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正法念处经
地狱品第三之六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血髓食。是彼地狱第十七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作集恶业。谓王王等。若聚落主诸自在者。赋税物已后言未足而复更取。若或长取。违王旧法。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血髓食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黑绳等诸地狱中所有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复有胜者。所谓彼处。炎燃树叶。阎魔罗人。以炎铁绳缚彼罪人。头下足上悬在彼树。金刚嘴乌。有金刚爪先。食其足。足上血出。下入其口。彼地狱人。即自食之。而常不死。何以故。一切苦中饥苦最大。处处皆说。一切皆知。一切皆诵。彼饮自血受二种苦。既受大苦复受饥苦。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非如热风烧风吹火烧苦
业风之所吹饥渴苦甚重
彼地狱人如是无量百千年岁。自食血髓。头面在下。为第一火之所烧燃。如是无量百千年中。于一切时。彼地狱处。常被烧煮。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困苦人所不信。鼻常有血。若嚼杨枝。鼻中齿间常有血出。是彼地狱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十一炎。是彼地狱第十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何等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妄语。谓王王等。若可信人。能断事者。若或长者。或于两人。若于两朋相对诤事而为断之。或因取物。或因相识。或欲或嗔。随情偏断不依道理。作妄语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十一炎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十倍更重。朋妄语人。更复偏重。何者为重。以恶业故。十一炎处。有火聚生。十方为十。内饥渴烧。是第十一。内火饥渴。炎从口出。彼妄语人舌朋妄语。是恶业故。念念烧舌。烧已复生。受烧舌苦。为十六分。十火聚苦。不及其一。以恶业故。受是舌苦。彼地狱人受如是等十一炎聚极重苦恼。乃至无量百千年岁。常烧常煮。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常患饥渴。一切身分常被热烧。贫穷短命。所有语言人所不信。性甚愚痴。懵钝丑陋。手足劈裂。衣裳破碎。常在道路。若四出巷若三角巷。恒常乞求。若常治生。卖微贱物。从生至终。受第一苦。于对诤中。常堕负朋。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察大唤大地狱处。唯有此处。更无异处。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见彼比丘欲入寂静。不老不死。不尽不灭。涅槃之道。彼地夜叉。见彼比丘勤精进已。心大欢喜。转复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如是次第至少光天。说如是言。阎浮提中。某甲种姓。略而言之。次第乃至得第十地。心不乐住魔之境界。亦不乐与爱心共行。舍离染法。彼少光天。闻已欢喜。而作是言。魔分损减。正法朋长。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勤断世间生死系缚。如是忆念。此诸众生。受大苦恼。为爱所诳。痴结所缚。心使相应。三时中煮。而于生死无心欲断。此诸众生。岂可无心。若其有心。则应有知。若有知者。何不离欲。又复众生。久在天中受胜乐者。犹尚离欲。何况地狱久受大苦。而不离欲。彼众生心。如是坚[革*卬]。受如是等无量种种一切苦恼而不疲倦。长夜眠睡而不寤寤。如是心者。有五种过。如是无量。谓老病死。怨憎合会恩爱别离。
又复更有十种苦恼。十者所谓饥渴过患。爱离过患。彼此国土斗诤过患。退生过患。他毁过患。求他过患。寒热过患。两人相憎共斗过患。失财过患。所求念中不得过患。如是略说。心有如是十种过患。众生之心。受如是等多种过患。犹不离欲。此诸众生。无始无终。怨心所诳。如是心者。常动不住。无耳无心。如石金刚。多吉祥处能为妨碍。不住正法。不曾喜乐。一切时渴。色声香触味等境界。未曾饱足。如毒刀火。五境界毒。六入大贼。不知不觉。七菩提分。亦不安忍。八分圣道。又亦不知。九众生居。乃至不知。十善业道。于十一地不能思量。于十二入生住行等。不能谛知。十三地上。不能思量。十四心缘。常共相随。于十七垢心不思量。于十八受穿穴流行。于十九行。十五因缘。不能安忍。十六恶行。和合相应。穿穴而行。近二十处。彼二十边。心常乱行。比丘如是观察心已。于彼众生。起怜愍心。谛观思量业果报法。又彼比丘。如是精勤。复更生心。欲断魔缚。作是思惟。为当更有胜地狱不。彼见闻知。更复有余胜大地狱。于大叫唤之大地狱。十倍胜恶。恶业苦恼。势力极恶。名为焦热。有十六处。何等十六。一名大烧。二名分荼梨迦。三名龙旋。四名赤铜弥泥鱼旋。五名铁镬。六名血河漂。七名饶骨髓虫。八名一切人熟。九名无终没入。十名大钵头摩。十一名恶崄岸。十二名金刚骨。十三名黑铁绳摽刃解受苦。十四名那迦虫柱恶火受苦。十五名闇火风。十六名金刚嘴蜂。此是焦热之大地狱十六别处。彼大地狱。寿命长远。无有算数。众生何业生彼地狱。彼见闻知。若人坚重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言说。复有邪见。乐行多作。恶业普遍。而复究竟。乐行多作。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在焦热大地狱中。杀盗邪行饮酒妄语业及果报。如前所说。今说邪见。若人邪见乐行多作。向他人说。所谓世间。无施无会。无善无恶。及以果报。无此世间。无他世间。无父无母。如是断说。自失业果。向他人说。安住他人。随喜他人。自身增长。他人邪见。说言无因无业无道。如是之人。虽有形服而是大贼。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焦热大地狱中。受大苦恼。彼不信人。实业果报。彼不信人临欲死时。未到中有。恶相已现。谓彼病时。眼中自见险恶闇处。多有师子虎蛇熊罴。高大如山。既如是见。生大怖畏。见彼恶兽疾来向已。速行不住。逼近其身。彼重病人。闻彼师子虎等吼声。生大怖畏。悲苦懊恼。复见异人。皱面喎口。复见在上有黑色火。闻野干鸣作种种声。又复更见阎魔罗人身作种种可畏形状。生大怖畏。彼邪说人。说恶因人说恶朋人。说恶见人。说恶法人。乐说不信业果之人。所作言说。是堕崄岸恶处。因人自他皆诳。造作最大恶业之人。彼如是业。乐行多作。作而复集。得果时至。见如是等不善影相。生大怖畏。诸根战动。状相外彰。失屎失尿。或复呻唤。踧声不出。或复皱面。或复张口。或复以手摩挽床敷。或自见身山头堕地。如是见已。手欲拒拓。瞻病之人见如是已。作如是言。如是病人。挽摩虚空。如是病者或见自身。欲有所堕。以手摩触一切身分。如是邪见。恶业行人。于业果报。不生信心。如是种种在地狱中。受报相生。譬如屎堆。人虽未到。已闻其臭。如是如是。未到地狱而见地狱恶处生相。极大恐怖。一切邪见不信之人。如是惊怖。愚痴之人。作集恶业。不善业价。买得地狱苦恼财物。彼处受报。如是地狱。多有恶风。所谓斜风。卑波罗风。彼风严利。触其身分。若拍若劈。彼风急恶。彼受身心二种苦恼。此身欲尽将至中有。临死残命。而心不能攀缘善法。彼邪见人。于人世间。如是空过。不得利益。于中有中。未入地狱地狱相现。自业邪见恶业所致。谓心战动。有不可爱恶色声触。诸味香等。一切皆得。闻不可爱可怖可畏地狱罪人啼哭之声。有恶风触。如极利刀。得极苦味。见恶炎色臭恶臭气。彼人如是一切境界。生大怖畏。心甚惊恐。如是恶人。颠倒说法。恶业力故。见地狱色皆悉颠倒。如是颠倒。见地狱处。庄严殊妙。故于地狱。极生爱心。起意悕望。我今云何得生彼处。彼邪见人。于有分中。不得受苦。要生地狱。取因缘故。生地狱中。取心即生。更无中间。既彼处生。即于生时。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诸苦。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十倍更重。四百四病。如地狱中极恶相似。无异譬喻。诸怖畏中。此畏最胜。恶业果报。皆悉平等。一种火生。如是恶火。以胡麻许。若置山林若国若洲。能速烧尽一阎浮提。何况地狱受罪人身。如是恶火烧罪人身。如生酥块。洋已复生。在大闇处。无有昼夜差别之相。如是无量百千年岁。苦恼海中。一切闇中邪见。最闇作集而说得如是果。于无数年时节长远。常被烧煮。所受苦恼。不可譬喻。于一切时。如是受苦。乃至恶业。破坏无气。腐烂尽灭。彼地狱中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五百世生饿鬼中。名黄饿鬼。彼人彼处既得脱已。于五百世。生多苦恼畜生之中。彼处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得生人中。在于边处夷人中生。常病常贫。目盲少命。所有语言。人所不信。是彼邪见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观焦热之大地狱。有何异处。彼见闻知。有别异处名大烧处。是彼地狱最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乐行多作。得恶业果。云何邪见。所谓有人作如是见。杀生因缘。得生天中如是恶业。得恶果报。何以故。以死苦者。苦中最重。诸道中乐。天乐为最。杀生之业。非彼乐因。杀生与苦故非乐因。如是既作恶因业果。为他人说。如是邪见。得恶业果。而不忏悔。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生大烧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十倍更重。复有胜者。以恶业故。自身生火。其火极热。余地狱火。于此地狱极热大火。十六分中唯是一分。此地狱人。见余地狱所有诸火。犹如霜雪。此地狱人。内外炎燃。而复更有第三炽火。谓心悔热。如是异生。而复更烧。彼地狱人。自知邪见。如是苦果。苦报苦味。以邪见故。如是火烧。无一念间暂时得乐。如是焦热大地狱处。名大烧处。彼恶邪见恶业行人。长远时煮。云何长时无人知数。彼地狱人。于一切时。烧煮散坏。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三百世。生饿鬼中。于二百世。生畜生中。彼人彼处既得脱已。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于父母。不生敬重。无惭无愧无羞无耻。食人粪屎。于诸国土。处处游行。离闻正法。为一切人之所嫌贱。与狗同食。与狗同行。手足粗捩。常依他食。尽其身命空无福德。舍此身已。次第还入不可爱道。如前邪见不爱中下。彼比丘既观察已。随善正见。正意谛观。行于正道。得涅槃行。相应观察。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分荼离迦。是彼地狱第二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如是一种乐行多作。所谓有人自饿而死。望得生天。彼人如是复教他人。若随喜他。令住邪见恶因所缚。心恶思惟。造作恶论。复教他人。令住恶论。彼人如是自饿而死。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分荼梨迦别异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两倍更重。复有胜者。所谓彼人。一切身分。炎鬘无间。如是罪人一切身分。无芥子许中间无火无炎燃处。彼人恶业相似因果。火热甚炽不可譬喻。无有相似。如彼邪见。一切业中最第一恶。如彼相似。其火热极。一切火中。此火最热。一切恶业相似得果。是故彼火不可譬喻。无有相似彼业力故。于一切时。常烧不停。如是烧已。复见开敷分荼梨迦。无量鸟众喜乐池流。清水具足。异地狱人。如是说言。汝疾走来。汝疾走来。我此间有分荼梨迦。池林清软。有水可饮。林有润影近在不远。彼地狱人。唤邪见人而安慰之。相随走趣分荼梨迦池林水所。既如是走。火炭满道道上有坑。满中炽火。罪人入已。一切身分皆悉烧尽。烧已复生。生已复烧。渴欲饮水。走犹不息。既如是走。鞞多罗杖生在道上杖有火炎。拘捩罪人。一切身分皆悉作疮。骨髓散尽。尽已复生。以热渴故。犹故走趣分荼梨迦池水树林。以恶业故。有食肉虫。遍其身体。啄其两眼而啖食之。啄已复生。生已复啄。彼人无眼而复热渴。如是走趣分荼梨迦池水树林。复有异虫。生在其身。彼盲眼人。一切身分。为虫所食。唱声大唤。又复眼生。虫复啄食。如是无量百千年岁。食已复生。生已复食。若复走趣分荼梨迦池水树林。既到彼已。悕望凉冷。便前进入。既入彼处分荼梨迦。炎燃高火五百由旬。彼地狱人恶业所诳。各各别上分荼梨迦。既上树已。多有炎鬘。普遍身分。如是上已。受第一恶极重苦恼。饥渴所逼。如是彼处所有炽火。其色犹如分荼离迦。彼火烧炙。死而复活。一切身分皆悉遍烧。如甄叔迦树色相似。于一切时。受大苦恼。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四百世。生饿鬼中。受饥渴苦。既得脱已。于三百世。生畜生中。既得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则生畏刀铁处俭处贼处多恶人处。国土中生。又彼生处常贫常病。仆使下贱诸根不具。是彼邪见恶行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为龙旋。是彼地狱第三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乐行多作。所谓有人形相不正。或有常[跳-兆+存]不曾正坐。若常合掌。常手支颊。常舐手食。有如是等诸外道辈。彼有说言。断欲嗔痴。得涅槃者。是则不然。寂静根者。是亦不得。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生龙旋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处多饶炎头恶龙。嗔怒毒盛。在彼地狱。彼龙身量。若一居赊。有一由旬。恶毒炽盛。普身遍体。有见毒者。有触毒者。有牙毒者。满彼地狱。彼地狱人。生龙群中。众龙回转。拶磨罪人。碎如麨抟。复有生在龙口中者。彼牙毒炎。连急速嚼。有无量到。若百千到。死已复生。生已复嚼嚼已复死。死已复生。彼诸罪人。三种火烧。一是毒火。二地狱火。三饥渴火。彼诸罪人。生三火中。受坚[革*卬]苦。自业相似。复有第四病火煮之。病重苦恼。不可具说。如是罪人。恶业行者。常一切时。在火中生。烧煮拶磨干燥碎散。乃至恶业破坏无气。腐烂尽灭。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百五十世。生在针咽饿鬼之中。于二百世。生畜生中。饥渴烧身。离水无水。谓师子虎熊罴等身。在于旷野十二由旬无水之处。若得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生人中。则为野人。眼不见食。何况食之。唯食药草及诸果等。以自存活。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更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为赤铜弥泥旋处。是彼地狱第四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所谓计言一切世间命无命物。一切皆是魔醯首罗之所化作。非是业果。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生于赤铜弥泥旋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彼地狱处。赤炎铜汁。满中如海。其中多有铁弥那鱼。恶业所作。复有树叶。利如剃刀。生在赤铜弥泥旋处。诸地狱人。在彼处生。生已复死。死已复生。一切身分。皆悉散坏。烂熟浮出。在铜汁上。出已复没。受大苦恼。迭相走奔。更互唱声。彼邪见人。邪见说者。唱唤既走。恶业所作。恶弥那鱼。张口疾走。向地狱人。彼鱼既到。即以涎罥摄缚罪人。令入口中。以牙机关嚼之令碎。彼罪人身。半在鱼口。半在口外。热炎赤铜沸汁煮之。受是二种坚急苦恼。彼人如是半在鱼口。常被咀嚼。半在热炎。赤铜汁煮。经无数时。既得脱已。更复入余异赤铜汁。既入彼处。多有恶虫。虫金刚嘴。牙复甚利无量炽毒。如是恶虫在彼闇处赤铜汁中。取彼罪人嚼之令破。碎末如沙。然后食之。彼地狱人既受苦恼。若欲唱唤而张口者。彼赤铜汁满其口中。不能出声。彼赤铜汁。遍满九窍。满已极煮。一切身分皆悉消洋。又复彼处。时节长久。煮之下沉沈已浮出。既浮出已恶业所作。多有风刀而甚毒利。碎割其身。彼不实语不信业果邪见之人。常一切时。烧煮散坏。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三百世。生饿鬼中。彼鬼名为悕望悕望。若得脱已。于三百世。生畜生中。作象作熊作蚁子等。常患饥渴。寒热所逼。风吹日炙。忍耐叵堪。彼畜生中。既得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得生人中。在多怖畏崄恶之处。常斫木处。常取鱼处。常生怖畏。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更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铁镬处。是彼地狱第五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饮酒妄语。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乐行多作。所谓外道邪见斋中杀于丈夫。而作是言。我今作会而杀丈夫。彼得生天。我亦生天。彼若生天。与我为证。或有取龟杀证因缘。后世生天。或复教他一生如是。种姓如是。妨碍正道。安住邪道。如是恶业邪见之人。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生铁镬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十倍更重。复有胜者。有六铁镬。十由旬量。六者所谓平等受苦。无力无救。火常热沸。锯叶水生。极利刀鬘。极热沸水。多饶恶蛇。平等受苦。无力镬者。罪人入中。详聚一处。作一身聚。犹如麨抟。被煮无力。而复更煮。转复无力。如是恶处。身不能救。心不能救。如是无法。恶道之人无法可救。离能救人。以无救故。长久时煮。火常热沸。热铁镬者。罪人入中。热沸赤铜。煮之身散。灰亦叵得。尽已复生。生而常煮。锯叶水生。热铁镬者。罪人入中。赤铜色水。锯割其身。彼处火炎。头在下入。既入彼处。或沈或浮。常为锯割。热沸铜汁割其身体。脉脉分散。如是劈裂。又复沉没。没已更浮。浮已复沈。如是锯水。常割常裂。皆悉熟烂。犹如熟豆。身体分裂。或浮或沈。于长久时常煮割劈。极利刀鬘热铁镬者。罪人入中。所受苦恼。有利刀鬘。在彼镬中。利如剃刀。劈其身分。若置罪人。极热沸水。多饶恶蛇。此二镬者。罪人入中。所受苦恼。有热沸水。极沸勇沫。高半由旬。沫中有蛇。牙甚严利。若触若见。皆有炽火。烧地狱人。触如刀割。肉尽骨在。煮之则熟。身皆烂尽。沸沫煮之。身分皆洋。若在水中。苦毒煎煮。受第一苦。坚[革*卬]重苦。彼地狱人。阎魔罗人。若来到者。起如是意。作何方便。闭塞镬门。令彼罪人。不能走出。阎魔罗人。起如是意。当以金刚坚塞其口。合之在地。则不能走。种种苦恼。在中具受。阎魔罗人。既发此意。一切铁镬。合口在下。复炎鬘火。两倍炽炎。彼地狱人。受如是苦。阎魔罗人。极有嗔意。复更思惟。云何方便。更与异苦。既思惟已。复取铁薪。两重炎燃。若地狱人。意欲向上。热沸铜汁。迭互相着。有身散者。有蛇严毒。火烧其身。已烂熟者。常一切时受种种苦。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热铁镬中。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三百世。生食臭气。饿鬼之中。彼处脱已。于三百世。生畜生中。彼处脱已。若生人中。同业之处。作痴论师。说恶因论。心意颠倒。或望富乐。一月不食。有望生天。一日不食。爱使所缚。彼人如是。为苦所缚。如是如是。复更受苦。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血河漂。是彼地狱第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所谓邪见恶业众生。生于彼处。彼见有人违犯禁戒。多犯戒已。如是思惟。我若苦行。罪则消灭。有多福德。彼人既作如是思惟。入树林中。悬脚着树头面在下。以刀破鼻。或自破额。作疮血出。以火烧血。望得生天。是恶道行。譬如有人沙中求油。油不可得。彼人血尽而致命终。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在彼地狱血河漂处。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五倍更重。复有胜者。所谓彼处。阎魔罗人。手执热炎。枷刀[矛*(替-曰+貝)]石。散之为末。流血成河。此河急漂。余地狱人。多饶发骨。在彼河中。复有第二赤铜河流。其河名曰恶水可畏。彼河有虫。名为丸虫。其触如火。彼地狱处。触彼罪人。烧而食之。如是地狱。血河所漂。年岁无数。时节久远。受大苦恼。彼血河漂地狱之处。常一切时。受恶苦恼。如是乃至彼邪见人。恶不善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五百世。食烟活命。饿鬼中生。既得脱已。于四百世。生畜生中。而作海鸟。或在海畔河口处生。彼鸟赤头。是彼前业余残果报。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多病。是本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饶骨髓虫。是彼地狱第七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多作恶不善业。身不善业。口不善业。意不善业。复离正闻如是痴人。望生梵世。恶行离戒。本性无戒。此谄曲人。与他苦恼。远离正戒。以干牛屎而自烧身。彼人现世烧身受苦。如是人中人火所烧。身坏命终。堕于恶处。饶骨髓虫地狱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铁椎打头。乃至脚足。唱声大唤。一切身分。如蜜蜡抟。不可分别。而复不死。是彼邪见恶业力故。彼地狱处。旷三由旬。高五由旬。地狱人身。广长亦尔。遍满其中。以为肉山。彼地狱处。饶湿生虫。皆是众生。如是虫者。何业所致。若何丈夫。若何妇女。自身他身。有虫虱等。本杀彼虫。或杀蚁子。或黑虫等。或杀蜱等。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彼处作虫。名机关虫。如是罪虫。生在彼山。自业所作。自业果生。以恶业故。饶骨髓虫地狱之处。更复有余。阎魔罗人。以火烧之。彼邪见者。本人中时。以干牛粪烧身业故。与机关虫一处合烧。受大苦恼。彼山既烧。火炎上出。高十由旬。彼地狱人。自罪业故。大火烧身。共机关虫一处被烧。彼虫身小。受苦亦少。彼地狱人。身块甚大。受苦亦多。彼火炎鬘。迭互相烧。时节长远。年岁无数。不可穷尽。乃至彼人。邪见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五百世。生在针咽山傍止住饿鬼之中。彼处脱已。于五百世。生畜生中。受海鱼身。在于大海大波浪处。极冷水中。灰水之中。既得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常在林行。在林中住。或荒榛处。资生活命。贫穷困苦。如是之人。彼荒榛中。野火所烧。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一切人熟。是彼地狱第八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所谓有人愚痴邪见听闻邪法。如是痴人身业颠倒。口业颠倒。意业颠倒。如是三业常颠倒。行彼邪见人。修邪见行。若于树林。若山若榛。若两村间。若洲潬上。如是等处。放火烧之。彼邪见人。有如是心。若火饱满。天则欢喜。天若欢喜。我则生天。如是痴人。闻恶法故。恶法所诳。作如是计。餧火令饱。当得生天。如是放火。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一切人熟地狱处生。受大苦恼。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五倍更重。复有胜者。既生彼处。见本人中男女妻妾所爱知识。若父若母。一切所爱亲友之人。皆被烧煮。彼地狱处。男女妻妾。所爱善友。父母知识。皆是人中业化所作。见在地狱而被烧煮。彼人见已。心大忧悲。极受大苦。见彼一切所敬爱者被烧被煮。彼地狱处爱火自烧。忧悲苦重。十六分中彼地狱火不及一分。地狱人中。一切苦恼。爱火苦胜。彼爱火者火中之火。彼爱罥者。罥中之罥。彼爱缚者。缚中之缚。击缚一切愚痴凡夫。彼人邪见不善业故。于地狱中见所爱敬亲善等人被烧被煮。彼地狱人爱火自烧。彼地狱火。于爱心火。犹如霜雪。闻妻子众父母等众悲号大唤。作如是言。汝来救我。可来救我。彼地狱人。为地狱火之所烧煮。不得自在。云何能救彼地狱处。常一切时受如是等身心火烧。时节长远。年岁无数。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三百世。生饿鬼中。唯食解等所弃饮食。彼处脱已。于五百世。生畜生中。常作水虫。多饶儿子。如是儿子。为渔猎人。常所杀害。既脱彼处。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生人中同业之处。贫穷短命。诸根不具。无妻无子。常作贱人天祀奴等。是彼恶业余残果报。
粤自西汉伊存口授佛陀经典,于大月氏王使者而震旦教始萌芽。其后,摄摩腾、竺法兰随汉明帝求经使臣蔡愔等至洛阳,而四十二章等经乃缄于兰台石室。魏晋而降大德迭与翻译通明中西不隔。达摩西来,演畅宗风不立文字,之的旨既昭而文字于以掀天揭地。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
昔如来于舍卫城敷座说法,与须菩提等演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喻法为名,以实相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其义甚深而明,其说甚简而切。昔有领悟一言之旨者即成正果。夫修六度万行以造夫真如之地,非由此经莫能以窥其径庭。盖万法本于一心,以心求道,道即是心。
尔时,世尊于中夜时放大光明,青黄赤白杂玻瓈色,普照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触此光者,皆从卧起,见此光明,皆得法喜,咸生疑惑:“此光何来普遍世界,令诸众生得安隐乐?”作是念已,于一一光复出大光明,照耀殊特胜于前光,如是展转乃至十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圣谛有四。此言是经何因何缘。佛世尊说如此经。云何圣谛有四不增不减。云何圣义及与谛义。若以圣故名为谛者。前二不应名谛。若言圣家谛故名为谛义则不定。复有经说。谛唯是一无有第二。云何四义而不破坏。复有经说。一切行法是名为苦。故唯二谛。四谛义不成。复次增一中说。
第3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538部 中阿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游波沙山,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一心善谛听, 光明大三昧,彼人说妙法, 悉皆得充足,如渴饮甘露, 疾至解脱道。”时四部众平治道路,洒扫烧香皆悉来集,持诸供具供养如来及比丘僧,谛观如来,喻如孝子视于慈父,如渴思饮,爱念法父亦复如是。
论曰成立九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七义句者。一种性不断。二发起行相。三行所住处。四对治。五不失。六地。七立名。此等七义于般若波罗蜜经中成立故名义句。于中前六义句。显示菩萨所作究竟。第七义句。显示成立此法门故。应如是知。此般若波罗蜜为佛种不断故流行于世。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