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二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二

再说频婆娑罗王有一位亲戚,名叫摩诃目犍连,幼年出家修行,在世尊成道之前,目犍连已经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外道师了,和另一位大外道师舍利弗交往甚厚。世尊成道后,大目犍连拜在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座下,成为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著称于世。

这一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世尊率领弟子们弘法到了摩揭陀国,在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大城郊外的灵鹫山宣讲三乘佛法,大开普渡之门。

频婆娑罗王早就闻听目犍连跟随释尊学法的消息,一则多年不见想念这位亲戚,二则也想通过目犍连学习一些佛陀的教法。因此,他亲率随从来到灵山斋僧供佛。大目犍连在佛前也极力推荐频婆娑罗王,希望世尊能够摄化此人作为传教护法。世尊于是召来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命他和目连一道入宫传道。不久后,频婆娑罗王、韦提希王后都先后前往灵山皈依我佛,成为印度诸王中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积极拥护释尊传教。

再说释尊的父亲净饭王有兄弟四人,分别是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和甘露饭王。净饭王生有二子,一个是释迦牟尼佛,另一个叫难陀。白饭王也生有二子,一个叫娑帝疏噜,一个叫婆捺哩贺。斛饭王生有二子,一个叫摩贺曩么,一个叫阿耨楼陀。甘露饭王也生有二子,一个是提婆达多,一个就是阿难尊者。

释尊成道后,七位堂兄弟中,有难陀、阿难、阿耨楼陀和提婆达多先后随佛出家,一起作了比丘

其他人暂且不表,单说阿难的同胞兄长提婆达多。根据《十诵律》的记载,说提婆达多“出家做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读经、诵经、问疑、受法、坐禅。尔时佛所说法,悉皆受持。”《出曜经》中也说他“十二年中,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由此可见其广学博闻,精进难得。然而,此人虽然聪明绝顶,一闻千悟,但是颇有野心,喜欢沽名钓誉,因此常常受到佛陀的呵责,从而引起了提婆达多极大的不满。他认为“佛陀生在释家,我也生在释家;他得道前是太子,我的的父亲同样也是大王。他凭什么看不起我?”于是他决定要和佛陀争夺教权。

为了进一步获得大家对他的尊重,他顺应当时印度修行苦行的风气,针对佛陀提倡的中道学风,提出“五法”的苦行。根据《南传上座部律藏》中的记载,提婆达多提倡的五法就是:“一、尽形寿应为住兰若者,至村落者罪。二、尽形寿应为乞食者,受请者罪。三、尽形寿应着粪扫衣者,受居士衣者罪。四、尽形寿为树下住者,住屋者罪。五、尽形寿不食鱼肉,食鱼肉者罪。”他所奉行的“五法”,在形式上比佛陀的中道思想更为清高,立刻受到一些初学比丘们的极力追捧。不久之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以偿,从佛教僧团中带走了五百比丘,离开灵鹫山,到了伽耶山另立僧团。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五百人的小团体,其中包括以迦留陀夷、难陀为代表的不少释迦族比丘。

当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皈依佛陀的消息传来,提婆达多深感震惊,他知道作为印度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皈依佛陀意味着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心想和佛陀争夺教权的他,必须想出一个应对的办法,否则他的理想将无法实现。最后,他决定利用频婆娑罗王父子之间的矛盾来作文章。

主意已定,提婆达多开始带领他的追随者们想办法接近阿阇世王子。他们摆出一副苦行僧的作派,企图引起阿阇世的注意。没有多久,阿阇世王子对他已是推崇有加。提婆达多心中狂喜,知道自己的初步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不久后,阿阇世正式皈依了提婆达多,并开始大力资助提婆达多领导的僧团。

提婆达多知道,他要想争夺僧团的领导权,必须想办法除掉世尊的大护法频婆娑罗王夫妇。但是如果要想除掉国王和王后,那么自己只能依靠太子阿阇世这张手中的王牌了。思考再三之后,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寻找机会怂恿阿阇世发动宫廷政变,弑父篡国。于是,一个“杀老王,立新王”的阴谋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他知道,一旦自己在阿阇世心目中树立起了不可撼动的形象时,也就说明他实施“杀老王、立新王,杀老佛、立新佛”计划的时机成熟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