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51课丨他天天晒太阳,居然能成菩萨!

第51课丨他天天晒太阳,居然能成菩萨!

  后面还讲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就是说你全情地投入到这个事奉善知识里边来,不考虑自己。这都属于外分心胜向上扬的部分,就等于说属于想。呆会儿我们要说,前面的叫做情,这里叫做想。事善知识就更不用说了,以前的禅宗的祖师们怎么开悟的呢?为法忘躯呀。一个山头九回地去问法,到处参七八十个善知识,一个参了又一个,不停歇。善财童子不是就这样嘛,五十三参,所以称之为百城烟水,就是忘我地去参访事奉善知识。

  当时有一个就是说表面是一个菩萨,显现的表面是一个外道,叫做胜热婆罗门嘛,他天天在那儿太阳烤他,自己坐在那椅子上这样烤着。结果这个善财童子就以为他是外道,说他肯定没有佛法。这个时候天人就给他暗示说,不可小看,你要事奉他。这个外道婆罗门还让他说,前面有这个刀山火海,你给我跳进去,你给我上去踩几脚。结果善财童子就没有考虑自己,真的就,结果一入到刀山火海中,马上就是清凉境。这就是事善知识的功德。

  所以大家想想,六祖刚去的时候一字不识,五祖让他天天在那儿洗米淘米,什么都不要干。可怜他个子矮小南方人,拽着一块石头在那儿天天那个,不是有那个木头锤子那样,要这边压下去那边才起来嘛。二祖慧可都为法把胳膊,舍了一条胳膊呀。这才叫做事善知识,倒不是说光有点端茶倒水就可以了,你得为善知识的法而来。

  这样的自轻身命,这种人所以才。这是举了几个例子,大家发现了吗,这几种例子恰恰是表达什么呢?念六念法门。心想嘛,向上六念。念佛嘛,是不是?心存佛国是不是念佛呢?念法呢,持咒是不是在念法呢?持戒是不是在念法呢?念戒嘛,也是在持戒呀。念天嘛,这里讲到的说心欲生天。念施嘛。六念是什么?念戒,念天,念施,布施的施,还有念佛法僧。什么是念僧呢?就是事善知识,事善知识就是念僧。所以恰恰这里总共为六念法门。这里讲到的,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你看这恰恰跟前面讲到的说什么呢?诸爱虽别,流结是同;这里讲到的轻举是同。

  飞动不沉,就是皆以飞动为性,自然有这个超越的功能。依外分境,起外分心,这就叫做外分,此名外分。依照着向外攀缘的这个向上扬的境界,想往渴仰那个境界,所以起想往之心。信愿行是不是干这个的?是不是?信愿就是渴仰,依外分境,愿就是起外分心嘛,所以叫做外分。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给我们定乾坤,什么叫做内分,什么叫做外分,内分属于情,外分属于想。搞明白了吧?搞明白了下面就是要开始进入到真实的这个,从理论进入到实践阶段了,就跟医生护士到医院里面去实习一样。我们也从经文里面边实习一下,后面开始这一段我们先把它读一下,大家一起来,从阿难一切世间,一直读到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找到了没有?好一起来。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

  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好,就到这里。大家来看,这段开始就是讲到这个内分的情和外分的想,作为天平上我们上上下下的两个主要引发力,看你到哪里。那么再一个可以讲到说什么呢?这是前面的话是从这个,前面我们刚才讲的那一段是从积习,就是积聚你的习气,来判别你是情还是想。这就是给我们首先把这个情想的原理给你交代清楚。这个时候是从你具体操作,就是我们进入到生死之际了,你在临终的时候分别给你显示是升还是堕,是你上升还是下堕。

  那么好,我们从这里来依着经文大家来看: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这是什么意思呢?先说我们人在生死转化之际的情形。所以为什么说《楞严经》完美呢?这下边的这些就讲得可以说是非常的微细,一条线一条线地给我们疏理出来。你看,说一切世间的有情呢,生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就是生生死死无穷尽已,相续不断,像一个火轮一样,所以叫做生死相续。我们一般都说:我死了。我要死的时候。你往哪儿死呢?你能死得了吗?你说我们,有时候我老听见没有学佛的人,他说的时候说哎呀,死后原知万事空嘛,这不是诗里的,死了还谁管那些呢,死了就一把草,我哪管那些呀,说巴不得早点死,一了百了。

  你了不了呀,你往哪儿了呀?只能叫灭度,这才算你彻底把它搞定了,圆寂了,涅槃了,灭度了,否则你永远死不了。你倒是说想死的,自杀的人就邪知邪见,以为死了,结果一死下一生还不如这一生,是不是?所以说没有一个死去的。那么死的时候是怎么样呢?大家来看:生从顺习,死从变流。生的时候则是任其随顺着自己的习气,就是前面我们这是想习气呢,还是情习气,生的时候随顺自己的习气。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我们活的时候你是自己做得了主吗?你由得了自己吗?都是随顺习气,可以形容为什么呢?不知不觉,不由自主,而且还看上去这个像模像样的好像在干什么,其实就是循着你的宿世的习气,你该干啥干啥。如果你不修,就没改,而造这个善恶之业,所以这里叫做生从顺习。那么死后是什么呢?任其什么呢?迁流转变。由于你这辈子有一些像模像样的习气,那么你下辈子一定会有模有样,就到六道中给你变个模样出来,受这个异类之身,会变异。所以这里讲到的说叫做什么?死从变流,随着你的变异因果,你到底是做鬼还是做地狱,做畜生,流变走了。

  那么在这个生死之际的时候怎么样呢?大家看,临命终时,临命终的时候未舍暖触。这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欲界的众生呢,生命的体征有三个,现在医学上说什么脑死亡、心死亡就叫生命(死亡)。真正在佛眼里边,一个是暖,二一个是气,第三个是识。暖就是温度,气就是呼吸,识就是意识

  那么人在临命终的时候,将要死的时候,还没死的时候,前六识乃至甚至第七识都快要没有作业,不现行了,识没有了。但是要记住,只有第八阿赖耶识,如果没有离开的时候不算死;除了第八阿赖耶识离开你的体了,这个时候算死了。所以说阿赖耶识要离体,寿命将要终的时候,就叫做什么啊?未舍暖触,还在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呢,这就可以说是哎呀,前面的你的情还是想在这个时候开始顶事了。

  你别以为平常不顶事,念一声佛号就开始这会儿顶一声的事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上下开始要分道扬镳了,看你上还是下,你要走进新时代了,一生的所造的善恶等业怎么样呢?俱时顿现。大家看到了吗?要搞清楚,俱时顿现不是说你造的善恶业这会儿就显现了,是显现成什么呢?善恶之相了,是天、净土相,还是地狱、畜生相,各种相都出来了,有真的,有哄的,有你分不清楚的,都你搞不清楚,全部现在其前,所以说,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你就明白,可以理解为什么阿弥陀佛一定要,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临命终时现在人前,就顶这个事,为你安心,为你做主,否则你已经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善恶业已经顿时俱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不知所去向了。将要生而尤未生的时候,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呢?你看:死逆生顺,二习相交。这个时候什么情形呢?正在害怕死的时候,想求生的时候,所以叫做死逆生顺。大家能读得懂吧?什么叫以死为逆,就是你不想死呀;以生为顺,就是你还想活呀。以死为逆的话,你想撇开它,不想死;以生为顺,还想活的时候,想求得继续再多活两天,怕死呀。

  我就见过这样的,这个没死之前,那会儿谈不上学佛,农村的这个老年人,生了病了。生了病了以后,我记得是我那会儿大姨父,生了病的时候马上就说,哎哟给子女们拖累,自己还这个每天受这么多苦,不如死了算了。结果原来还是腿脚不灵便有点拖累,真的有一天医院检查出来癌症,到了晚期了,被他知道了,彻底就不吃饭了,不是这个想死的不吃饭,是吓得不吃饭,吃不下去了。

  我小时候的经历。就是原来的话那口说得可大了,农村人种地的,一辈子没识字的,七八十的老爷子呀,那说起话来有点二百五,劲儿也蛮大的,结果这会儿不说话了,吓死了,因为他害怕。所以这个时候叫做死逆生顺,就是趋生怕死。有这个避死求生的心呢,这个时候善恶两种习气就交相并发了,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找你的麻烦了。善习重的,随善习就升到善趣了,恶习重的,随恶相就堕到恶道了,所以叫做二习相交。由于这个原理,才能开展了后面的什么呢?七道七趣众生的各奔前程。这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就是讲的描绘的这会儿。父子至亲,纵然相逢,代受不了,也是说的这会儿,各管各的,各生各的,各死各的。

原标题:他天天晒太阳,居然能成菩萨!丨《楞严经·卷七》51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