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四卷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四卷 福盖正行所集经

  龙树菩萨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以何义故。名只陀林(华言战胜林顺古不译也)。昔胜军王。与其邻国。斗战获胜。当于是时。诞生太子。乃以战胜。而立名焉。林属彼故。称只陀林。富贵自在。无量庄严。一切人民。咸悉喜见。于此林中。广以人财。营治守护。为嬉游处其林稠密。枝叶郁茂。清阴弥布。蔽诸炎光。夏多清凉。冬无严风。雨无泥淖。奇蘤芬馥。周遍开敷。樛枝偃亚。其状如盖。多诸警卫。无闻盗寇。其地清胜。侔欢喜

  以何义故。名给孤独。于无亲者。施与饮食。而周给故。如毗奈耶藏中。广明其事。由彼长者宿善根力。欲请世尊。供养恭敬。先与如来。造立精舍。即以百千俱胝黄金。为其价直。于太子所。贸易其地。既遂其志。召集诸方一切奇巧。造作最上宫殿楼阁。门轩户牖。流泉浴池种种庄严。皆悉具备。崇峻垣墙。周匝围绕。于是长者诣王舍城。顶礼佛足。而作是言。我今请佛。诣舍卫城。唯愿如来。大慈允诺。彼有伽蓝。广大清净。及诸弟子。同往安居。是时长者。白已而还。时王舍城。有一长者。其名善寂。白世尊言。不须往彼。我当与佛。造立精舍。佛即止之。时佛至彼舍卫城已。长者乃以所造伽蓝。奉施如来。哀愍彼故。佛即受之。复为称赞彼地方所。最上吉祥。第一安隐。过去诸佛。亦于此地。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汝于先佛。久植德本。由昔愿力。今复如是。时有外道。名摩多唧致那。居止草庵。修习苦行。于诸世间一切众生言论智慧。皆悉通达。谓只陀林。最上殊妙。极诸奢丽。云何世尊。及诸比丘。而得受用。佛知是已。以大方便。怜愍彼类。而语之曰。我诸弟子。得尽苦际。善达出世经律论藏。断烦恼故。于是世尊为彼外道。说伽陀曰

  汝虽如大龙尚为贪所染

  于赞毁二种则为彼所动

  身若有众疮飞蝇则随逐

  循环三有中如虫居粪壤

  时彼外道闻佛说已。心生悟解。以偈赞佛

  如来出世间慧日破诸暗

  况我微劣智何由得悟解

  设于多劫中复以百千舌

  称赞佛功德少分不能尽

  佛为天中仙知众生诸行

  于四威仪中唯利乐含识

  时舍卫城。多诸外道。及婆罗门。聪睿智者。闻佛至此。竞来诘难。如来方便。随宜为说。如师子吼怖诸群兽。悉令了悟。离诸痴暗。时有智者。名罗护罗。闻赞佛德。而说偈言

  大悲无上尊专修利他行

  不求世名闻及增长财利

  初降生王宫于四方瞻视

  现微笑思惟皆为度群有

  是时复有妙臂童子。亦说伽陀。而赞于佛

  牟尼尊大仙善说诸法要

  离过无希望闻者皆蒙益

  诸天及世人咸供养恭敬

  归命十力尊唯愿见摄受

  此只陀林。给孤独园。由五种因咸生爱乐。一者广博居城中央。二者比丘乞食不远。三者幽寂离诸喧闹。四者清洁无诸蚊虻。五者善人多游其中。是故世尊。多乐居此。住如实智。离无惭行。一切功德。依止显现。具足十力。福智庄严。为彼世间第一导师。故能成熟众生善根。犹如莲华出于淤泥。自利利他。悉圆满

  时胜军王。并诸人民。及诸外道。婆罗门等。皆悉往诣祇园精舍。合掌志心。顶礼佛足。时佛世尊。怜愍摄受诸有情故。破诸异见。令生信解。由不善因。驰流五趣。当依正法而求出离。为彼宣说六念之法。善男子。于我法中。信受教诲。具诸正见。是名念佛。若乐广大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是名念法于诸比丘。常生尊重善知识想。是名念僧。于诸善法。爱乐摄受。具足威仪。是名念戒。常以饮食。施佛及僧。住如是因。是名念施。常乐礼敬诸大菩萨。随顺佛敕。名念贤圣

  若诸众生。依佛所说。住正思惟则除疑惑。依止正念。则无散乱。是为六念。生长诸善。以何义故。名为比丘。谓能永断诸烦恼故。所有世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苦恼。五取蕴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诸苦。皆已尽故。此明世间五取蕴苦。作如是说

  何义名生。如世尊说。彼彼有情。造种种行。招感命根。蕴处界等。展转相续。五根发生。五根生故。众同分生。由是增长。形色圆满。是名为生

  何义名老。如世尊说。行蕴迁坏。诸根衰朽。身形伛曲。肌肉枯槁。皮肤缓皱。多生黡点。举止沉重。行须倚仗。疲乏无堪。假人守护。如是老相。此有二种。一者须人承事。二者无所依怙。是名为老

  何义名病。如世尊说。四大增损。界不平等。犹如毒蛇。生诸苦恼。此有二种。一者内所发起。二者外缘损害。复有三种。一者业报所招。二者横难侵损。三者为他咒诅。委细分别。有无数种。谓风癀痰癊。疥癞痈疽。嗽泻热毒。羸瘠疼痛等。是名为病

  何义名死。如世尊说。谓彼有情。舍众同分。诸蕴散乱。暖触渐微。命根断灭。此有二类。一者自尽。二者往诣。初复有三。谓命根虽尽。其福未尽。或福虽尽。其命未尽。或命与福。俱时而尽。二者往诣亦有三种。一者自往(捕猛兽等)。二者他诣(被劫掠等)。三者自他相遇(如斗战等)。复有三类。一者放逸。二者毁戒。三者报尽。由放逸故。断其慧命。由毁戒故。破诸威仪。由报尽故。内外眷属。围绕悲恋。不能舍去。是名为死。云何名忧。内心愁戚。如火逼切。亦如炎日。炙水如汤。是名为忧。云何名悲。涕泣流泪。哽咽难言。如其孝子追念慈父。及余亲属。一切皆然。意不寂静。是名为悲。云何为苦。碜辣荼毒。与乐相违。同五识身。相应领纳。是名为苦。云何为恼。譬如枯木。中以火烧。令彼有情。烦惋懆扰。与意识身。相应领纳。是名为恼。云何名为求不得苦。谓于所求诸相应事。未得如意。心生疲极。如陶家轮。此心随转。云何名为爱别离苦。于所乐境。相应眷属。所有色相。刹那变异。云何名为冤憎会苦。谓于一切非相应人。互生嫌恶。而返值遇。此中所说生等次第。展转推求。皆为热恼。如旷野鹿。被火围绕。不能自出。必为所焚。唯除如来初降生时。增长善法。寂静安隐。体性自然。离诸热恼。如契经偈云

  诸佛出世乐演说正法乐

  众僧和合乐令修诸善行

  若佛不兴世三界何有乐

  由佛出现故我等获安乐

  由诸有情。不善种子。以为其因。而能生长苦树境界。常为三毒苦火所烧。于彼世间富乐等事。但闻他说。何由识知。驰涉旷野。险难恶道。砂砾荆棘。受诸艰辛。以乞自济。无所归趣。如是有情。宿乏善本。沉溺恶道。轮转无穷。如俳优者。易其形色。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于母胎中。受种种苦

  云何有情处胎藏中。受诸苦恼。如世尊说。初结生时。揽其父母赤白二物不净为缘。渐次增长。成其形质。居生藏下熟藏之上。处其中间。极恶臭秽。母或饱食。或时饥渴。身肢动转。及染欲事。皆受其苦。又将产时。于母胎中。不乐居止。起不净想。回趣生门。二手乍触胎子身分。受大苦楚。极重热恼。彼初生子。由饥渴故。发声啼哭。向母求乳。又其乳者。转血所成。或食不充。受其热恼。渐为孾儿。卧于便利。或时戏剧。坠于沟坑。此名生已所受热恼。余世间人。亦皆如此。又彼有情。年渐长大。色力充满。憍恣放逸。念念追求五欲尘境。由染慧故。耽着不舍自任其情速至于毙

  云何衰老所有诸苦。形色羸瘦面颊凹戾牙齿疎缺发毛稀白颈臂胸胁悉皆骨现火力渐微饮食薄少。犹如飞禽。置于笼内。日渐消瘦。唯一毛聚。朝有所作。暮即废忘。初欲施为。后则懈退。言如小儿。无有期度。或时终日。口不欲语。于昼夜中。唯务睡眠。纵眠不寐。喘嗽无时。欲说所苦。言不明了。如远行人。不乐久住。诸有所作。难可如意。小不称心。则生悲恼。亲友慰谕。宜自安怀。目视境界。不能受用。诸快乐事。但耳闻说。意欲游行。足不能动。唯假几杖。以为其伴。为诸女人之所轻笑。因念昔日诸根康愈。受诸欲乐。刹那变坏。深自悔恼。久活何为。是名衰老热恼行相

  云何病苦所有热恼。谓诸愚夫盛年壮色。放逸着欲。渐成怯弱。萦缠痼疾。众苦现前。善人睹之。深生怜愍。善言诲诱。使其发露。闻已忧怖。恐堕恶道。形貌端正。病所侵夺。上妙饮食。不能飡啖。虽处豪富。如贫窭者。世有智人。常自省察。当知病苦。不可爱乐。如雹损苗。顿伤荣盛。如陆地龟。常思其水。如白昼月。无彼光辉。如渴乏人。堕其枯井。如油尽灯。不得久住。如腐墙壁。无有坚牢。如痴騃童。人所轻侮。如彼狂象。坏莲花池。是名病苦所有热恼。如何愚夫。数数贪着。减损寿命。焚毁善根。无明所覆。邪命邪求。贪彼世间饮食衣服。身漏心漏。破坏正智。不乐依止寂静山林。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不能坚固护持净戒。何由能趣菩提彼岸。若心寂静。弃背欲境。或先所作。诸放逸行。皆悉厌患。不复思惟。犹如深冤。心不乐见。如甘蔗滓。不可再味。如焚枯枿。令尽无余。如是觉了。是人不为琰摩罗王之所逼切。又诸女人。多诸贪很。心怀怨嫉。乐为主宰。犹如漏瓶。贮其不净。如牝马藏。深可厌恶。如以毒药。和其美膳。如冤执剑不应俯近。如彼火聚触生热恼。若乐欲境。心则错乱破诸梵行。如无戒者。断其乐因。丧失慧命。死军现前。独一而往。趣彼险难。无能救者。皆由染欲。生诸妄念。无惭无愧。舍知足行。为世间人种种讥谤

  云何名死。如有颂云

  慧为最胜眼痴为极重暗

  病必由其冤死称第一怖

  当意乐正法以慧善修作

  是故命终时决定离险难

  是名为死所有热恼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