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话

阿弥陀经 | 作者:南亭法师 [投稿]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在讲依报之初,释迦牟尼佛,也曾这样的问过舍利弗说: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呢?于是有上面的栏网行树,池阁莲华,天乐雨花,化禽风树,种种庄严的讲说。这里也以同样的语气,询问舍利弗说: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这句话的解释是:在你的意思怎么样?这是一句疑问词,应该放在所要问的问题的后面。然而印度的文法,往往用倒装的词句,所以把他放在前面。就是说:阿弥陀佛名号你是知道的了,但阿弥陀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在你的意思是怎样的一个说法呢?可是舍利弗和前面一样,依旧是默然不答。然而舍利弗的默然不答,我们就真以为舍利弗是不懂吗?不,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岂有不懂的道理。舍利弗知而不言,要留待释迦世尊金口亲宣,以争取天下后世,学佛弟子们的信心,这正是舍利弗聪明的地方。或者阿弥陀佛的万德宏名,意义深广,或许不是舍利弗的智慧所能了解,所以留待世尊的无上智慧和无碍辩才,来加以阐释,使众生闻者,发生晓了和向慕的殷恳。这也是一个说法。释迦世尊,因舍利弗的默不作声,乃接著说道: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佛,是指阿弥陀佛而言。阿弥陀佛身上的光明,是没有限量的。他这光明能照耀十方世界的国土,纵然是高山峻岭,都不能为他的障碍,可算是没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他的名字叫阿弥陀。因此翻译家,就将阿弥陀译成国语为无量光。

  每一尊佛都有光明,光有智光与身光,身光又有常光与放光。智光,是诸佛自受用身本体之光明。菩萨所能见到的佛身,是他受用身。二乘人以及有缘得度的一般众生,所能见到的,是化身佛。他受用身佛,化身佛,皆有身光。如释迦牟尼佛,身有圆光一寻,为弟子们所日常可以见到的。一寻等于我们的八尺,是为常光。放光者,如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时,两眉之间,头顶上,口里,或齿牙之间,肚脐上,脚指上都曾放过光,这是因说法的需要,临时特别放出来的光明,所以叫放光,不说法,就没有了。

  现在所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指的常光,也包括著智光身光放光而言。如大本弥陀经上说:尔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放无量光。又说: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足见这里什么光都有。

  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所以称无所障碍,又称无量,无形中就表示与其他诸佛不同。如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眉间白毫,照东方万八千土。仅照东方,则不能遍及南西北方;仅照万八千土,则一万八千佛土以外的国土就不能照到,这分明是有量,而非无量;分明是有障碍,而不是无障碍。至于日光、月光,照此洲,则不能照彼洲,所以有昼夜之分,且不能与佛光相比,更无论阿弥陀佛的光明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彻石透壁,通幽达冥,任何的障碍,不能使他隐没,任何的阻隔,不能使他断绝。所以下文,六方诸佛,皆交口称赞阿弥陀经,那就是很显然的证据。要知道,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之所成就,不是无因而致的啊!经上又说: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彼佛仍是指的阿弥陀佛。上面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这里是说阿弥陀佛及其人民的寿命无量。寿命就是活在世上的年代。人民,可不是像我们这里老百姓,他那世界的人民,都是大菩萨,至少是三果以上的圣者。阿僧祇,译成国语是无央数。劫是时间上的一个大阶段。释迦牟尼佛又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彼阿弥陀佛的寿命,以及他那国土里,人民的寿命,皆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长久。一个阿僧祇劫已经不容易计算他的年代了,何况乎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呢?所以翻译家又将阿弥陀译成无量寿。

  寿者受也。人类的寿命,皆由善恶业之所感召,在一生数十年中,受苦受乐。我们这世界,即使身为转轮圣王,或上升到非非想天,寿命都是有限量的。

  至于佛的寿命,在法身佛,无始无终,不可言其寿命。报身佛有始无终,则寿命无量。化身佛则随机应现,或长或短。阿弥陀佛的寿命,乃混合法报化三身而言,因为彼国人民,悉皆莲华化身,不是血肉的结合,故寿命统统是无量。因之而阿弥陀佛,即使是化身,寿命亦复无量。然而这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之所成就的。如大本弥陀经说:‘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万劫,无能知者。学佛的各位,你们要得长寿吗?你如要获得长生不老的话,请你念阿弥陀佛!’

  各位听众!上面已经将阿弥陀佛的名号讲过了,现在讲到阿弥陀佛的历史。这历史很简单,就是道成远劫的一句话。道就是佛道。阿弥陀佛,和我们一样的是人,因为多生多劫, 的修行,所以在久远劫前,已经成佛。经上说: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释迦世尊,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彼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屈指计算,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十劫的长久了。

  十劫的劫,应当叫劫波,译成国语为时分,等于我们喊一世纪、两世纪的世纪。譬如西洋人以耶稣降生为纪元,现在是二十世纪。但一世纪只有一百年。一劫的年数可太多了,因为中国没有那末大的数字来代表,所以仍存原来的名字叫做劫。

  那末!劫在佛经上是一个什么计算方法呢?佛经上是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就是从人寿十岁起算,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这一增一减名一小劫。积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积四个中劫为一大劫。这其间究竟应该有多少年,就很难计算了。现在是说明阿弥陀佛成佛的久远,当然是以十个大劫为合理。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个大劫。至于他未成佛之前,因地的修行,那更难说了,据大本弥陀经上说:自定光佛向上数,数到五十三佛,第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当时身为国王,因听世自在王佛说法,觉悟到人命无常,世事如幻,富贵尊荣只如石火电光,一转眼即成过去。假如修行成佛,则福德智慧二种庄严,百劫千生,永远享受不尽。而且大慈大悲救人救世,比较斗争杀伐,争名夺利,要高明得多。因此毅然的抛弃王位,出家修行,发四十八种大愿,普渡群迷,后来成佛名叫阿弥陀佛,国号极乐国土。

  法华经上说:大通智胜如来,未出家时,有十六位王子,因父王出家成佛,受了很大的感动,弃舍珍宝、宫殿,和继承王位的权利,随父出家修梵行,受菩提记,后来一一皆于八方各各成佛。第九王子在西方成佛,名阿弥陀。第十六王子在东北方成佛,名释迦牟尼。照法华经上说来,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曾和阿弥陀佛做过同胞弟兄呢?

  法华经上又说:无量劫前,有转轮圣王,名叫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他当时曾发下愿心,他愿他成佛而后的国土,种种庄严,华妙无比。宝藏佛即为他授记说:你经过了恒沙劫的菩萨道行,在西方世界作佛,国号叫做安乐。那一位转轮圣王,即是阿弥陀佛。

  大乘方等总持经上有净命比丘。贤劫经上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如幻三摩地无量印经,有国王名胜威。一向出生菩萨经上有国王太子,得闻佛法,奉持精进,七千岁中,从不睡眠,不贪爱欲财宝,独处山林,修习禅定。后度八千亿那由他人得不退转。这些比丘、国王、王子、太子皆是阿弥陀佛的前生。然而,我们对阿弥陀佛的历史,于此也可以窥见一斑了。经上又说: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以上一大段,是讲的阿弥陀佛的名号和历史。但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化主,有化主必有化伴,等于一国的国王,必定要有他的臣子百姓,佛也是这样。所以释迦牟尼佛召呼舍利弗说:又舍利弗!彼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无量无边,是言其数目之多。皆阿罗汉,是确定他们的资格地位之高。数目上既然是无量无边,当然就不是可以用算学方法和数字所能确定的了。至于菩萨们的数目之多,也和声闻一样,所以说,亦复如是。

  一个国王的人民,其中有做官的,有经商的,有种田的,有读书的,然而以做官的地位为高贵。其他的士农工商,拢总称为白衣。阿弥陀佛的人民,也就是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中,不是声闻,就是菩萨。人天乘的修行人,简直没有,等于说,他的弟子中是没有白衣之士的。

  声闻,菩萨,在佛教中是有修有证的人,同时也称之为小乘,和大乘。声闻最高的位置,是大阿罗汉,小乘人只知自利,不知利他;菩萨是自他兼济。然而小乘人既称大阿罗汉,这足以表示他那些声闻人,都已发了菩提心,具有利人济世的悲愿。阿罗汉的地位,只是他修证中的一个过程罢了。

  声闻人,因闻佛陀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法音而悟证小果。他的悟证经过,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阿罗汉译成国语,是无生,杀贼,应供。因为他觉悟了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所以不起贪嗔痴爱的烦恼。因此,也就不会再到三界六道里来受生。所以叫无生。烦恼能盗劫我们的功德法财,等于盗贼。罗汉已破灭烦恼,所以叫杀贼。具备了无生,杀贼的两个条件,能接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所以叫应供。

  菩萨,发济世利人的大菩提心,修六度万行的叫做菩萨。菩萨,译成国语叫觉有情,有情就是众生的别名。菩萨是已有少分或多分觉悟的有情,也是能以佛法觉悟于一切有情的人。他的位置,在初发菩提心以后,叫十信位,而后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于学校里,有小学、中学、大学。每一等学校里,又有一二三四年级的不同。菩萨修到十地以后,不久就会成佛了。经上又说: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释迦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你看吧!彼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成就了如上的这妙好的庄严,真是值得羡慕啊,值得称赞啊!

  奇怪!池阁莲华,异鸟天乐,是最好的庄严。怎么大阿罗汉,菩萨,也是庄严呢?维摩经上说: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备三十七品的众生,来生其国。所以极乐世界的大阿罗汉、菩萨,皆是与阿弥陀佛有同行宿缘的诸清净众,于阿弥陀佛成佛而后,大伙儿都生到他这世界来了。有道有学的人,是地方上的干城,栋梁。假如一个大城市里,都是些不学无术、自私自利的小人,那还成什么样子呢!古人说: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足见一个国家,没有了高上的人才,那就要亡国。所以罗汉、菩萨,也是极乐世界的庄严。

  各位听众!上期讲的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弟子,他的弟子群中,有声闻弟子,有菩萨弟子,关于他们的数量地位,都讲过了。但这些都是目前在阿弥陀佛座下,每天听闻法要的一班弟子们。至于因念佛而将要生到西方的一班弟子们是怎样呢?弥陀经上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