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黄梅戏:方言唱腔

  【黄梅戏其派】

  很多戏曲都从民间而来,因此带有浓厚的民间特色。放眼是最地道的民间产物,而黄梅戏中就有很浓厚的方言特色。唱一曲黄梅戏,越来越接近安徽的风味。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妙州知府冯小卿的女儿冯素贞才貌双全,引来很多王公大臣的公子前来比武招亲。天香公主化名“闻臭公子”,参加比武,打败了侯爷公子东方胜和相爷公子刘长赢,成全了冯素贞和她的心上人李兆廷。

  太监总管王公公设计陷害李兆廷,逼迫他写血书退婚。东方胜趁机向皇帝讨来赐婚的圣旨,想要在三日后与冯素贞成亲。冯素贞不从,吃了乞丐老太太给的“喜饼”后假装死去。李兆廷闻讯赶来哭灵,伤心欲绝。冯素贞为了惩治这帮仗势作乱的人,女扮男装来到京城,化名冯绍民参加科考,高中状元,开始了仕途生涯。

  与此同时皇帝把宰相的女儿刘倩许配给李兆廷。之后朝中发生政变,国师迫使皇帝退位。在和国师的激斗中,宰相女儿刘倩战死。临终前,她无意中说出了冯绍民就是冯素贞的秘密。皇帝把冯素贞和李兆廷二人打入死牢,行刑前,皇帝突然驾崩。太子继位,赦免了冯素贞和李兆廷。经过一番曲折,冯素贞与李兆廷有情人终成眷属。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也是黄梅戏中的经典之作。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名段】

  天仙配

  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随手摘下花一朵,

  董永:我与娘子戴发间。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七女、董永: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女驸马

  李兆庭:父遭陷害回乡来,

  三间茅屋避祸灾。

  贫归故里无人问,

  缺衣少食苦难挨。

  果腹充饥靠野菜

  落叶添薪仰古槐。

  大荒年奉母命前来借贷,

  早知你家嫌贫,

  我宁愿饿死也不来。

  冯素珍:李郎休要把气生,

  且莫说宁愿饿死不上门。

  虽然是二爹娘心肠太狠,

  也不能抛却了小妹待你一片真情!

  李兆庭:正因为丢不开贤妹的恩和爱,

  与你父两相争我不愿退婚。

  怕只怕好姻缘要成泡影,

  冯素珍:生生死死不变心,

  生生死死决不变心!

  清风明月作见证,

  分开一对玉麒麟。

  这只麒麟交与你,

  这只麒麟留在身。

  麒麟成双人成对,

  三心二意天不容。

  李兆庭:双手接过玉麒麟,

  见物犹如见真心。

  冯素珍:还有纹银一百两,

  相助李郎上京求名。

  李兆庭:今日一别何时会?

  冯素珍:天南地北一条心。

  李兆庭:劝贤妹平日少把绣楼下,

  免得你那狠心的继母来欺凌。

  冯素珍:舍不得来也要舍,

  李兆庭:分不得来也要分。

  两人合:这才是流泪眼观流泪眼,

  冯素珍:断肠人送断肠人。

  李兆庭:断肠人送断肠人,断肠人送断肠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