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关于狼的反思

哲理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一)

苍茫的草原,狼在孤独地前行。它高傲,坚韧,桀骜不驯,它是草原的王者!狼是最聪明的物种之一,它们聪明、执着、坚韧,是最有秩序和纪律的动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是狼的生存要素,而

团结、勇敢、智慧、狡猾、忠诚则是狼作为强者的生存之道。狼是或许是动物界最具生命力、最具野性、最桀骜不驯的,千万年来不曾灭绝,也不被驯服。就连被人工饲养的小狼亦会为了自由而战,甚至不惜生命。

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狼的耐心总是令人惊奇,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丝毫不觉厌烦。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辛万苦地生存下来。狼群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训练成为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因此,狼群很少真正受到其它动物的威胁。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长假里,再一次仔细阅读了《狼图腾》,掩卷之后,热泪长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狼是腾格里为草原派来的守护神。狼为草原作出了卓杰的贡献,同时人类在它们身上学到的何其多啊,不过人类更“聪明”罢了,把从狼那里学到的本领反用在狼的身上,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狼赶尽杀绝!

人类对狼斩尽杀绝的愚蠢做法,终于让自己遭到了报应。由于人类的残忍屠杀,狼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导致草原迅速沙化。致使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面对人类的疯狂屠杀,狼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沉静,只有孤傲,只有不可驯服的坚韧!那是任何其他物种都不具备的野性!不能及得高傲!好想看到它们继续奔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带着牺牲者的灵魂奔跑。

读完《狼图腾》这本书之后,掩卷深思,感觉心情异常沉重和怅然。人类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尊重自然,向自然过度的索取,终於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狼群已成为历史,草原已成为回忆,游牧文明彻底终结”,失去草原狼的草原迅速大面积沙化而陷入灭顶之灾!当沙尘暴遮天蔽日频频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草原的保护神——蒙古草原狼——还有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年代!

蒙古草原狼,你在哪裏?腾格里啊,你可会向着狼。腾格里啊,你可要向着狼。

人啊,当你在自以为是地球上的主宰而狂妄的时候;当你在披着昂贵的裘皮摇首弄姿的时候;当你在狼吞虎咽大块朵颐的时候,当你在嘬着牙花回味奇珍异兽滋味的时候;当你在数着被鲜血浸透的铜板做着发财梦的时候;当你在为了一己自私而伤害弱小的时候,千往不要忘记大自然的报复!人啊,请你善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因为他们是你的邻居,因为他们是你赖以生存的地球必不可少的物种!人啊,请不要为了自己的漂亮而忘记了它们的痛!请不要为了自己的贪婪而滥捕滥杀!请不要为了自己的馋念多伤生命!

都说狼凶狠残酷,阴险狡诈,可是较之于人性的险恶,恐怕还不能望其项背吧。人性之凶险比狼性胜过千倍、万倍、无数倍。写到此,不由得想起了张献忠的七杀碑“天以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

(二)

身处草原,就会置身于这个巨大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摆脱不了吃或被吃的命运,要想占据食物链上端的有利位置,就必须在残酷的现实中磨练自己的神经,造就卓越的品质。草原残酷的生存状态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存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几千年过去了,草原狼顽强的生活了下来,靠的就是那股血性。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残,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

狼将她们的子女们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它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自己的子女,当狼子女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会千方百计地加以营救并对敌人进行最凶狠毒辣的报复,如果能以一己之死换众仔之生,它会毅然地选择牺牲。狼在捕食某些反刍的动物时,会巧妙地将这些动物的肚子留下,一旦遇到危险它就会将狼崽子快速地装进去,往背上一甩,逃进深山老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狼父、狼母以及它们的崽子被猎人围堵在了窝里,狼父狼母在与猎人长久地对峙无望之后,冒着被猎杀的危险冲过猎人的枪口,企图转移敌人的注意,敌人终于被自己带走,但它们回来营救儿女们时却发现子女依然被聪明的猎人捕走了。狼父狼母凄厉地嚎叫几声之后,便双双跃入悬崖……可怜天下父母心,谁想还有比狼更狡猾的猎人,它们的死并没有扼止那颗贪婪残暴的心。

这个充满爱,充满牺牲,充满残酷,充满贪婪的故事,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并不是人类拥有唯一的超越自然的智慧和天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动情之处,又是谁赋予了狼这种睿智的生存技巧和情感思维?又是谁让它命中注定一辈子都要遭受人的压迫而不得翻身?答案我不得而知。但我却想一切有情感的生命都需要相互的怜悯和尊重,尤其是强者对弱者而言。近年来,许多动物由于人类无人性的捕杀而濒临灭种。这无异于人类断绝自我生存之路的举动。呜呼,惑矣!

由于蒙古草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狼成为草原生态中极为重要的调节者。由于狼的存在,有力地控制着很多食草的动物的数量,有力地保护着草原的命根:草场。如果草场被毁,草原变成沙漠,不仅动物无法生存,人类也将面临困境。故而蒙古人会认为狼是上天派来保护蒙古草原的,狼成为蒙古人家园的守护神。我不知道草原上,鹏格尔的子民,面对愚蠢的人们把他们守护神斩尽杀绝时的心情,精灵一般的草原狼形象却久久萦绕于心,挥之不去。耳边也仿佛传来草原狼的仰天长嗥,那样苍凉,那样凄厉,那样悲伤。腾格里啊,你听到了没有,腾格里啊,你在哪里?

至高无上的人啊,地球的主宰!当你在义愤填膺指责狼的凶残的时侯,当你在向你的后代灌输狼性的残忍,狼性的贪婪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对狼又做过些什么!

(三)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对狼狩猎的的最好描述。为了不惊动猎物,它们可以一动不动地盯上一天一夜甚至更久,跑起来速度更是惊人,死盯猎物不放。在享受猎物的时候眼睛和耳朵随时注意着周边的环境,有时会把刚吃进的东西吐出一部分,来增加奔跑时的速度。狼群不会把食物吃的很干净,往往会剩些残渣,不是他们浪费,而是留给那些跟不上队伍的母狼、老弱狼或是孤狼。这样看来狼比人更有团结、有团队意识。如果即将进食一顿丰盛的美味,他们会绕着食物奔跑,连从小被人工饲养的小狼也不例外,这仿佛是它们的天性,它们或许在感谢上苍。

以前关于狼的评论都是负面的,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引狼入室等。那只是传统意义上我们眼中的狼,人们由于认知上的差异,把狼看做十恶不赦的“害兽”,更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贪婪嗜杀而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把人性中的丑陋强加于不知人事的狼,就这样以讹传讹的世代相传。

人们一边竭尽能事的丑化狼,残酷无情的屠杀狼,一边又从狼那里学习本领。所以人乃是万物之灵,因为人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一个物种强取豪夺,甚至赶尽杀绝,并且冠之以必杀的理由,试问,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谁能与之匹敌,谁能与之争锋!

追溯远古,我们的祖宗对狼充满敬意,上古时候,人们相信捕食动物为生的兽类属于另外一些种族,它们身上存在着令人崇拜的神奇力量,人类毫不怀疑地把自己的部落看做是这种或那种神奇动物种族的属员,把它们奉若自己的祖先加以敬仰,把这种动物作为自己部落的标志——这就是所谓的图腾。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里至今仍可找到狼图腾——居住在北美西北海岸的印第安族特林基特人以及大湖东南的伊罗克人当中有"狼"姓氏族;土库曼族里十一个部落以狼作图腾;乌兹别克人认为狼为祖续写家谱;白令海一带因纽特人的武器和用具上,甚至在人的面部上都涂有各种图腾——为数最多的是狼,然后才是隼和乌鸦。

身处一个越发物化的世界里的人啊,你有没有想过,狼的凶残,狼的嗜杀,是为了什么,那是为了果腹!那是为了生存!动物界的弱肉强食,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基本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衣食无忧的人啊,你在疯狂猎杀它们的时候,你在贪婪掠夺自然资源的时候,有没有扪心自问,你,又是为了什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