因为一切“事物”都受内外十二因缘的影响,并且无常因、无常缘,所以一切“事物”都呈现出各个特殊的状态,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也呈现出特殊的规律与方式(无一性),一切“事物”特殊的状态有无数无量种,如虚空广大无边(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所以人类在认识宇宙、改造宇宙,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必须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
因为无常因、无常缘,于是一切事物成立、发展、变化也就具有巨大的复杂性和潜在性(无物性)。因而,人类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过程与结果,就呈现出并不仅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并且不与人类的努力程度完全对等相应,其间呈现出一定的曲折性与偶然性(一切和合无“自在”或一切和合不从“和合”)。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①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②。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③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会有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论义理,生坚定的信念吗?”
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说这样疑虑的话语,如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正法衰微时,有持戒修福的人,对本经文的义理,能生信心,并以此为实践,应该知道这些人,已经不仅仅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经于无量千万佛所在的劫世里种了各种善根。听到这样的言论义理,甚至一念之间生净信心的人,如来全部知道全部看见!这些人,得到如此的无量福德!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这些人明白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没有了对宇宙的表面认识,没有了对人类自身的表面认识。为什么?这些人,如果以心取著‘佛性’的特征,就开发不出自身的佛性。如果仅停留于对宇宙表面的认识,就开发不出自身佛性!为什么?因为宇宙中隐藏着人类身体巨大的奥秘!如果仅停留于对人类自身表面的认识,也开发不出佛性,因为人类身体隐藏着宇宙的奥秘。所以,不能执着于只认识改造宇宙,也不能执着于只认识改造人类自身,应该坚持两方面的辩证统一。因为这样的原理,所以如来经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必须明白我说的三观和方法论,如同过河的工具,适当的情况下,佛法都要舍弃,何况违反佛法的理论与言行?”
①:“灭”,指如来随顺因缘的化身消失,如来真实的法身是“金刚”之身,永恒持续不断地存在,并且牢不可破,众生虽然永恒不灭,但所受的肉身是脆弱的,并且不能持续不断地存在。
②:法相与非法相,“法”叫做“不觉”,所有的自然物以及觉醒的人类之外的众生,都称为“法”,但这里的“法”仅指宇宙以及宇宙中的自然物。“非法”,指觉醒的人类,这里指一切人类,这里的“相”,指表面认识。
③:“心”,这里的“心”指善良的愿望,主观意志,想象等一切的精神活动,佛性并不是精神活动,佛性的根本,是表现在人类的智商智慧与一切潜力的全部开发。
认识改造自身,有个“基础”大法门:观想佛祖结迦趺坐,现紫磨黄金色身,放大光明,“坐”在我们脑中央,然后佛身上升一多罗树之高,降下来,又上升二多罗树之高,降下来,再上升三多罗树之高,降下来:如此渐进,直至上升至七多罗树之高,再降下来,这样为一个小循环,每做完三个小循环,佛身的朝向就换一个方位,八个方位做完,共计二十四个小循环。每天坚持一遍。观想时,不必执着于多罗树的高度。采用数息法,佛身上升时,我们吸气,佛身下降时,我们呼气。(详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后分卷遗教品第一)
本章指出了人类该如何进一步地认识佛性,如何地开发佛性,同时,反对唯心主义与教条主义![page]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①。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②而有差别。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如来拥有了‘佛果’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据我掌握佛所以说的义理,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称为‘大乘佛法’,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如来可说。什么原因呢?如来所说的方法,都不可以一成不变,也不可以说一定是不合法或合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间与因缘在变化,佛法要随着世间与因缘的变化而变化。一切圣贤,都是以‘无为法’为根本指导,只不过圣贤们所处的劫世,国土、时代、从事的领域、对人类和平正义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不同而已!”
①:非法非非法,合法与不合法在本质方面是辩证的统一(法与非法性相无二)。如同医生为患热感与寒感的人开药,药方的性能截然相反,但疗效一样。
②:“无”为法,指无漏之法,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无作)三昧。
本章强调的是“空三昧”,指“一切法法性空!”“法性”指大乘佛法的根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空”指如同虚空般广大无边且畅通无碍。
其含义分别如下:
⑴为了一切众生,一切为了众生,并且等视众生如一子(众生性就是法性)。
⑵永远保持“不知不觉”,不满足于自身成绩的状态(法者就是法性)。必须明白,在自身成佛的路上,做功德,修神通,提高智商,提高智慧,修四无量心,探索宇宙与人类的奥秘,需要经历无数的“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才能达到如来圆满的境界。而这些“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及其过程,不可能用具体的数字与具体时间来衡量,犹如“虚空”,也称为“不可得”,谁能拥抱“虚空”,得到“虚空”呢?(抽象式比喻),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永远没有完成时。
⑶修“十个”不执着。(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三卷离世间品)
如来永远走在“化度”十方众生的路上。圆满的境界有完成时,但“化度”十方众生的任务永远没有完成时!即使成佛后也如此!因为宇宙中的众生只会有增无减!(如来性就是法性)
所谓“不增不减”,是指众生同一法性,并非不多一个不少一个。
不执着也称为“无所见”,随顺世间与因缘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佛说:六波罗蜜空,色空,眼识空乃至如来空。
⑷修“断常二见”的辩证统一。(一性就是法性)
⑸思想不僵化封滞、精神不懈怠放逸。(无住住就是法性)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①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②。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③。
佛问须菩提:“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果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这人所得到的福报,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接着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这样的福报并非福报的本质,所以如来说这人所得福报很多。”
佛说:“如果还有人,于此经文中领会,掌握义理和四句偈,向他人演说,这人所得福报超过前面那个人!为什么这么讲?须菩提,十方一切佛及他们的‘大乘佛道’之法,都以本经为根本指导。须菩提,所谓的出世间法,既来自于世间,又要指导世间修一切善法!”
①:三千大千世界:
⑴以“须弥山王”为中心,太阳与月亮围绕其旋转,山底下周围有四大星球与须弥山通过大金轮牢固地连接着。此为一个“小世界”,四大星球都住着人类,地球处于南部。
⑵一千个小世界组成“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以此为一个集合单位,遍满十方,得十个“中千世界”,以十个“中千世界为一个集合单位,遍满十方,得一百个中千世界,以一百个中千世界为单位,遍满十方,得一千个中千世界,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单位,遍满十方,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共计一百亿个小世界。(详见《起世经》与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四)
⑶每一个小世界共有三十三层天,分别为欲界七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色界:二十二层,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天色天四层: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详见《起世经》卷八)
所言“天”,都是“星球!”
②: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并不是否认物质财富的重要性,旨在强调掌握大乘佛法义理的极端重要性!
③:佛法非佛法:佛要求各位菩萨在成佛以前的无量世里,要随顺世间,随顺因缘,以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摄一切善法,世间善法,共分为五大类:⑴名世:天文、地理(男、女);经济(瓶、衣);军事国防(车乘);医学(舍宅);⑵句世:语言学,这很重要,必须掌握古代造字的“反切法”,才可以逐渐读懂如来密语。⑶法世:社会制度、政党制度,国家制度,一切法律法规。⑷缚世:伦理学与各种文明礼仪。⑸执著世:艺术。
修以上善法时,必须符合下列标准:⑴不能给世界与人类带来灾难(无烧无割无死无坏)。⑵让人们离“八苦”。⑶让人们明白并感到人生“有常有乐有我有净”。(详见南本《大涅槃经》十二卷)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②。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④。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须陀洹可以作‘我得须陀洹果’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须陀洹称为入大乘佛道之流,而实质上尚未入大乘佛道之流,不‘积聚’感性认识与唯心认识,称为须陀洹。”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斯陀含可以作‘我得斯陀含果’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斯陀含称为人天一返而达圆满,而实质上并未达圆满境界,称为斯陀含。”
佛问:“须菩提,阿那含可以作‘我得阿那含果’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阿那含称为‘不受身’,而实质上并非不受身,称为阿那含。”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怎样的?阿罗汉可以作‘我得阿罗汉道’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实质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概念称为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作这样的念头‘我得阿罗汉道,’就不能开发出佛性!世尊,佛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无畏大丈夫。世尊,我不作这样的念头‘我是无畏大丈夫’。世尊,我如果作这样的念头: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称赞须菩提是大乘第一空行者,因为须菩提本质上不存在‘有’为行,而称须菩提是大乘第一空行者。”
①:须陀洹。须,无漏之意;陀洹,修炼之意。须陀洹,也叫“逆流而上”,即逆生死“大河”而不再听命于生死命运的安排,须陀洹已有了出世的三观,但功德不够,所以属于初位菩萨,已得如来“受记”。(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
从须陀洹到阿罗汉,是依次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四种果位的菩萨之人,其“佛性”已得到了相对应的开发,但远未得到“佛性”的全部开发!佛说:我亦有分,然非我所须。
②:无诤三昧。诤,指“对立,割裂”之意,并非:“争辩,争论”之意,无诤三昧包含于“空、无相、无愿”三昧之中,佛把“无诤三昧”从“空、无相、无愿”三昧中单独列出来,是让人们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普遍联系的影响力永恒存在。(十二因缘是“我”)
无诤三昧的含义有:
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都不是对立的。
⑵个人世界与外在世界、三观与方法论、主观意志与现实条件、客观规律、人们的理念与言行、所作所为与果报,……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⑶常与断的辩证统一。
(无诤三昧、十二因缘法可详见《分别缘起胜初法门经》)
③:离欲阿罗汉,可称为“无畏大丈夫”,“无畏”属于无愿(之作)三昧的范畴。无愿(无作)三昧的含义有:
⑴不承认世界是造物主所作。
⑵不承认世界是人类“心”的显现,不承认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仅仅依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承认万事万物可以独立于普遍联系着的世界之外而存在。
⑶不承认人有天命、定命。
⑷所做的一切,不为自身的利益,不求来世做天人。
⑸敢于善于同邪恶斗争。不观持戒,不观果报!佛说:若说杀一阐提会得恶报,无有是处。
④:行,指“有”为行,以“有”为法为指导的所思、所言、所为。分为“住色法”和“住心心数法”。(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
⑴住色法:“色法”指通过以“眼、耳、鼻、舌、身”感知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引发人的生理感受与精神感受,住色法属于感性的认识,其分别表现为:其一,贪婪着“五欲”之乐,缺乏灵魂的主宰。一切的自然物,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不能持续不断地存在,并且不牢固。(诸行无我,无常,不住),如果人类贪婪着“五欲”之乐,并因此造作种种恶行,等同于自然物,必堕三恶道。其二,以“事物”是否能被眼耳鼻舌身感知来判断“事物”是否存在。这就违背了客观事实,比如,宏观调控和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并不能被人以眼耳鼻舌身而感知,可影响力却客观真实地存在着。其三,否认宇宙,众生,时光永恒存在,否认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否认因果报应,不见来世,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其四,否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⑵住心心数法:⒈认为一切世间都是心的显现,甚至是我造的, 我能造我能作;⒉唯意志论,不以事实为依据,不尊重客观规律;⒊仅有主观愿望,没有实际行动;⒋认为修苦行就是最大的功德与福报;⒌崇拜鬼神,搞封建迷信。[page]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①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②。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如来以往在燃灯佛那里于大乘佛法‘有’所得吗?”
须菩提回答:“不得,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于大乘佛法实无所得。”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菩萨庄严佛土吗?”
须菩提回答:“不庄严,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庄严佛土,并非庄严,称为庄严而已。”
佛说:“所以,须菩提,各位大菩萨,应该这样树立虚空般广大无边的思想认识,不应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不应停留在唯心认识上,思想认识应该像虚空般广大。须菩提,比如有人身体如须弥山王这样大,你的观点如何?这样的身体算大吗?”
须菩提回答 :“很大,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佛说这样的大身并非金刚不坏的大身,只不过称为大身。”
①:燃灯佛:也称“普光如来”,燃灯佛向释加佛授记的故事。(详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②:无所得,这里的“无”指“少”的意思,尽管释迦佛已得授记,佛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但离真正成佛练就金刚不败之身,尚存较大距离。释加佛以此教导各位菩萨应该永无止境地努力精进,庄严佛土也是永无止境,须弥山王与宇宙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来世的路,宇宙与人类自身的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各位菩萨去探索,去证知!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①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问:“须菩提,比如一恒河中所有沙尘的数量,又以一沙尘作一恒河,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这些恒河中沙尘的数量不够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这些恒河已多到数不胜数,何况其中沙尘的数量!”
佛说:“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数般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七宝,拿来布施,所得福报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理解掌握此经的义理以及领会掌握四句偈,为他人演说,这样的福德胜前福德!”
①:七宝:指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琥珀、玛瑙。
本章再次强调掌握大乘佛法义理的极端重要性。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①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②。
佛接着说:“还有,须菩提,随时随地有人演说此经以及四句偈,应该知道此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感应并供养他们,如同佛的塔庙所在地那样。更何况有人能完全地领会掌握并读诵。须菩提,你应该知道,这些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象这样经典所在的地方,相当于有佛存在,你应该如同爱护弟子般地爱护他们。”
①:经典:是指善男子善女人完全掌握了大乘佛法之义理,演说得精彩。
②: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句话表面上看很矛盾,其实不矛盾,佛通过这句话告诉大家:通达大乘义理,并不意味着就成了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age]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①。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②。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③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时,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该如何称呼此经?我们这些人该如何遵照实行?”
佛告诉须菩提:“此经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因为这样的名称,你们就该遵照实行。之所以这样,须菩提,佛说‘一般性’的根本大法,并非‘一般性’的根本大法,而是通过无数的实践,无数的个别总结提炼的‘一般性’大法!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些算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这些微尘,如来说并非微尘,称为微尘,如来说世界,并非世界,称为世界。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能以三十二种外貌特征得见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不能以三十二种外貌特征得见如来。”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来说三十二种外貌特征,如同虚空般广大,称为三十二种外貌特征。”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身命布施。如果还有人,掌握此经的义理和领会掌握四句偈,为他人演说,他所得的福德与前面的福德一样多。”
①:无所说,是指佛在无量世里,无数的实践当中,掌握了宇宙与众生全部的奥秘,如果要全部说出来,是说不完的,只能说“一般性”的理论,佛说:我所知法,如林中叶,所说的法,如手中叶。另外,有些内容没说,是因为“因缘”尚未成熟,佛曾经交待阿难:如来未说的,你就别说。
阿难被佛授记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他的果位超过须菩提的果位,须菩提通晓“佛性”的含义,何况阿难?可某部“经典”中,阿难被那位所谓的“佛”批判得一无是处,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吗?
②: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有两层含义:
⑴一颗微尘与一“三千大千世界”的比例,大于一“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的比例。
佛说:比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如果展转尽地种墨……不得其边际……(详见《妙法莲花经》卷三《化城喻品》)
⑵一颗微尘,每次取其原有规模的七分之一比例,可作无限的分割。(详见《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第十二》)。
③:三十二相,如来聚足三十二相后,可作无量的变化,如来法身也是“物质”性的。(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二十一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①。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②。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③。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④。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⑤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⑥。须菩提。如来是真语⑦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时须菩提,听佛演说此经,深刻地明白了其中的要领,感动地流下眼泪,而尊敬地对佛说:“希有世尊,佛说这样很深的经典,我从以往无量世来所得慧眼,从未听过这样的经文,世尊,如果还有人听到此经文,信心坚定无杂念,则增长坚固的思想认识,应该知道这些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此坚固的思想认识就是如虚空般广大无边,不可限量,并且牢不可破,所以如来称其为坚固的思想认识,世尊,我现在听闻这样的经典,不足为难。如果当来之世,第五个五百年,其中有人,听到此经,如理领会掌握,这些人就为第一希有,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懂得了一切众生都永恒不灭,思想认识犹如虚空般广大。之所以这样,菩萨之特征就是不能用感性认识与唯心认识去认知。人的特征,众生的特征,生死的特征就是不能用感性认识与唯心认识去认知。摒弃一切感性与唯心的认识,就称为‘觉悟’。”
佛告诉须菩提:“是的,是的,如果还有人,听到此经,不惊不怖不畏,应该知道这些人非常难能可贵,如来说金刚般的根本大法,并非金刚般的根本大法,而是比金刚还要牢固的根本大法,只不过称为金刚般的根本大法。须菩提,忍辱根本大法,如来说非忍辱根本大法,而是让人快速达到自由佛国的强大‘武器’。须菩提,如我以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那时,明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永恒不灭。为什么,我于以前被节节支解时,如果不明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永恒不灭,就会生起嗔恨!须菩提,又想起过去在五百世里作忍辱仙人,在那五百世里,明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永恒不灭。所以须菩提,菩萨应抛弃一切现有的认识,发大乘佛道的大愿,思想认识不应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思想认识不应停留在唯心认识上,思想认识应该如虚空般广大。如果思想认识懈怠、精神放逸了,就是脆弱的,所以佛说菩萨的思想认识不应仅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布施上。须菩提,菩萨为造福一切众生,应该这样布施。如来说一切感性与唯心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又说一切众生并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所说的话语,是经得起检验的,是完美无漏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真诚的,是辩证统一的,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法,此法无限量又有限量,须菩提,如果菩萨的思想认识,只停留于以佛法而行布施,如人入于黑暗处,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思想认识不停留于以佛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眼睛,日光明照,见种种物质。须菩提,当来之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对此经义理领会掌握读诵。等同于如来。以佛智慧,全部知道这些人,全部看见这些人都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①:离一切诸相,佛要求人们修三十七个“无相”之相,详见南本《大般涅槃》三十六卷。
②:不惊不怖不畏。有三层含义:⑴不再有生老病死的恐惧;⑵不再畏惧邪恶;⑶不对自身能否达到佛的境界有怀疑和畏难情绪。
③:第一波罗蜜。如金刚,实质上比“金刚”还硬,金刚可坏,而大乘佛法永不坏,佛永不坏,众生永不坏。因为世间找不出比金刚还硬的东西,只好以金刚作比喻。
④:忍辱波罗蜜,也叫“无生法忍”,生,指精神受肉体被动的影响,忍,指控制之意,指精神主动控制因肉体带来的各种欲望和唯心认识带来的各种错知错见。
人们在修“无生法忍”时,应该适合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切不可强行操作。更不做无谓的牺牲。释加佛做忍辱仙人时,已经有了无量神通,并且为了感化歌利王才这样做的!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所以必须适合自身的特点,否则就违背了大乘佛法之精神,违反了矛盾的特殊原理。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见。
佛说:一切属己,不必受乐;一切属他,不必受苦。己,指精神;他,指肉体。
⑤:歌利王,也称“阿阇世王”,释迦佛与歌利王的故事以及五百世作忍辱仙人的故事。(详见《贤愚因缘经》)
⑥:众生非众生,指所有的众生,在永恒的时空里,最终都会成佛,起点、经历、时间不同而已。佛也是从众生从凡人修炼而成的。
⑦:真语,真,如金刚般不可破坏之意,就是经得起检验。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①。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时分,用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身命布施,中日时分,又用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身命布施,后日时分,还以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身命布施,这样无量百千万亿劫,用身命布施。如果还有人,听到这样的经典,信心不退转,他所得的福报胜过前面那人。何况书写、领会、掌握、读诵为他人演说!须菩提,一句话概括,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佛道大愿的人演说,为发最上乘佛道大愿的人演说。如果有人领会掌握读诵广为人说,如来全部知道这些人,全部看见这些人,都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像这些人,才是担当得起弘扬如来大乘佛法之重任的人。为什么?须菩提,如果乐于小乘佛法的人就会执着于‘眼见佛性’,就对此经,不能领会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任何地方,如果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感应并供养他们。应该知道这些地方,等同于佛塔,都应恭敬,作礼围绕,以各种花香散发这些地方。”
①:劫,指三千大千世界从成立到毁灭,所用的时间,为1474.56亿年。(具体算法详见《佛说无量寿命经》)[page]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①。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说:“还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领会、掌握、读诵此经,如果被人们轻贱,那是他前世造了罪业,本来应当堕入恶道,因为今世被人轻贱,先世罪业立刻被消灭,必然快速入于大乘佛道。须菩提,我想起遇到燃灯佛以前无量劫世里,遇到了八百四千万亿亿的佛,都一一供养承事,无白白空过,如果还有人于后末世,能够领会、掌握、读诵此经,他所得功德,以我供养八百四千万亿亿佛的功德,都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也不及他的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不能用算数比喻所能及。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在后末世,有领会、掌握、读诵此经,他们所得功德,我如果一一说出来,或有人听到,思想立刻狂乱,质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此经的意义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思议。”
①:后末世,指三千大千世界成立之初,每一个小世界里,有七个太阳,只剩下一个太阳时,人类才可以安住、居住。(详见《起世经》)
后末世,还有无量亿年,我们所处的这后末世,有一千位佛出世,而释迦佛仅排第四位,可见后末世,还有无量亿年。(详见《大悲经》卷三)
本章释迦佛赞叹后末世的善男子善女人,是给善男子善女人以高尚的动机,也是在教导我们,应该经常赞美他人,给他人以高尚的动机,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动力。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①。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③。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④。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⑤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⑦菩萨。
这时,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乘佛道’的大愿,如何地感应并加持他们,如何地降伏他们心中的八魔?”
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乘佛道的大愿,应当树立这样的理念:我应该救度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后,而不存在‘有’一个众生被我救度。为什么?须菩提,如果菩萨不明白众生无量无边如虚空般广大就不是菩萨,之所以这样,须菩萨,实无‘有’法发‘阿耨罗三藐三菩提’的大愿。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有”法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吗?”
须菩提回答:“没有,世尊,就我理解佛所说的义理,佛在燃灯佛那里,实际上不存在‘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对我授记:你于来世,定当作佛,号释迦摩尼。因为实际上不存在‘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燃灯佛对我授记,作这样的言语,你于来世,必定成佛,号释迦牟尼。为什么?所谓的如来,就是各种理论,方法、手段符合大乘佛法的宗旨!比如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提,于此中无限量非无限量,所以如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谓的一切法,并非一切法,必须是能够造福于众生的事业,只要是能够造福于众生的事业都是大乘佛法的内容,所以称一切法是佛法,须菩提,比如说人身长大。”
须菩提说:“如来说人身长大,并非大身,只不过称为‘大’身。”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隐形的!不能以外在形式可被人评判。如果菩萨作这样的言语:‘我’当救度无量众生,就不是菩萨。为什么?须菩提,实无‘有’法称为‘众生福田’。所以佛说,一切法的内容与形式有无数无量种,如虚空般广大无边并且平等无高下。须菩提,如果菩萨作这样的言语,我当‘庄严’佛土,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如来说庄严的佛土,就是非庄严,只不过称为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辩证思维,如来称其为不退转菩萨。”
①:无‘有’一众生实灭度。指宇宙中的众生太多太多,并且有增无减,救度了无数的众生,还是算少的,接近于没有救度。佛告诉须菩提,达到如来之圆满的境界有完成时,但救度十方众生的任务,永远没有完成时。
②:无‘有’法,‘有’指存在一定的限量,而要达到佛的圆满境界,从横向上说,必须修炼无数的法门,从纵向上说,每一个法门,都得经过无数次“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才可以成佛,同时,随着时空的转换,随着众生需求的变化,菩萨还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
③:诸法如义:就是世间法的各种理论、方法、手段符合大乘的宗旨与精神,大乘的宗旨与精神就是:一切为了众生,为了一切众生。
④:人身长大,非‘大’身。指人类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走向衰老。
佛说:地行鬼疾复速是人,有飞行鬼复速地行,四天王疾复速飞行,日月神天复速四王天,行坚疾天复速日月,众生寿命复速坚疾,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
“生灭即细胞死亡,被人体八万虫所吞噬;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样。复速,即2倍;一息一眴为0.32秒(具体算法,详见《舍头谏经》)。日宫殿的旋转速度为一目眴,能走一万零一百五十由旬。(详见《正法念处经》第六十八卷)
佛旨在告诉须菩提,世间中有无数的菩萨,都是隐形的,散布在各行各业,并非你须菩一人是菩萨,所以不可骄慢!
⑤: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指一切法无高下,都是平等的。只要是能够为人民服务的善法都是大乘佛法的内容,有如虚空般广大(一切法‘性相’空寂),菩萨称为众生福田,不分信仰、种族、地位、职业、性别、年龄、学识……总之,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党的事业,曾经作出过重大贡献和正在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们,都是“菩萨”。这些可敬可亲可爱的人们,或许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念头:我是大菩萨,我在行佛道,我将来要成佛。然而所得的果报与菩萨摩诃萨所得果报平等无差别。
⑥:庄严非庄严,指一切的佛土都是平等庄严的,并且,所谓的‘五浊’恶世,反倒是修业的最好福地。
⑦:真是:真,牢不可破之意,是,顺向正向之意,合称为“不退转”。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②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③。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回答:“有的,世尊。”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有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有慧眼吗?”
须菩提回答:“有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有法眼吗?”
须菩提回答:“有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有佛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恒河中所有的沙数,有如此沙数般的恒河,这些恒河所有沙数般的佛世界,像这样的数量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你所在的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贪嗔痴慢,如来全部知道。为什么?因为如来一念之间能知所有佛土众生的贪嗔痴慢。如来说各种的贪嗔痴慢,非贪嗔痴慢,只不过称为贪嗔痴慢。之所以这样,因为在永恒的时空里,过去、现在、未来众生的贪嗔痴慢都会变化、消失。”
①:肉眼,尽管如来法身并非杂食身,然而为了救度众生,如来永远在人间,随顺因缘而食人间烟火!
②:尔所国土,指须菩提被佛授记后,所在的“宝生”世界,须菩提被授记为“名相如来”。(详见《妙法莲花经》卷三授记品第六)
③:诸心非心。心指众生的贪嗔痴慢。佛说,一切众生,贪嗔痴慢,加总起来,分别有十亿种表现。然而在永恒的时空里,众生都会成佛,所以贪嗔痴慢都会消失,所以不可得。[page]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果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人因为这样的因缘,得福多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这人因为这样的因缘,得福很多。”
佛说:“须菩提,如果福德有限量不增长,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因为福德无限量且会增长,如来才说这人得福德多。”
本章旨在强调物质财富的布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①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②。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③。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④。是名诸相具足。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佛能以完美的肉身显现于世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如来不应以完美的肉身显现于世。”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来说,完美的肉身并非完美的肉身,称为完美的肉身。”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如来能以完美的三十二相显现于世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如来不应以完美的三十二相显现于世。”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来说三十二相完美,并非完美,称为三十二相完美。”
①:色身。色,指物质性的,佛身当然是物质性的,这里指佛可以让人们肉眼可见的肉身。
②:见,通“现”,即显现于世间。
③:色身具足非具足,是指一切的佛在以“大导师”的身份出现于世之前,就已经成佛,已经具备了完美的“色身”,但为了化度众生的需要,会化成各种各样的身份亮相于世,如果每次都以美男子的身份显现于世,反倒不利于化度众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完美非完美!
④:诸相具足非具足。佛当然俱备了完美的三十二相,否则,不会有“大自在”。佛化度众生时并非每次都以三十二相亮相于世,这里的因缘意义与上面相同。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①。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②。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③。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作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你不要作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在诽谤佛,不能明白我所说的义理,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称为说法。”
这时,慧命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会有众生,于未来世,听说此法,生信心吗?”
佛说:“须菩提,他们不是众生,又是众生,为什么?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称为众生。”
①:无法可说,指该说的,佛已经全部说完,毫无保留。佛说:世人不懂,非我过咎。
②:未来世,指下一劫世。
③:众生众生者,指三千大千世界成立之初,人类会从光音天下到地球,于其中间会在梵世天作短暂的停留,而梵世天中有一梵王自称是造世主、是生众生的众生者。
佛说:“于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强,无能降伏,统摄千梵自在王领,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即生我慢!如来不尔,所以者何?一切世间,各随业力,现起成立……”(详见《起世经》卷一)
梵王也称大梵天王,也称摩诃波帝,他与如来的对话,可详见《大悲经》卷一。
当然,大梵天王也必将来人间修炼,最终会成佛。[page]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吗?”
佛说:“是的,是的,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至没有少法可得,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章强调的是,尽管佛已经证得了宇宙与人生的一切真理,但世界在变化,佛说法就必须随着世间与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提醒须菩提,以大乘佛法为指导,修世间一切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①。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②。是名善法。
佛说:“还有,须菩提,这些法平等,没有高下,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开发众生与自身的佛性为根本,修世间一切善法,很快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说的善法,如来说很快又会成为非善法,称为世间善法。”
①:是法平等,指世间善法与出世之根本大法平等无高下。
②:善法非善法,指世间变化很快,修世间善法时,必须适时地推陈出新。佛说:“本无今有,已有还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说:“须菩提,如三千大千世界中,百亿须弥山王,其中的七宝全部聚集起来,有人用来布施。如果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以及四句偈,领会、掌握、读诵,为他人演说,前面之人,所得福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不能比喻算数分之一。”
给人以物质财富与给人以智慧是相辅相成的,但就一般意义而言,给人以智慧为首选。[page]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①。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②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你们不要认为如来作这样的念头,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实没有众生是如来救度的,如果有众生是如来救度的,如来就有了‘我慢’和对众生不平等的理念。须菩提,如来说有‘自在’,并非有‘自在’,而凡夫之人以为有‘自在’。须菩提,凡夫之人,如来说并非凡夫,称为凡夫。”
①:无众生如来度者,指的是如来向众生说法,只是一个外因,一个条件,而内因是众生的自我改变,并且来世的路,主要的还是靠人们自己修行。佛并非不能渡人,唯人自渡。
②:我,这里指大自在、大我。佛已经脱离了忧悲毒箭,但对众生有着慈悲大爱,佛永远在走在化度十方众生的路上,所以说没有“自在”,一语双关。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问:“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是的,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话,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
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就我了解佛说的义理,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时,世尊说了四句偈:如果以色身求证判断如来,以音声求证判断如来,这些人是在走邪道,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
四句偈言,其中的“我”,指一切佛,并非仅指释迦佛。
本章强调的是魔王,会假扮成佛,以骗取人们的信任。所以佛提醒须菩提与人们,必须正确谨慎地判断真假如来,两个办法:⑴凡是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又自称是佛的,一定是假佛;⑵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则有八条标准,可作判断依据。(评见南本《大般涅槃经》二十六卷)
同时,必须认真区分佛经与魔经,佛列出了若干标准,详见南本《大般涅槃经》第七卷。另外,不能局限于明说的标准,必须懂得佛的密语中暗藏着玄机。某部原始经文,长期以来被佛教界奉为圭臬。此经义理让人莫名其妙,如果修习此经长长的咒语,会让人出现幻觉,精神烦躁不安,并且身体每况愈下!但遗憾的是,出现以上情况时,善良的人们往往认为是自身悟性不高、定力不够、甚至是业力不善所导致的。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说:“须菩提,你如果作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完美的三十二相,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会增上慢,须菩提,别作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完美的三十二相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菩提。须菩提,你如果作这样的念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愿的人,会说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无所见,一切都是无所有。那你就会增长‘过慢’,别作这种念头。为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愿的人,不会说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无所见,一切都是无所有。”
佛在鞭策须菩提,不可放逸,必须精勤进,早日修炼成佛。也在打消须菩提存在的骄慢,懂大乘义理的大有人在,并非你须菩提一人善解“空义“。[page]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说:“须菩提,如果菩萨之人以满恒河沙数般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宝,用来布施。如果还有人知一切法的宗旨是为了一切的众生,一切为了众生,得成于自身对各种不良欲望的控制。这位菩萨所得功德胜过前面的菩萨所得功德,为什么?须菩提,因为各位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尊敬地对佛说:“世尊,什么叫做‘菩萨不受福德。’”
佛回答:“须菩提,菩萨所作而得的福德,不应贪为己有,所以叫做‘不受福德’。”
【注解与评析】
一切法无我我主,求世间大同,属于无愿(无作)三昧的范畴,一切不求众生的回报,即使得了回报,也应该回向社会,包括智慧、神通、法门、物质财富。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这些人不懂得我所说的义理。为什么?所谓‘如来’就是无所从来又无所去,犹如虚空永恒持续不断地存在,并且不可破坏,所以称为‘如来’。
佛说:如果有人相信佛是“常住”,并且知道佛住哪里,此人已出世。
至于佛为何早早“灭度”,而不留在地球,佛给出了两条理由:其一,在我们这个地球的使命已完成,必须转往他方世界化度众生;其二,长期留在我们这个地球,人们就会对释迦佛有严重的依赖性,进而思想滑坡、放逸,精神懈怠。
释迦佛住忉利天!
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①。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②。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佛问:“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的观点如何?这些微尘众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果这些微尘众本质上不变的话,佛就不会说这些微尘众。之所以这样,佛说微尘众非微尘众,称为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并非世界,称为世界。”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如果世界本质上不变的话,就是同一个模式,如来说,同一个模式,并非同一个模式,称为同一个模式。”
佛说:“须菩提,所谓同一个模式,就是永远也说不完,但凡夫之人贪著已有的认识,以为已经证得世界的终极真理。”
①:微尘众非微尘众,指世界坏时,微尘与一切物质都会化成水,并成为下一次世界成时的组成“原料”。(详见《大悲经》与《起世经》)
②:一合相,宇宙中的一切的三千大千世界,都在一刻不停地成住坏空,一切的三千大千世界都遵循这一普遍的规律与模式。然而,一切的三千大千世界其成坏的时间、形状、大小、天体的大小、速度、光速,佛住世间的“寿命”。众生的寿命长短,众生的习性……总之,一切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佛、法、僧常住这一事实,众生的佛性、地的坚性、水的湿性、火的热性、风的动性除外)。[page]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说眼睛看见佛性’,须菩提,你的观点如何?这人明白我所说的义理吗?”
须菩提回答:“不明白,世尊,这人不明白如来所说的义理。”
佛问:“为什么?”
须菩提回答:“世尊说,眼睛看见佛性,并非真正指眼睛看见佛性,而是把佛性完全地开发出来,有如白天观 掌中阿摩勒果,只不过称为眼睛看见佛性。”
佛说:“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愿的人,对大乘佛法的义理,应该这样地领悟,这样地认识,这样地如理解读,不被动束缚于佛法的表达形式。须菩提,所说佛法的表达形式,并非只是形式,又是佛法的重要内容,称为佛法的表达形式。”
眼见佛性,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属抽象式的比喻。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①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②。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③。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以满阿僧祗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大愿,掌握此经,以及四句偈,领会、掌握、读诵,为人演说,他们的福德胜过前面的人,怎样地为人演说?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方式,犹如虚空广大无边,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完此经,长老须菩提和各位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听佛所说,皆大欢喜,如理领会、遵照实行。
①:阿僧祗,极大的数量单位。
佛说:……彼一亿百倍,彼百倍复千倍,彼千倍复一亿……名为一阿僧祗。详见《深密解脱经》第四卷。
②:如如不动。如如,犹如之意;不动,静止之意,只有虚空是静止的,所以永恒持续不断并且不可破坏(虚空常住),也是抽象式的比喻。
③:“有”为法,指“有”为的方法论及其指导下的方法、手段、措施。
《金刚经》全文诵读拼音注音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序:山珍海味令我们饱,可是无量百千山珍海味不如一口空气,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断命,但我们不能因此光吸空气而不吃山珍海味。读诵金刚经胜於无量百千七宝布施,我们若光只诵读金刚经而不作七宝布施,如同光吸空气而不吃山珍海味,在法海中必死无疑。
金刚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注音版。
读金刚经一遍后,持此咒一遍。其功德等于读过九亿万遍,以证得性空,即同无量,惟必请师父亲授,方可持颂。《金刚经心咒》全文注音版: na mo ban ga wa dei。 南无盆嘎滑的。 zhan jia ba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
第壹品·法會因由分:如是我聞。壹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二品·善現啟請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一再提到《金刚经》;《金刚经》不但与《六祖坛经》有很重要的因缘,与禅宗更是关系密切。禅宗自六祖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是南宗顿教的开
这是《金刚经》当中,很有名的四句偈子。我们居住的娑婆世间,是一个有为、有漏的世间,佛教对这个世间,有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等种种譬喻,主要都是说明人生如梦,幻化无常,如水泡须臾不停,似影像依託不定;又如朝露、电光石火般刹那即逝。
传说六祖慧能本来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在大街上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在心灵上产生了领悟,于是开始修行佛法。慧能修行过程中取得那个诵经人的资助,于是到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他见五祖时,两人的对话使五祖认为慧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
首先,六祖慧能是因为《金刚经》入佛门,又因为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大彻大悟,成为禅宗的六祖。其次,六祖慧能的禅法依据的就是般若法门,提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金刚经》共有6种译本,现今通行的,为鸠摩罗什的译本:(1)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南朝陈真谛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隋朝达摩笈多所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第一次讲功德:在依法出生分第八,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数量很重要。这个是第一次。第二次讲功德:在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呢?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所得到
《金刚经》告诉我们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什么?离相修行。前提是什么?你的知见不要搞成,《金刚经》讲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是不是让我不修行?这是错误的。我们所有的修行都应该建立在离相的状态,而不是让你不修行。因为很多人就觉得,“师父,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
《金刚经》其实说得很简单,就是离苦得乐。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但事实上幸福是很困难的,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解除我们的麻烦?为什么我们不幸福呢?因为有两样东西妨碍了我们,一是有“我执”,或者对自我认识不清;第二是“要”(want),在英文里面叫des
《金刚经》第一到第十六分,是《金刚经》的第一组成部分,总的是讲破相,破的是什么相?一个是我相,一个是法相,《金刚经》讲的我相就是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以我为实有;人相,以他人为实有;众生相,以众生为实有;寿者相,人人都要长寿,以
「是凡夫者」即一般人所称之凡夫。「即非凡夫」即这凡夫是假的、不真实的。众生相不可得,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空的。「是名凡夫」即姑且取名为凡夫罢了。又可解释「是凡夫者」,名为俗谛;「非凡夫者」,名为真谛;「是名凡夫
莲偈,指《妙法莲华经》中的偈颂,又称“莲华偈”。所谓“莲华”,《法华玄义》解释道:“今莲华之称,非是假喻,乃是法华法门。法华法门清净因果微妙,名此法门为莲华。”
传说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实叉难陀重译,二卷。以真谛译本较为流行。内容分五部分:因缘、立义、解释、修造信心、劝修利益。修持方法,讲究一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出于此,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禅定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坛经》中这句话也表明了它的宗旨是指导修行者从自心中顿见本性,悟到自性具足万德,已经达到佛境,所以再有修习,也于体上不能增加一分,只是随事体验充实德用而已。因此在《坛经》所举示的修行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练,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籍。它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心经》的基本思想是运用般若进行透彻的禅悟观照,证得万法的空性以获得澄明自在的境界。
阎浮树在南本《涅槃经》卷九中被记载:阎浮树在一年中会发生3次变化,有的时候会长出花,色泽光亮鲜艳;有的时候会长出叶,郁郁葱葱,很繁茂;有的时候则会凋零,看上去仿佛枯死一样。阎浮子,其形如沉苽,紫色,酢甜,则是《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中对阎浮树的描
天如惟则禅师,是元代中峰国师的法嗣,在禅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惟则禅师一生大宏临济宗风,受敕赐“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号及金襕衣。他在净土宗方面的开示被辑成《净土或问》一书,收入净土宗重要典籍《净土十要》之中。其《楞严经会解》集唐宋九家注解的精华,
《心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但是其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心经》一共有7种译本,现今通行的是玄奘的译本。(1)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2)唐朝法成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①为引导“在家信众”学佛而说此经:在家人生活在充满了污染的五浊恶世,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都要承受无尽的痛苦烦恼,上层享乐的人不免污浊腐化,下层受穷的人易对人生感到灰暗,所以只有靠佛的讲法,点燃心灯,获得精神上的清净安乐、光明充实。
《坛经》记载“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
《法华经》警世形象,非常富有哲理性与文学性,对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禅宗充分汲取《法华经》精华,并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产生了各种机锋公案、吟咏,使《法华经》与禅韵诗情交相辉映。可以说《法华经》深受禅宗推崇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