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一百 广东一

《禹贡》扬州徼外地。三代时为蛮夷国或谓之雕题。题,额也。《礼·王制》:南方曰雕题。又《山海经》有离耳、雕题之国。楚《离骚》有玄国之南裔。或曰:今海南琼州府是其地。后为百越地,亦曰扬越《国策》:吴起为楚悼王相,攻扬越。《史记》起本传作南平百越。孔氏曰:越在扬州南境,故曰扬越。其在天文,则牵牛、婺女之分野。秦并天下,置南海等郡,亦谓之南越《秦本纪》:始皇三十年,略取陆梁地,为南海、桂林、象郡,以适遣戍。三十四年,又谪人筑南越地,又设南海尉以董之,所谓东南一尉也。孔氏曰: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史记》南越,班固作南粤。粤,即越也。今人多以两广为粤,闽浙为越矣。秦末,赵陀王其地。汉元鼎六年,讨平之,寻置交趾刺史。后汉因之汉刺史无常治。王范《交广春秋》:汉初,交州治羸?娄。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建安十五年,复徙番禺。沈约曰:汉交趾刺史治龙编。建安八年,改曰交州,治广信。十六年,徙治番禺。三国吴黄武五年,析置广州,治番禺,而交州还治龙编。其后以交州并入广州。永安七年,仍置广州,治番禺。广信,今广西苍梧县。羸?娄、龙编,今俱见安南境内。三国吴分交州立广州详见上。晋因之。宋又分置越州泰始七年,置治临漳,即今廉州府治合浦县。齐、梁因之梁大同以后,置州益多,无复古制。隋亦属扬州部。大业末,属于萧铣。唐讨平之。贞观初,置岭南道治广州。开元中曰岭南节度。咸通二年,分为岭南东道。五代时,属于南汉。宋淳化四年,为广南路。至道三年,分为广南东路。元置广东道及海北海南道宣慰等司广东道治广州,海南海北道治雷州,隶江西行省。明洪武九年,改置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直隶州一、属州七、属县七十六总为里四千二十八,夏秋二税大约一百一万七千七百七十二石有奇,而诸司卫所参列其中。今仍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属州一 县十五

南海县附郭番禺县附郭顺德县东莞县新安县三水县增城县龙门县香山县新会县新宁县从化县清远县

连州领县二阳山县连山县

◇肇庆府属州一 县十

高要县附郭高明县四会县广宁县新兴县阳春县阳江县恩平县德庆州领县二

封川县开建县

直隶◇罗定州属县二

东安县西宁县

◇韶州府属县六

曲江县附郭英德县乐昌县仁化县乳源县翁源县

◇南雄府属县二

保昌县附郭始兴县

◇惠州府属县十

归善县附郭博罗县长宁县永安县海丰县龙川县长乐县兴宁县河源县和平县

◇潮州府属县十一

海阳县附郭潮阳县揭阳县程乡县饶平县惠来县大埔县平远县普宁县澄海县镇平县

◇高州府属州一 县五

茂名县附郭电白县信宜县化州领县二

吴川县石城县

◇雷州府属县三

海康县附郭遂溪县徐闻县◇廉州府属州一 县二合浦县附郭

钦州领县一

灵山

◇琼州府属州三 县十

琼山县附郭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文昌县会同县乐会县

儋州领县一

昌化县

万州领县一陵水县

崖州领县一

感恩

东连七闽,

惠、潮二府,与福建之汀、漳接境,山溪相错,伏莽之患常多。

南滨大海,

自潮州府之东南,与福建之漳州海洋接。自廉州府钦州之西南,与交趾海洋接。东西相距二千四百余里,而琼州一府峙大海中,尤为险远。

西距安南,

安南,自廉州府钦州分界,由海道以入交州,则钦州、海阳,其必出之途也。

北据五岭。

五岭之首曰大庾岭,在南雄府北六十里,与江西分险。绵亘而西为骑田岭、都庞岭,与湖广分险。秦王翦降百越,以谪戍五万人守五岭。淮南子曰:始皇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见湖广黔阳县,一军守九疑之塞九疑,见湖广名山,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即江西南安府,一军结余干之水见江西饶州府。或谓此为五岭,非也。《汉书·张耳传》:秦有五岭之戍。裴渊《广州记》: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也。邓德明《南康记》:南康大庾岭一,桂阳骑田岭二见湖广郴州,九真都庞岭三见湖广蓝山县,临贺萌渚岭四见湖广江华县,始安越城岭五见广西兴安县。《水经注》:最东曰大庾岭,在南康;第二曰骑田岭,在桂阳郴州;第三曰都庞岭,在南平县;第四曰萌渚岭,在冯乘县;第五曰越城岭,在始安县。邓氏以都庞在九真者,误也。杜佑亦曰:塞上岭一也即大庾岭。今详见江西重险大庾,骑田岭二也,都庞岭三也曰在湖广永明县,与《水经注》不同,萌渚岭四也,越城岭五也。周去非则曰:五岭之说,旧以为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岭之涂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入广东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入南雄二也,自湖广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州入广西之贺县四也,自全入静江五也。今大庾岭实为北面之巨镇云。

其名山,则有罗浮。

罗浮山,在广州府增城县东百三十里,惠州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其山袤直五百里,高三千六百丈,峰峦四百三十有二,岭十五,洞壑七十有二,溪涧瀑布之属九百八十有九。盖宇内之名山,东粤之重镇也。五代周显德六年,南汉主刘?建天华宫于山中在山之西,即朱砂洞也。宋开宝初,?又凿增江水口,欲通舟道入山,不果苏轼曰:?于无事时,以罗浮为宴游之所,有急则为逋逃薮也。《岭南志》:罗山之脉,来自大庾;浮山,乃蓬莱之一岛,来自海中,与罗山合,故曰罗浮《名山记》:罗浮山有洞,周五里,《道书》以为朱明洞天,十大洞天之一也。潜通勾曲,上有分水屿,谓之泉源福地。《山经》:五岭拥从衡岳如君,而罗浮桀出为之佐命。又旧《图经》:罗浮山西距番禺二百里,上有桂树神湖。《山海经》云,桂林八树,在番禺之东,即此山也。一名博罗山,俗传尧时浮山自会稽浮海而至,傅于罗山云。《元史》:至正元年,罗浮山崩二十七处,坏民居,堙田涧,山水涌溢,溺死百余人。其瑰奇灵异,游历所不能遍。大约峰之秀者为飞云、玉鹅、麻姑、会真、会仙、锦绣、玳瑁之属,洞之幽者为夜乐、石血、朱明、黄龙、朱陵、黄猿、水帘、蝴蝶之属,而石楼铁桥之胜,尤为桀出云宋邹师正《罗浮指掌图略》:游罗浮者,始自龙华祠,至明月戒坛登山,历锡杖泉、罗汉岩、伏虎岩一十余里,而至大、小石楼。二楼相去五里,皆高出云表,重岩四柱如楼,有石门方广可容几席,俯视沧海,夜半见日初出。其山岸周回五里,涧水消长,应海潮盈缩之候。又上为铁桥峰,即罗浮二山相接处也。中有石如梁,湍水出焉,分东西流注于潭,又南流注于渊,一名神湖,《道书》所谓泉源福地也。又有上界三峰,上接铁桥,高三十仞,不可上,其下逶迤有汇水与潮汐应,曰瑶池。第三峰顶又有青羊岩,其下曰夜乐洞,昔人常闻仙乐于此。洞在神湖东,洞中有犀牛潭、瀑布泉,泉从上界三峰侧悬流下注三十余仞。又有凤凰谷及凤浴潭,皆在夜乐洞中。铁桥相接者曰瑶石台,高五百六十丈有奇。梁大同中,僧景泰者建连云塔于其上,亦名飞云塔,在浮山上。铁桥之左曰玉鹅峰,一名鹅岭,右曰聚霞峰。罗山之西为麻姑峰,有麻姑坛。相近者为双髻峰,下有罗阳溪,罗浮诸峰之水西汇于此。罗山之西南曰飞来峰,下为梅花村。又黄龙洞在聚霞峰之东,本名金沙洞,两峰相叠,一水中流。南汉主?欲作天华宫,梦金龙起于宫前,因改今名,并建宫于此,今呼为西天华。其后有凤凰冈、云母溪。自麻姑峰而西南,有观源洞,一名麻姑洞。其西北有幽居洞、滴水岩。幽居洞后又有长寿观,南汉时亦建天华宫于此,今呼为南天华。又北为君子岩,岩侧有通天岩、云峰岩,其下曰蝴蝶洞,前曰水帘洞。又有天汉桥,其下为流杯池。又南为朱明洞,《道书》所谓第七峒,朱明曜真之天也。其东有青霞谷,又有野人洞,一名王子洞。又天汉桥东有会仙桥,桥东有明福观,南汉所建,亦名九天观。相近有小水帘洞。又东北有蛇穴,旧传穴通眉州。又东数里至蓬莱洞、鸦髻峰,上为刘仙坛,高百丈许,下临罗阳溪。山之东西有香台、会真、樱桃、抛球、刀子、锦绣、黄猿、钵盂、致云、大旗、小旗、云母、鸡笼诸峰,又有金沙、石血、朱陵、太和、欧阳、赤水、白云及风洞、云洞、雨洞,白角、大慈寺,古老、白芒古洞及桄榔、大坑诸洞。奇?秀岑,湍流怪石,不可名状矣。其大川,则有西江、西江,即广西黔、郁、桂三江之水。自梧州府东流入肇庆府界,历德庆州封川县西,而贺江流入焉贺江,见广西贺县。经县南,又东至州城南,亦曰南江,亦名晋康水。又东绕府城,而东南流出羚羊峡,入广州府顺德县界,亦谓之龙江。又东流至府城西北,会北江之水,又流至府城南,而会东江之水,并流而入于海。汉伐南越,离水、??之师并会于番禺,即是道也。《南齐书》:西南二江,川源深远,别置都护,专征讨之任。西江实兼南江之名矣谓之二江,误也。梁大同十一年,交趾李贲作乱,命杨?为交州刺史讨之,又命定州刺史定州,今广西郁林州萧勃会?于西江。太清末,陈霸先为西江都护,起兵讨侯景。隋唐以后,岭南用兵恒以西江为要害。宋皇?四年,侬智高陷邕州,沿江东下,滨江州郡悉被残破,遂图广州,官军拒却之。明初,廖永忠等定广州,复奉诏引兵趋广西,由肇庆溯西江而上抵梧州是也。今两粤往来,百斛巨舟可方行无碍者,惟西江耳。详见川渎盘江。北江东江附、北江,即湟水浈水合流之水也。湟水,出湖广宁远县九疑山,流入广州府界《通志》:湟水,俗呼浈江,以出于郴州黄岑山,亦名黄水。误。经连州阳山县东,西南流经州城东,又折而东南入韶州府英德县界,又南流入广州府清远县境,至县东南与浈水合,亦曰洭水,亦曰?水,亦曰?水,其合浈水之处,亦曰?口,亦曰?口。汉元鼎五年,伐南越,伏波将军路博德引兵出桂阳,下湟水。陈大建二年,广州刺史欧阳纥以州叛,陈将章昭达将兵讨之,兼行至始兴。纥闻昭达奄至,出顿?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上流,装舰造拍,乘流突进,纥众大败,遂擒之。宋开宝三年,潘美克南汉之郴州,刘?惧,遣其臣邵廷??屯?口是也。浈水出南雄府北大庾岭,东南流,复折而西南,经府城南,又西南,经始兴县西,而入韶州府界。经府城东,有武水,出湖广临武县之西山,流经郴州宜章县南,而入韶州府乐昌县境,又东南流至府城东南,而合浈水,亦曰曲江,亦曰相江,亦曰始兴江。又南流,经英德县西,出浈阳峡,入广州府清远县界,经县东,又南,则湟水流会焉。又南流经三水县西,至府西北三十余里,逶迤而下,会于西江。汉伐南越,楼船将军杨仆引兵出豫章,下浈水是也。今自庾岭而南,取水道,繇始兴江口,可以径抵广州,且东达惠、潮,西届浔、梧矣。又有东江,源出江西安远县界,流入惠州府龙川县境,至县南为龙江。又西南流,经河源县南为槎江,南流至府城东北,折而西,过博罗县南。又西南流入广州府东莞县境,经县北,又经增城县南,而至府之南境,会西江以入海,亦谓之三江口,以东、西、北三江为名也《南史》:宋元嘉十年,徙谢灵运于广州。或告灵运令人买兵器,结健儿,欲于三江口篡取之,不果,灵运因弃市。即此三江口也。三江周匝三垂,南则滨大海云。

海。

海,环广东南界,倚为险固,然攻守之计亦莫切于海。晋义熙七年,刘裕与卢循相持于豫章,而遣别将孙处等由海道径捣广州,倾其巢穴,循以败亡。唐乾元初,广州奏大食波斯围州城,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咸通二年,安南陷于南诏,诸道兵赴援,皆屯聚岭南,用润州人陈?石议,自福建运米泛海至广州,军食始足。宋末,车驾自闽入越,既而蒙古将张弘范将兵由潮阳入海,追宋少帝于崖山,宋亡。明初,命廖永忠繇福州海道取广东,永忠奄至东莞,何真迎降,而广州亦下。洪武、永乐间,倭夷入犯广东,屡为所扰。嘉靖中,倭寇闽、浙,滋蔓亦及于广东。议者谓广东海防,当分三路。三路者,左为惠、潮,右为高、雷、廉,而广州为中。惠、潮二郡,皆与福建接壤,而潮尤当其冲,柘林、南澳皆要区也。由柘林而西,为大城、海门、靖海、蓬洲诸所,又西接甲子门、碣石、平海诸卫所,皆为南面之蔽。傥柘林、南澳失守,是无潮也;平海、碣石失守,是无惠也。《海防考》:惠、潮之备,以柘林为最要。柘林,乃南澳海道之门户,据三路上游,番舶自福趣广,悉由此入。其去惠、潮水寨,远几百里。水寨为惠、潮之冲,而柘林又为水寨之冲。慎固之防,不可不豫。而大城所声援差近,备尤不可或疏也。若夫中路之备,则在屯门、鸡栖、佛堂门、冷水角、老万山、虎头门等澳,而南头澳在虎头门之东,为省会门户。海寇往往窥伺于此,为阑入之途,则东莞大鹏之戍守宜切也。又西则峡门、望门、大小横琴山、零丁洋、仙女澳、九灶山、九星洋诸处,而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为番舶等候接济之所,则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又西为崖门、寨门海、万斛山、?洲等处,而望峒澳在崖门之西,为番舶停留避风之门户,则广海卫及新宁、海朗二所之戍守宜切也。若西路三郡,去倭岛似远,而安南、占城、暹罗、满剌诸番,风帆易达。高州之南神电卫所辖一带海澳,若莲头港、汾洲山、西家滩、广州湾,皆府之南翰也。雷州凸出海中,三面受敌,其遂溪、湛川、涠洲、乐民等四十余隘,固为门户之险,而海安、海康、黑石、清道并徐闻、锦囊诸隘,亦所以合防海澳者也。至于廉州之境,尤为全广重轻,故兵符特札于灵山,达堡增屯于卫北。海寇之警,峒獠之扰,外夷之侵,有兼忧焉。永乐七年,倭尝陷廉州矣。而琼州,又廉之外户也。五指腹心,尽为黎据,所设城邑,类皆滨海备倭之制。若白沙、石?、?头、文昌,与海安、海康对峙,番岛飘风突来,防御甚艰,此西路所当加意者也。又滨海诸邑,为盗贼渊薮者,如增城、东莞之茶窑、十字窑,番禺之三漕、波罗海,南海之仰船冈、茅窖,顺德之黄头涌,香山、新会之白水、分水等处,往往岁集凶徒,以小艇出没,珠禁弛则纠党盗珠,珠禁严则诱倭行劫,此又当诘奸禁宄,以消其萌矣《海道考》:广州舶船往诸番,出虎头门,始入大洋,分东西二路,东洋差近,西洋差远。宋于中路置巡海水师营垒,今为东莞县南头城。东南海路二百里,至屯门山,水皆浅,日可行五十里。乃顺帆风西行,一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若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西南行,三日至占不劳山,西去占城二百里。又南二日至陵山,其山峻而方,有泉下绕如带,即占城地也。陆行至宾童国一月程,东去麻逸国二日程。水行一日至东西竺昆仑洋,又一日行至古苴国,其王号苴屈,即真腊也。又半日行至奔沱浪洲,即丹眉流国。又二日至军突弄山,又五日至海硖,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即暹罗也;南岸则佛逝国,占城属国也。又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今瓜哇也,为南海中最大洲。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祗国,即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多畏之,疑即昔之婆利国,今佛朗机也。其北岸则阿罗国,一名阿罗陀,今满剌加也。阿罗西则阿谷罗国,一名阿罗单。又从葛葛僧祗四五日行至婆露国,一名阿鲁。又六日行至婆那国,一名须文达那,即今苏门答剌国也。又西至伽蓝洲,一名翠蓝屿。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地在西洋之西北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自伽蓝洲行二十日至榜葛剌国,即西天竺也,一曰西印度。海口有察地冈,番商于此抽分云。天竺之西千五百里曰注辇国。宋大中祥符八年,其贡使言:从本国舟行七十七日,历舟阝勿丹山、娑里西兰山,至古罗国。又行七十一日,历加八山、占不劳山、舟宝龙山,至三佛齐国。又行十八日,渡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之西王母冢,距舟所将百里。又行二十日,度羊山、九畏山,至广州之琵琶洲。离本国凡千一百五十日云。又雷州,控入海水路,从州东至海三十里,渡海抵化州、吴川县之?洲,入广州,通闽浙;从州南陆行一百七十四里,至递角场抵海,南泛海一程,可至琼州;从州西陆行一百五十里泛海,水路至安南诸番国。又琼州,东至海一百二十里,直通大洋,故诸番舶,虽东洋、琉球等国,被风漂,多至琼州也。

其重险则有梅关。

梅关,在南雄府北六十里大庾岭上,东北去江西南安府二十五里,雄杰险固,为南北之噤要,亦谓之横浦关。自秦戍五岭,汉武遣军下横浦关,常为天下必争之处。有驿路在石壁间,相传唐开元中张九龄所凿。宋嘉?中,复修广之。旧时岭上多梅,故庾岭亦曰梅岭,关曰梅关。今梅废而关名如故,有官军戍守。详见江西重险大庾岭。

【按】广东之地,介于岭海间。北负雄、韶,足以临吴、楚;东肩潮、惠,可以制瓯、闽;西固高、廉,扼交、邕之噤吭;南环琼岛,控黎夷之门户。而广州一郡,屹为中枢,山川绵邈,环拱千里,足为都会矣。肇庆接壤梧州,指臂相倚,溪峒犭?獞藉以控制。若四郊多事,鼓棹西江,不过六七百里而径达番禺,此上游之险也。连州北通郴、永,可以直走湖南,且西与平乐之贺县连界,由此纵横南北,似为径易。虽南雄密迩大庾,由岭南下,可以捷走韶州,然由连指韶,潘美之师实夺刘?之魄。兵固无常势矣。潮州东接漳州,海寇窥伺,必假途于此,而柘林寨其首冲也。廉、钦及高、雷二郡,与粤西皆犬牙相错,肘腋之防,不惟一族,不特为交趾障蔽也。利害之机,安危之系,有近而不察,忽不及防者。特筹粤东,而仅斤斤于番舶之恣扰,矿冶之奸顽抑末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