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马来西亚]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好,先看这一段,第十个段落,劝念观音改恶修善。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的二大胁侍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这位菩萨,他的由本垂迹是不可思议的,按有关经典记载,他是早也实成的一尊古佛。他的慈悲誓愿有一点表达他慈悲的,就是寻声救苦。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的圆通章,他的这个入流亡所,断六结,证三空,就契入到这种耳根圆通。耳根圆通的表现:就是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证到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心体。由于他上与诸佛同一慈力,所以在观世音菩萨的天冠上,就有一尊立佛(站立的佛像),这是上与诸佛同一慈力的表达。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就在观世音菩萨的圆光身光里面,有着六道苦难的众生,都在观音菩萨的心光身光里面。所以一切苦难的众生都在观世音菩萨的心内。苦难的众生在呼喊救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这观世音就能关照到世间呼救的音声给予救度。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仅可以示现正报的身,还能示现依报的身,草原、桥梁、大山、这些都能够变现出来救度众生。

  我们知道了观音菩萨这样的神通广大,十四种无畏,无作妙力,三十二应,我们就要投靠他。他有大慈悲,又有大威神愿力,千手千眼。所以众生——我们遇到了刀兵灾,就是碰到战争的时候,碰到水灾火灾的时候,碰到饥馑灾的时候,碰到虫蝗灾遍布的时候,碰到瘟疫各种传染病风行的时候,碰见干旱,水涝这样的时候,这些都是自然灾害了。

  现在自然灾害是越来越多了,近几年发生的像海啸,像飓风,现在都是到十七级,旷世未闻的级别了。沙尘暴,持续的高温,干旱,碰到这些。还有贼匪,各种江洋大盗,土匪,他在中间碰到了,要抢劫你的时候。冤家债主要杀你的时候,恶兽要追赶你的时候,毒蛇要吞噬你的时候,恶鬼来找我们麻烦的时候,这各种妖魔鬼怪来蛊惑我们的时候。以及宿世怨业病,被小人陷害等等,这列出了这些。这个等就包含人生当中种种的优患困苦,碰到这些事,靠自己的力量是手忙脚乱的,难以解决这问题的。所以,要发出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

  为什么要发这个心呢?我们要想到,碰到这些苦难的境况,你不要怨天尤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感,宿世和今生的恶业,这些都是我们的罪过所导致的。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些苦难,首先从根源上就有一个发心。要改过迁善,形成一个新的善的业力改过迁善。自利利人,要把这个心发出来,发出来之后就至诚恳切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念不间断,这就是也就感应了。

  观世音菩萨早已成就了十二种大悲愿力,三十二应,种种神通妙用,都已经成就了。只要一感通,马上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威神就能兑现出来。就能蒙观世音菩萨慈悲的护佑,来解决一切苦厄,这都是有经典依据的。《楞严经》、《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华经》的普门品,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看。但是如果自己仍然存着一颗不善的心,你心没有改变,虽能称念观音名号,这只不过做种下未来的善根,现世不能得到感应。

  所以这里面感应的道理是非常深奥奇妙的,里面包含着甚深的义理,绝对不是一个迷信。这要用心来感心,不是说你还是一个躁妄的罪恶的心,就能感通得了的。就好像五逆十恶的人求往生,他也当下要转变,要有信愿持名的心,他才能够感通弥陀的愿力。如果他对阿弥陀佛愿力根本就不相信,还是用五逆十恶的心在那里顽固地坚守,那也是不能往生的。所以佛教它是一个很有道理的事情,是能经得起一切理性的考验的,所以要发出这样的心。为什么呢?由于观世音菩萨他只是成就人的善念,绝对不能成就人的恶念。如果他成就人的恶念,那就不是佛菩萨了。那既然成就人的善念,我们就要把善念发出来,改过迁善,这就是善念。

  如果你只是听说念佛菩萨名号,具有这样的好处那样的好处,而你不把心念转变过来,是希望自己的恶事的成就,那是绝对不能感应的。比如你听说观世音菩萨有这种广大灵感,哎呀!这个礼拜正好我策划要去抢银行,然后到观世音菩萨去求,送点水果香蕉,哎呀!观世音菩萨,希望你成就我,把银行给它抢到手啊!抢到手,我抢到了一百万我就给你五十万好不好啊!那你就去吧!如果观世音菩萨听到你这话,还加持你真的抢成功了,这个菩萨跟你是同伙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不会有感应的,所以不要发这个颠倒的心。这就说,我们念观世音菩萨的心态要转变过来。

  好,下面: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根据这个感应的原理,也在启示我们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就是行持,伦是五伦关系。伦常,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这五伦关系有一个常道。常就是做父亲的,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忠,它有一些常,就是每个人的身份角色,必须奉行的道德职责;要敦伦,尽分就是尽到自己的本分职责。

  闲邪存诚:对自己的心念要防止邪心邪念出来,保存我们真诚的心。这都是我们中国儒家圣人,给我们最好的启示。也就是身口意三业向善的一面靠,这样它就会成就一个圣德君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教戒律的精神,一切恶的行为不要去做。那么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来保存自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众生的事情,你都要去做,这就是儒家以仁道为自任的一种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众善奉行的一种宏毅精神。这是印祖常常说的四句话,是对我们行为的一种规范。

  然后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这些话都很白,但是很有真理。实际上就很难做的到,但做到了就了不起。你要存好心,不要存坏心,存好心就是时时刻刻利益众生的心。舍已利人的心,奉献自己的心,只要众生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的心。看到众生受苦自己不忍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慈让之心,羞恶之心,仁爱之心,这存好心。

  说好话:你的话都是心里的状态,你要说众生喜欢的话,赞叹的话,利益他人的话,利益佛法的话。如果这些不能得利益的话,你就不要去说。行好事:你一切行为都是大家有正面评价,大家欢喜得利益的事你去做。那对这些你自己的力量能够做得到的,你就认认真真地去做。包括一些慈善事业,修桥铺路,济养贫困,这些你有能力你就做。如果你没有能力,自己吃饭也成问题,但你也要发这个善心。你就劝那些有能力的人去做,你能够劝他去做,这个善事做成了也有你一份功德,有你一份口业劝善的功德在里面。或者你没有去劝,忽然看到有人在做一件善事,你就发欢喜心,出赞叹语,说你真了不起,你能做这个事情,真是大善人,真是功德无量,你去鼓励他,这也是你的善心,也是你的口业功德。这就是十大愿王里面有一个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是对治众生的嫉妒心。

  众生往往是自己不想做,或者没能力做。但是看到别人做什么善事,他嫉妒了,他说风凉话了,甚至说攻击的语言了。人家做个善事,嘲讽,你有什么了不起啊!你又出什么风头啊!或者怎么怎么样的,把人家说得头都抬不起来,然后他就很高兴。最后——你看看,我做点善事人家都说我,我又什么出风头,甚至还怀疑我这钱是偷来的是抢来的,那算了吧!算了我不做了。这都是不好的行为,所以要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什么好处呢?就好像有一个人在卖香,尽管你没有参加这个卖香的交易,但你在旁边站着,你也沾了这个香的味道,所以你只要随喜,这个做事的过程有你一份福报在里面。这是无本得利的事情,众生却不去做,这就是愚痴。

  所以反过来说,自己不能去做,见到他人做就生起嫉妒之心,这种嫉妒就是一个很恶的心。他有嫉妒心出来就会想方设法去障碍人家,不让人家去做。这种心就很奸诈,就很险恶,他的心量就小,心量小就叫小人。小人总是想方设法去阻碍人家做善事,散布流言蜚语。有很多人家想做点善事的人受到很多诽谤,都是这些出于嫉妒心的小人说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这个人生生活阅历当中,听到这些诽谤的话,不要轻信。在这个时代,本身大家都很难发起善心做善事,所以我们对一个善人,哪怕有一点善心发起来,要千方百计鼓励他往前走。而且我们要参与进去,共同来完成,这才是一个君子的心行。

  如果是小人心行,绝对现生就会折福折寿。你障碍别人实际上反弹过来就是障碍自己,你诽谤别人最后真相大白,人家知道你说的是诽谤的话,人家都瞧不起你。以后你的话,人家根本就不相信。折了自己的福德,折了自己寿命,得不到好结果,这不是小人冤枉作小人吗?真的大善人要做大善事,得到诸佛菩萨护佑,得到龙天护法的护念,你想障碍也障碍不了的,他会克服障碍把事情做完。所以我们众生是容易有这种小人的嫉妒的心和行为的。所以印祖在这里要痛切的要告诫我们不要去犯。

  那么一个念佛行一定要真实,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做假招子。假招子就是过招,他来玩虚的,弄假,弄虚作假。弄虚作假的目的是沽名钓誉,虚荣心很强,想得到一些虚名,甚至从中谋些利,那么这些都要切忌。一个念佛行人,最好做的善事不要让别人知道,积阴德,那么佛菩萨会知道,会给我们很好的报。你能够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也可以,正常状态。但是实际上你没有真实去做善事,你还说做了这个善事那个善事,去沽名钓誉。那这就是天地鬼神就很讨厌了,厌恶你了。这一厌恶,那这些佛菩萨是慈悲不会找你的麻烦。这些护法鬼神可是不答应了,他就要找你的麻烦了。所以有这个毛病的要很好地改正,如果没有的话也作为勉励,不要再犯。所以这就是把一个念佛行人的改恶修善,真诚心,把它点示出来。

  这个时代的众生是容易虚假的,我们一下子没有注意这个念头的话,就容易弄虚作假,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这个玩虚的骗得了凡夫的眼睛,可是骗不了天地鬼神的眼睛。佛菩萨也是六通具足,也是骗不了的。所以真正合算的还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才是最好的行为。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讲到这里。

  问: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如何忏悔和做功德补救。

  答:这应该是故意的了,这个胎儿发育是否健全,他既然到这里投生了,说明是跟你有因缘。第二,得人身很不容易,他即便是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他总的来看,他得到人身会比其它的生命要好。你是中断了他在人生接受圣贤教育的一个机会,所以还是要忏悔。以后再碰到这个事情,绝对你不要去做这样的事。不要过于的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科学,你要相信佛菩萨的感应。

  如果碰到这个事情,他发育不健全或者是自己的业障,或者是他的业障,你在这个期间,赶紧念佛来转变,吃素,做善事,那么这就有一个转机。刚才讲的念观音菩萨,他是寻声救苦的,你至诚感通,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要故意的去堕胎,那么这个七天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堕胎就是杀生

  问:如果自己吃素的当天,丈夫叫我吃素半天就好,我们怎样去应付,他会不会造口业。

  答:你吃素这一点,你会碰到这种情况吗?是你的假设还是怎么回事呢?一般你跟你丈夫勾通好吃素,对身体有好处嘛!再加上你丈夫真的爱你的话,爱你就让你快活。你就告诉他我今天吃素就是最快活的,你不让我吃素最痛苦,看看他怎样回答?把这个球踢给他。

  问:请问身为在家居士,是否可以经常替亡者临终助念,助念将来带来什么后果?好或不好,应基本具备什么条件?

  答:你作为在家居士,当病人临终助念,这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机会,你应该积极地去参与。我们帮助了别人,等我们临终时,就有人来帮助我们,这也是善因善果的对应。这是一个计较的心了,实际上即便不是这样,你去帮他助念了一天一晚或者三天两晚,对你自己都是好,都很好。

  为什么?你不是要修行吗?助念就是修行。而且平时对无常还是没有什么概念和模糊,现在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死了,你这种无常感就马上提起来了,你这时候佛号会念得很恳切。所以念佛助念,包括诵经……地藏经也说,你七分功德,一分归亡者,六分是归自己。所以你去助念,绝大多数功德还是你自己的,这是很划算的一个事情。所以它只能带来好的后果,去做,多多益善。

  问: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否?

  答:金台可是上品上生的莲台啰!你求什么要有自知之明,你平时有没有做到上品上生的行持,积累了这个资粮没有?你执着金台来接,其它的来接都不去。在中国净土往生者当中,只有唐代的怀玉禅师,他有这种自信。这个临命终时,很佛菩萨现前,从窗口过来的一个是拿着银莲台来接,一看银莲台他就不高兴了!说:我一生精进勤苦修行,志求上品上生,怎么得一个银莲台呢?他就不愿上去。

  不愿上去,马上这个境界就消失。消失之后他就用非常感恩的心,也是非常精进的心再念佛。他平时一天是念七万声佛号,这时候他是念十万声佛号。再念了三天,佛菩萨又现前,这时候富丽堂皇的境界现前了,菩萨就拿着金刚台来了,他就说了个偈子,就坐着金刚台走了。

  那么怀玉禅师志求上品上生,他是一生怎么修行的呢?日中一食,夜不倒单,诵阿弥陀佛经三十万遍,一天念佛七万遍,他以这样的修行。而且临终还是银莲台来,所以他再加紧用功才是金莲台来。所以他的执着有他执着的一个条件,他认为自己够那个资格。

  现在你要这么执着的话,大概不那么容易了。你真的银莲台或者就是一般的莲花来了,你不去;不去就过了这一站,过了这个车,最后一班车你就上不去了。所以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什么莲台来了,哪怕是铁莲台来了上去再说。

  问:我将每日善行回向给十方法界,累劫冤亲债主累世父母六道众生,对否?

  答:你的回向应该是这样回向,你把你每天诵经念佛,净业三福种种善行,回向给十方法界这些众生,不是简单的回向,而是回向给他们,令他们跟自己一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你回向当中,非常明确地表现出来,不是泛泛悠悠地回向,这样就是正确的。

  问:圆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但是实现它并不由于外境的顺遂如意,而在于能否以内在的悲智心力点化外在的种种不圆融的世界。

  答:圆融它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需要智慧才能去圆融的。众生都生活在一种分别的世界里面,他都站在了自己的特有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就不能圆融。不能圆融在知见上就成为盲人摸象,他摸到了一个就认为这个大象是一根柱子,或者是一堵墙,实际上都不是。那么我们凡夫众生应该客观地说,是做不到真正的圆融的。因为我们还没有那种心量,那种境界,那种智慧,那种善巧去把握圆融的境界。

  真正的圆融境界可是华严境界了,你能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才真正做到了圆融。圆融并且要跟行布要辩正统一,光有圆融的平等,还要有行布的差别。这两种并行而去,才能够把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事业做好。那么这个圆融,就看我们念佛的智慧开显的程度,我们心量的程度有关系,这是一个漫长的这种修学的一个主题。

  问:庄周梦蝶,是蝶入梦,抑或人梦蝶,梦境可性高吗?请开示。

  答: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他就迷惑了,是我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庄周呢?到底哪个更真实呢?这个寓言故事是很意味深长的。实际上庄周梦蝶,等他醒过来迷惑,实际上他迷惑是有根据的。他醒过来之后,还是在梦中。既然是梦,梦就没有什么可信性,有什么可性性,梦就是虚幻的,虚妄的东西。

  佛典里面对这个世间常常用梦来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从生灭心产生的都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都是在做梦,没有一法的真实。既然了解到做梦,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它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虚妄的。那么我们这一生来到世间,无论是宝贵还是贫贱,无论寿命长一点还是短一点。本质上也没有差别,都是在做梦——无明大梦。

  为什么佛是觉者?佛就是从梦里面醒过来了,这个觉者来觉我们这些还在梦中的众生。其实我们在梦中遭受种种的苦难,它也是虚幻的。但是在梦里面你会被这个梦境所控制,它是会感觉到真实的恐惧。那么诸佛示现在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我们在梦中说救命呐!救命呐!苦不堪言。那么在观世音菩萨示现下,我们从梦里面解决了我们梦里的问题。他还能如梦,这只是解决世间众生的一些苦恼问题。那最终真实大利,就是让他醒过来。

  你在叫救命救命,这时候——比如你的小孩正作恶梦救命救命,做父母的,你不会太当真吧!他说救命救命你还真的扑通一下,要拿枪过来啊!你知道是假的。这时候,你帮助他的最方法就是,啊!醒来醒来,宝贝宝贝醒过来,醒过来他就好了嘛!所以我们问题是要醒过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醒梦,声声佛号唤醒梦中人。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彻底地成为朗然大觉。三界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从这里面去契入——如梦。

  问: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要出家,在家居士没份。

  答:在无量寿经讲三辈往生的条件,总摄一切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么发菩提心是可以从通途的角度来讲,但这里更重要的是要从净土的本宗去理解,菩提心就是深信切愿,以深信切愿念这句名号就是三辈往生的共有条件。那么就往生一点就是信愿持名了,往生有三辈的差异,这是根据修行发心的大小,功行的浅深,持名的勤惰来分的。

  所以无量寿经讲一个上品往生,上辈往生要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广作功德。它为什么提出这一点?因为出家他就能远离一切烦恼,专心致志地办道,又能够行六度万行。这样,他往生的资粮显然就厚实得很多,他就必然要上辈往生。这是从一般通途来说,出家众比在家众修行要殊胜,功德要大。但这又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僵化的,不能说在家居士就一定上辈往生没份,不能得这个结论,在家居士也能够上辈往生的。

  那么《观经》就向我们展示,韦提希夫上就是上辈往生者。阿阇世王子他尽管是犯五逆罪,然而临终至诚忏悔得无根信,他的往生也是上辈中品往生的。所以《佛经》因人而异去说,在《无量寿经》耆阇崛山一会,主要是针对出家众去说。所以他着重就对出家众这一块,讲舍家弃欲,行作沙门者往生。《观经》在王宫一会说,对韦提希夫人于五百侍女去说,韦提希夫人是上品上生。

  大家体会这些经文的意思,我们就不能以一法来概全,以偏概全是不可能的。一般意义来说,出家人往生的可能性和品位比在家居士高,这是一般性。但特殊性,有特殊的根机的发心居士也能上辈往生,这也是事实。在阿弥陀佛平等的胸怀当中,他是不分在家出家的。在家出家往生的品位,完全还是看自己的发心,自己的功夫,自己感通的大小。阿弥陀佛都把一切众生看成是等同一子,如罗睺罗,没有差别的,大家精进努力好了。

  问:弟子是修持普门品及观世音圣号,请问弟子往生后,观音菩萨会接引弟子往西方吗?

  答:没问题,你不要怀疑。观世音菩萨本身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能至诚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一定会接引你往生到极乐净土。这是经典当中明确说出来的,念观音名号包括念大悲咒,都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这是针对跟观音菩萨有特殊因缘者而言,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正途。但你有特殊因缘念观音菩萨也能往生,观世音菩萨也会拽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即便阿弥陀佛不来,观世音菩萨也有能力拿着莲花来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不要有怀疑。

  问:请问我每次念佛都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答: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要从专心念佛开始,你不能专心你就得找一些方法。为什么你不能专心,你打什么妄想?你在想什么?你在思惟一下,这些是不是很重要。真正你念佛的时候,你至少要把那些事情基本上处理得差不多,不要去想它,然后你再去念佛。你不要有牵挂,如果那个事情牵挂太重了,你就先把事处理完了后再来念。这是第一个,你要思惟一下。

  第二个,就是没有什么牵挂时你还是打妄想,还是不能专心。这是与生俱来的妄念,它会像急流水,使们这个佛号就像一片树叶,总是漂浮不定。这时候你可以采取印光大师的十念记数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记一,念两句记二,循环往复来记。使你的心不跑,都摄六根,把六根都摄在这句名号当中,就能专心。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耳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意根,就是给它记数,派一个任务记数。在六根里面,能把耳根和意根摄住,就等于把一切其它四根就不摄自摄。你这六根都摄在这佛号当中,你能够念念不间断,这就是净念相继。

  所以念佛一定要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作为自己专心念佛的一个原则。要把它落实下来,不能散乱心,尽管开始散乱,你一定要把散乱慢慢收摄,摄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样的程度。就在阿赖耶识里面,佛号就熏习了一个新的种子,真如熏无明,我们自性的慧光就会慢慢地透显出来。是不是做到一心不乱你先不要去管它,你先从专心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下手。那个功夫的程度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法尔自然的事情,你不要去想它,你一追求它反而不行。这一定要注意,清净地专注地念清楚听清楚记数清楚,能做到三清你就能够做到相似的专心。好,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