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41课丨你在空里看到了什么?

第41课丨你在空里看到了什么?

- 弟子品第三 -

  维摩居士讲的这些道理都太抽象、太深奥了,没有一定的佛学理论基础,没有相当的实证功夫,一般人的确很难听得懂,所以我原谅你们!要怪就怪维摩居士,没事说那么深干嘛?对吧?嗯,想听故事啊,没有!(众笑)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真如法性是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它是究竟真实的存在,妙有真空,空有不二,它不落在任何一边,不为诸边所动。呵呵,这个道理可能更不好懂了。

  那么,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这个天空,星光灿烂的宇宙,你们可能以为把满天繁星去掉后,那个剩下的虚空就是“真空”了,对不对?但是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们看到的虚空,我们对空间的体验,其实只是一种受制于有限感官的幻觉。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真空”存在,它之所以呈现出“空”的状态,完全是因为宇宙意识正以一种极其快速的频率在不断振动的结果,这使它看起来就像是“空”的一样。我们眼前的这个太空,看起来好像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但实情并非如此。这个虚空里其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细物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由更微细的意识“颗粒”组成的。

  这些意识“颗粒”无形无相,“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很微妙的联系,互为一体,但又不一不异,层次异常复杂。它们遍布一切时、一切处,振动速度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快得不得了,频率远远超过我们这个三维宇宙。所以由它们组成的各种维度的宇宙时空,我们凭肉眼一般是看不到的。这就叫做世界中还有世界,虚空中还有虚空,互不妨碍。我的这种说法,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

  我们再说妙有,这里有一张桌子,这是“有”对吧?但我说它是空,因为修行者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就可以穿越它。比如说禅定神通状态,历史上像这类的记载有很多,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就示现过一次,他在坚硬的泥巴地上钻进钻出的,就像在水里游泳。此外还有一种状态也可以穿越它,比如说阴神、阳神或者“中阴”状态。在那种状态下,灵体可以轻易地穿透这张桌子,因为构成这张桌子的物质粒子之间,有足够大的空隙,可以允许灵体直接穿过。对灵体来说,这张桌子等于是“空”的,两者的频率完全不同,没有交集,所以互不留碍。这个道理就和我们穿过大雾差不多,有点类似。

  其实我们这个肉体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非常狭隘、非常受限制的状态,我们通常只能感知到这个三度空间内相同频率的东西,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下就那么大了。但在精神、“灵魂”的国度,在佛菩萨的境界里,生命能感知的时空维次就太多了,那些时空的面貌相状,绝大多数难以形容,其中的生命特点,那种千奇百怪的程度,更是人类语言难以描述的。所以,别太轻信自己的眼睛,别太执著自己的见解,否则一旦自陷牢笼,那就极有可能永远也看不到这些,永远也看不到真相了。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幻相是刹那生灭,变化无常的,我们的心被它所转、跟着它跑就是愚痴。事实上,我们的清净法性、自性、本性,随便你怎么叫都好,它从来就不受任何幻相的影响,从来没有动摇过。它是无去无来,无所住的,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执著。对它来说,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换言之,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只有“一时”。“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还记得吗?所以不能用去来现在、不能用某一个时空点来界定它。

  「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我们的真如法性是空、无相、无作的无为法,远离一切有相有为的执著造作。它没有美丑分别,没有增减,没有生灭。我们之前讲过的,美女帅哥,一刀划下,你才发现原来都是造粪的机器;年老年少,一把火烧光,你才晓得人生如梦,原来没有区别。所以万法了不可得,归无所归,既不是归空,也不是归有,这点要注意。

  以前禅宗有个很著名的话头,叫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这个公案最早出自赵州和尚,有一个出家人问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回答了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话:“我在青州作了一领布衫,重七斤。”那个出家人就傻啦,什么意思搞不懂。后来这个“一归何处”的问题不断被人拿出来提问,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回答,不过答案风格就各有巧妙不同了,比如有的祖师一言不发,只竖两指;有的拿起香板就打;有的回答“一叶落,天下秋”;有的回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哦,意境很美;有的则回答“鼻竖眼横”。各种奇奇怪怪的答案,林林总总,非常好玩。

  这些且不说,别人的答案先放一边,我现在来问你们,“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嗯?有的人回答“一归万法”,不对的呵,若有归处,即落有边。有的人回答“一归于无”,那就更不对了,因为落到了空边,比有还糟!那么,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默然良久)所谓“门前流水依旧在,青州布衫重七斤”,明白吗?如果不明白的话,那就好好念佛,三十年以后再说了。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眼耳鼻舌身心就是我们的六根。真正的佛法是超越六根门头,无限无碍的。它平等不二,没有高下之分,常住不动,无形无相,非见闻觉知所能及。所以我们现在拼命造作修行,又数息又观想,又持咒又念佛的,说实话都很有问题,都是六根在动,和清净法身没什么相干。讲到这里,有谁开悟了吗?我觉得维摩居士已经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你们还不明白,那真的就是……唉,我劝大家还是死掉算了。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维摩居士说,目犍连,诸法实相就是这样,不是语言文字能说得清楚的。所以真正的佛法难以言传,也无法显示。而真正懂得听法的人呢,无能听也无所听,是故无闻无得,听了等于没听。咦?这里讲的似乎就是你们啊,左耳进右耳出,听而不听,闻而不闻,怪不得,原来你们都已经达到了维摩居士的境界,佩服佩服!

  「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罣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居士最后做总结性发言,他说,这个说法啊,就像幻术表演一样,我是幻说,你们是幻听,统统都是空的。要达到这样的了悟程度,才可以给人说法。要能晓得听法众生的根性利钝,要了解他们习气毛病,优劣长短,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说法无碍。此外,说法的时候还要发大慈悲心,要赞叹大乘,念念上报佛恩,要发绍隆三宝,荷担如来家业的心,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踞狮子座,代佛说法。

  「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维摩居士说法的时候,当场就有八百居士心领神会,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目犍连因此很惭愧地说,我没有菩萨这样的辩才,所以不能代表佛陀去探病。

原标题:你在空里看到了什么?丨《维摩诘经》42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