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前面十个比喻刚结束,维摩居士马上就接着引用了地水火风四个比喻来说明无我观。这些文字翻译得都很直白,意思很好懂,我就不过多解释了。
「是身不实,四大为家。」地水火风四大组成了身体这个家,只是暂时给我们住住而已,我们辛辛苦苦地餐餐喂它,天天洗它,不过合约一到,这四个家伙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了,很过分,居然立刻就要把我们赶出去,甚至把房子拆了也不让我们住,你是皇帝,或者你把亿万家产拿出来都没用,白搭!这四位,应该算是天底下最无情的房东了,堪称铁石心肠。
「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我们这个身体本来就是空的,“我”尚且没有,又哪有什么是“我的”,对不对?上一秒这个身体还是活人,一口气不来,下一秒就和草木瓦砾一样,没有任何知觉了。就像一辆汽车,如果没有驾驶员的话,它本身是无知无觉、不能动的,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无明业力、风大的推动,身体本身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古德讲“无明实性即佛性”,所以这个无明业力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的佛性。临济禅师当年也曾讲“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线全凭里头人”,就像看木偶戏,孙悟空大战白骨精,很精彩,但是如果没有里头拉线的那个人,木偶再好也不会动。我们人也一样,人讲话、走路、种种动作,都是佛性在里面抽线。表面看是风大的作用,但真正的幕后老板是佛性。
再补充说明一点,这个风大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让我们活着,让我们能动,这个风大乃至四大的功能如果全部开发出来,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很不可思议了。无明业力一转,四大一转,就是无上菩提妙用!太深、太远的且不说,我给你们说点浅的、近的,听清楚,这个风大的功能一旦开发出来,人就可以飞了!不是坐飞机,也不用借助任何机械的力量,我们人类凭借本身的能力就可以像鸟一样的在天空自由飞翔。你相信吗?嗯,看来师父病得不轻,又在胡言乱语了!我建议你们先别急着下判断、做结论,先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再说。
那是在印度北方边远山区的纳米罗尔村,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 米切尔。他修炼瑜伽功已有四十多年,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行,和仙人几乎没什么两样。听到这个消息,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决定亲自走一趟,去看看这位“超人”的真假。和他同行的还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教授、人体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以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纳米罗尔村地处偏远,道路艰险,几乎与世隔绝,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骑马、步行,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好不容易到达。他们马上就拜会了巴亚.米切尔,这位老人家长着银色的头发和胡子,浓眉下眼神锐利,一派哲学家的风度,还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当卡莱曼思教授问巴亚。 米切尔能否给他们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飘浮上天空时,老人很爽快,马上就答应了,并约好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时,在他独居的茅舍门前观看。
第二天一大早,卡莱曼思教授等人聚集在茅舍前,架起了录像机和各种探测仪。巴亚。 米切尔在门前铺了一块薄毯,盘着腿,闭目打坐。人们的目光、录像机镜头、各种探测仪全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大约在两、三分钟后,只见他的身体轻轻上升,在升到十米高时,他改变了盘腿的姿式,伸出双臂,开始旋转飞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尔好像进入了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这一情景让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大约在空中飘浮了三十分钟左右,米切尔的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下降。录像机拍摄了他在空中飞翔的每一个角度。米切尔落地以后,几位科学家发现,他的身体变得异常柔软,就像棉花一样。之前当米切尔慢慢升空时,探测仪探测出从他身上喷发出一股气流,好像就是这股气流把他托起的。要让八十公斤体重的人升空,那是需要相当大能量的,这股气流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史密斯,目睹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超人”后,心里很兴奋,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于是很自然地,史密斯提出:用重金聘请巴亚。 米切尔去美国作表演。但是老人很有礼貌地回绝了这个聘请,理由是对金钱、名利早已看淡了。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巴亚.米切尔很认真地回答说:“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肉体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释放出来……”但是这些话,并不能解决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突破万有引力定律的?
在此之前,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曾发现,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这件事,古印度的佛经上其实早有记载:早在两千年多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看到的景色,绘制成了一幅幅巨画。印度考古学家曾发现一座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二千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的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的角度绘制的。了解吗?当时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要怎样才能从高空来绘制这幅地图?科学家们本来一直是把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的,但今天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升空的奇迹,这让他们不得不以一种更谨慎的态度来对待那些古代的记载。这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个案例。
其实这类事情早在上世纪初就有人看到过。一九一零年,英国著名探险家彼得。 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个山区的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静坐十多分钟后,盘坐的身体就会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然后才慢慢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个神奇的景象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了这位老僧在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后发表在了英国《卫报》上。当时有很多英国科学家都不相信,认为亚巴尔看到的是幻觉,是中了宗教巫师的障眼法。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的头脑是绝对清醒的,他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他是无意中偶尔碰上的,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类的东东。
还有一个记载,一九一二年,法国探险家欧文。 罗尼亚在尼泊尔和中国西藏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他聘请了一位西藏的喇嘛做向导。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时,竟然像是脚不沾地的样子。喜马拉雅山一带积雪很深,罗亚尼每走一步,脚都会陷在雪地里,跋涉得非常艰难。而这位藏人喇嘛行走时却脚不沾雪,非常轻松,并且还时不时地拉罗亚尼一把。有时一阵风吹来,这位喇嘛的身体就会像树叶一样,轻飘飘地随风前进。其实这是老外少见多怪了,这位喇嘛的功夫不就是传说中的绝世轻功“踏雪无痕”吗?唉,没看过武侠小说就是这样。最令罗尼亚惊奇的,是这位喇嘛带他越过康尔尼峡谷时的情景。这条峡谷大约二百多米深,一百多米宽。如果要爬山过去的话,可能需要大半天时间,而且非常危险,因为无路可行。罗尼亚正发愁呢,却见那位喇嘛弯下腰,示意罗尼亚爬到他背上,还要他别害怕,闭上眼睛,罗尼亚就照做了。
下一秒钟,很突然地,罗尼亚感到自己好像飘了起来,他忍不住睁开眼睛一看,一下子就惊呆了,原来那位喇嘛正背着他腾云驾雾般地在空中飞行,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越过了峡谷。他实在是难以相信,在这荒凉的雪山地带,竟有如此本领的奇人,而自己居然这么好运,一撞就撞到了。欧文。 罗尼亚返回法国后,把这位藏人喇嘛随风飘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写成文章,登在了《巴黎时报》上。但是同样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老百姓普遍认为这位探险家是在写《天方夜谭》娱乐他们呢。
据说,印度国防部的军事学家们早就知道到这种人体飘浮的现象,他们手里收集有很多真实资料。他们甚至想过把它运用到战争中去,比如说组织一支“超人”的军队,那就随时可以突袭到敌人的大后方了,搞破坏、搞暗杀,或者直接攻击敌人的指挥部,那效果一定出奇的好。但是印度许多科学家却认为这个设想很不现实,因为目前科学家们还搞不懂人体飘浮是怎么形成的。当今被人类所了解掌握的力量大概只有四种,分别是重力、电磁力和两种核力。让人体飘浮的力量和它们完全不同,科学家们只能假设还存在第五种力量。但是这第五种力量是如何从人体产生的?又是如何推动人体升空的?对科学家来说,这些问题至今还是难解之谜。假如人体飘浮现象是事实,那么现代物理学的很多原理恐怕就要彻底改写了。
印度还有一位叫辛格。 瓦杰巴的物理学博士,他致力于研究人体飘浮术有很多年了,他接触过好几位有此功能的人。令他奇怪的是,这些人通常都喜欢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从来不愿随便展示自己,他们的行为方式和逻辑思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对自己是如何练成这门功夫的语焉不详,往往三言两语就不想讲了。瓦杰巴博士曾用过好几种最现代化的仪器来探测其中的奥妙,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他承认自己是越研究越感觉奇妙,越研究越难以理解。呵呵,用这种方式来研究当然不行啦,这就是普通科学家的局限——只相信眼睛和仪器。
最近,也就是前阵子,韩国也出了一个会飞的中年人,名字叫做洪泰秀,他自幼研究中医和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经过多年的打坐修行,现在已经能做到凌空升起。洪泰秀目前正在韩国各地巡回演讲,还收了几名学生。他有一句说得非常好:“人并不需要具备任何异秉,人本来就具有自由翱翔的能力。”他要求学生专心一致,修行的时候不可以操之过及,更不要以飞翔为唯一目标,如果在修炼过程中看到幻相,那就表示修行的心态或方法出了问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火入魔,导致精神错乱。他还说:“想练就这种绝学,就必须要有明师指导,要有扎实的理论、哲学基础,以及丰富正确的观念和知识,要循序渐进。”从这些话来看,这个洪泰秀倒不是乱来的。
古今中外,类似这种“飞人”的记载还有很多很多,什么练瑜珈的、修佛的、修道的、天生就会的、上帝赐予的、后来练就的,乃至被附体折腾的都有,所以,关于我们这个身体的秘密多了去了,你们现在还敢轻易否定吗?
「是身不净,秽恶充满。」这是不净观,这个法门修成,就可以破掉对身体的执著,还能有大神通。我以前看过一部印象很深刻的恐怖片,非常吓人,因为里面拍摄了很多解剖尸体的逼真镜头。那个手术刀从胸口是呈Y字形划下去的,不管是帅哥还是美女,老头还是老太,个个都脱光光的,一刀下去,肚皮翻开,哦,那个恶心啊,尽是又脏又臭的玩意儿,怪不得佛陀把这个身体叫做臭皮囊呢,皮肤底下你愣是找不到一点干净美丽的东西。神经不坚强的人啊,看一个吐一个。所以我现在特佩服那些给人开刀的外科医生,还有法医以及殡仪馆给尸体整容的人,不佩服不行,干这种工作的人,如果不是扭曲冷酷的变态,那就一定是心怀慈悲的菩萨,至少神经要很坚强才行。所谓“秽恶充满”,身体的真相就是这样,你一旦看清楚,那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幻想了,人人都是屎尿一堆,没什么好爱恋不舍的。
「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这个身体虽然可以洗澡涂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但是却改变不了九窍臭秽,污垢充满的事实,你我再怎么百般用心,最后也不得不归于磨灭,这是必然之理。而且这个身体是招灾惹祸的根源,从生到死,病痛不停,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它有什么让人放舍不下的地方。
「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身体就像一口陷阱,我们深陷其中,眼睁睁地看着阎王老子一天天向自己逼近,却一点办法没有。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形容的就是这个情景。
「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这个身体既象毒蛇,又象冤家,很可怕,因为它是老折腾我们,其实它的本质就像空中花、水中月一样,是假的。究其根本,无非是四大、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和合而成的一种暂时的物质现象,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贪爱的,我们对它再怎么执著不舍也是徒劳,一场空欢喜而已。
上面这些,就是维摩居士的第一场开示。以前每次读经读到这里,看见维摩居士兴高采烈地把我们这个身体贬得一钱不值,我就有个感觉,这个身体是如此丑陋,好像我不自杀有点对不起谁哦?幸好下面维摩居士话锋一转,这样就把我的怪念头给打住了。
原标题:修行到会飞的境界,需要经历这些事!丨《维摩诘经》35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我曾经亲自听佛这样说。那时候佛在毗耶离城的庵罗树园中,与八千大比丘在一起,还有三万二千位菩萨。菩萨们都是一切人众所熟悉的,无论道行,无论智慧都已经成就,并获得了诸佛如来的威力助持,自身也便成了护法之城。他们宣说正法的声音,如狮子一样的勇猛,遍及十方,无所不闻。众生不需吁请,便得到菩萨们的友爱慈慰;
佛国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三万二千。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能随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为法城堑护持正法。为师子吼十方闻声。众人不请祐而安之。兴隆三宝能使不绝。皆已降弃魔行仇怨。一切所化莫不信解。
《维摩诘经》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简称,也简称《维摩经》,或者也称《不思议解脱经》。此经的汉文译本有六种以上。1. 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由严佛调在洛阳译出,称《古维摩经》,有两卷。2. 三国时代的吴国黄武二年(233年)由支谦在武昌译出,称《维摩诘经》,有两卷。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三万二千。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能随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为法城堑护持正法。为师子吼十方闻声。众人不请祐而安之。兴隆三宝能使不绝。皆已降弃魔行仇怨。一切所化莫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三万二千。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能随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为法城堑护持正法。为师子吼十方闻声。众人不请祐而安之。兴隆三宝能使不绝。皆已降弃魔行仇怨。一切所化莫不信解。皆度死地脱无挂碍不失辩才。其念及定总持诸宝悉成其所。布施调意自损戒忍精进一心智慧
无(w)上(shng)甚(shn)深(shēn)微(wēi)妙(mio)法(fǎ),百(bǎi)千(qiān)万(wn)劫(ji)难(nn)遭(zāo)遇(y), 我(wǒ)今(jīn)见(jin)闻(wn)得(d)受(shu)持(ch),愿(yun)解(jiě)如(r)来(li)真(zhēn)实(sh)义(y)。 南(n)无(m)本(běn)师(shī)释(sh)迦(jiā)牟(mu)尼(n)佛(
《维摩经》是佛教众多经典中般若部的一部大乘经教,属于真空法性部的经典。是经也称《不思议解脱经》或《维摩诘所说经》。其汉文译本比较多,有六种以上版本。我们通常读的是后秦弘始八年(406年)由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兴善寺译出,称《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不思议解脱经》,共有三卷。《维摩诘经》是一部宣传大乘般若见中观思想
今日因本寺培和尚之请,得与诸山长老缙绅先生及清信士女等谈论佛法。夫佛法离四句,绝百非,超过寻伺,言语道断,不可思,不可议,微远幽深,不可摩触,如何可得而说!即此一经,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理绝名相,体融言思,如何以有言有思诠表不思议法!但有四悉檀因缘故,可得而说。
在读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时, 发现其中提及直心、深心、菩提心数次,这样的现象耐人寻味。 它使人联想起净土宗所谓的 「三心」。 以下先来看净土宗的「三心」。
《维摩诘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尽管如此,却没有一部佛经像
《维摩诘经》旨在阐说维摩居士所证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本经以般若空思想为基准,透过维摩居士与文殊菩萨等共同讨论佛法的方式,阐扬大乘佛教的真理,说明在家信徒如何学佛修行,如何行菩萨道。此处就各品大意略述如下:
此经现存的三种译本中,以鸠摩罗什所翻译的流通最广。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三四四~四一三),是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东晋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人。幼年聪慧敏捷,七岁即跟随母亲一起学佛修道,曾游学罽宾、沙勒等国,遍参名宿大德,通晓大小乘一切经典。载誉归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经典,可以说山河大地的密意皆在此中。各种对治烦恼,解答人生疑难,寻找身心安顿,在人间欢喜修行的法门,都能在此经找到答案。《维摩诘经》一共十四品,第一品为未信者令其生信的说法,是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二品,
①为引导“在家信众”学佛而说此经:在家人生活在充满了污染的五浊恶世,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都要承受无尽的痛苦烦恼,上层享乐的人不免污浊腐化,下层受穷的人易对人生感到灰暗,所以只有靠佛的讲法,点燃心灯,获得精神上的清净安乐、光明充实。
《维摩诘经》是一部大乘佛教的经典,和《心经》、《金刚经》、《妙法华经》等佛经的核心精神一样,但是,它的讲法显然更为生动,形象饱满,智慧说辩处处令人叫绝。这部经典,自传入汉地始,便受到广大士林、禅林人士等的疯狂追捧,成为历史最悠久、
《维摩诘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尽管如此,却没有一部佛经像
《维摩诘经》于公元一百年前后,广传于印度。经过八十三年后,传入中国。据历代的经录记载,本经的汉译本有七种,现存有三种。1 《维摩诘经》又称《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普入道门经》、《佛法普入道门经》、《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维摩经》。二卷或三
公元5世纪,酷爱大乘佛教典籍的鸠摩罗什,重译了《维摩诘经》,迅速使这部佛经成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林的“最爱”经典之一,在当时掀起“维摩诘热”。鸠摩罗什是中国最早的译经家,他对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所作的贡献,已经无人能够代替,即使在最受推崇的“四大译经家”(即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之中,他也是当之无愧地位
《维摩诘经》被翻译的次数多达七次,这可以看出人们对《维摩诘经》的重视。现在保存的版本有三种,已经遗失的有四种。《维摩诘经》简单地总结来说,是般若性空。般若性空是一种武器,破除执着。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执着,大体分成三种:普通人、人天,他们有什么样的执着?我执;声闻乘,缘觉乘,他们有什么执着?法执;菩萨有什么执
在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言论才被称为“经”,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辑录的被称为“经”的著作,这便是由禅宗六祖慧能口述、弟子法海整理而成的《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由弟子法海整理六祖讲经内容而成,是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也是
三藏经典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法华信仰在艺术上的表现,一开始就多种多样。早在《法华经》译为汉文以前,山东省滕县在东汉初期已经出现《譬喻品》中的“三车喻”——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这可能是依据民间口头传说而来的。此外,成都万佛寺出土的一件南朝刘宋元
《涅槃经》卷七《如来性品》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
净土宗必读经典之一,既是“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也是与《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可谓是净土宗修法的最佳导航,也是究竟方便兼而有之难得的法门。
首先,六祖慧能是因为《金刚经》入佛门,又因为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大彻大悟,成为禅宗的六祖。其次,六祖慧能的禅法依据的就是般若法门,提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楞严经》,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佛教经典,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楞严经》有三大宗旨:(1)悟本性,本
《金刚经》共有6种译本,现今通行的,为鸠摩罗什的译本:(1)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南朝陈真谛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隋朝达摩笈多所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所有的经典都是开智慧的。《华严经》有八十一卷。里面的思想内容非常深奥,不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业障深重的众生所能够理解的。《华严经》是教导你圆融。什么叫圆融?事跟理要圆融。我们修行,很多人执著事,然后到理上不圆融。佛法讲中道,中道是不偏于任何一边,是绝
第一次讲功德:在依法出生分第八,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数量很重要。这个是第一次。第二次讲功德:在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呢?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所得到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