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说的方式和传统的讲经方式不太一样,传统对经文的科判都讲得很仔细;但这些我暂时略而不说,只以几个纲目为主轴,每个纲目之下又分有数个子题。在此我把〈普门品〉分为本论、重颂、结论三个纲目,主要的部分是第一个纲目,最后两个纲目比较简单。
(一)观声救苦──救济七难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若是没人请法,释迦牟尼佛就没有机会说〈普门品〉。因为有无尽意菩萨代表所有听众向释迦牟尼佛请示观世音菩萨的名字由来,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有机会说出〈普门品〉。
法是必须有人请的,不是随口就说的,所以经典中不问自说的经典,我所知道的有《阿弥陀经》,其他的经典则要有问法者、请法者,释尊才会郑重其事地应机说法。
此处请说〈普门品〉的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眴世界的大菩萨。他之所以请示佛陀有关西方世界观世音菩萨的因缘,似乎也表示东方、西方的菩萨是相呼应的。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因为无尽意菩萨现的是丈夫相,所以释迦牟尼佛称他为善男子,并告诉他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到诸多苦恼,只要听过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一心一意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世音菩萨就立即听到他们的声音,而使得无量众生同时得到解脱。
「善男子」意指很有善心的男子,「善」有二解:一为无烦恼、有智慧;一为无瞋恨心、贪欲心、有慈悲心。男的称为「善男子」,女的称为「善女人」。
许多人有时是善男子、善女人,但有时不是;听经修持时是,生烦恼时不是,而无尽意菩萨则永远都是。
「受诸苦恼」即蒙受种种痛苦与烦恼。痛苦与烦恼有些是生理的,有些是心理的,生理的痛苦还好解脱,心理的苦恼则不易面对、处理;因为真正的烦恼根源于我们的心,如果心中提不起又放不下,便会为我们带来种种困扰。
台北地区有一家专门收容特殊病患的医院里,有一位善女人,有一次我跟她说:「你在这里住了三十年,实在很苦。」
她说:「师父,我已不苦了。」
我说:「你的四肢残缺,脸部五官不全,怎么不苦?」
她说:「师父,现在我的身体虽然有病,但心理没有病,所以没有苦。」
我又问:「为什么不苦?」
她说:「因为佛法让我不苦,如同师父说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中的两句话:『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我在听了佛法后很欢喜,我现在会念佛、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觉得经常在禅悦之中,当然不觉得苦。」
我再问她:「你不是自我陶醉吧?你是真的快乐吗?」
她说:「佛法教我慈悲,所以我虽然是个病人,也能协助照顾其他病人;当我看到其他病人痛苦,就去帮忙,就不会想到自己有病,所以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苦的,反而觉得那些病人好可怜啊!」
从她的回答中,我相信她是真的很快乐。
所以,苦恼、烦恼是在「心」,心苦才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不一定是苦。
当身心皆苦,不知如何处理时,应该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而离苦得乐。
称念观世音菩萨有两种念法:
1.散心念:一边念,一边还会想其他的事;散心念也会有用,但就像牛乳里掺了水一样,是被稀释过的,不过总比不念的好。
2.一心念:念圣号时心无杂念,虽然耳中可听到其他声。音,但不去注意它,心里可能还有念头,但不要在乎它,只是一心称念圣号。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这里讲的是火、水、风三种灾难。
在「观声救济」项目中一共举出了七种灾难,这就是〈普门品〉中著名的「七难」;七种苦难只是代表,其实观世音菩萨是有求必应,所有的苦难都会救济。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被称作「寻声救苦」,是因为任何地方的众生只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都能听到而给予救济。人世间大大小小的灾难处处都有,时时都有,凡是人力无法克服和救济的,便应当祈求观世音菩萨救济。
七难中的第一是「火难」。我曾经听过一个火灾的故事:有一栋大楼失火了,全楼的人都不知道从那里可以逃出来,许多人被烧死,也有许多人从窗子跳下而摔死;其中有一个人在危急之下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不久突然看到前方有个洞,像是出口,于是他往前走去,就走到了阳台,结果因此而获救。事后有人问他是如何出来的,他说:「我也不知道,只是念观世音菩萨,就这么出来了。」
第二是「水难」,大水不限于大河、大海,如果下雨不停,海水倒灌,内陆也会变成汪洋一片。我童年时在大陆就经历过两次这种大水灾,来势汹汹,情况非常可怕,在那种情况下,逃也逃不掉,便应祈求观世音菩萨的救济。
第三是「风灾」,除了台风,应该也包括飓风、龙卷风。如果遇到这种大风,在海上的船只一定逃不过,在陆地上的人们同样也会遭殃。
香港昨天刮的台风很奇怪(编案:本文讲于香港),好象风势不小,但有时候又很平静。于是就有人问我:「今天晚上讲不讲经?」
我回答说:「因为是讲〈普门品〉,所以我一定讲,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人听,我都会讲,乃至只要有一个人听,我也照常讲。」
结果今天下午两点,主办人永惺法师打电话告诉我说:「台风警报已经解除了,晚上可以讲经了!」
听到后我直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其实经文中已经告诉我们,连在大海中遇到黑风,念观世音菩萨都能躲过灾难,更何况我们要讲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所以我很有信心,讲经法会一定能照常进行。这不是我的神通广大,而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的,他一定不会骗我们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有信心就一定有感应,他自己有这样的愿心,就有这样的感应。所以各位有任何困难B,不妨念观世音菩萨,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经文中提到金、银、琉璃……等八种宝,其实世上还有更多的宝,人世间以这些东西为宝,但学佛的人以佛、法、僧为宝,是为三宝。
求世间财宝会遭遇危难,而求佛法的人也是会遇到灾难的。例如,玄奘三藏到印度求法时便遇到了种种灾难,在他自己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他曾经在沙漠中有许多次缺水、迷路,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突然能找到水、找到路,化险为夷。
至于一般人在求法学法时,在佛法的大海中也会遇到「黑风」所吹的灾难,但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成为菩萨一定会遇到种种灾难;因此,「黑风」也可以说是一种比喻,形容大魔难折磨修道人。
「罗刹鬼国」可作二解,一为吃人的恶鬼,一为人心里的恶鬼,如果我们为了求财富、法宝而内心产生大矛盾,或外在社会中有许多人要我们的命,也可算是遇到了罗刹。
所以当我们遇到内在挣扎或外在压迫时,为了救自己的身命及慧命,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这段一共?述了「七难」中的四种难:刀杖难、恶鬼难、幽系难、险路难,都是遇到灾难的人自己念观世音菩萨而得到解脱,这与前面所说的「黑风难」,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使许多人离开灾难,两者略有不同。
一人称念而众人得利,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相信观世音菩萨的人就会相信因果,会去恶向善。一个人去恶向善就会影响、感化许多人,于是一个人念观世音菩萨就有很大的力量。
第四「刀杖难」,是指遇到强盗、土匪,甚至战争,如果能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免于刀、枪伤害及杀身之祸。
有一位居士,是我的皈依弟子,在皈依时我曾经告诉他,若遇到灾难就念观世音菩萨。皈依后没多久,有一天晚上家里闯入一个强盗,手上拿刀威胁着要他交出财物。这位居士刚皈依,马上想到我的话,便大声念观世音菩萨。强盗听了有些心慌,就说:「不要念了!不要念了!」结果强盗没有伤害他,连抢走的东西也很少。
第五是「恶鬼难」,可分两种:
夜叉:来去很快,可善可恶,恶的害人,善的护法。
罗刹:没有善的,我们平常生活里莫名其妙遇到灾难,不知是何原因,那就可能是遇见罗刹了。
有位住在纽约的居士,三个月前希望我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他说那里闹鬼,白天杯子会从架子上掉下来,本来没有水,会有水倒在桌子上,电灯会无缘无故被关掉。我说:「我不是张天师,既不会画符,也不会抓鬼。你就念观世音菩萨吧!不但自己念,也要家人、同事一起念。」结果没多久果然就平安了。
第六是「幽系难」,是指遭人囚禁,失去自由;「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就是身体遭到手铐、脚镣、项板、铁索捆绑。不管今生有罪无罪都有可能遇到这种灾难,如果有罪,就是此生造的恶业;如果无罪,就是过去生造的恶业,故遭恶报。
我认识一对医生夫妇,是农禅寺的皈依弟子,有个独生子,上个月中旬清晨四点多,有人打电话来说:「你们睡得真熟,连儿子不见了都不知道。」原来有人于夜间潜入家中绑走了他们的独生子,打电话要他们在早上十点之前准备好五百万元,到指定的地方赎人。
他们于是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办。
我告诉他们说:「心里不要急,不要慌,念观世音菩萨,同时向警察局报案,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就不会有问题。」
后来绑票的人一直没再打电话来,到了下午三点多,警察通知他们说小孩找到了,要他们去领回家。
他们问小孩是怎么逃出来的,小孩说:「很奇怪,被关的地方没有门,而看我的伯伯老是在打瞌睡,好象很累的样子,我觉得很奇怪,就出去玩玩,遇到警察伯伯就把我送回来了。」
直到今天,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出来的,但我相信是观世音菩萨把他救出来的。因此我告诉这对夫妇说:「这是因为你们有宿怨,所以出了事,如今小孩平安回来就好了。」
第七是「险路难」,险路有两种:
为了求得世间的财宝,难免会有危险,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求佛法、学佛法、行菩萨道、完成佛道,一定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真正成为菩萨行者。
不管是为求那一种财,只要是求正当的财富,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害怕,路虽艰险,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便能履险如夷,求财得财,求法得法。
(二)观心救苦──救济三毒
「七难」说的是身体遭遇的灾难,并且指出观世音菩萨的神力;接下来要说的是人们心里的贪、瞋、痴三毒,并指出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就能脱险解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欲」的本身如果是正常的希望和愿心,就没什么不好,但是非分的、过分的追求就有问题。
非分之追求,不应要而要,就是贪欲,过分的贪欲,尤其以男女的淫欲最可怕。
人在成年之后,若不慎加约束男女之欲的话,很容易招致困扰,乃至酿成大灾大难。正常的夫妻关系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邪淫、乱淫,不但有违道德良心,甚至会造成家破人亡。
淫欲除了生理的欲求之外,多半是由于心理的不满足。例如,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位比丘淫心不断,为了断淫,便想把自己的生殖器割掉,佛陀却告诫他说,割掉生殖器是没有用的,必须断的是心中的欲念,而不是性器官,可见淫欲重在心而不在身。
瞋恨心通常称为发脾气、愤怒不满。经上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要一念瞋心生起,障碍都会因此发生。也就是说,种种障碍都可能是因为瞋恚心而产生的。
那么,瞋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有时候是因为想要的求不得,不要的又丢不掉,所以生气;有时候是心中有对立、矛盾、放不下的人、事、物,那是非常痛苦的。若能用慈悲心来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瞋心自然减少;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就是要学习他的大慈大悲,让瞋恚心减少,乃至熄灭。
至于愚痴心的意思就是不明事理、不解善恶、不信因果。
愚痴有两种:一种是愚笨,一种是愚蠢。愚笨是头脑不清楚、反应慢,对事情的理解度不够;愚蠢是头脑清楚、反应快,但就是不讲理,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讲歪理。
世上有许多很聪明、很有学问的人,但是仍然很愚痴,因为有时候会出现糊涂念头,做糊涂事情,明明知道不该想的却要去想,不该做的偏去做了。
当然,我们也常常听到修行的人说:「我真惭愧,我真愚痴。」事实上能够自知愚痴算是不错的了,如果自己愚痴还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愚痴。
两年前我在美国访问一对美国夫妇的家,先生患有糖尿病,但是很喜欢吃香蕉,太太于是管制他,但他还是会趁着太太不在的时候偷吃香蕉。他很无奈的告诉我:「我实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我说:「我有办法!」我告诉他,只要想吃香蕉时,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要常常念,用心念,而不是有口无心,那才有作用。
(三)观色救苦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这一段经文说明礼拜、供养、恭敬观世音菩萨以及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能得到很多利益,其功德之大不可思议,一人一时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等于以种种物品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
这段经文中举出了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两个例子。世间的人希望生儿育女是正常的,不管是否已经信仰佛法、皈依三宝,多半想要有儿女,因此,如果没有儿女,就可以祈求观世音菩萨。
今天早上有位女居士抱着两个月大的宝宝来看我,那是去(一九九二)年我来香港讲经时,她因怀孕过程不顺利来见我,希望我给她一些指导与开示,我就要她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两个星期后再去检查,医生就告诉她没有问题了。
所以这位女居士说,这个小孩是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将来要让他出家。
我说:「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小孩倒不一定会出家。」例如,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张季直,原本没有儿子,求了观世音菩萨,结果得到了儿子,后来这个儿子也并没有信佛教。不过前面说到香港的这位母亲,舍得让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儿子出家,是值得赞叹的。
观世音菩萨送来的孩子是不会坏的,因为这种孩子有自己的福德。这些福德来自孩子过去世已有修行,但未真正断欲或出世,因此观世音菩萨介绍到念观世音菩萨的人家里,出生后对父母会很好。
所以我常常告诉人们说:「怀孕时常念观世音菩萨,生出来的小孩一定聪明、乖巧。」因为母亲念观世音菩萨时心里就会清净,而与慈悲及智慧相应,影响到胎儿,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胎教。
尤其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所以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比念其他菩萨名号的功德更多、更大、更容易立时见效。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
Mio Fǎ Lin Hu Jīnɡ Guān Sh Yīn P S Pǔ Mn Pǐn 妙 法 莲 华 经 观 世 音 菩 萨 普 门 品 ěr Sh W Jn Y P S 、 J Cnɡ Zu Qǐ , Piān Tǎn Yu Jiān , 尔 时 无 尽 意 菩 萨 、 即 从 座 起 , 偏 袒 右 肩 , H Zhǎnɡ Xinɡ F 、 r Zu Sh Yn : 合 掌 向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炉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观音发愿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忏悔。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
1、香赞(一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详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2、杨枝净水赞(一遍)【杨枝净水赞】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这时,无尽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双手合十向释迦牟尼佛致礼,开口言道:“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什么因缘,而立名为观世音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他们遭受到种种苦恼现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后,只要一心称念他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观察到这音声,使那些身处苦恼的人都得到解脱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解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
每天诵经的数量,应视行人的情况而定,有时间尽量多诵。《普门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种种功德。行人持诵观世音名号应对菩萨的功德有深入的了解,这对培养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是有巨大帮助的。
学《普门品》,最好能把《普门品》背诵下来,然后行住坐卧都可以诵。比如在乘车时,走路时,无聊时。或者遇到大危难时,一定要诵《普门品》。《普门品》是一部救命经,不仅救我们的色身,而且救我们的法身。要切记。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诵《普门品》时也一样。
今天我们要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本《普门品》从古至今都把他单独流通出来,原因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受到老百姓极力的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百姓有众多的苦难。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一堆说不出的苦。这些苦难自己又不懂得靠内在的修行来化解,所谓内在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等等。一个真懂佛法的人他
末学明荙来自四川尼众佛学院,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是出自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内容是宣讲观世音菩萨以神通妙智,普门示现,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三十二化身令众生离苦得乐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当然,对于菩萨的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
以前讲过很多法,息灾、增益,包括求子婚姻、事业、钱财。乃至对这些的看法。其实这都属于理性的部分。感性的比它们重要,那就是慈悲心,人和人之间的慈悲相对。我们这时代,人和人接触很多,都是陌生的。那么,如何跟陌生人相处。甚至会碰到很多不讲理的,那怎么办?所以现在为什么要定合同,还是签字,等等。甚至律师行业也特别发达。
说起观世音菩萨,通常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只要我们诚心忆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来帮助我们。但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有千手千眼、寻声救苦的能力?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影响这么深广,几乎全球各地都有观音信仰?为什么是观音菩萨而不是其他菩萨?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救苦。 古德解说慈悲一双,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时候,会经常说一个感应的故事。有一位商人,他很信仰观世音菩萨,每一天都会在佛堂里面念诵《普门
【经名】《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一品的别目。「妙法」:妙法是微妙、深奥、不可心思、不可言议、非常宽广、无穷无尽的法。观世音菩萨,他救七难(救众生的七种难:水难、火难、黑风难、枷锁难、刀杖难、怨贼难、罗刹难);解三毒(解除三种毒:贪、嗔、痴);应二求
普门品感应故事一: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年兴办学堂,又改为研究医学。一日,忽被恶风所吹,双瞳(音同,瞳孔)反背,经一年多医治,始终不见效果。李自寻思,两眼是终身残废了。一日,想起某书上说:“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四句话,治眼疾有灵验,我何不至诚念诵。
刚学佛时,我都会跟大家说,要把普门品背诵下来,然后每天在观音菩萨面前念一卷普门品。为什么呢,因为普门品里面有大秘密。我们虽然天天拜,念,所以,今天因缘成熟了,我就把普门品的秘密告诉大家。 普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救苦。 古德解说慈悲一双,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时候,会经常说一个感应的故事。有一位商人,他很信仰观世音菩萨,每一天都会在佛堂里面念诵《普门
许多人都知道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因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功德殊胜。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功德呢?最简单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菩萨,也是最多人顶礼膜拜的菩萨。
《杂阿含经》卷四中说:“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虽生于水中,而未曾着水。”意思是说,这样的烦恼等有漏,一切我都已经舍弃了,已磨灭了,已破坏了,就好像芬陀利花,虽然在水中生长,而没有染着于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称《观音经》、《普门品》。原是《法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渐次流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分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本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长行叙述无尽意菩萨和佛的两番问答。初番问答观世音菩萨得名
这部经典的标题为《佛说八大人觉经》。『佛』为『佛陀』的简称,佛的中文意思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者。本经中的『佛』,本是诸佛名号的统称,此处专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姓,意为『能仁』;『牟尼』为名,意为『寂默』。『说』即讲话的意
《四十二章经》非一部独立的典籍。根据《四十二章经序》记载,后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遣张骞、秦景、王遵等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其内容着重阐发早期佛教宣说的人生变幻、欲望和贪爱之弊,等等,劝导人们放弃世俗,追求出家修道的超世生活。《
《大乘起信论》是佛教的概论之作,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论著。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5部分,把如来藏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
《维摩诘经》是一部大乘佛教的经典,和《心经》、《金刚经》、《妙法华经》等佛经的核心精神一样,但是,它的讲法显然更为生动,形象饱满,智慧说辩处处令人叫绝。这部经典,自传入汉地始,便受到广大士林、禅林人士等的疯狂追捧,成为历史最悠久、
《维摩诘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尽管如此,却没有一部佛经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各家的注疏主要有:《阿弥陀经义记》1卷,隋智顗说,灌顶记。《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祗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16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阿弥陀经译本有3种:《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小无量寿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
《无量寿经》二卷,又名《大无量寿经》、《大经》或《双卷经》。共有十多种译本,以三国魏国康僧铠所译为通行本。经中说,古代有国王听佛说法出家为僧,名号法藏,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庄严佛土、利乐众生的愿望,说是:“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