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24、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各位都知道‘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我这次想和各位讨论的其实是一段经文,而这句经文则是这段经义的开端,所以我今天以这句经文作为题目。

  在和各位研究这段经义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谈一谈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的缘起?

  缘起

  一九九○年初,美国佛教会董事会决定组织台湾弘法访问团,由显明法师领队。那时显公吩咐,叫我和他要分头赴各地演讲,以扩大弘法范围。消息传出去之后,嘉义的香光寺经过慧炬杂志社约我去嘉义演讲一次。我素知香光寺是一所水准很高的比丘尼道场,就请教慧炬的主持人郑振煌教授,以什么讲题为最合适。郑教授打电话来,建议讲《金刚经》,不过他说:悟空法师当时也在场,建议讲西方极乐,因为香光寺是以净土为宗。我觉得两位大德都各有见地,都应该尊重,一时兴起,就说:‘好吧!我的题目是《金刚经》与西方极乐。’香光寺回一个传真表示赞同。题目定出去了就得准备,我将净土三经仔细的看了一遍,可是除经中有提到生西的条件之一是读诵大乘经典外,很难将《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连得起来,又更何况大乘经典很多,何以单提《金刚经》呢?曾反覆研究,不知如何著手。

  诵《金刚经》而有了启示

  一天早上,在念《金刚经》的时候,念到‘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念到这里忽然灵机大动,唉!“阿弥陀经”中不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吗?倘若我们能够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教导,能解释得通,能生起实信,岂不是就是证明:我们过去已经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已满足了‘无量福德’吗?换句话说,已经具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二──善根与福德,我们只要再集中心力持名念佛及广行善事,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悲愿,力求相应,培植与阿弥陀佛的因缘,则三个条件都有可能即生完成,西方极乐世界保证可以往生,而且品位一定不会低,这岂不是一条很明显的修行大道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天想提出供各位参考的即是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两句。

  ‘相’这个字在佛学中的意义很广,我常觉得一般字典中的注解不够完备。依我的浅见,凡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脑筋的思想、观念、活动(包括梦境、幻景或定中的觉受)都叫相。《圆觉经》中解释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则完全是抽象的心态,已无形相可言。现在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说:凡人所感觉思维的一切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从浅的方面来讲,凡是人以五官及现代科学仪器所觉察到的有形无形的宇宙万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扬的一切构想、理论(也是相),都是虚妄;从深的角度来讲,只要心中存有一丝的观念──甚至如我已开悟,我已解脱,乃至我已成佛的念头,不论如何微细,也都是虚妄。定中见佛见光也是虚妄,与佛菩萨讲话也是虚妄。

  那么究竟什么叫做虚妄呢?

  照字面来讲,虚是不实,妄是不真。不实不真,不真实,非真实,称为虚妄。

  讲到此处,必须特别指出一点,我现在和各位的谈话,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以人的知识用人类的某一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这里边就有一个先天的限制,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用语言文字,所要紧的是不要‘死’在语言文字里,换句话说,各位要因指见月,不要把指头就认为是月亮。

  所以今天我不照字面的解释来讲,我想讲几个故事,《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许各位从这些故事中,忽然心开意解,岂不是免了我许多啰嗦!

  三个故事

  一、魔术

  我先讲一个有趣的经验给各位听:

  几年前,我家里新添了一具微波电灶 Microwave Oven。有一天我和一位五岁的小孩子开玩笑。我将一小块冰放在碟子里,放进微波灶内,将电灶开上。我指著电灶问他:‘这里面是什么呀?’他看一看说:‘是块冰。’我说:‘不会错吧?’他说:‘不会。’过一会儿,我对他说:‘我看不是。’他不信,说:‘那么是什么呢?’我把电灶门一开,碟子里都是水。我说:‘你看,那里是冰?’他看了一会儿,我又将灶门关上。他想了一想说:‘哦!我知道了,妈妈说的,冰淇淋如果不快吃,会化成水的,这是水。’又等了一刻,再开灶门,碟子里什么也没有了,我问:‘水呢?’他还不懂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只以为我在变魔术,尽瞪著大眼睛看著我。

  各位,你们认为这是不是魔术?其实孩子是对的。我们因为习惯了,就不觉得它是魔术。你想,这一会儿是冰,一会儿变成水,一会儿又变成水蒸气,看不见了,一直在变,这和幻化的魔术又有什么不同呢?不过孩子认为是我在变魔术,其实这是自然界的魔术。

  忽然这个孩子指著电灶的内壁对我说:‘沈公公,您看,水都跑到这边上来了!’原来水蒸气又在灶壁上凝结成水。其实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在变,有的我们的器官不易觉察!有的我们虽然知道,但是不愿意去想它吧了!您说对不对?

  二、美女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好几位已经听过了,故事是:

  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有所谓的四杰(四位出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名叫祝枝山。祝枝山不但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名的喜欢看美女的风流才子。可是他的福报不够,犯了极深度的近视眼,那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可以配一副合适的眼镜经常戴在脸上。所以他平时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即使看到美女,也如雾中看花,连眉目都分不清楚,还谈什么赏美。那时候只有一种用透明玻璃砖所做的手提照镜,叫做单照。用了单照,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他的视力。所以祝枝山经常有一个单照带在身边。如果有人告诉他说有美女来了,他会兴高釆烈的赶过去,拿起单照,细细的欣赏这位美女的脸貌,甚至当场题诗,所谓文人雅事。

  祝枝山的夫人是当时出名的美女,常到祝枝山和他的诗友所组织的诗社来。

  他的诗友们存心要开祝枝山的玩笑,特地做了一个和祝枝山所用一样的单照,可是看出去的东西要比他所用的放大几十倍。有一天,这些诗友们晓得祝夫人下午要来诗社参加一个集会,就趁祝枝山午睡的时候,偷偷的将他的单照换了一个。

  祝夫人来了,有人就去告诉祝枝山,说有一位极漂亮的美女到诗社来找你,祝老听了,就赶紧走去大厅,拿起单照,向那位美女的脸上一照,骇得大叫:‘上当!上当!那里是什么美女,简直是个大麻子!’各位大概早就猜想到了,为什么祝枝山会骇得大叫。原来在放大几十倍的单照下,祝夫人脸上的汗毛管都变成了麻子!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请教各位。在这诗社里的诗友,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近视眼,也有远视眼,有的是散光眼,有的生白内障,也许还有的是色盲。各位都同意,祝枝山所看到的大麻子,雾中之花等绝对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可是这许多诗友及祝枝山用正常单照时所看到的祝夫人的,究竟是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呢?或者有那一位看到的是她的真脸相呢?

  三、佛菩萨

  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善财童子去参拜解脱长者。善财童子说明了他拜访的目的:‘我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不知道应该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请长者给我指点。’解脱长者说:‘真是难得,您且看我的身上。’说完长者就入定,这种三昧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入了这种三昧,长者的身上就显现出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及诸佛的无边庄严道场,种种方便,种种说法,广度众生的种种胜事。善财童子就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或录影带一样,在长者身上看到一幕一幕的妙景。忽然长者出定,这一切就都不见。解脱长者问:‘您看到了吗?’善财说:‘长者慈悲,我不但清楚看到一切神变,而且也很清楚听到诸佛说法,真是太好了!’解脱长者说:‘可是,善财!诸佛如来可曾到这里来?您及我又何尝到十方世界去!’长者又说:‘如果我要看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或其他世界的佛菩萨,也随心之所念而可看到听到,可是阿弥陀如来或其他诸佛菩萨又何曾到我处来,我也并没有去。’《华严经》中有这么一段长者的结论:

  所以我知一切佛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我心悉皆如幻,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您问如何修菩萨行?修您的自心,即是修菩萨行。所以您要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精进坚固自心,忍辱坦荡自心。解脱长者共说了十种法门,他总结的指点是心若清净,则您心即是佛心。

  虚妄

  讲到此处,如果各位已经心开意解,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起净信实信,则下面一段对您已没什么关系,听了也没有增加什么,不听也没有减少些什么。

  如果心中尚不够明朗,则下面几点,也许会给您对虚妄这个名相的明确了知有一些帮助。

  佛说的‘虚妄’,并不是没有。不但在人的观念中,这一切相几乎都是被认为真有实有的,而且虚妄的因,就会产生虚妄的果,而我们这个虚妄的身相,也会受虚妄的业所感的虚妄的报,所以千万不要误会‘虚妄’是没有,觉得人生一切都是空无所有,因而消极灰心或者不信因果,任性妄为,那就犯了大错,这也是经中所说的著了断灭相。

  其次,佛说‘虚妄’,不是说不好。譬如定中所见的诸佛色相、光明,都是好的瑞相,您做的功德好事,也都是好的,可是佛说这一切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一切相都是一直在变,如果一直在变,刹那生灭,那么究竟那一刹那的相是真实的呢?

  又譬如此刻有这许多人在此地,我敢担保每个人看出来的沈家桢都不同,那么究竟那一位看到的是真的沈某呢?

  所以佛在结束《金刚经》的时候,说了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前三句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引申,用六种譬喻来引证。后一句是教我们日常修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感受觉受,都要看透它表面的虚妄,而后它本具的体性,自会显现。应作如是观。愿各位多自珍重,谢谢各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