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六祖坛经讲话 前言

五.坛经的见性成佛

  《坛经》的主体──六祖于大梵寺升座,演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揭示世人皆具足有菩提般若的智能和自性三宝,确立了南宗禅“佛不向外求”的特有旨趣。

  惠能大师在“即心是佛”的基础上,高举“见性成佛”的幢幡,直载了当的要我们从自己的身心中“见性成佛”,不假他物。六祖惠能把脱离苦海,去迷得悟的责任回归给修行者本身,树立了禅者自信自尊的典范。

  在〈机缘品〉说:“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又说:“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

  六祖种种苦口婆心,殷勤的诲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旨在令我们觑透妄想尘劳的幻影,肯定吾人都有个无非、无痴、无乱的自性真佛。

  《坛经》的见性,首先要见到众生与道相违的分别妄念,如〈疑问品〉说:“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破除障自本性的结缚,直入“外离相,内不乱”的禅定三昧,见到宛然本具的菩提自性,尔后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登上顿悟的大法船。

六.惠能的行谊法难

  六祖一生的行谊和遭逢的魔难,可说是一纸难以书尽。他不只是学佛修行者的模范,更可以说是冒险犯难,追求成功者的老师。六祖的一生,是鼓舞人们向上的励志史,具有宁静致远的人生意境。今以下列四点,略说六祖的行谊:

  1求法具有大行力:惠能大师得到慈善人士安道诚的布施,远从南方的广东前往湖北的黄梅县,整整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此千辛万苦的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五祖弘忍的法堂。这时,不仅没有得到五祖的一句安慰,反而被耻笑“獦獠身怎可作佛?”如果惠能大师不具有普贤菩萨的大行力,怎堪受得起如此的谩骂和耻辱?

  2迫害具有大悲力:惠能大师的一生,没有被种种的迫害给打败,因为他面对恶人,不以为他们是恶人,反而生起如母怜子的大悲心,无怨地承担种种的迫害。惠能在三更时分听五祖说《金刚经》时,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漆桶脱落,见自本性。得法后,最初受五祖门下数百人的嫉妒,一路追逐着他,想要抢回衣钵;从黄梅来到了曹溪,为了衣钵的缘故,又被恶人寻逐,最后择于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中。

  七十六岁圆寂入塔后,他的金刚不坏肉身也多次受到伤害。综观惠能大师的一生,如果没有具足观音菩萨的大悲力,如何能面对毁害时不但不在意,反而茁壮他的道业,增强他向道的信心?他的大悲之力,如水般柔软曲折,任是溪湖川海,无有憎爱分别,含摄融和。

  3隐遯具有大智力:大师一生几次的混迹人群,韬光养晦,以待机缘。他入柴房,劈柴舂米,共八个多月,虽然日日劳役辛苦,但是在他心中常生智能,肯定佛法和世间的生活是打成一片的。

  八个月的隐晦自泰,受到五祖的印证,并传与衣钵。为了避开恶人的逐害,又藏于猎人队中,经一十五载,以随宜说法,但吃肉边菜,来随缘自在生活。

  二次的隐遯,如果惠能大师没有具足文殊菩萨般若智力,如何了达因缘时节的甚深法义,如何能够处处心安,处处净土呢?

  4弘法具有大愿力:〈行由品〉记载,六祖“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于是他离开猎人队,到了广州法性寺,因为发表风幡之争的高论,得到印宗法师的礼遇,并在此由印宗法师为其剃度受戒。

  六祖从二十四岁(六六一),往黄梅参礼,付衣法,令嗣祖法,中间南归隐遁十五年,直到三十九岁(六七六),遇到印宗法师,为师薙发,可以说得法十六年后,才得以出家开法。一生在广、韶二州弘法度众近四十年,引起了广大的回响。虽然岭南地处蛮荒,但顿教法音远播四方,不只是影响到一般的社会大众,也令皇室尊崇敬重。在诗人王维写的〈能禅师碑铭并序〉说:“九重延想,万里驰诚,思布发以奉迎,愿叉手而作礼。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固以此辞,竟不奉诏。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子牟,即魏公子牟。战国时人。常心存朝廷,曾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大师一生以弘法为家务,本份地做好一个禅门的行者。皇室的恩宠,他视如浮云,一心系念把南宗顿教分灯千亿,令人人开佛知见,认识自身清净具足的本性。

  惠能大师前半生的磨难,后半生的荣宠,于他而言,视若梦、幻、泡、影,无一真实。

  如果惠能大师没有具足地藏菩萨的大愿力,如何能冤亲平等,得失自在?我们以六祖的行谊,做为我们人生的导师,如此即能毁誉不动,苦乐一如。

七.惠能的功臣神会

  神会大师,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十三岁时,就从荆南的玉泉寺来到曹溪,向惠能大师参叩禅法。在《坛经》里记载,他初遇惠能大师,就有不同凡响的见地;乃至在大师临终前,大众悉皆涕泪悲泣,“唯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因此得到六祖的印可:“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

  神会大师初遇六祖,年纪才十三岁,居曹溪数载后,就四处去游学。六祖圆寂时,他已是四十六岁的中年。

  六祖入灭后二十一年,曹溪禅旨沉废,南宗法脉几近断灭,恢复曹溪禅法,奠定惠能大师南宗地位的功臣,即是神会和尚。据圭峰宗密禅师的叙述:

  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普寂禅师,秀弟子也,谬称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门师,朝臣归崇,敕使监卫。雄雄若是,谁敢当冲?岭南宗途,甘从毁灭。

  当时,神秀一门出三位国师,如此权威,没有人敢怀疑他在法统上的地位。但是,神会和尚不畏威权势力,于开元二十年(七三二)正月十五日,在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东)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建立南宗宗旨,指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是六祖惠能而非神秀禅师,力陈北方的渐门是旁支,而南方的顿教是真传。神会禅师的言论一出,如平地狮吼,掀起教界的轩然大波。

  神会和尚在滑台大云寺作狮子吼,演说“菩提达摩南宗”的历史,他说:“神会今日设无遮大会,兼庄严道场,不为功德,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旨,为天下学道者辨是非。”

  座中有位崇远法师质问他:“如此大胆作为,难道不怕惹来杀身之祸?”

  神会自在地回答:“我自以料简断是非,定其宗旨。我今弘扬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众生知闻,岂惜身命?”

  滑台会上,神会和尚已经是个鬓发如霜的六十七岁老人,他登狮子座,大声疾呼,驳斥当时名声威势盖国的普寂大师,直指神秀大师门下“师承是傍,法门是渐”。如此胆识过人的气魄,圭峰宗密禅师歎其“龙鳞虎尾,殉命忘躯”。滑台之会,令北宗势力削弱,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革命,同时树立六祖惠能的法统,广开南宗顿教法门。

  神会和尚高举“顿悟”的利器,破斥空心静坐、入定求佛作圣的渐修妄想,他护师卫教的无畏精神,于滑台疾呼顿悟宗旨。他为了争取宗门的法统,在八十六岁的高龄遭受北宗的迫害和皇室的四次降旨贬谪。我们从圭峰宗密禅师撰述的〈神会略传〉的记载可知:

  天宝十二年,被谮聚众,敕黜弋阳郡,又移武当郡。至十三载,恩命量移襄州。至七月,又敕移荆州开元寺,皆北宗门下之所致。

  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十一月,安禄山造反,不久,洛阳、长安两地都沦陷了,九十岁的神会和尚挺身而出,筹集军饷,保国卫民。战乱平定后,朝廷感激他对国家的贡献,因此由肃宗下诏迎他入内供养,并为他营造禅宇。

  神会以三十年的时间,建立南宗的法统,终于功成愿满。上元元年(七六○)五月十三日,他与门人告别,是夜入灭。神会和尚示寂后三十六年,朝廷追封敕定为第七祖,南宗从此在历史上得到不可动摇的正统地位。

  曹溪法乳,千年来绵延不断,最大的功臣,首推神会大师。他定南宗是非,立顿悟宗旨,使六祖惠能和《坛经》长久以来被人传诵、讨论,可谓印证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至理名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