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浅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正版)

金刚经 | 作者:净慧法师 [投稿]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告须菩提说,以无相清净心、无染著心在世间行一切善法,为净心善行。众生之性在世间平等无二,无高下,在凡不减,在圣不多。世间善法依相行善,相非真相,离相真心,性上无善恶。世间依相行善才有六度万行,依相离相为真行。无相无行为虚无,落入空道。

  在这里,有人不理解在达摩祖师时代,禅宗为什么以《楞伽经》为宗,六祖惠能后以此经为宗。一句话,道可渐修;理可顿悟。《楞伽经》是渐修,此经是顿悟。《楞伽经》说得也非常好,禅分四种:凡夫禅;观察禅(声闻、缘觉);攀缘如禅(菩萨禅);如来禅。声闻缘觉烦恼、业习之根不断,未达漏尽;所以,不离分段生死。菩萨意生身分三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意生身;无行作意生身。意生身是得如幻三昧,通达究竟力,明白自我,救摄饶益一切众生,犹如大地载育众生。众生有外五无间,内五无间。外五无间在地狱,内五无间指贪爱为母;无明为父;迷境识;行做痴;名闻利养。身有二障,烦恼障和智障。心有两种烦恼,见惑和思惑。两种死,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人可造业,性不造业。佛有两种法通,说通和自宗通。世间有七种无常;名无常;行无常;性无常;事无常;因无常;造作无常;色无常。魔分三类;人魔;外魔;心魔。而此经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立刻悟真如实性。理顿悟后,尚需渐修,离开渐修基础,很难证入顿悟。惠能顿悟不是多数人做得到的。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告须菩提说,若有人以无量七宝供养佛和众生,不及有人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说此经或四句偈所得福德千万亿分之一。世人认为这是空说,供养三宝或赈灾捐款一百亿元人民币还不如一个人空说此经或四句偈吗?所以,不敢相信。

  佛说的是实相,供养一百亿元是有为供养,福德将被诸漏在无限长的时间内漏失掉,其人仍为分段生死。妄心不真,一世名闻,几世福报,六尘所扰,五毒不减,落入诸有,空费时日,不出轮回。而能受持此经者,能除妄心,能转六尘,能离五毒,出离诸有,解脱自在,成就圣道,饶益无量众生。何况能为他人读诵、解说此经?世间的福德与出世间的功德谁大,不言而喻。当然,既能离相供养一百亿,又能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说此经或四句偈,功德更大,为世间稀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佛告须菩提说,千万别以为佛有度众生之念,想都不要这样想。因为实相无有一个众生是佛度,都是众生自觉佛性,自度至彼岸。不是佛将某一众生送到彼岸,阿弥陀佛接引也是接引觉悟众生。若说有众生是佛度者,是佛有四相;而佛无四相,不可这么说。佛示现世间,依佛法度化众生,转迷为觉,是众生依佛法自己转迷为觉,不是佛把众生转迷为觉。现在世间有人自称是佛,说“我是佛,我能度人。”此是魔说,不可相信。因为释迦牟尼所示现肉身佛都不能把众生的烦恼、业报一笔勾销,把充满烦恼业报、不具足功德的众生直接送往佛净土,不能如是化度众生。

  佛说,我释迦牟尼,此非真我;不要执著有我,若执著有我、妄作有我,便是凡夫。所说凡夫也不是真正的凡夫,是迷而不觉的众生。释迦牟尼佛肉身今何在?唯舍利留存世间,唯像留存世间,世间所留又不常住,还会被无常力化为虚无。这里的我是我性真常,无相真佛常住,没有任何无常力可以破坏。真佛、真法、真僧是我性具足,性是真我。凡夫之人是心迷众生,贪著诸有,造诸恶业,不得出离三界,虽是非想非非处天人或声闻四果,也是大凡夫,漏根未尽。在世间依佛法而修,积聚无量功德,觉悟自性真常而出世间者,还是凡夫吗?佛性无凡圣,众生一般同,只是迷与觉,觉了自圣净。佛度众生非佛度,依教去奉行;法度众生非法度,心性转万法。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告须菩提说,不应以三十二相来观想判定是不是佛,转轮圣王也具三十二相。清净法身是福德力、慧德力二力圆满所成,这是以相不能观想判定的。佛现三十二相是随顺世间,真佛无相。所以,不能以肉身色目见佛,不能以肉身音声求佛。若有人这样做,是心往外求,不见自性,心外求法,不能见佛。有相有破不真常,有声有求有为法。

  有人会说,观世音菩萨不是天天循声救苦吗?这里怎么又有不能用音声求佛了?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间音声,救度众生脱离三灾八难之苦。不能自己不修持,赖上观世音菩萨化身,把自己弄到极乐世界去。现在这个时代,众生攀缘心重,一听哪位法师有名,就去追星,我之所以隐世就是这个缘故。又有人问,佛法不在言说上,不在文字上,那到底在哪里呢?方便说,在传承上,在修持上,在心念上,在证悟上,在解脱上,在彼岸上;实相说,法无定法,无法可说。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告须菩提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不要想以不具足相观如来。具足与不具足是两边儿,仍是世间相。具足相观为著相,以不具足相想为偏法,都落入有为。菩提心、菩提行、菩提相都为世间说;出世间自性菩提圆融,哪有心、行、相?

  众生若以相发菩提心,相破而法断,相灭而法灭。这里法断灭是众生心中欲出世间菩提之法断灭,非世间法断灭。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实知世间佛像幻化像,随顺众生示现像。佛真常,法真常,僧真常,性无诸法断灭相。

  佛住世时,有一弟子说,我见佛具足三十二相,才发心出家修行,对此如何理解。那里说的出家修行,是众生的攀缘心、好奇心、善心等;而这里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明心见性之人所发,是圣人所发,这二者不是一回事。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告须菩提说,若有菩萨以无量世界诸宝施舍于人,其功德不如有人证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功德。因为菩萨不贪著福德,才说不受福德。

  施舍所用诸宝是外财,持用外财是暂时的,外财无常。外财只能满足众生贪爱之心或救济身命,虽不著相施舍,仍属菩萨修福德。若菩萨证知一切法空,我性离诸法。偈云,觉悟有情因缘事,法忍四像存世间,这样能成就法忍。所谓“法忍”,一能忍受顺逆二境,胜诸魔事。因为欲火无烟可烧人心灵;嗔水无形可毁人道行;痴风无声可摧人功德。二能忍耐孤独寂寞,远离凡心,老实修道,无为而入。入分理入、行入。理入是修定慧禅观,证得无自无他,无有分别,凡圣等一,寂然无为。不是读几部佛经就是理入。行入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为法行。三能忍住以怨报德,以恶报善。欲度众生离苦得乐,众生不理解,还要诋毁、愤怒等,此时的众生若有苦难还要救度,不舍一切众生。四能忍得世间法无忍之忍。如一位修行人弘法一生,年迈住漏雨茅棚,身染重病,饥渴无药。这时有人问他,“你苦不苦?”他说,“我身心有苦而性无苦;我身心痛而性无痛;我身心饥饿而性无饥饿;我身心寒冷而性无寒冷。”身心成就世间法无忍之忍,性出世间。忍的功德是菩萨的功德,难以成就,还必须去成就。菩萨有忍才成就慈悲,救度众生世间苦,怜悯众生轮回苦,以身示范,随因缘教化众生转迷为觉,出离苦海,这就是菩萨的功德。菩萨如此忍,不贪、不求、不著、不受世间福德,是真功德。一位报身在佛净土的菩萨,本身就具足功德,证得菩提时,功德自然圆满。功德圆满的菩提者,愿力成就世界,无量诸宝是佛法性身幻化之物,载育众生,法化众生。所以,菩萨行人不要停留在物化布施上,还要六度万行成就于忍,成就于慈悲,成就于清净,成就于菩提。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告须菩提说,如果有人说,佛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想坐就坐,想卧就卧,这样的人没有理解佛说的真义。因为如来,无有一处固定的地方来,也无有一处固定的地方去,这样才称如来。

  佛已证得自在,有愿力在世间随因缘示现自在。若人只见世间示现自在,而不知出世间真自在,就被四相所著。不知佛自在真身,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世间示现自在者,要随顺世间示现涅槃,自在者不常住。而出世间自在者,无相无著,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真常久住。偈云,身示现佛,木雕铜铸佛,三十二相具,非是真性佛。真性无相佛,来去自在佛,众生迷不见,娑婆常住佛。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佛告须菩提说,若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星球碾碎为微尘,想一想,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回答,很多。

  佛说,若实有这么多微尘,佛就不说微尘多。因为,佛说微尘多,就不是微尘多,是名义上的微尘多。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如此。因为,若实有世界,是一真如法界。一真如法界也是如此。一真如法界相,本来不该说,但要随顺世间,在法理上满足众生所求。

  娑婆世界有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由无数星球组成,是实有世界,是物质世界。但娑婆世界是贤劫千佛愿力所成,如阿弥陀佛十劫坐道场,愿力所成极乐世界一样。在莲花藏世界海里,即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各星系成因有多种说法。但在佛教里,众生造作业报多种多样,无量无边,不可称量。佛有愿力,要化度无量无边业报众生,就要所成不同的星球、星系,如贤劫的娑婆世界。设有三界、六道,不同业报的众生感召不同的星球受报。现在是贤劫千佛第四尊释迦牟尼佛住世,佛的法性身毗卢遮那佛住持娑婆世界,即一真如法界。偈云,毗卢遮那法性身,娑婆世界一小真。森罗万象法中物,虚空无碍性如真。这就是娑婆世界的一合相。整个莲花藏世界海,佛佛法身同,虚空互相通。众生含灵动,觉者一真行。这是宇宙的一真如法界,即莲花藏世界海一合相。

  地球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各星球有不同时间的成、住、坏、空。娑婆世界贤劫千佛愿力尽时,此娑婆世界坏掉,化入虚空,不复存在。又根据星宿劫千佛愿力组合新的世界,不同的星球。是色有相的物质星球,在一道流光中消失,三千大千世界在不同时间也是如此。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一合相世界都不真常,是非世界,是非一合相。众生的贪著能止住吗?是贪而不止,著而无住。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告须菩提说,若有人说,佛虽说无四相,但仍然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或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想一想,这样的人能理解佛所说真实义吗?

  须菩提回答,是人没理解佛所说真实义。因为佛说四见非真实四见,仍是假名四见。见知见解属知识、属虚妄,灭尽不生,方证无上菩提。四见落入五蕴,以色见色是变相的著四相。四见是法见、见心,不是见性,不是性见。法见不离,见心不破,仍落诸有,四相具著。所以,佛说四见非四见,假名四见。

  佛又对须菩提说,发菩提心的人对世间一切诸法及法相,应该如此离相证知,离四见而见本性,信受解悟,证自性真如,不住法生心,不著诸法之相。因为法中无我,法相非真,一切法及法相,由此世界而生,由诸众生业报所感。此世界在无限时间的无常力破坏下,不能久住,何况诸法及诸法相。所以,非法相,假名法相。佛为接引众生,说出破众生心上诸法法相、见相,最后连承载法相的世界都破除掉,让众生无所执著,无所处执著,这才是佛的般若实性。让发菩提心的人依般若实性而住,而生其心,降伏其心。佛在此经此处所论,达佛经三藏十二部“登山绝顶我为峰”的高度。智慧无碍,慈悲平广。总之,见闻觉知诸法相,如露如电不真常。于无著处生其住,于无我处生其心。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告须菩提说,若有发菩提心的人,能按此经乃至四句偈等所行,能受持、读诵或为人说,其福广大,要胜于有人用无量世界七宝持用施舍所得之福。因为能受持此经、发菩提心的人,已不著相,离于诸相,无相可取,保持平常心、清净心、平等心等如如不动的慈悲心。因为这样的人已证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不真实。众生著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般流转,如露亦如电般生死,异形换态。魔王著有为法,既现天魔身,如梦幻泡影般魔其有成就者;又住伽蓝,如露亦如电般破坏佛法,赞叹有为名闻,受用有为利养。邪不侵正,魔王魔法等在正法的慧日下如梦幻泡影,在正法无为空寂中,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乃至一切有为世界,像晨露一样,在慧日的照耀下,短暂而不常住,如空中闪电一样,流失而不真常。所以,发菩提心并受持此经的人,能证知佛性常住,自性是佛,无为而为,空有妙有。

  佛说完此经,世间四众及天人、阿修罗等,欢喜愿闻,信受奉行。

  诸位所提疑问,我已在讲经中分别作答,不另解说。

  感谢诸位请法,感谢诸位拥护道场。

  回 向

  天仙不坠 国主清宁

  世界和平 人民安康

  法界有情 念佛同音

  智心圆成 同证佛境

  讲于佛历二五五零年八月

  西历二零零六年九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