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讲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这也很大了,这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长,叫什么呢?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爸爸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我老爸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

  古人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我们今天的床是很晚才有的,他躺着。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要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有个屏风,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老爷子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教育你,你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

  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小小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

  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

  画外音: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却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

  那么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你要离开父亲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

  教不严,师之惰。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想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行不行?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面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找到了,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

  朱元璋请进来,李先生,教书。这个老师那是非常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揍龙子龙孙。就这些皇子啊,上课不好好听讲他也揍,戒尺啊,什么都上,打得这个皇子嗷嗷叫,受不了,这老师太野蛮了,我是皇子你还敢揍我,老师照打。打完了以后,有一个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里,说父皇,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你还了得你,我给你脸叫你来当我的老师,居然你自以为,你还敢打我的孩子吗?就准备去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

  这个时候,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这个原配,也没读过什么书,在旁边就劝朱元璋,说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那不你该揍吗。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哎,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有治这个李先生的罪,反而对他尊敬,非常尊敬,尊敬有加。当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因为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是赏赐了红袍,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老先生告老还乡,千恩万谢。

  画外音:在封建帝王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敬礼,要鞠躬,要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还要为一个磕头,就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天 地 君 亲师,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是老师的地位,在传统中国文化当中,过去1905年以前,因为1905年中国废科举,实际上,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哪四个字大家知道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了。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贵为帝王,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清朝,皇子入学就是用这个道理。大家如果看过溥仪,宣统皇帝的回忆录大家去看,为什么清朝的储君,清朝没有皇太子,他这个大阿哥去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请亲贵陪,大家知道吗?他就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你小动作不断,我要骂你。但是你将来是皇帝,不好骂,我总得指桑骂槐吧,我总得教训你吧,我怎么教训你呢?就找几个小皇子的叔伯兄弟,坐陪,但也都是亲王啊,都是贝勒,贝子啊,这就指着骂,但是他不敢骂溥仪,比如骂另外一个,你看你,那么不庄重,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你像个什么样子啊?!其实是溥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有动,挺老实在听课,但是他得挨骂。这是一套制度,诸位,这也就是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学。

  画外音:教不严 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这个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什么话,什么意思?那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就问,老师,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老师是个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就把郁郁乎文哉一直读成都都平丈我。那么他也这么教学生,都都平丈我,那么这样的老师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画外音: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呢?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它的优缺点,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要予与批判的,不能遗传下来。现在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育。

  这个传统恐怕没有过时吧!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他不敢严格要求。也许好多家长也未必理解老师,严格要求委屈了我孩子,我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我就这么一个宝宝,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承,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当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这是《三字经》要接下来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大家听下一讲。

  画外音:在现代中国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有的父母也都望子成龙,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有所启迪呢?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画外音: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那么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三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