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部四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二十六卷 正法念处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五(三十三天之二)

  时天帝释告诸天曰。以善业故生此天中。业尽则退。业果因缘而生此天。我于此天必有退没。当自勉力以求安隐。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是语已。白帝释言。如是天王。我等于此善业乐处。不敢复作放逸之行。白言天王。以何因缘令我不退。尔时帝释。告诸天曰。八方上下所生之处。无非有为无常破坏。勿生贪着谓可常保。不净烦恼后致大苦。非生乐法。非智因缘。非为正行。如是忆念。后则大苦。诸天子。汝等已曾无量世中。生此天上。命尽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复以善业。生此天中。受自业果。受天中乐。业幻所诳。复堕地狱饿鬼畜生。是故天子。不应放逸。我所说者。是恒河沙等诸佛之法。闻此法者。于生死中。当得解脱。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唯有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大苦聚灭。如是天中生死回旋。如是见已。生厌离心。烦恼尽故。常不破坏。不生不老。无死无尽。是名涅槃。诸天子若能如是则脱生死。此生死处。无有此法。所谓无生常住不可破坏。无尽无灭。于生死中则无此法。于生死中。唯有退没生灭之法

  时诸天子。闻天帝释说是法时。于过去世佛正法中。修行来者。更不放逸。信佛法僧。一心清净。种涅槃因。若有天人。于过去世佛正法中。不修心者。放逸乱心。为爱所诳。受五欲乐。以爱诳故。具受无量生死苦恼。时天帝释。说是法时。护世四天王。如是思惟。释迦天王。共诸天众住在何处。作是念时。即见天王坐于天宫。天众围绕。威德光明。受天快乐。时四天王。即诣善法堂。至帝释所。头面作礼。于一面坐。坐已须臾。复从座起。于帝释前白言天王。阎浮提人。行十善道。顺于法行。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天王。愿加欢喜。时天帝释。告护世言。我亦随喜。护世天王。利益世间。令行善法。我闻欢喜。汝得善业。如是阎浮提人。随顺法行。护世天王。向帝释说。若阎浮提人。不顺法行。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婆罗门耆旧长宿。增长魔众。减损正法。帝释闻之。告三十三天及四天王。速疾庄严。阿修罗王提罗勇健钵呵娑王。非法恼乱恶龙王等。住于海下。或来战斗。尔时护世四天王等。闻帝释教。还四天处。至乐见山。庄严器仗。如前所说。时天帝释。与护世天无量千众。而自围绕。天衣天鬘。以自庄严。将诸天女。诣一切主山。犹如众星围绕满月。绕须弥山。亦如日光处于众星。如百千金山围绕须弥。金银毗琉璃青因陀珠赤莲华宝。以此宝树庄严。天帝游戏之处。多有众鸟出妙音声。天莲华池。伊罗婆那白龙象王游戏之处。金色莲华。琉璃为茎。与诸乳象。共游其中。如前所说。虽是畜生。亦受天乐

  时天帝释。至其象所。以手摩扪。而戏弄之。我此白象王。善能与诸阿修罗斗。令我得胜。说是语已。复往诣于一切主山。至无忧殿。与诸天子九那由他天女。而共游戏。受五欲乐。共诸天众。伎乐音声游戏之处。无量庄严。天众受报。乃至爱善业尽集乐报尽。于善法堂命终还退。或堕地狱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快乐。聪明智慧。同生一城。或同聚落。于世间中。最为上首。或为亲友兄弟知识。常受安乐。以余业故。帝释天王闭三恶趣。观天退没。而说偈言

  此地诸园林及诸莲华池

  山峰极端严广大多珍宝

  莲华诸河池宝石而庄严

  林树种种花众鸟皆和集

  金树如意树净如毗琉璃

  银宝或珊瑚种种杂庄严

  众蜂出妙音在于莲华池

  宝楼甚广大端严极净妙

  庄严甚奇特诸天所应供

  如是诸严饰天人轮回转

  如幻亦如泡如乾闼婆城

  五欲爱所诳天乐亦如是

  爱伤诸世间流转生死海

  爱毒如猛火灭坏诸世间

  欲乐无厌足求之而不息

  无常火烧已不知何所趣

  众生皆为此爱毒之所诳

  爱染覆诸天不觉时所迁

  天人阿修罗地狱龙夜叉

  一切无自在念念时所迁

  一切三界中为时网所缠

  不知无自在为爱之所惑

  如是天帝释。见天无常。有生有灭。见无常已。念第一法。以偈赞佛

  南无婆伽婆利益诸众生

  说爱如毒害为众广分别

  了知一切法其智无挂碍

  离于智所知则无第三法

  无常及苦空亦无有作者

  如来见实谛为诸众生说

  尔时帝释。以清净心。赞叹佛已。如印所印。还住所止。受天快乐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处。名曰山峰。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教人持戒。乃至一日一夜。不杀众生。亦不偷盗。不犯王法。不行偷盗。乃至小罪亦不故犯。是人命终生于第二。山峰之处。其地柔软。须弥山峰。种种杂业。光明庄严。于此地中。观见一切须弥山根。金银琉璃杂宝庄严。无量天鬘衣服。庄严其地。妙色如融金聚。毗琉璃林庄严山地。与诸天女。游戏其中。复往诣于饮食之河。一名天善味河。二名大驶流河。三名流行河。四名大流河。五名曲流河。六名浚鬘河。七名千流河。八名如意河。饮此河流。离于醉乱。一切诸饮。从河而流。种种众味。种种诸色。或有乳色。或赤宝色。青宝王色。毗琉璃色。或黄金色。或有杂色。妙香流出。湛然常满。复有天食。皆有种种色香味具。味如石蜜。香洁白净。如意之味。随天所念。有种种味。种种园林。香花庄严。种种色鸟。以为严饰。与诸天女。游戏其中。种种伎乐。歌舞戏笑。甚可爱乐。多有诸林。谓娑罗林。大娑罗林。如意树林。常华香林。如意风林。触身悦乐。金枝庄严。铃网弥覆。百千众鸟。出妙音声。受五欲乐。共相娱乐。无有病恼。离于饥渴。身无疲极。无所营作。如心所念。游戏园林。莲华池中。见诸妙色。五欲娱乐。住山峰天。其身光明。如意大小。神通自在。随意所念皆悉即得。得已不坏。无能夺者。如是住峰。一切天众受自业乐。乃至爱善业本所持戒。不杀不盗。善业既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住于山谷。大富饶财。端正第一。园林郁茂。寒暑调适。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第三地处。彼以闻慧。见有地处。名曰山顶。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持二种戒。见诸众生被缚幽闭。解之令脱。行于旷路。为饥所逼。不盗他人甘蔗果菜。虽有势力。不夺他人浆水饮食。以其不杀放众生故。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山顶之处。受无量乐。无量河水。所谓欲流洄澓。悕欲为岸。欢喜之人。忆念涛波。于此河中。多有众鸟。色香爱味。诸有蛟龙。无量欲着。曲戾流行。水沫为栰。嫉妒园林。无量境界。以为山谷。如是爱河。诸天没溺。无能渡者。无始轮转。不得彼岸。流注不绝。习为甚深。行于三道。瀑流波注。遍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为大势力如是爱河。诸世间人。亦不能渡。山顶诸天。爱河常流。与诸天女。游戏其中。受五欲乐。有六园林。何等为六。一名常欢喜。二名常游戏。三名白云聚。四名普乐林。五名如月林。六名恒河林。如是等林。严饰山顶。游戏其中。受无量乐。复向饮河。所谓质多罗河。手触之河。无厌足河。杂色水河。其河两岸。金银颇梨。以为林树。华果具足。甚可爱乐。以善业故。其地诸天。种种河林。饮食香洁。从河而流。千万天众游戏娱乐。所服天衣。无有经纬。身具光明。无有骨肉。亦无津污。口意无惓。常怀欢喜。行步庠序。歌舞戏笑。乃至爱善业尽。身口意业。清凉业尽。第一乐报。决定业尽。从天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巨富饶财。乐修智慧。游戏歌舞。所生国土。多处高原。以余业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