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确指 第四讲(02)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请看第二十一段:息想定虑,心声相随。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不一也。”时达本于座下,忽戄然念数声。菩萨曰:“如是如是。”】

  这是教怎么样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时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虑,妄想、思虑就是第六识分别的妄想,第七识的那种思虑的执著,把它放下。然后念佛的时候,这个念佛的心和声音要互动、要相随。

  有人就问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难一心,很难清净,不知道有什么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念佛得一心?针对这个问题,觉明妙行菩萨开示:你要念佛就是“息想定虑”,放下万缘,一念单提。所以你在念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要把这些事务性的东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电话,也不要去想其它的东西,也不要去……你做公司领导,好像“我在念佛,放不下”,你要知道:没有你,地球照样转,你把一切放下。然后心很安详,徐徐地念去,“徐徐”代表心、声很安详,很平稳念这句佛号,绵绵密密,不要念得那么躁妄,不要念得那么激情,要使这个音声跟我们的心产生一种互动的格局。

  就是这个音声,当下这个心就在这里,你能听得清楚,这个佛号是从心里出来的,由口里发出声音,再从耳根把声音听进去,也就是念清楚,听清楚:这就是心和声音相随在一起。如果不相随在一起,你听不清楚,说明你心跑了。心和声相随,这样念久了,自然你的妄想、杂念就越来越少;这句佛号像清水珠使我们的杂念、妄想、染念,渐渐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是孤明历历了。然后——直接——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涌四色金莲,当下就是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处处说法,莲华朵朵绽放。

  这个念佛三昧的境界还是要平时必须多念,多念佛号,多多益善。所以你每天能够念几万声佛号,就是好现象。从几千到几万,这个心念跟这个佛号不间断,这样我们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么?就是熏习。我们见闻觉知这个外界的世间都是污染的,所以它熏习给我们内心也是污染的。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这句佛号你提起来,是真如熏无明。真如熏无明,无明就会在这个真如光明当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们的身心就能够香光庄严;以佛号的功德来熏习我们业识的心,也能够趋向佛号的功德。所以这个事情是功夫的问题,念佛也要谈功夫。功夫是我们水滴石穿的产物,要日积月累,要在每一声佛号的累积当中来谈功夫,这就是信、愿、行中“行”门里面的科目。

  你在念佛的时候,开始不要说“我一定要让它得一心”,你想求一心的这个念头,也是一个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终得不到一心。所以这个念佛,你得要做功夫,叫什么?水到渠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抓住你当下这一念在这个佛号当中,心和声相依,念清楚,听清楚,把数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这个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心越来越清净,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有一段时间佛号念得非常清净的一个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轻安法喜。如果再扩大,在功夫当中,我们自性清净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势至菩萨一样。什么叫大势至菩萨?就是通过执持名号,把我们的心打开,内心有大的势力。这种大的势力就能穿破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就是自性的天真佛;这是心性大的势力所导致的,这不是勉强去求的。

  这段开示完了之后,当时达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戄然”就是很震惊,很振作地念了几句,就好像晴天霹雳似的出了这几句佛号;这几句佛号是他至诚恳切、感激的心念出来的。菩萨给他一个认可:“如是如是。”你这种念佛很好。所以这个念佛要贯注我们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气无力地念,要集中我们全部的心力去念,它才有感应的力量。

  我们请看第二十二段:人人有个觉明妙行。

  【诸弟子欲造像供养,请示法相。菩萨曰:“诸弟子欲造像供养,积诚已久,合当显示。但汝尘劳中,我妙明内,即今显现,汝等不能见也。又我随机感化,身相不一。今但从本起修,可画作大比丘像,面如满月,形体丰伟,著袈裟坐莲华上。左手置膝,右手作说法相。眉间放白毫光,光中有阿弥陀佛结跏趺坐。要须庄严相好,不得潦草。”诸人闻已,皆拱立思维如是法相。菩萨乃言:“诸弟子,人人有个觉明妙行,不即不离,在汝诸人摸索不著处,时时出现。即今明白,更不须设像供养,愿见于他日也。”】

  这些弟子们由于得到菩萨的法乳之恩非常感戴,所以就想造菩萨的像来供养。就请示法相,看看我造菩萨的像该怎么造。造佛菩萨像要有度量,要有规则,法相造得庄严,造得如法,才能寄托法身的功德。如果法像造得不庄严,甚至造得很丑陋,就是亵渎。有一部经叫《造像度量经》,讲造佛像它每个部位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三十二相都有严格的诠释的。把三十二相造得庄严,寄寓法身的功德,这具佛像就有灵验,就能度化众生,功德无量;在一切功德当中,造像功德第一。但是如果你造得不如法,造得很丑陋,罪过也无边;所以这桩事情它是很严肃的事情。本寺建阿弥陀佛的大铜像,我们在这个小稿和中稿当中,经过几十次的修改,不厌其烦忧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就怕造得不如法,自己反而造了无边的罪业。目前造的像,大家也看到,虽然达不到十全十美;在目前,也就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了,也就是这么一个水平了。显现什么像,也是我们心里对佛像理解的一种诠释。

  觉明妙行菩萨说:你们这些弟子想造菩萨像来供养,我也知道你们这份真诚心由来已久,按道理应当显示我的法相。但是汝等是在尘劳中,就是在无明烦恼里面,我是在妙明内,是出了无明烦恼,是在妙明真心里面。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样,我就是给你们显现我的相,你们也见不到。菩萨像——报身像,凡夫怎么能见得到呢?就好像地上的蚂蚁也看不到我们人一样。但是菩萨很慈悲:我也会随众生的根机所感来显现化身像,化身像随众生的心识变现的,它不能有一个客观的东西,也是显现不一。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不是观世音菩萨故意有三十二应,这是随三十二类众生的心所显现的菩萨形象。你们一旦要造像,也就从我本因修行的那个像开始,可以画一个大比丘像,面如满月,福报像——满月之像;形体非常丰厚、伟岸,披袈裟坐莲华上;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做说法之相;眉间也有白毫放出光明,光明当中有显现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之像。阿弥陀佛像要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得草率行事。

  这些弟子听到这样开示,都恭恭敬敬立在那里,尽心思惟刚刚说的法相应该是什么样子——打一个草稿。这时候菩萨又进一步开示,这个开示很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想外部菩萨的像,不能回光返照,这时候这种开示是让弟子回光返照。“人人有个觉明妙行”,觉明妙行是很慈悲,是很有力量,你外慕诸圣,外慕菩萨,但是当下要内重已灵,你已灵里面就有觉明妙行菩萨的相好、庄严、功德、智慧。人人有个觉明妙行,跟你们不即不离,在你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在你们内心结跏趺坐;但是你们想找他找不到,在你们思惟心意识找不到的地方时时出现。

  你看这段开示很好:我们只是很崇拜觉明妙行,实际上我们自性就有觉明妙行。为什么我们不回归到我们的自心,把我们本具的觉明妙行的相好、庄严、功德显发出来?所以这样一指点,就告诉这些弟子:你现在明白了,你有觉明妙行,好了,你就如法修行供养,发菩提心供养,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就不需要再去造我的像来供养了。你要见我的像,就赶紧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我的像吧!做了这样的开示。这位菩萨真有智慧,真慈悲,也真善巧方便,大家就皆大欢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