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果菜米谷有名无实\米食部药物中品

  果菜米谷有名无实\米食部药物中品

  大豆黄卷

  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润泽 皮毛。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饮汁,杀鬼毒,止痛。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 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久服令人身重。熬屑∶味甘。主胃中热,去 肿,除痹,消谷,止腹胀。生太山平泽,九月采。(除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新修》292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87页)

  赤小豆

  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味甘、酸,平、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 吐逆,猝,下胀满。
  大、小豆共条,犹如葱、薤义也。以大豆为,芽生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之亦熬,服 食家所须。煮大豆,主温毒、水肿殊效。复有白大豆,不入药。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 燥矣。(《新修》293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87页)

  豉

  味苦,寒,无毒。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 杀六畜胎子诸毒。
  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暑热烦闷,冷水渍饮二三升 。依康伯法,先以酢酒溲蒸曝燥,麻油和,又蒸曝,凡三过,乃末椒、干姜屑合和,以进食, 胜今作油豉也。患脚人恒将其酒浸以滓敷脚,皆瘥。好者出襄阳、钱塘,香美而脓,取中心 弥善也。(《新修》294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93页)

  大麦

  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为五谷长。(食 蜜为之使。) 即今稞麦,一名 麦,似 麦,惟皮薄尔。(《新修》295页,《大观》卷二十五,《 政和》492页)

  麦

  味甘,微寒,无毒。主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以作 ,温,消食和中。
  此是今马所食者,性乃言热,而云微寒,恐是作屑与合谷异也。服食家,并食大、 二麦,令人轻身健。

  小麦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曲, 温,消谷,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烦。
  小麦合汤皆完用之,热家治也。作面则温,明 麦亦当如此。今服食家啖面,不及大、 麦,犹胜于米尔。(《新修》296页)

  青粱米

  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胃痹,热中,渴利,止泄,利小便,益气,补中,轻身, 凡云粱米,皆是粟类,惟其牙头色异为分别尔。青粱出此,今江东少有。《汜胜之书》云 粱是秫粟,今世用则不尔也。(《新修》297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89页)

  黄粱米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泄。
  黄粱亦出青、冀州,此间不见有尔。(《新修》297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90页)

  白粱米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今处处有,襄阳竹根者最佳。所以夏月作粟飧,亦以除热也。(《新修》298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90页)

  粟米

  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痹,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胃热,消渴。利 小便。
  江东所种及西间皆是,其粒细于粱米,熟舂令白,亦以当白粱,呼为白粱粟。陈者谓经 三、五年者,或呼为粢米,以作粉,尤解烦闷,服食家亦将食之。(《新修》298页,《大观》卷二十五)

  丹黍米

  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此则即赤黍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药用。又黑黍名,供酿 酒祭祀用之。(《新修》299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90页)

  米

  味苦,无毒。主治寒中,下气,除热。
  此是以米为 尔,非别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肤悦泽,为热不及麦 也。(《 新修》299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91页)

  秫米

  味甘,微寒。主止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此人以作酒及煮糖者,肥软而易消;方药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新修 》300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89页)

  陈廪米

  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调胃,止泄。
  此今久入仓陈赤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酢酒,胜于新粳米

  酒

  味苦,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
  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人饮之,使体弊神昏, 是其有毒故也。昔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死者空 腹。此酒势辟恶,胜于食。(《新修》301页,《大观》卷二十五,《政和》487页)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