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难偃。三界由此轮回。爱水未清。四惑因兹流湎。自非独拔开士出有至人。何能裂爱网而辟重关。质深疑而启昏趣。有离垢慧菩萨者。道高初住。德跨八恒。假时俗之津途。发深识之嘉问。如来以无缘之胜辩。赴有待之幽情。断五趣之盖缠。籍五轮之礼念。所以五通五眼。自此增修。五位五生。承斯圆满。蕴结中夏。千六百年。颓运有踪。载闻东壤。洎龙朔三年。有天竺三藏。厥号那提。统括六异之宗。穷微四围之典。九部八藏词。无昧于自他。十谛一乘义。有归于空色。并详略名理。妙达宏致。来仪帝里。频谒天庭。降厚礼于慈恩。将归飞于海表。以此经群圣之发轸。凡众之初心。乃出流布。传于道俗。遂依缮写。所在通之。恐未悉其来由。故因叙其缘致。云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在大法会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离垢慧。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恭敬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欲有少问愿见听许。佛言。恣汝所问当随意答。离垢慧菩萨既闻佛许。踊跃无量而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佛言。离垢慧。善哉善哉。汝多悲愍。饶益安乐一切人天。当善谛听为汝解说。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于佛所起礼敬者。先应发愿作如是言。我今至心顶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愿诸众生常得安住。无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今我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法。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离垢慧。是为五轮作礼之相。次礼十方现在诸佛。应作是言。
南无东方阿閦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南方宝相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方无量寿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北方妙鼓声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南方因陀罗鸡都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南方宝游步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北方娑罗因陀罗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北方无量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上方智光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下方毗卢遮那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次又归命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广及十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及入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又作是言。我今一心顶礼如上一切佛法诸贤圣众。当愿证知我。从今日乃至菩提。常行归依佛世尊者。大慈悲者。一切智者。一切知见者。诸畏已离者。人中大师子。大龙王。人中大仙士。大丈夫。一切遍知不思议身。无上身无等身。不与二乘共身。清净法身。一切众中最尊上者。我今至诚一心归命。如是归命百遍千遍百千万遍。乃至无量无数遍。尽未来际彻骨彻髓。归依如上诸佛世尊。
又作是言。我今以身口意三业善根。共诸众生归依于佛常不离佛。如是归依坐道场者。常住常恒不迁变者。不老不死不灭坏者。无住无缘性寂静者。住于法舍作大护念为洲渚者。为归为依证涅槃者。于诸法中住最上者。我今至诚殷勤郑重。归命如是诸佛正法。重又如上至诚归命住种性中诸菩萨等。从欢喜地乃至法云。住于十地诸菩萨僧。
次应忏悔当作是言。唯愿十方诸佛世尊。证知忆念哀受我忏。身业三种。行杀盗淫。口业有四。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意三业行谓贪嗔痴。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如是十恶今悉忏悔。又重思惟。无始已来轮转六道。于诸众生种种欺负。大斗重秤取物自资。轻秤小斗便与他物。假饰衣金潜行毒药。皆为损害今悉忏悔。或谤三乘。妄说法律。轻慢三宝。欺誷二亲。于诸尊长和上阇梨耆老之前。不生只敬。如是等过去诸罪今悉忏悔。现在恶业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今于诸佛诸菩萨等最大众首。无比无上无等等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一忏已后更不重造。如是忏悔。第二第三亦如上说。
次应劝请当作是言。十方诸佛。若未转法轮。若欲入涅槃者。我皆劝请唯愿久住。于无量劫愍诸众生。雨大法雨转正法轮。不般涅槃。
次应随喜当作是言。十方所有三乘贤圣数如恒沙。及一切众生。修行六度助菩提法。我皆随喜。
次应回向当作是言。十方三世诸佛作业。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所行六度。尽已回向无上菩提。我亦如是回向佛道。
次应发愿。仰惟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皆发弘愿。尽虚空遍法界所在流化为诸众生。三界所摄无有遗余。愿令众生利乐成熟。具善律仪住大涅槃。今并现前。我亦如是大誓庄严。愿我于无上道心不散乱。常见诸佛常闻正法。承事修行无有空过。所作善法及菩提心。亦不退失。所生之处供养圣众。教化众生得无上道。转正法轮。具大神通。亦令众生如是修学至不退转。
又愿一切众生早断诸苦。速证涅槃住如来智。我既出于生死觉悟一切。亦令众生出离生死。解脱烦恼觉悟一切。唯愿十方诸佛。证知我行菩萨道发兴愿海。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愿我所生处随业而受形
成大丈夫身有信诸根具
通伎术艺能广解诸教意
世事悉弃舍诸欲皆远离
正语住法念庄严菩提心
敬事善知识有情咸见重
戒仪既具足净受念乐报
常畏彼恶业游步于善法
恒依十度行故得成菩提
乃至最后身常与众生乐
珠中摩尼胜能成利他事
愿我穷未来利益无休息
佛告离垢慧菩萨摩诃萨言。若有众生行菩萨道。如我所说当依修学。说是经已。离垢慧等及诸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至心自在第一究竟,除阿难陀独居学地得预流果,大迦叶波而为上首。
粤自西汉伊存口授佛陀经典,于大月氏王使者而震旦教始萌芽。其后,摄摩腾、竺法兰随汉明帝求经使臣蔡愔等至洛阳,而四十二章等经乃缄于兰台石室。魏晋而降大德迭与翻译通明中西不隔。达摩西来,演畅宗风不立文字,之的旨既昭而文字于以掀天揭地。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
昔如来于舍卫城敷座说法,与须菩提等演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喻法为名,以实相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其义甚深而明,其说甚简而切。昔有领悟一言之旨者即成正果。夫修六度万行以造夫真如之地,非由此经莫能以窥其径庭。盖万法本于一心,以心求道,道即是心。
夫万有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生始不动于性,而万有陈于外;悔吝生于内者,其唯邪思乎?正觉有以见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知滞有之由惑,故般若为之照。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表,趣绝思境。
尔时,世尊于中夜时放大光明,青黄赤白杂玻瓈色,普照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触此光者,皆从卧起,见此光明,皆得法喜,咸生疑惑:“此光何来普遍世界,令诸众生得安隐乐?”作是念已,于一一光复出大光明,照耀殊特胜于前光,如是展转乃至十重。
尔时,北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曰最胜,佛号胜帝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有菩萨名曰胜授,见此大光、大地变动及佛身相,心怀犹豫前诣佛所,顶礼双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缘而有此瑞?”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沉沦于沙劫,救焚灼于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于宇宙,其小则隐于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
圣谛有四。此言是经何因何缘。佛世尊说如此经。云何圣谛有四不增不减。云何圣义及与谛义。若以圣故名为谛者。前二不应名谛。若言圣家谛故名为谛义则不定。复有经说。谛唯是一无有第二。云何四义而不破坏。复有经说。一切行法是名为苦。故唯二谛。四谛义不成。复次增一中说。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