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长阿含经 第四卷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游行经第二后

  尔时。佛告阿难。时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王复自念。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时。王即命善贤宝女。而告之曰。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女言。唯诺。如大王教。即【来*力】内外。绝于侍觐。

  时。王即升法殿。入金楼观。坐银御床。思惟贪淫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第一禅。除灭觉.观。内信欢悦。捡心专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舍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得第三禅。舍灭苦.乐。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得第四禅。时。善见王起银御床。出金楼观。诣大正楼。坐琉璃床。修习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周遍广普无二无量。除众结恨。心无嫉恶。静默慈柔以自娱乐。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时。玉女宝默自念言。久违颜色。思一侍觐。今者宁可奉现大王。时。宝女善贤告八万四千诸婇女曰。汝等宜各沐浴香汤。严饰衣服。所以然者。我等久违颜色。宜一奉觐。诸女闻已。各严衣服。沐浴澡洁。时。宝女善贤又告主兵宝臣集四种兵。我等久违朝觐。宜一奉现。时。主兵臣即集四兵。白宝女言。四兵已集。宜知是时。于是。宝女将八万四千婇女。四兵导从。诣金多邻园。大众震动。声闻于王。王闻声已。临牕而观。宝女即前。户侧而立。

  时。王见女。寻告之曰。汝止勿前。吾将出观。时。善见王起颇梨座。出大正楼。下正法殿。与玉女宝诣多邻园。就座而坐。时。善见王容颜光泽有踰于常。善贤宝女即自念言。今者大王色胜于常。是何异瑞。时。女寻白大王。今者颜色异常。将非异瑞。欲舍寿耶。今此八万四千象。白象宝为第一。金银交饰。珞用宝珠。自王所有。愿少留意。共相娱乐。勿便舍寿。孤弃万民。又八万四千马。力马王为第一。八万四千车。轮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珠。神珠宝第一。八万四千女。玉女宝第一。八万四千居士。居士宝第一。八万四千刹利。主兵宝第一。八万四千城。拘尸城第一。八万四千殿。正法殿第一。八万四千楼。大正楼第一。八万四千座。宝饰第一。八万四千亿衣。柔软第一。八万四千种食。味味珍异。凡此众宝。皆王所有。愿少留意。共相娱乐。勿便舍寿。孤弃万民。

  时。善见王答宝女曰。自汝昔来恭奉于我。慈柔敬顺。言无粗漏今者何故。乃作此语。女白王曰。不审所白有何不顺。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饍。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女白王言。不审慈顺当何以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饍。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着。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顺言也。

  阿难。时。玉女宝闻王此教。悲泣【跳-兆+虎】啼。扪泪而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饍。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着。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寿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

  阿难。彼玉女宝抚此言顷。时善见王忽然命终。犹如壮士美饭一飡。无有苦恼。魂神上生第七梵天。其王善见死七日后。轮宝.珠宝自然不现。象宝.马宝.玉女宝.居士宝.主兵宝同日命终。城池.法殿.楼观.宝饰.金多邻园。皆变为土木。

  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阿难。我自忆念。曾于此处六返。作转轮圣王。终措骨于此。今我成无上正觉。复舍性命。措身于此。自今已后。生死永绝。无有方土。措吾身处。此最后边。更不受有。。

  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诸贤。当知如来夜半于娑罗园双树间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是时。阿难受佛教已。即从座起。礼佛而去。与一比丘垂泪而行。入拘尸城。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集在一处。

  时。诸末罗见阿难来。即起作礼。于一面立。白阿难言。不审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何作为。

  阿难垂泪言。吾为汝等。欲相饶益。故来相告。卿等当知。如来夜半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时。诸末罗闻是言已。举声悲号。宛转躃地。绝而复苏。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同举声言。佛取灭度。何其驶哉。佛取灭度。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是时。阿难慰劳诸末罗言。止。止。勿悲。天地万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而常存者。无有是处。佛不云乎。合会有离。生必有尽。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吾等还归。将诸家属。并持五百张白迭。共诣双树。

  时。诸末罗各归舍已。将诸家属。并持白迭。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阿难遥见。默自念言。彼人众多。若一一见佛。恐未周闻。佛先灭度。我今宁可使于前夜。同时见佛。即将五百末罗及其家属。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阿难前白佛言。某甲某甲诸末罗等及其家属。问讯世尊起居增损。

  佛报言。劳汝等来。当使汝等寿命延长。无病无痛。阿难乃能将诸末罗及其家属。使见世尊。

  时。诸末罗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说无常。示教利喜。时。诸末罗闻法欢喜。即以五百张迭。奉上世尊。佛为受之。诸末罗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是时。拘尸城内。有一梵志。名曰须跋。年百二十。耆旧多智。闻沙门瞿昙今夜于双树间当取灭度。自念言。吾于法有疑。唯有瞿昙能解我意。今当及时自力而行。即于其夜。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问讯已。一面立。白阿难曰。我闻瞿昙沙门今夜当取灭度。故来至此。求一相见。我于法有疑。愿见瞿昙。一决我意。宁有闲暇得相见不。

  阿难报言。止。止。须跋。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须跋固请。乃至再三。吾闻如来时一出世。如优昙钵花时时乃出。故来求现。欲决所疑。宁有闲暇暂相见不。

  阿难答如初。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时。佛告阿难。汝勿遮止。听使来入。此欲决疑。无娆乱也。设闻我法。必得开解。

  阿难乃告须跋。汝欲觐佛。宜知是时。

  须跋即入。问讯已。一面坐。而白佛言。我于法有疑。宁有闲暇一决所滞不。

  佛言。恣汝所问。

  须跋即问。云何。瞿昙。诸有别众。自称为师。不兰迦叶.末伽梨憍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罗.波浮迦旃.萨若毗耶梨弗.尼揵子。此诸师等。各有异法。瞿昙沙门能尽知耶。不尽知耶。

  佛言。止。止。用论此为。吾悉知耳。今当为汝说深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须跋受教。佛告之曰。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今我法中有八圣道。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外道异众无沙门果。尔时。世尊为须跋而说颂曰。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须跋我成佛  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  独处而思惟

  今说法之要  此外无沙门

  佛告须跋。若诸比丘皆能自摄者。则此世间罗汉不空。

  是时。须跋白阿难言。诸有从沙门瞿昙已行梵行。今行.当行者。为得大利。阿难。汝于如来所修行梵行。亦得大利。我得面觐如来。咨问所疑。亦得大利。今者。如来则为以弟子莂而别我已。

  即白佛言。我今宁得于如来法中出家受具戒不。

  佛告须跋。若有异学梵志于我法中修梵行者。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则于我法得受具戒。须跋。当知在人行耳。

  须跋复白言。外道异学于佛法中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乃得具戒。今我能于佛正法中四岁使役。具诸威仪。无有漏失。乃受具戒。

  佛告须跋。我先已说在人行耳。

  于是。须跋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得如实智。更不受有。时夜未久。即成罗汉。是为如来最后弟子。便先灭度而佛后焉。

  是时。阿难在佛后立。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时。诸比丘白如来曰。阿难比丘今在佛后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佛告阿难。止。止。勿忧莫悲泣也。汝侍我以来。身行有慈。无二无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无二无量。阿难。汝供养我。功德甚大。若有供养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汝但精进。成道不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未来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然过去佛给侍弟子。语然后知。今我阿难。举目即知。如来须是。世尊须是。此是阿难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转轮圣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圣王行时。举国民庶皆来奉迎。见已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转轮圣王若住.若坐。及与卧时。国内臣民尽来王所。见王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是为转轮圣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难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难默然入比丘众。众皆欢喜。为众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复次。阿难默然至比丘尼众中.优婆塞众中.优婆夷众中。见俱欢喜。若与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是为阿难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现在四方沙门耆旧多智。明解经律。清德高行者来觐世尊。我因得礼敬。亲觐问讯。佛灭度后。彼不复来。无所瞻对。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时。功德如是。佛得道时。神力如是。转法轮时。度人如是。临灭度时。遗法如是。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